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景點美圖,景區熱度指數,發展歷史,主要景點,柳堤,開化嶼,紫薇廳,開化寺,宛在堂,更衣亭,荷亭晚唱,桂齋,大夢山景區,環湖步行道,小西湖廣場,福建博物院,神秘雕像,西湖書院,文化典故,旅遊信息,交通,門票,時間,文化廟會,擴建改造,公園位置,
發展歷史
福州西湖公園至今有1700多年的歷史,是福州保留最完整的一座
古典園林,被人稱為“福建園林明珠”,名列全國36個西湖前茅。現占地面積為42.51公頃,其中陸地面積12.21公頃,水面面積30.3公頃。
據史載,晉太康三年(公元282年),郡守嚴高築子城時鑿西湖,引西北諸山之水注此,以灌溉農田,因其地在晉代城垣之西,故稱西湖。五代時,閩王
王審知擴建城池,將西湖與
南湖連線。其子延鈞稱帝,在湖濱辟池建水晶宮(在今水關閘附近),造亭、台、樓、榭,在王府與西湖之間又挖設一條復道,便於攜後宮游西湖。西湖成了閩王朝的
御花園。此後漸成了遊覽區。宋淳熙年間(1174—1189年),南宋宗室、福州知州兼福建撫使
趙汝愚又在湖上建澄瀾閣,並品題“
福州西湖八景”:
仙橋柳色、大夢松聲、古堞斜陽、水晶初月、荷亭唱晚、西禪曉鐘、湖心春雨、澄瀾曙鶯。
歷代文人墨客對西湖美景讚嘆不止,多留有佳篇。宋詞人
辛棄疾《賀新郎·三山雨中游西湖》詞中贊曰:“煙雨偏宜晴更好,約略西施未嫁”。明
謝肇淛《西湖晚泛》贊:“十里柳如絲,湖光晚更奇”。民國3年(1914年)福建巡按使
許世英辟西湖為公園,當時面積僅3.62公頃。解放後,
西湖公園幾經擴大。集福州古典園林造園風格,利用自然山水形勝,並以
鄉土樹種配置為主,講究詩情畫意,“小中見大”,使西湖景色愈見秀麗,遐邇聞名。修復及新增的景點有仙橋柳色、紫薇廳、
開化寺、宛在堂、更衣亭、“西湖美”、詩廊、水榭亭廊、鑑湖亭、湖天競渡、湖心春雨、金鱗小苑、古堞斜陽、芳沁園、荷亭、
桂齋、浚湖紀念碑、
盆景園等。
2009年新增大夢山景區。大夢山景觀工程占地5.2公頃,其中原福州動物園景觀改造3.7公頃,湖頭街及岸邊綠地景觀改造1.5公頃。
這次改造恢復的明朝時期古建築夢山閣、西湖社、西湖書院,當中還要點綴小亭、細水、睡蓮、林中小道等古典園林要素。還從西湖抽水到平章池,水流過平章溪到墨池,再經過雄兵橋,回到西湖。如此一來,整個小水系更將蜿蜒圍繞著西湖書院和西湖社,襯托出古典園林的神韻來。
主要景點
柳堤
進入大門,長堤臥波,垂柳夾道。原堤建於1930年,寬8米,長139米,中段為橋,即仙橋。1985年拓寬堤面為18米,堤邊有石欄桿,並種植垂柳、碧桃及花灌木。春來佳日,柳絲泛綠,桃花似火,遠望如湖中錦帶。1994年改橋為拱橋,寬10米,長36米。湖中幾個自然的湖嶼間還有飛虹橋、步雲橋、玉帶橋等相連。
開化嶼
開化嶼是西湖的核心遊覽區。開化嶼往北、過
玉帶橋是窯角嶼,有
福建博物院、美術展覽館等建築。開化嶼往西過
飛虹橋,到謝坪嶼。謝坪嶼原是兒童娛樂園。
紫薇廳
在開化嶼南,始建於1914年,以四周廣植紫薇而得名。1952年重修,磚木結構,現為公園服務部。
開化寺
位於開化嶼(一名小孤山)中央,為公園最古老的建築物,據傳建於北宋
景佑四年(1037年)。明
嘉靖年間(1522-1566年)知府
汪文盛捐資重建。現有建築為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總督金世榮重建,中為正殿,後為禪堂,兩翼系
鐘鼓樓,又左為客寮,右為方丈室。寺內昔有"十八娘"荔枝,頗負盛名。宋
蔡襄《荔枝譜》云:“俚傳閩王王氏有女第十八,好噉此品,因此得名”。今寺前尚有一株古荔。寺在紅花綠柳、碧波如鏡的湖心嶼中。1986年整修後與盆景區相連渾然一體。庭院內種植珍稀花木,花卉盆景、根雕等。
宛在堂
在開化嶼東,系閩中詩人紀念堂,明正德年間(1506-1521年)詩人
傅汝舟營建。招詩友
高濲等同來隱居。宛在堂木構三楹,以詩名“孤山宛在水中央”為堂名。一時詩人云集,傳為佳話。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改建為
湖心亭。乾隆十三年(1748年)黃任倡議復建,在堂中設立詩龕,作為福州詩壇同人吟詩聚會之地。後來堂為洪水沖毀。道光四年(1824年)重建。道光七年(1827年),林則徐丁父憂歸家,重浚西湖,借宛在堂為辦公場所。1914年,西湖闢為公園後,宛在堂修葺一新。此後,春秋皆有雅集,名人墨客薈萃吟詠。
更衣亭
在開化嶼東南,始建於五代,相傳閩王
王延鈞每與王后金鳳及宮娥乘船游湖時,在此更衣休息。
荷亭晚唱
為舊八景之一。在湖西岸
大夢山麓。古時大夢山,一面銜山,三面環水,跨湖有一條長堤,自南迤北,接
梅亭鋪,直抵
萬安橋(洪山橋附近),系北上通京驛道。堤的東西兩側盛植荷花,荷亭建在堤的突出地帶。亭三面臨湖,視野廣闊,池畔環植碧桃垂柳,夏夜涼風習習,荷香陣陣,古時為品茗賞荷聽曲之所。古時,亭北有皇
華亭,亭東有迎恩亭,為接待皇使節的館舍。道光十年(1830年)
林則徐重修荷亭,將亭北的皇華亭改建為
李綱祠堂。現存的四方形荷亭,為清代建築物。
桂齋
在荷亭西北側,背靠"大夢松聲",緊鄰"荷亭晚唱",北與"湖心春雨"相望,東可望及"仙橋柳色"。
林則徐建李綱祠堂時,在祠堂架三椽,植桂兩株,取
李綱晚年在福州住所的名稱,曰"桂齋"。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改稱"林文忠公讀書處",後又在齋旁建室一間和禁菸亭一座,篆書石刻"林則徐讀書處"嵌於牆上。1985年,為紀念林則徐誕辰200周年,重建桂齋,移讀書處於齋後。
大夢山景區
現確定為“一帶三景區十二景點”的景觀結構。“一帶”即湖濱遊覽帶,由
湖頭街改造而成;“三景區”是以西湖三大景區“大夢松聲”、“荷亭晚唱”、西湖書院組成的景觀區;“十二景點”圍繞三景區組成,分別是荷亭、桂齋、平章池(原
福州動物園鴛鴦池)、西湖社(以上屬“荷亭晚唱”景區);後池、西湖書院、墨池(原
天鵝湖)、雄兵橋(以上屬“西湖書院”景區);棋趣台(棋趣廣場)、松濤亭、夢山閣、松濤神韻(以上屬“大夢松聲”景區)大夢山景區現已重建。
環湖步行道
福州西湖公園環湖步行道南起廊橋韻景點,沿
湖濱路北側綠地至福建會堂,以外挑步行道形式至西湖賓館,順其沿湖福州西湖環湖步行道綠地寬約25米向北,經北湖島至
左海公園。
環西湖步行道往南經芳沁園至
福建博物院(包括“古堞斜陽”和“金鱗小苑”兩處景點),沿博物院南側綠地向西至湖頭步行街,順其南下穿“荷亭晚唱”景點,環西湖一周再回至廊橋韻景點。
為方便遊人入園,環西湖步行道規劃沿途設定6個主要入口及多個便捷入口,主入口分別是:西湖南入口、西湖勝境入口、西湖賓館入口、
左海入口、湖頭街入口和“荷亭晚唱”入口。
此外還根據人行入口和西湖原有主要景觀分布布置11個景觀節點,分別為:廊橋韻、南入口、西湖勝境、景觀挑台、西湖美、北湖島、風情園、古堞斜陽、金鱗小苑、湖頭街、荷亭晚唱。
小西湖廣場
小西湖廣場位於西湖公園東北角的湖濱路旁,靠近西湖飯店。小西湖廣場是觀賞西湖的絕佳之地,在廣場向西望去,西湖美景盡收眼底。同時,該廣場還是人們休閒、健身的主要場所。天剛蒙蒙亮,附近居民就絡繹不絕到公園晨練;白天,老人們圍坐在石桌邊下棋、打牌、聊天,其樂融融;夏夜,到湖邊漫步的人們,享受著微風的清涼;公園一隅,還有隨著音樂節拍翩翩起舞的人們,一天的疲倦拋至九霄雲外。
福建博物院
福建博物院位於福州西湖湖畔,是福建有史以來最大的文化基礎設施,由主館、綜合館、自然館、博園等建築,以及古堞斜陽、金鱗小苑等景觀組成。其
福建民居式的造型,海洋文化的裝飾風格,以及充分體現“石文化”特色的用材,通過建築的總體布局和宏偉外觀達到了完美的統一,洋溢著濃郁的地方文化氣息。福建博物院為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是集歷史,文物考古,自然標本研究為一體的省級綜合性博物院,是全省文物收藏、宣傳教育和科學研究的中心。內設陳列設計、文物保護、宣傳教育、業務交流、考古、自然、藝術、保衛和行政管理等機構。館藏文物、自然標本等近20萬件,其中國家級珍貴文物6千餘件。舉辦陳列展覽,搞好社會教育,是博物院的中心工作。目前該院擁有15個固定或臨時展廳,面積達1.2萬平方米。現已推出了《福建古代文明之光》、《福建近代風雲》、《福建古代外銷瓷》、《工藝藏珍》、《福建戲曲大觀》、《恐龍世界》、《動物萬象》,以及《館藏中國歷代書畫展》等陳列,全面、系統地展示了福建文化發展的成就。開闢了一個弘揚優秀文化的視窗。2008年初,福建博物院免費向公眾開放。
神秘雕像
福州西湖公園宛在堂前矗立著一尊古人雕像,從衣著上可以推測出雕像原型應該是一位唐代或宋代的人,但由於其身上和周圍未有任何文字說明,其身份一度成謎。2008年6月經過媒體報導,福州市民曾引經據典熱議古人雕像的身份。
這尊雕像的作者叫高金旺,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他在
福州市工藝美術學校當老師時,接到了市里在西湖公園安放雕像的任務。“當時對宛在堂前這尊雕像要以誰為原型還起了不小的爭議。”高老回憶,當時有關部門對雕像的要求就是一個文人的形象,以配合宛在堂的歷史。“最初定的是以李白為原型,後來又有人考慮到他與福州的淵源不深,提出
辛棄疾、
李綱兩個方案,因為他們都曾到過福州,也都是著名文人。”幾經商榷,最後定下的方案是融合三者的形象,製作一尊代表詩人的雕像,“面部神情比較接近李白,身上穿的是明代文人衣服,帽子的樣子是宋代的。”
高老說,他們當年用了近兩個月的時間,採用假石原料製作出這尊高2米多的雕像。20多年過去了,他有空就會到西湖公園看看這尊雕像,“想不到直到現在,還有這么多人關注著它。”
西湖書院
同治十二年(1873年),閩巡撫
王凱泰在福州西湖旁的書院舊址設立“致用堂”一所,重新修葺舊西湖書院(址在
福州動物園舊址附近),設定寬敞的房屋,並建“十三本梅花書屋”。同治十三年,改稱
致用書院,取“學以致用”和“通經致用”之義,專習經史、古文,聘
林壽圖為山長。
書院招收全省舉、貢、生、監,使他們成為“明體達用之才”。除每年二月由總督、巡撫親臨舉行甄別試外,其餘月課均由山長主持。初錄取內課10名,每名膏火銀4兩;外課20名,每名膏火銀3兩;附課無定額,一概不給膏火。
光緒年間書院移到
烏石山范公祠(
范承謨祠堂)左近。書院依山建築,院基比較高,由下層經石階幾十級才到達大門。前為講堂,
高爽宏敞,為各書院所不及。但無學舍,只有書齋幾間和藏書室一所。後院有樓房幾間,是山長住宅。左邊空地比較大,種了不少梅樹,後面建屋,就是“十三本梅花書屋”,有山長
謝章鋌所撰楹聯:“青山本是吾家物,老樹不忘天下春”。
這所書院從成立到停辦,山長只有林壽圖、鄭世恭和謝章鋌3人。書院培養很多人才,如研究經學、文學的
黃增,研究史學的
張亨嘉(京師大學堂首任監督)。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廢科舉,該書院改為全閩師範學堂簡易科(現
福建師範大學前身)。
文化典故
唐、五代時,閩王王審知次子
王延鈞繼位,在此建造亭、台、樓、榭、湖中設樓船,西湖遂成御花園。南宋淳熙年間(1174-1189年),福州知府
趙汝愚又在湖上建登瀾閣等建築,更富盛景。清道光八年(1828年)林則徐為湖岸砌石,文人雅士相繼而至。因在福州之西,故名西湖。1914年闢為西湖公園,當時面積僅3.62公頃。
解放後,政府多次撥款修善,擴建,特別是2001年,清淤挖泥,建截污管道,重建,擴建舊景點,經修復後的西湖,真正是"山復整妝,湖復易容",神彩頓開。西湖現在總面積約45公頃,水面面積約30公頃。它通過柳堤橋、步雲橋、玉帶橋、飛虹橋,把西湖中的開化嶼、謝坪嶼與窯角嶼連成一個完整的遊覽景區。整治後的西湖景色愈見秀麗,遐邇聞名。修復及新增的景點有仙橋柳色、紫薇廳、開化寺、宛在堂、更衣亭、詩廊、水榭亭廊、鑑湖亭、湖天競渡、湖心春雨、金鱗小苑、古堞斜陽、芳沁園、荷亭、桂齋、浚湖紀念碑、盆景園等。
西湖公園系三個小島組成,分別由柳堤橋、飛虹橋、步雲橋、北閘橋邊接而成。猶如三塊翠玉鑲嵌在碧水之中。園內長堤臥波,垂柳夾道。悅虹橋東,有建於唐代的開化寺,現闢為園林花卉和工藝品展列所。寺後宛在堂為明代閩中詩人傅汝舟的別墅,取詩名“孤山宛在水中央”之意命名,現為傅汝舟紀念堂。過步雲橋到荷亭,林則徐在此為北宋李綱建祠,並架屋三椽,植桂,取李綱晚年住年桂齋而名。齋旁建林則徐讀書處。夏日觀荷,秋則聞桂,風景優美,怡然自得。北閘橋又稱玉帶橋,連線窯角嶼,此處為全省展覽中心,省博物院擁有展品達10萬件之多。林則徐逝世140周年之際,立銅像於館前草坪上,憑弔瞻仰之人,四時不絕。
步雲河畔彩霞香,
開寺遊人迷盛唐。
大夢松聲溶畫譜,
仙橋花道灑陽光。
湖天競渡隱風雨,
堤柳飛虹映水鴦。
玉帶流金春爛漫,
文忠振國業輝煌。
旅遊信息
交通
途徑西湖公園或西湖公園周邊的線路有20多條線路:
(1)“西湖”公車站:1、54、65、66、70、74、88、100、109、111、121、160路;
(2)“湖頭街”公車站:74、88、100、105、118、160路;
(3)“西門”公車站:1、70、74、88、100、109、111、121、160路;
門票
⑴公園免門票,遊客免費入園參觀;
⑵福建省博物院免費開放;
⑶租賃遊船費用:20元/小時。
時間
5:30-22:30
文化廟會
2016年4月28日至5月5日,榕台青年創(就)業成果展暨西湖文化廟會在西湖公園舉行,分為六大展區。這是福州市第一次舉辦西湖文化廟會。
大學展示區主要展示兩岸大學青年創客作品、創業成果等,還將匯聚兩岸大學優秀青年創業人才,目前已有20多所院校計畫參展。
兩岸青年創業兒童用品專項展將展示兩岸青年創業兒童玩具、兒童食品、兒童遊藝等。
兩岸青年創業食品展將展示兩岸綠色食品、福州特色食品、台灣特色食品等。
兩岸青年剪紙藝術展將展示多名剪紙藝術家以兩岸青年創業為主題創作的作品,目前已徵集到52幅。
兩岸青年創業書畫展將展出全國各地書畫藝術家的38幅代表作,展會現場還有古箏表演、茶藝表演等,台灣自動化機器人、VR展示等也有望與市民見面。
兩岸青年文藝演出將設三個舞台,本地參演單位包括省實驗閩劇院、1+1閩劇團、福建京劇院,台灣演出單位包括台灣龍鳳兒舞蹈團、台灣王千卉舞蹈團。中國戲劇表演藝術最高獎“梅花獎”得主陳鴻翔、陳瓊,以及省實驗閩劇院優秀青年演員陳如意,台灣著名演員王伶伶、王千卉將登台表演。4月30日至5月3日共演出七場,市民可免費觀看。
目前,黃公望的傳世名畫《富春山居圖》分別收藏於兩岸博物館。中國書畫藝術研究院會員朱立國與陳天然用臨摹的方式,將兩岸分別收藏的《富春山居圖》畫作“合併”,在文化廟會上呈現在市民面前。
此次通過文化廟會的形式,首次向全社會展示兩岸青創成果。同時,兩岸青年、企業可面對面溝通,尋找合作機會。福州的活動舉辦後,主辦方計畫在全省進行巡展,之後還計畫在台灣巡展。
擴建改造
福州西湖公園從晉太康三年(公元282年)郡守嚴高鑿西湖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在全國36個西湖中排名第六位,也是福州迄今為止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典園林。福州西湖公園幾經疏浚、修整,成為山水形勝、聲譽遠播的一座古典園林。歷代文人墨客對西湖美景讚嘆不已,經常聚此吟詩作畫。宋代辛棄疾遊覽後寫道:“煙雨偏宜晴更好,約略西施未嫁。”1830年,林則徐重修西湖荷亭,留有詩句:“人行柳色花光里,身在荷香水影中”。可見福州西湖公園魅力獨具。
採訪中,一位姓陳的老人說,他家就住在西湖公園附近,幾乎每天都到公園內晨練或散步,對西湖公園有著很深的感情。他說:“西湖公園是附近居民健身、休閒的好去處,只是近年來到公園遊玩的遊客人滿為患,到了飽和狀態。”
福州西湖公園管理處主任商世傑告訴記者,自西湖公園免費開放後,遊客從每年的60萬人次,迅速上升到每年的200多萬人次,每天的客流量達到數千人。他說,福州西湖公園不僅是遊覽勝地,還是人們休閒、健身的主要場所。然而,隨著城市化建設進程的加快,加上西湖公園周邊住戶的增加,西湖公園的原有規模已難以滿足人們的休閒需求。因此,福州西湖公園擴建改造呼之欲出。
來自瀋陽市的吳先生和任女士夫婦,退休後慕名前來福州西湖公園遊覽。他們不僅被福州西湖公園的美景所吸引,還對公園的管理讚不絕口:“這裡風景好,管理更好。”當記者告訴他,福州西湖公園重新規劃後正在擴建時,吳先生一臉羨慕:“福州人真有福氣。”
據了解,福州西湖公園的擴建,一是依照歷史性、文化性、休閒性、親水性、可持續性的原則,通過對西湖公園景區及周邊與城市接觸面的景觀規劃設計,形成以“山、水、城”為主導的“大西湖”景區空間;二是利用城市周邊用地開發,創造環西湖外環景區,開闢環湖遊客步行道,增強旅遊路線及可達性;三是創造西湖公園兩個不同的景觀特徵區,環湖景區將成為都市遊樂觀光區,而湖心區將成為主要的古典山水園林核心景觀區,兩者共同構築獨具魅力的西湖文化品格。商世傑告訴記者,具體措施分三期進行,建設環湖步行道、搬遷動物園、合併左海公園。現在,第一期環湖步行道正在擴建中,觀湖長廊、環湖步行道、仰春亭、親水台地、親水廣場、棋樂廣場、健身廣場、健身徑等景點,將成為沿路美麗的風景線。
商世傑說,為改善公園視線景觀,福州西湖公園南面圍牆及欄桿已經拆除,湖濱段的改造也在進行中。動物園搬遷後,動物園原址將併入西湖公園景區,重現“西湖書院、大夢松聲”兩個明朝舊景點。同時,左海公園納入“大西湖”範圍後,老百姓不僅可以免費遊覽左海公園,還可以在古典園林中漫步、休閒和娛樂。擴建後的福州西湖公園,景點從原來的8個增加到16個,面積將擴大一倍多,達到1000多畝,在全國都是屈指可數的。一位在機關單位工作的鄭先生感慨地說:“福州西湖公園的擴建改造深得民心,它不僅可以滿足老百姓的生活需求,還可以提高整個城市的文化品位,實在太好啦!”
公園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