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綱祠堂

李綱祠堂

李綱,字伯紀(1083-1140),號梁溪,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遷居江蘇無錫,中政和二年進士(1112)。

邵武李綱祠堂位於邵武市區李綱路。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年),朱熹在邵武講學時倡建,並撰建祠碑記,題匾“一世偉人”,書聯“至策大猷,奠宗社於三朝;孤忠偉節,垂法戒於萬代”。始建址在軍學講堂之東;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移建於樵溪書院;明正統四年(1439年),復建於府學大成殿之東;成化六年(1470年),遷建樵溪四曲之濱;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復建於今址,為古“昭陽八景”之一的“五曲精廬”。清乾隆、道光年間及民國時期,曾數度修葺。道光年間,林則徐興工重修宋李綱祠,由原址越王山麓移建至西湖荷亭,同時在新祠旁建屋三楹,屋前植桂樹兩株,補以李綱舊宅桂齋的舊額並題“進退一身關廟社,英靈千古鎮湖山”的楹聯。占地面積1800平方米。祠內尚存宋高宗、宋徽宗御筆手書二匾,明學士王直、柯潛撰重建碑記2方。該祠堂現闢為李綱紀念館。 1985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李綱祠堂
  • 地理位置:邵武市
  • 景點級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著名景點:1800平方米
李綱簡介,北宋時期,南宋時期,建立李綱祠堂,李綱紀念館,

李綱簡介

北宋時期

宣和元年,正是北宋最黑暗的時期,對此,李綱上書皇帝宋徽宗,要求改革弊政,停止暴斂,整治軍備,加強邊防,以防外敵入侵,卻因此被貶到南劍州任沙縣稅監(即今福建沙縣)。宣和七年(1125),金兵南侵,一路勢如破竹,進逼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市),剛任太常寺少卿不久的李綱不顧個人身家性命的安危,給宋徽宗上《御戎五策》、《論禦寇用兵二十事札》等奏章,堅決主戰,並給宋徽宗上血書,要求宋徽宗禪讓,把帝位讓給太子趙恆。趙恆即位後(史稱欽宗),任命李綱為兵部侍郎,接著又臨危受命,以尚書右丞任親征行營使,擔負起守衛京城的重擔。在此期間,李綱以自己的智勇粉碎了金兵的猛烈進攻,在戰鬥最激烈的時候,李綱不顧安危,戰鬥在最前線。在李綱的領導下,金兵滅亡北宋的企圖破滅,北宋政權得以保全。李綱又用自己的才幹,消除了太上皇宋徽宗和新皇帝宋欽宗父子之間的矛盾,避免了北宋政權從內部分裂的危險。對李綱的這些功績,宋欽宗不僅不予褒獎,反而在局勢安定後,把李綱貶到臨江(今雲南)。?
李綱被貶的訊息傳到北方的金國,金國政權認為滅宋的時機已到,於是再次發兵南侵,很快包圍北宋京城開封,此時北宋朝中文武百官沒有一人能挑起保衛京城的重任。"患難識忠臣",此時宋欽宗想起李綱,認為只有起用李綱,才能化解這場災難,於是派人突圍,詔令李綱北上解圍,正在前往貶所的李綱接到詔書後,立即掉頭北上,率領軍隊晝夜兼程去解京城之圍。無奈路途遙遠,還沒等李綱趕到,京城被金兵攻破,宋徽宗、宋欽宗被金兵擄走,至此北宋滅亡。這年是公元1127年。?

南宋時期

北宋滅亡後,宋欽宗的弟弟康王趙構建立朝廷,史稱南宋。宋高宗為使新建立的政權有號召力,同時也為了使混亂的局勢穩定下來,就必須任命一位在朝在野都有威望、又有才幹的人出任宰相,才能使新皇朝在動盪的局勢中穩定下來。為此,宋高宗任命李綱為宰相。李綱上任後,提出抗金救國十大措施,其最高宗旨是"收復失地,迎回二聖",具有卓越政治、軍事才能的李綱此時充分發揮自己的才幹,在二個多月的時間內,政治上,建立了一系列抗金救國的策略,國內局勢初步穩定下來;軍事上,捷報頻傳,各地不斷傳來宋軍打勝仗的喜訊,同時金兵占領區的義軍也紛紛接受宋朝的指揮,給金兵以沉重打擊。眼看"收復失地,迎回二聖"的局面即將到來,宋高宗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怕李綱真的把"二聖"迎接回來,自己做不了皇帝,於是把自己曾稱之為"學窮天人,忠貫金石"的李綱給罷免了。至此,李綱僅做了75天的宰相。
李綱被貶後,宋金對峙的局勢很快就逆轉,金兵不久又發動進攻,宋軍不斷敗退。此後,宋高宗曾幾次起用李綱,但都是起用李綱去收拾宋朝境內的爛攤子,不敢派李綱到抗金的前線,更不敢起用李綱回朝主持抗金的大局。在此期間李綱不斷地向宋高宗上奏章,要宋高宗北伐抗金,但這些奏章上的建議都不為宋高宗所用。紹興十年(1140),李綱這位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在福州病逝。?

建立李綱祠堂

為了表彰李綱的功績,南宋政府在李綱的家鄉建立李綱祠堂,為了激勵當時的士子學習李綱忠君報國的精神。祠堂建立在邵武軍學講堂東邊,與軍學為鄰,宋朝著名的理學家朱熹撰寫《建祠碑記》,書"一世偉人"匾,題"至策大猷,奠宗社於三朝;孤忠偉節,垂法戒於萬世"聯。《宋史·李綱傳》在評論靖康、建炎年間這段歷史時說,如果宋欽宗不罷負李綱,宋徽宗、宋欽宗不至於被金兵俘虜,北宋也不會滅亡;宋高宗如果不罷李綱宰相的職務讓李綱施展自己的政治、軍事才幹,宋朝的失地會很快收復,被俘的二位皇帝會被迎接回來。清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則徐對李綱敬仰至極,題寫一副對聯:"進退一身關社稷,英靈千古鎮湖山",高度概括了李綱在南北宋之間的作用和李綱事跡對後人的影響。

李綱紀念館

1983年,市文管會將其祠收歸國有,重加修葺,闢為李綱紀念館,前國防部長張愛萍為之題額。館內展出了李綱生平事略、著作《梁溪集》、李氏族譜、李綱手跡等有關文物。新塑了李綱坐像和半身像,添建了碑廊、亭子等。整個布局錯落有致,古樸典雅。?
李綱紀念館開館後,為了使該館能更好地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作用,在陳列上做了三次大的改進,每次改進都增添了新的內容,使陳列的內容更豐富,陳列的方式不僅有文字,還有照片、沙盤、漆畫、兵器模型,給觀眾更直觀、更生動的感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