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地勢,氣候,自然資源,土壤資源,礦產資源,水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人口民族,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科技事業,教育事業,文化事業,醫療衛生,體育事業,郵電事業,人民生活,社會保障,交通運輸,地方特產,旅遊名勝,民族節日,景區,歷史文化,文化多樣性,文化融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歷史沿革
距今4000年以前,以元謀大墩子和永仁菜園子為代表,楚雄州境各地已先後進入了
新石器時代。
先秦時期,楚雄州境主要分布著氐羌、
百越、百濮三大族群。
西漢中期楚雄州境被納入
中原王朝的版圖,分別隸屬於越嶲、
益州二郡。
西晉時分屬雲南、建寧二郡。
東晉鹹康八年(公元342年),有“爨酋威楚築城硪碌賧居之”,故有威楚之稱。
唐初屬戎州都督府和姚州都督府。
宋屬弄棟府、鄯闡府和威楚府。
元初分屬威楚萬戶、羅婺萬戶和大理下萬戶,後改設路、府、州、縣,分屬中慶路、威楚開南路、武定路和大理路。
民國年間,裁府、州,設道、縣,設楚雄、雙柏、廣通、鹽興、牟定、鎮南、姚安、鹽豐、大姚、永仁、元謀、武定、羅次、祿豐共15個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分設楚雄、武定兩個專區。
1953年,兩專區合併為楚雄專區,設楚雄、鎮南、
牟定、
姚安、
大姚、鹽豐、永仁、
元謀、
武定、羅次、祿豐、廣通、鹽興、雙柏、
祿勸、
富民、安寧17縣。
1954年改鎮南縣為南華縣。
1957年劃安寧縣歸昆明市。
1958年4月15日,楚雄彝族自治州正式成立。建州前夕並
鹽興縣入廣通縣。同年又合併楚雄、南華、牟定、雙柏4縣為楚雄縣,合併姚安、大姚、鹽豐、永仁4縣為大姚縣,合併羅次、祿豐、廣通3縣為
祿豐縣,合併武定、元謀2縣為武定縣,劃富民縣歸
昆明市。
1959~1961年間,先後恢復永仁、姚安、南華、雙柏、牟定、元謀6縣。
1983年9月改楚雄縣為楚雄市,10月劃祿勸縣歸昆明市。至此,楚雄州形成設楚雄市和雙柏、牟定、南華、姚安、大姚、永仁、元謀、武定、祿豐共9縣1市的格局。
行政區劃
行政區劃 | 面積(平方公里) | 人口(萬人) | GDP(億元) | 轄區 | 政府駐地 |
---|
| 4433 | 59.74 | 299.09 | 鹿城鎮、東瓜鎮、呂合鎮、紫溪鎮、東華鎮、子午鎮、蒼嶺鎮、三街鎮、八角鎮、中山鎮、新村鎮、西舍路鎮、樹苴鄉、大過口鄉、大地基鄉 | 鹿城鎮 |
| 4045 | 16 | 29.3 | 妥甸鎮、大莊鎮、法裱鎮、鄂嘉鎮、大麥地鎮、安龍堡鄉、愛尼山鄉、獨田鄉 | 妥甸鎮 |
| 1464 | 20.17 | 38.1 | 共和鎮、新橋鎮、鳳屯鎮、江坡鎮、戌街鄉、安樂鄉、蟠貓鄉 | 共和鎮 |
| 2343 | 24.11 | 48.18 | 龍川鎮、沙橋鎮、五街鎮、紅士坡鎮、馬街鎮、兔街鎮、雨露白族鄉、一街鄉、羅武莊鄉、五頂山鄉 | 龍川鎮 |
| 1803 | 20.9 | 36.24 | 棟川鎮、光祿鎮、前場鎮、彌興鎮、太平鎮、官屯鎮、適中鄉、左門鄉、大河口鄉 | 棟川鎮 |
| 4146 | 27.97 | 57.6 | 金碧鎮、石羊鎮、六苴鎮、龍街鎮、趙家店鎮、新街鎮、桂花鎮、三岔河鎮、曇華鄉、三台鄉、鐵鎖鄉、灣碧傣族傈僳族鄉 | 金碧鎮 |
| 2189 | 11.1 | 25.37 | 永定鎮、宜就鎮、中和鎮、蓮池鄉、猛虎鄉、維的鄉、永興傣族鄉 | 永定鎮 |
| 2021.69 | 21.96 | 46.7 | 元馬鎮、黃瓜園鎮、羊街鎮、老城鄉、新華鄉、平田鄉、物茂鄉、江邊鄉、姜驛鄉、涼山鄉 | 元馬鎮 |
| 3322 | 27.8 | 55.57 | 獅山鎮、高橋鎮、貓街鎮、插甸鎮、白路鎮、己衣鎮、萬德鎮、田心鄉、發窩鄉、環州鄉、東坡傣族鄉 | 獅山鎮 |
| 3536 | 42.39 | 115.73 | 金山鎮、仁興鎮、碧城鎮、勤豐鎮、一平浪鎮、廣通鎮、黑井鎮、土官鎮、羅川鎮、和平鎮、恐龍山鎮、中村鄉、高峰鄉、妥安鄉 | 金山鎮 |
地理環境
位置
楚雄彝族自治州地處雲南省中部,跨東經100°43′~102°30′,北緯24°13′~26°30′之間,屬雲貴高原西部,滇中高原的主體部位。東靠昆明市,西接
大理白族自治州,南連
普洱市和
玉溪市,北臨四川省
攀枝花市和涼山彝族自治州,西北隔金沙江與
麗江市相望。
地勢
楚雄彝族自治州境地勢大致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東西最大橫距175公里,南北最大縱距247.5公里。境內多山,山地面積占總面積的90%以上,其間山巒疊嶂,諸峰環拱,谷地錯落,溪河縱橫,素有“九分山水一分壩”之稱。
烏蒙山虎踞東部,
哀牢山盤亘西南,
百草嶺雄峙西北,構成三山鼎立之勢;
金沙江、
元江兩大水系以州境中部為分水嶺各奔南北,形成二水分流之態。州境最高點為
大姚縣白草嶺主峰帽台山,海拔3657米;最低點在
雙柏縣南端的
三江口,海拔556米。州府所在地鹿城海拔1773米,大致為楚雄州壩區的一般海拔高度。在群山環抱之間,有104個面積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盆地(壩子)星羅棋布,形成州內一個個規模不同、獨具特色的經濟、文化區域。
氣候
楚雄州氣候宜人,屬亞熱帶低緯高原季風氣候,由於山高谷深,氣候垂直變化明顯。全州總的氣候特徵是冬夏季短,春秋季長;日溫差大,年溫差小;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乾濕分明,雨熱同季;日照充足,霜期較短;蒸發旺盛,降水較雲南大部偏少;冬春少雨,初夏旱突出。因地形和海拔的差異,有明顯的立體氣候和區域小氣候特徵,呈“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點。2017年全州平均年降水量844毫米,年平均氣溫16.5℃,年日照時數2450小時。
自然資源
土壤資源
楚雄州土地總面積4388.7萬畝,其中耕地238.36萬畝,水田123.95萬畝。土壤共有19個類,其中耕作土壤類14個,自然土壤類5個,以紫色土分布最廣,紅壤次之。紫色土上層不厚,蓄水能力差、抗蝕能力弱,但富含磷、鉀,適宜於種植各種經濟作物,尤其是烤菸。紅壤土層一般較厚,結構較好,呈酸性,適合種植茶葉、薯類、豆類等作物。此外,水稻土是最主要的耕作土壤,楚雄州有128萬畝,主要分布在
平壩地區。水稻土保水保肥性能好,栽種糧食產量高。
礦產資源
礦產資源豐富,種類涉及41個礦種,產地和礦化地達431處。其中,銅、鐵、砷、岩鹽、
芒硝、石膏等可稱優勢礦種,煤、鐵、石油、天然氣等儲量較豐富,其他還分布有金、銀、鉛、大理石、石棉、磷、鉑等礦藏。截止到2013年現已探明且儲量較大的有鐵礦石2.7億噸,煤10億噸,鹽11億噸。
水源
楚雄州地處
金沙江和
元江的分水嶺上,境內無天然湖泊,也無入境暗河,水資源多由大氣降水形成。楚雄州多年水資源量為68.67億立方米。州內的地面河流分屬金沙江和元江兩大水系,蘊藏量達117.7萬千瓦(不含金沙江幹流),宜開發量為25.21萬千瓦。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相繼建起了
武定大響水(1200千瓦)、祿豐
花橋(2400千瓦)、雙柏魚
莊河(3200千瓦)、大姚
天生橋(3700千瓦)、
永仁他皮里(2000千瓦)、元謀虎跳灘(2700千瓦)等一批電站。1998年建成投產的雙柏縣
老虎山電站,裝機3.7萬千瓦,年發電量1.74億千瓦/小時,是楚雄州目前最大的水電站。
植物資源
楚雄州的植物種類有6000多種,主要是森林、中草藥、野生食用菌等。楚雄州有林地面積1731.3萬畝,森林面積1633.6萬畝,森林綜合覆蓋率60.69%,森林覆蓋率達39.5%。州內常見的樹種有
雲南松、華山松、
滇油杉、金絲桃、滇橄欖、
杜鵑、冬瓜樹等。草本植物以香茅、龍鬚草、野古草、金球花為最多。藥用植物以薄荷、大黃、黃連、茯苓最為有名。有種子植物4500種,列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有攀枝花蘇鐵、篦齒蘇鐵、滇南蘇鐵、雲南紅豆杉、伯樂樹、長蕊木蘭等36種。
動物資源
分布脊椎動物680餘種,其中,哺乳類動物110餘種、鳥類390餘種、爬行類66種、兩棲類34種、魚類85種。列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黑冠長臂猿、雲豹、綠孔雀、黑頸長尾雉、蟒、獼猴、黑熊、大壁虎、紅瘰疣螈等72種。
人口民族
2018年,楚雄常住人口274.80萬人,出生率11.78‰,死亡率7.02‰,自然增長率4.76‰。按公安戶籍人口統計,年末全州總人口2654798人,比上年末增加9487人,其中:鄉村人口1825509人,城鎮人口829289人。在戶籍總人口中,少數民族人口965778人,占總人口的36.4%,其中:彝族人口776941人,占總人口的29.3%,占少數民族人口的80.4%。萬人以上少數民族有彝族(776941人)、傈僳族(59351人)、苗族(49670人)、傣族(24090人)、回族(21823人)和白族(18540人)。全年出生人口32261人,死亡人口19598人。男女性別比(以女性為100計算)為103.7。
經濟
綜述
2018年,楚雄州實現生產總值(GDP)1024.33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0.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81.25億元,增長6.4%,拉動經濟成長1.2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417.12億元,增長15.4%,拉動經濟成長6.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425.96億元,增長7.0%,拉動經濟成長2.9個百分點。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對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1.4%、 60.2%和28.4%。
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17.7%、40.7%、41.6%。全州人均生產總值(GDP)達37303元,比上年增長10.0%。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476.05億元,占GDP的比重為46.5%。
2018年,楚雄州完成地方財政總收入174.86億元,比上年增長4.9%。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6.69億元,增長8.0%,其中:稅收收入56.67億元,增長14.1%;非稅收入30.01億元,下降1.9%。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75.91億元,增長10.9%。
2018年,楚雄州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1.8%,其中,城市上漲2.3%,農村上漲1.3%。居民消費價格中,食品菸酒價格上漲1.5%,其中,糧食價格上漲2.6%,衣著價格下降2.1%,居住價格上漲4.6%,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0.2%,交通和通信價格上漲1.4%,教育文化和娛樂價格上漲2.2%,醫療保健價格上漲1.5%,其他用品和服務價格下降0.2%。商品零售價格總水平上漲1.5%。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總水平上漲2.8%。
第一產業
2018年,楚雄州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11.91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6.3%。全年糧食作物種植面積361.83萬畝,經濟作物種植面積273.65萬畝,其中,烤菸種植面積59.82萬畝,油料種植面積38.60萬畝,蔬菜種植面積140.12萬畝。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種植面積比為56.94∶43.06。全年糧食總產量121.44萬噸,比上年增長1.3%。其中,夏糧24.70萬噸,早稻0.61萬噸,秋糧96.13萬噸。
2018年,楚雄州肉類總產量30.22萬噸,增長7.7%;牛奶產量10噸,下降90.0%;禽蛋產量6799噸,增長9.7 %;蜂蜜產量1488噸,增長5.7%;蠶繭產量4239噸,增長15.3%;水產品產量35032噸,增長12.5%。大牲畜年末存欄70.92萬頭,增長4.5 %;生豬年末存欄222.10萬頭,增長4.9%;羊年末存欄149.28萬隻,增長6.3%;家禽年末存欄1012.92萬隻,增長5.3%。
2018年,楚雄州有效灌溉面積170.94萬畝,節水灌溉面積141.71萬畝。全州農業機械總動力243.06萬千瓦。農村用電6.36億度,增長9.3%。全年農用化肥施用量15.85萬噸,下降1.5%;農藥使用量3105噸,下降14.0%。
第二產業
2018年,楚雄州全部工業增加值264.82億元,比上年增長13.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46.81億元,增長13.5%。
2018年,楚雄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中,菸草製品業、冶金化工業、醫藥製造業實現增加值138.62億元,比上年增長3.7%,占全部工業增加值的52.3%,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56.2%。其中:菸草製品業實現增加值73.31億元,增長0.7%,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29.7%;冶金化工業實現增加值49.47億元,增長3.8%,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20.0%;醫藥製造業實現增加值15.85億元,增長21.6%,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6.4%。
2018年,楚雄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稅總額123.01億元,比上年增長16.3%。其中:實現利潤43.72億元,增長34.9%;實現稅金79.29億元,增長8.1%。
2018年,楚雄州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171戶,完成總產值241.10億元,比上年增長30.9%。全年全社會建築業增加值152.68億元,可比價增長20.0%。
第三產業
2018年,楚雄州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25.6%,其中,產業投資增長47.4%,占固定資產投資的37.7%;工業投資增長24.0%,占固定資產投資的17.0%;民間投資增長68.2%,占固定資產投資的30.5%。
按構成分,建築安裝工程投資增長27.1%;設備購置增長26.0%;其他費用下降1.3%。本年新開工項目1775個,下降20.8%。
按產業分,第一產業投資比上年增長68.0%;第二產業投資增長24.2%;第三產業投資增長19.6%。
2018年,楚雄州房地產開發投資比上年下降6.9%。商品房銷售面積344.54萬平方米,增長6.8%,其中,商品房住宅銷售面積296.37萬平方米,增長12.8%。商品房銷售額145.73億元,增長13.7%,其中,商品房住宅銷售額115.13億元,增長21.3%。
2018年,楚雄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8.88億元,比上年增長12.1%。按銷售地區分,城鎮實現290.27億元,增長12.2%;鄉村實現68.61億元,增長11.4%。按消費形態分,餐飲收入56.63億元,增長12.3%;商品零售302.25億元,增長12.0%。
2018年,楚雄州外貿進出口總額569822萬元,比上年增長44.9%,其中:出口額568953萬元,增長45.0%;進口額869萬元,下降8.1%。
2018年,楚雄州引進資金總額1321.74億元,比上年增長29.3%,其中,省外資金877.60億元,增長29.2%;省內資金444.15億元,增長29.5%。全年實際利用外資247.2萬美元,下降17.6%。
截至2018年,楚雄州共接待國內遊客4454.76萬人次,海外入境遊客54818人次,分別比上年增長22.7%和7.5%。實現旅遊總收入452.17億元,增長35.9%,其中,國內旅遊收入450.63億元,增長35.9%;旅遊外匯收入15327.09萬元,增長57.8%。
截至2018年末,楚雄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餘額1211.62億元,比年初下降1.5%,其中,住戶存款餘額685.33億元,比年初增長8.9%。金融機構年末人民幣貸款餘額812.42億元,比年初增長10.7%。
截至22018年,楚雄州保險公司保費收入29.21億元,比上年增長10.8%,其中:壽險公司保費收入16.44億元,增長13.9%,賠款及給付4.86億元;財產保險公司保費收入12.77億元,增長7.1%,賠款及給付5.70億元。健康和意外傷害業務保費收入3.92億元,增長17.2%,賠款及給付1.49億元。
社會事業
科技事業
2018年,楚雄州列入州級以上科技計畫項目268項,其中:國家級5項,省級128項,州級135項。全年自然科學研究成果獲省部級獎4項。科技對國民經濟成長的貢獻率56.3%,比上年提高1.0個百分點。全年組織科技培訓24.44萬人次。受理專利申請1159件,授權專利829件。
教育事業
2018年,楚雄州有普通高校2所,專任教師784人,招生5430人,在校生18318人,畢業生4656人;普通中等職業學校26所,專任教師1208人,招生9968人,在校生29508人,畢業生8278人;高中23所,專任教師3325人,招生16420人,在校生48093人,畢業生14190人;國中114所,專任教師6897人,招生27529人,在校生87279人,畢業生31815人;國小696所,專任教師11024人,招生26015人,在校生154354人,畢業生27798人。特殊教育學校2所,專任教師69人,招生320人,在校生462人。幼稚園622所,專任教師2976人,在園幼兒60331人。
文化事業
2018年,楚雄州共有專業藝術表演團體10個,公共圖書館11個,公共圖書館藏書141.14萬冊,文化館11個,博物館5個,文管所10個,鄉鎮文化站103個。州級有廣播電視台1座,電視覆蓋率99.66%,廣播覆蓋率99.41%。全年出版報紙312期,936萬份。
醫療衛生
截至2018年末,楚雄州有醫療衛生機構1756個,其中:醫院78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1640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20個,衛生院115所,村衛生室1111所,門診部17所,診所、衛生所、醫務室377所;專業公共衛生機構37所,其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所)11所,婦幼保健院(所、站)11個,衛生監督所(中心)11個,急救中心(站)2個,采供血機構1個,健康教育(站、中心)1個;其他衛生機構1所。有專業衛生技術人員16448人,其中:執業醫師4483人,執業助理醫師1161人,註冊護士7021人。醫療衛生機構床位16386張,醫院和衛生院床位15990張,其中,醫院床位13214張。
體育事業
截至2018年末,楚雄州參加省級及以上體育競技比賽獲得獎牌102枚,其中:金牌42枚、銀牌20枚、銅牌40枚。
郵電事業
截至2018年末,楚雄州完成郵政業務總量2.11億元,比上年增長20.0%;電信業務總量105.08億元,增長1.12倍。全年訂售報紙2895.57萬份,訂售雜誌99.23萬份,收發國內信件291.12萬件。 固定電話用戶11.65萬戶;行動電話用戶206.46萬戶。網際網路用戶達603053戶。
人民生活
2018年,楚雄州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154元,比上年增長7.9%;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88元,增長9.4%。
社會保障
2018年,楚雄州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263694人 ,參加城鄉基本養老保險1509854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2533923人,其中,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235522人, 參加城鄉居民醫療保險2298401人 。參加工傷保險213901人,參加生育保險89774人,參加失業保險116900人,年末全州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49810人。
截至2018年末,全年城鎮居民44895人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保障金額19276萬元。農村居民122523人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保障金額30148萬元。全年民政優撫傷殘軍人1030人,在鄉復員軍人1392人。全州有敬老院101個,收養老人2369人;有福利院15個,收養274人。
交通運輸
2018年末,楚雄州內公路通車裡程19662.76公里(含村道),其中,高速公路393.49公里,一級公路120.99公里。
截至2018年末,機動車擁有量740654輛,其中,汽車278809輛,增長8.5%;拖拉機28982台;機車431154輛,增長1.8%。機動車駕駛員778916人。全年完成客運量2696.9萬人次,其中,公路運輸客運量2661萬人次,運輸貨運量3682.25萬噸,增長3.5%,其中,公路運輸貨運量3660萬噸,增長3.5%;貨運周轉量631159.28萬噸公里,增長8.1%。
地方特產
楚雄市:雲泉豆瓣醬、薄荷、冬粉、絲綢、呂合米酒、紫溪茶;
祿豐:香醋、東河米、耐磨鑄鐵、汽缸套、剪刀、黑井石榴;
南華:大白芸豆、鐵鍋、沙橋豆腐、
月琴;大姚的薄殼核桃、果脯、
野壩子蜂蜜;
姚安:三角糯米、茯苓、菖河蜂蜜、蕎酒、乳鴿、山藥,蓮藕;
永仁:苴卻硯、永興花椒、永橋酒;
牟定的油鹵腐、喜鵲窩酒、銅炊具、化佛茶;雙柏的妥甸醬油、白竹山茶;
元謀:土鍋、龍鬚草、毛葉棗、熱帶水果;武定的壯雞、板栗等。
元謀:冬早蔬菜名列全國十大蔬菜基地之一;
全州:
虎掌菌、松茸、
牛肝菌、黑木耳等野生食用菌、“蝴蝶泉”、“桂花”、“國賓”等品牌的楚雄捲菸
旅遊名勝
民族節日
“火把節”、牟定“三月會”、大姚“插花節”、永仁“賽裝節”、姚安“龍華會”、祿豐“花會”、武定“花山節”、雙柏“虎笙節”等。
景區
主要景區(點)有武定獅子山、元謀土林、彝人古鎮、祿豐世界恐龍谷、楚雄州博物館、黑井古鎮、南華咪依嚕風情谷、楚雄紫溪山、大姚石羊古鎮、永仁方山、中國彝族十月太陽曆文化園、牟定化佛山、大姚三潭、姚安光祿古鎮、武定羅婺彝寨等。
歷史文化
文化多樣性
楚雄州文化,由於所處的地理環境與歷史條件,其發展呈現出豐富性、開放性與單一性、封閉性的雙重特徵。在壩區和交通沿線,由於鄰區文化的影響與歷代中原王朝的開發,形成了以漢文化為主要特徵的地方文化;在山區各少數民族地區,因與外界相對隔絕,保留了彝族等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但兩種文化又長期相互交融,相互影響,相互吸收,形成了楚雄州多元一體的民族地方傳統文化。
流傳至今的有大量彝族人民關於天地萬物、人類起源等各種神話、傳說和史詩,如《
梅葛》、《查姆》等,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珍品。
文化融合
明代大量江南移民流入州境,漢文化在城鎮、壩區內逐漸普及,本地文人大量湧現,如姚安的二陶(
陶珽、陶珙)與稍後的高 映,楚雄的
劉聯聲、池生春等,於文、史、哲等方面均有突出成就。清末至民國,社會急劇變革,伴隨著近代教育的產生和各種新思想、新文化的傳入,楚雄地區的文化在動盪的社會環境中發展,並始終和社會的變革與救亡運動結合在一起。一些楚雄籍學生外出留學,投身各種
新文化運動,推行社會改良,提倡文明風氣,接受馬列主義,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獻身。抗戰時期,內地大量文化人涉足境內,電影、攝影、報刊、文藝、戲劇演出等新興文化活動開始出現,民眾性文化活動活躍於一時,醫療、體育、自然科學也相應得到發展。
漢文化在壩區廣泛傳播的同時,山區少數民族亦“漸習漢學”,“間有中科第者”。各少數民族在與
漢民族的交往過程中逐漸使用漢族語言,吸收漢文化豐富自己的文化。漢文化同時亦受當地自然環境和民族文化的影響,具有了明顯的地方特色。如花燈在壩區廣泛流傳,元謀、祿豐花燈,
姚安花燈及蓮花落各有不同的風格,還產生了具有濃郁特色的彝族花燈。各地都有風格不同的山歌、秧歌、民歌,滇劇在州境亦有變異。但由於階級壓迫和民族偏見,彝族等少數民族的優秀文化卻始終未得到統治階級的重視和提倡,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獨具特色的少數民族文化的繁榮,彝文彝書大部分僅在民間流傳,保存於
畢摩手中;一些優秀的民族民間文化則僅由人民世代口耳相傳,有的自生自滅。武定鳳氏土司曾興辦彝學,刊刻彝文典籍。流傳至今的大量古彝文經典記載了包括歷史、天文、文學藝術、醫學、習俗、政事等內容。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0年,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申報的“彝醫藥(彝醫藥水膏藥療法)”,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醫藥項目類別,序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