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前事後師
- 創作年代:宋朝
- 作品出處:《資治通鑑》
- 文學體裁:文言文
- 作者:司馬光
資治通鑑,原文,譯文,字詞解釋,
資治通鑑
《資治通鑑》(常簡作《通鑑》),由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歷時19年完成。主要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62年的歷史。在這部書里,編者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供統治者借鑑,宋神宗認為此書“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鑑誡來加強統治,所以定名為《資治通鑑》。《資治通鑑》全書294卷,約300多萬字,另有《考異》、《目錄》各三十卷。《資治通鑑》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在中國官修史書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
原文
上謂侍臣曰:“朕觀《隋煬帝集》,文辭奧博,亦知是堯、舜而非桀、紂,然行事何其反也!”魏徵對曰:“人君雖聖哲,猶當虛己以受人,故智者獻其謀,勇者竭其力。煬帝恃其俊才,驕矜自用,故口誦堯、舜之言而身為桀、紂之行,曾不自知,以至覆亡也。”上曰:“前事不遠,吾屬之師也。”
譯文
皇上(唐太宗)對陪立兩旁的大臣說:“我讀了《隋煬帝集》這部書,發現文章的辭藻深奧淵博,也知道是肯定堯帝、舜帝而否定桀王、紂王的,但是做起事來為什麼又相反了呢?”魏徵答道:“百姓的君主即使都是賢哲聖明,但也應當虛心接受別人的勸諫,這樣才能使有智慧的人貢獻他的計謀。勇敢的人竭盡他的全力。隋煬帝這個人,卻是依仗他的地位,狂妄自大,剛愎自用,所以儘管他嘴裡說的是堯帝舜帝之美德,乾的卻是桀王紂王的行為。他沒有自知之明,結果遭到覆亡的下場。”皇上說道:“前面的事情過去不遠,那是我們這一輩人的借鑑啊。”
字詞解釋
①上:指皇上李世民。
②奧博:深奧淵博。
③雖:雖然。
④聖哲:品質高尚,天資聰慧。
⑤恃:憑藉,依仗。
⑥師:借鑑
⑦是:肯定,讚揚。
⑧非:否定,批評。
⑨虛:謙虛,虛心。
⑩驕矜自用:驕傲自大,固執己見。
11.曾:卻
12.恃[shì]:依賴,仗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