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賀新郎·三山雨中游西湖
- 作品別名:賀新郎·三山雨中游西湖有懷趙丞相經始
- 創作年代:南宋
- 作品出處:《稼軒長短句》
- 文學體裁:詞
- 作者:辛棄疾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鑑賞,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賀新郎
三山雨中游西湖有懷趙丞相經始⑴
翠浪吞平野⑵。挽天河誰來照影⑶,臥龍山下⑷。煙雨偏宜晴更好,約略西施未嫁⑸。待細把江山圖畫。千頃光中堆灩澦,似扁舟欲下瞿塘馬⑹。中有句,浩難寫⑺。
詩人例入西湖社⑻。記風流重來手種,綠陰成也⑼。陌上遊人夸故國⑽,十里水晶台榭⑾。更復道橫空清夜⑿。粉黛中洲歌妙曲⒀,問當年魚鳥無存者。堂上燕,又長夏。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三山:福州城內有越王山、九仙山、烏石山,故郡有三山之名。趙丞相:《宋史·趙汝愚傳》:“趙汝愚字子直,漢恭憲王元佐七世孫,居饒之餘乾縣。……早有大志,每曰:‘大丈夫得汗青一幅紙,始不負此生。’擢進士第一。……孝宗方銳意恢復,始見,即陳自治之策,孝宗稱善。……以集英殿修撰帥福建,……進直學士、制置四川兼知成都府。……進敷文閣學士,知福州。紹熙二年,召為吏部尚書。……除同知樞密院事,……為光祿大夫右丞相。”
⑵翠浪吞平野:水稻長勢茂盛,一片翠綠,覆蓋了原野,微風吹來,前伏後起,像波浪一樣。
⑶挽天河:杜甫《洗兵馬》:“安得壯士挽天河,淨洗甲兵長不用。”天河:即銀河。
⑷臥龍山:《淳熙三山志》:“臥龍山在北關外。舊記云:‘陳寶應(?)時,此山有巨石,無故自移。’有得愛亭、箋經台。”
⑸煙雨二句: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詩:“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西施未嫁:這裡是形容西湖像西施沒有出嫁時的美。
⑹堆灩澦、瞿塘馬:《太平寰宇記》:“灩澦堆周圍二十丈,在蜀江中心瞿塘口。”李肇《唐國史補》卷下:“蜀之三峽,……皆險急之所,……四月五月為尤險時。故曰:‘灩澦大如馬,瞿塘不可下;灩澦大如牛,瞿塘不可留;灩澦大如幞,瞿塘不可觸。’”
⑺中有二句:《朱文公大全集》卷二十九《與趙汝愚書》:“去冬見議開湖事,熹謂須先計所廢田若干,所溉田若干,所用工料若干,灼見利多害少,然後為之。後來但見匆匆興役,至今議者猶以費多利少為疑。浮說萬端,雖不足聽,然恐亦初計之未審也。”又別集卷六《與林擇之書》:“趙帥乆不得書,湖事想已畢,自此宜且安靜,勿興功役為佳。相見亦可力勸之也。”按據二書語意,知趙氏於開浚西湖事必曾遭若干責難,詞中云云,必亦指此而言。
⑼重來二句:據《淳熙三山志》:趙氏第一次帥閩事在淳熙九年至十二年,第二次在紹熙元年至二年。此謂趙氏再帥閩時,原先所種杉柳,已綠樹成蔭矣。
⑽故國:五代時王審知受梁封為閩王,所據地即福州。後其子鏻更建國稱帝,為其時十國之一。
⑾水晶台榭:《十國春秋》:“閩王延鈞於城西築水晶宮,與其後陳金鳳採蓮湖中,後制《樂游曲》,宮女倚聲歌之。”
⑿復道橫空:《閩都記》:“西湖周圍十數里,王延鈞築室其上,號水晶宮。時攜後庭游宴,不出莊陌,乃由子城復道跨羅城而下,不數十步至其所。”
⒀粉黛:本為女子的化妝品,這裡代指美女。白居易《長恨歌》:“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白話譯文
微風吹動著茂盛的莊稼,掀起了一道道翠綠的波浪,像海水一般地吞食了大片平原的土地。趙丞相以挽天河的力量,馴服了河水,乖乖的在臥龍山下流過;河水晶瑩見底,像一面平平的鏡子,有誰來照照影子呢?西湖真是美麗,煙雨濛籠的時候,給人以幽雅適意的感覺;清朗的天氣,更給人以心曠神怡的享受。西湖你好像當年西施未嫁的妙齡女郎,那么叫人心醉神迷。可惜,在此以前這個地方卻荒蕪的不成樣子,只有等待著趙丞相把這片江山仔細地圖謀描繪。在水光里有千頃那么大的石頭,像長江里瞿塘峽里的灩澦堆,它輕快的像的一匹快馬,又像一葉扁舟順流而下,奔向南湖而去。整治西湖的種種責難,實在難以言明。
詩人們按照條例加入了西湖詩社。要記住,我們能以在這個景色迷人的西湖享受著飲酒賦詩,歌舞遊樂的風流韻事,是因為趙丞相整治西湖的功勞,而且又重來親手栽種柳杉樹,這些樹都已經長成翠綠的濃陰了。在田陌上行走的客人們,誇說著閩中國的故事:在這周圍十幾里的西湖的水面上,王延鈞修建了水晶宮和樓台水榭,從宮中到西湖,在空中架設了復道,國王、后妃和宮女們整夜的來往不休。宮女們在水晶宮裡歌唱著王后陳金鳳譜制的《樂游曲》。所有這些繁華盛況,已經成為過去了。問問當年的魚鳥有沒有生存下來的?沒有了。現在,只有燕子在堂上壘窠築巢生兒育女,過著漫長的夜天。
創作背景
這首詞寫於紹熙三年(公元1192年),辛棄疾時年五十三歲,在福建提點刑獄任上。
作品鑑賞
文學鑑賞
詞的上片寫雨中游西湖所見。起首寫西湖概貌。碧波連天,翠浪翻騰,氣吞平野,雖然用字不多,卻寫得極有氣勢。二三句寫雨中游。杜甫《洗兵馬》說:“安得壯士挽天河,淨洗甲兵長不用。”此處用其前句,言雨從天降猶如有人力挽天河之水使之落入西湖,在臥龍山下形成一片明鏡,而遊人的影子則從“鏡”中倒映出來。作者不說來游西湖,而說不知何人在臥龍山下照影,既點出了出遊地點,又不粘皮帶骨,可以說是空靈慰藉。以上三句,一句寫湖,一句寫雨,一句寫游,“三山雨中游西湖”之意已全部寫出,下邊則圍繞這一中心,渲染鋪敘。“煙雨”三句化用蘇軾詠杭州西湖詩意吟詠福州西湖之美。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詩說:“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而此處化用蘇詩,言游福州西湖在煙雨迷茫中最相宜,因為那空濛如畫的景色會給遊人以飄然欲仙的感受;然而晴天來游則更好,因為那會使你心情開朗,看得更真切,顯得更美。但是,西湖的美又是樸素的,約略是西施未嫁,待字閨中,需要加以打扮,也就是說要使西湖更美,還需要加以開發,還有待於“細把江山圖畫”,從而引出以下四句詞來。其中前兩句寫福州西湖中的孤山,言其像瞿塘峽之灩澦堆,偃臥在千頃湖光之中,扁舟過此,極為兇險。據《淳熙三山志》說,趙汝愚帥福建,曾上書請疏浚西湖舊跡,匆匆興役,議者以費多利少為疑,作者以“中有句,浩難寫”,說明是是非非,一時也說不清楚,對懷疑疏浚西湖的議論表示了謹慎的異議。這樣寫,既照應了“有懷丞相經始”的詞題,又豐富了“待細把、江山圖畫。”的具體含義,表明他要繼趙汝愚之後,把西湖建設的更美麗的意向,內涵深厚。
詞的下片寫雨中游湖所感。起句以福州西湖文人社集比作杭州文士的西湖詩社,用“例入”二字表示西湖詩社在文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從而寫出西湖同文人的密切關係。趙汝愚兩次知福州,所以二三句化用杜牧《嘆花》詩意,言當他“重來”福州時,上次親手種植的樹木,如今已綠樹成蔭,再次表達他對丞相“經始”功業的肯定與讚許。“陌上”三句寫昔日福州西湖的繁華。言遠在五代時期,閩王王審知在此立國,在西湖中修建了“十里水晶台榭”,架起復道,“時攜後庭游宴,不出莊陌,乃由子城復道跨羅城而下,不數十步至其所。”作者借陌上遊人之口夸之,暗示出他對福州西湖舊日繁華的傾慕之意。結尾四句寫其今昔變遷。其中前兩句寫福州西湖的今昔對比。“堂上燕,又長夏。”二句,承上句“魚鳥”做進一步發揮,言只有堂上的燕子,在長夏時節,又重來此,不知它是否還能尋到昔日的故居。總之是說,今日的福州西湖,皆今非昔比。
名家點評
明卓人月《古今詞統》:“淡妝濃抹之喻,重為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