顯德(954年-960年正月)是周太祖郭威開始使用的年號(顯德元年正月)。其後周世宗柴榮在元年正月即位沿用(顯德元年-六年);周恭帝柴宗訓即位後繼續沿用(顯德六年...
閏七月 南唐清源節度使留從效遣使由間道向周稱藩。翌年五月,上表並貢後周。 是年 南唐升綏城縣歸化場為歸化縣,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改名泰寧縣。 ...
後周 詞性 名詞 時間 後周顯德三年 五月 南唐、吳越兵交戰於福州,陳誨敗福州師於南台江。 [1] 參考資料 1. 後周顯德三年(南唐保大十四年)(956年) ..[引...
後周(951年—960年)是五代的最後一個中原王朝,從951年正月後周太祖郭威滅後漢建國,定都東京開封府(今河南開封),至960年趙匡胤陳橋兵變建立北宋,總計歷經三帝,...
後周顯德二年是一個年份名詞,發生的事件是留從效升南安縣小溪場為清溪縣,北宋宣和三年改名安溪縣。...
指五代後周世宗柴榮實施的一系列打壓、排斥佛教的政策。後周世宗柴榮生性不喜佛教,即位未幾即下令破除佛教,禁止私自出家,廢除無敕額之寺院三萬餘所,收購佛像鑄錢...
柴榮(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本姓柴,後曾改姓郭。邢州堯山縣(今河北隆堯)人。五代時期政治家,後周第二位皇帝(954年2月26日-959年7月27日在位)...
後周攻北漢晉陽之戰是五代後周顯德元年(北漢乾祐七年,954年),後周世宗柴榮乘高平之戰大捷,揮師北伐,圍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晉源鎮),打遼援的作戰。...
《大周顯刑統》是法規彙編。又稱“大周刑統”。中國五代時後周顯德五年(公元958年)由張浞等人編成,凡21卷,為律、格、敕的彙編。...
六合之戰為五代後周顯德三年(南唐保大十四年,956年),在後周攻南唐之戰中,殿前都虞侯趙匡胤率軍打援,以少勝多,於六合擊敗南唐軍反攻的作戰。...
《後周韓通妻董夫人墓誌》是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楚光祚書。後周顯德二年(九五五)刻。民國初年,此志與韓通墓誌同時出土,為張筱魯訪得,後移置存...
後周攻南唐之戰,又稱周世宗三征南唐、三征南唐之戰、周世宗攻南唐之戰。是後周顯德二年(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年)至顯德五年(南唐中興元年,958年),周世宗柴榮...
劉坦(?─?),字號、籍貫不詳。後周世宗顯德五年(958)戊午科狀元... 後周世宗顯德五年(958)戊午科狀元。曾為淮揚李重進書記,嗜酒。李曾經命令酒庫管理人員:只要劉...
後周(951年—960年)是五代十國之一,是五代的最後一個朝代,從951年正月後周太祖郭威滅後漢開國,至960年趙匡胤陳橋兵變建宋,歷經三帝,享國10年。後周開國...
後周攻遼河北之戰是五代後周顯德五年至六年(遼應歷八年至九年,958—959年),後周軍北上攻遼,收復後晉朝割讓幽州(今北京)以南河北諸州的作戰。此役,柴榮率...
慶陵,為後周世宗睿武孝文皇帝柴榮的陵墓,陵號“慶陵”,位於河南省鄭州市新鄭郭店鎮陵後村陵上西側。1963年6月20日,周世宗慶陵被公布為河南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
它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的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62年的歷史。它是中國第一部...
應天府,別名“河南郡”,為宋朝四個京城之一的南京,治所宋城縣南京城(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商丘古城)。後周顯德六年(959年)六月,趙匡胤時任殿前都點檢、兼宋州...
顯德三年(956年),後周再次攻打南唐,周世宗柴榮親征,劉仁贍用囚車將曹澄等三個殺害了張永德之父的人送到了周世宗的行營里,意在求和,柴榮便將下詔將這三人賜給...
盧璇(956年~1030年),原名柴宗炯,字熙誨。為後周世宗柴榮之子,封為蘄王。柴世宗薨後,長子柴宗訓接位,號恭帝。陳橋兵變,趙匡胤受周禪,聽盧琰“唐虞接受不滅...
柴窯是五代十國皇帝周世宗柴榮的御窯。據記載,柴窯創建於五代後周顯德初年,位於河南鄭州市新密月台。2008年8月8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將月台“唐宋瓷窯遺址”公布...
高平之戰,指的是後周顯德元年(954年),北漢、契丹聯軍與後周在澤州高平城(今晉城高平市)一帶進行的一次關鍵性戰役,此戰中,後周初戰不利,柴榮冒著矢石親臨...
五代,沿襲唐制,仍設邠州,轄新平、三水、永壽、宜祿4縣,歷經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領屬。後周顯德五年(958年),廢衍州,以定平縣屬邠州。
後周顯德五年(958年),成州刺史朱憲向皇帝辭別赴任時,周世宗命令他帶五十匹帛、三十斤茶葉賜給陳摶。 [14] 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陳摶來朝廷進覲,太宗對...
聶崇義,五代學官。洛陽(今屬河南)人。少學《三禮》,精通經旨。後漢乾祐中,官至國子禮記博士,曾校定《公羊春秋》,刊板於國學。後周顯德年間, 遷國子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