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細把江山圖畫

待細把江山圖畫

《待細把江山圖畫》是傅抱石於1961年創作的一幅紙本水墨設色畫,現藏於中國美術館。

該畫作描繪了華山的雄姿以及樹木、房屋、人物等細小配景。左側山體瀟灑恣肆,渾厚蒼鬱;右側山體疏野而健勁;前景中的林木村舍細小精緻,為畫面增添詩意。作者大量運用淡赭,色與墨融為一體,沉著而大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待細把江山圖畫
  • 作者:傅抱石
  • 畫作類型:水墨設色畫
  • 材質:紙本
  • 創作時間:1961年
  • 規格:縱100厘米,橫111.5厘米
  • 現收藏地:中國美術館
畫作內容,創作背景,藝術鑑賞,筆法,構圖,主題,後世影響,重要展覽,作者簡介,

畫作內容

待細把江山圖畫待細把江山圖畫
該畫作描繪了華山奇峭無倫、壁立千仞的雄姿,以及樹木、房屋、人物等細小配景。
款識款識
山峰伸出紙外,不留天空,以幾縷雲霧隔斷山腰。山腰間以留白形式表現縹緲不定的雲彩,山腳則寫平緩坡地。
款識: 待細把江山圖畫。庚子深秋,隨江蘇國畫家漫遊太華,歸來寫此,並題稼軒詞句。一九六一年四月,傅抱石南京記。
鈐印: 抱石之作(白文)、一九六一(朱文)、換了人間(白文)。

創作背景

該畫作是傅抱石華山寫生歸來之作,以西嶽華山為題材創作的。1960年,傅抱石率江蘇國畫院的畫家們到達華山,因體力原因,他未能登臨山頂,只在山下青柯坪附近觀華山之姿。畫家以辛棄疾的“待細把江山圖畫”作畫題,表達了他對祖國壯麗山河的讚美之情。

藝術鑑賞

筆法

筆法上,此作中畫家的“抱石皴”臻至化境,散鋒筆法得到充分施展。左側山體著墨較多,乾濕並用,瀟灑恣肆,顯出山巒的渾厚蒼鬱;右側山體以瀟灑靈動的乾筆枯鋒迅速寫出,疏野而健勁;中部繚繞的煙雲令畫面倍顯空靈。與高山石壁的磅礴氣勢相對的是前景中的林木村舍,畫家以濕潤濃墨信手點綴的細小精緻,既使空間深遠、景境遼闊,又為整個畫面增添了些許寧靜的詩意,使其更加意味無窮。

構圖

作者在構圖處理上也打破常規,大膽地在正面擺滿一座山,猶如一個大屏風堵在面前,給人造成視覺的壓迫感,頓時對山巒雄峰產生了強烈感應。整個畫面虛實相生,粗細相間,疏密有致,達到了既氣勢雄遠而又神韻悠閒的效果,透過對大自然的描寫,表現出氣勢磅礴且具有濃厚時代氣息的嶄新意境。

主題

《待細把江山圖畫》以飽滿的構圖,溢於畫外的境界,磊落奔放的“散筆皴”,把華夏大好江山寫得激情迴蕩,畫家摯愛江山的豪情與壯麗景色合為一體。

後世影響

該畫作的創作創造了中國山水畫的大寫意筆法,也體現了傅抱石對中國山水畫藝術發展的重要貢獻。

重要展覽

2017年12月21日至2018年3月12日,《待細把江山圖畫》在中國美術館的一層展廳的新時代——“慶祝十九大勝利召開中國美術館典藏精品特展”中被展出。

作者簡介

傅抱石,(1904—1965),原名瑞麟,號抱石齋主人,祖籍江西新余,生於南昌,中國現代國畫家、美術史研究和繪畫理論家,早歲於瓷器店學徒,自學篆刻、書畫。壯年於各地寫生,足跡遍大河上下,長城內外。平生多次舉辦個人畫展。 出版畫冊多種,著有《石濤上人年譜》、《中國繪畫變遷史綱》、《中國繪畫理論》、《中國古代山水畫史的研究》、《山水人物畫技法》、《中國美術年表》等。
傅抱石傅抱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