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帶刺尾魚(學名:Acanthurus lineatus)平均體長25厘米,最長可達38厘米。彩帶刺尾魚身體側面輪廓高而扁平,體形橢圓型,尾部兩側豎立著一對尖刺,?>背鰭和臀鰭與身體交接處極長,眼睛長在頭部上方,魚鱗末端有個小突起,顯得皮膚外表粗躁的感覺。牙不能活動。尾柄兩側各具1個向前棘。體淡黃色,自眼向外放射出多條藍灰色帶紋。尾鰭後半部的橫帶與體色帶紋同色。
彩帶刺尾魚分布於熱帶印度洋非洲東岸至太平洋中部、西部的夏威夷群島和玻里尼西亞,包括日本南部、台灣海域等。
棲息於珊瑚礁或岩礁之浪拂區,棲息深度在0~15米左右。該種魚通常會不停的移動。草食性,喜食礁壁上的藻類食物,但也捕食甲殼類。具有強烈的領域性,由1尾較大雄魚控制界限分明的攝食領地及一群雌魚。尾柄上的直立前向棘具有毒腺,能使人產生劇痛。
(概述圖片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主要價值,人工飼養,養殖概況,養殖方法,
形態特徵
體呈橢圓形而側扁。頭背部輪廓不特別凸出。口小,端位,上下頜各具一列扁平齒,齒固定不可動,齒緣具缺刻。背鰭及臀鰭硬棘尖銳,分別具11棘及3棘,各鰭條皆不延長;尾鰭彎月形,隨著成長,上下葉逐漸延長。尾柄棘尖銳而極長。
頭部及體側上部約3/4的部位為黃色,並具有8~11條鑲黑邊的藍色縱紋,上部數條伸達背鰭;下部則為淡藍色。腹鰭橘黃至鮮橘色且具黑緣;尾鰭前部暗褐色,後接1條藍色彎月紋,彎月紋後有一片淡藍色區,上下葉為黃褐色;余鰭淡褐色至黃褐色;奇鰭皆具藍色緣。
棲息環境
成魚棲息於沿海珊瑚礁或波浪作用下的岩質水域,淺水礁盤附近最為常見。
生活習性
該魚有極強的領域性,喜在紅綠絲狀藻間遊動。白天在領地內的淺水區覓食,夜晚則進入深水礁縫中。柳葉狀稚魚穿行於中上層水域,具有強烈之領域性,由1尾較大雄魚控制界限分明的攝食領地及一群雌魚。該種魚通常會不停的移動。排卵時聚群。尾柄上的直立前向棘具有毒腺,能使人引起劇痛。
藻食性。它們喜歡成群結隊的在珊瑚礁附近遊動迷失,喜食礁壁上的藻類食物,但也捕食甲殼類。
分布範圍
原產地(海域):美屬薩摩亞、澳大利亞、孟加拉、英屬印度洋領地、汶萊、聖誕島、可可島、葛摩、庫克群島、中國、斐濟、法屬玻里尼西亞、法屬南部領地、關島、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肯亞、吉里巴斯、馬達加斯加、馬來西亞、馬爾地夫、馬紹爾群島、模里西斯、馬約特島、密克羅尼西亞、莫三比克、緬甸、諾魯、新喀里多尼亞、紐埃島、北馬里亞納群島、帛琉、巴布亞紐幾內亞、菲律賓、留尼旺、薩摩亞群島、塞席爾、新加坡、索羅門群島、索馬里、南非、斯里蘭卡、中國台灣、坦尚尼亞、泰國、東帝汶、托克勞、湯加、吐瓦魯、美國本土外小島嶼、萬那杜、越南、瓦利斯和富圖納群島、葉門。
繁殖方式
稚魚成熟期很長,出生後前3~4年發育較快,4年後生長放緩,呈漸近式增長。不論任何地區,該魚成長期都集中在其壽命的前10%。成魚體長160毫米,最大體環數46節,最長壽命42齡。澳大利亞大堡礁水域,該魚最長平均壽命32齡;美屬薩摩亞為11齡;馬克薩斯群島14齡,最長壽命呈向東遞減趨勢。
亞種分化
單型種,尚無有效亞種。
種群現狀
在莫雷阿島5,357公頃珊瑚礁海域,據1990~1993年海洋漁業目測法的調查記錄,推測該海域彩帶刺尾魚的總數約在30,563尾(Lecchini et al. 2006)。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The IUCN Red List):無危物種(LC),2010年評估。
主要價值
彩帶刺尾魚在坦尚尼亞為商業捕撈魚種,在莫雷阿島為海洋觀賞魚。針對該魚的商業貿易構成全球海洋水族市場交易的一部分。該魚網上售價在44.99~119.99美元。由於身體尺寸和好鬥行為,它們在水族貿易中並不十分受歡迎。
人工飼養
養殖概況
最小魚缸體積 | 909升(240加侖) | |
養護級別 | 2~3(註:1 容易、2 中等、 3 困難、4 專業) | |
生性 | 極具攻擊性 | |
活石搭配 | 推薦 | |
水環境 | 水溫:24℃~28℃,水質碳硬度: 8~12 | |
酸鹼度:8.0~8.4,水比重:1.020~1.025 | ||
色彩構成 | 藍、黃、白 | |
壽命 | 10年以上 | |
一般體長 | 30~36厘米(成年) | |
飲食結構 | ||
源產地 | 印度洋-太平洋海域、斐濟、馬爾地夫、萬那杜 | |
共生魚種 | 彩帶刺尾魚與其他魚類共生情況,此魚屬刺尾魚(Tangs),右圖倒數第7行。建議同種魚不要放在同一魚缸。 | |
圖中:Y = 一般共存;C = 謹慎共存;N = 不共存 |
註:圖表資料來源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