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義堡

張義堡,位於甘肅省武威市城南約40多公里處。所謂“張義”,按武威當地土語,實為“張掖”的諧音和轉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義堡
  • 地址:甘肅省武威市
  • 總人口:4.98萬人
  • 屬於:文化遺產
  • 具體位置:甘肅省武威市城南約40多公里處
地理位置,歷史淵源,文化遺產,脫貧致富,

地理位置

張義堡張義堡
張義堡,位於甘肅省武威市城南約40多公里處。所謂“張義”,按武威當地土語,實為“張掖”的諧音和轉音。
涼州區張義堡地處張義盆地,山大溝深,交通不便。轄26個村、18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98萬人。全鎮總面積347平方公里,耕地16萬畝,其中水澆地僅有3萬多畝,人均不到0.7畝。

歷史淵源

印章
印章印章
張義堡原為漢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武威郡下屬十縣中的張掖縣或者張掖郡。它東接古浪,西、南兩面均與天祝藏族自治縣相連,北面則與武威黃羊鎮(古代的靖邊驛)接壤。由此向南,則為天祝哈溪鎮,再南為雙龍溝,從雙龍溝翻過祁連山的雪山樑(即金龍嶺),便可達青海的門源,並可直通樂都和西平(即西寧市)等地,為五涼時期的姑藏直達樂都和西平等地最重要的捷徑小路。
在五涼時期,無論是當時的北涼或是南涼,或是以前的前涼、後涼以及西秦、吐谷渾等,都曾派兵鎮守,是古代軍事要地。
張義堡是一個既封閉又開放的小盆地,在歷史上也隨著涼州的興盛有著極其輝煌的文化。隨著絲綢之路的開通,產生於印度的佛教也由西域傳入我國,涼州因為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當時繁華的社會背景很快成為全國著名的譯經場所。如在我國佛教史上最負盛名的譯經大師鳩摩羅什,就曾在涼州居住過十七年。著名高僧曇無讖,從中亞來到涼州,也翻譯了大量極為重要的佛經,遂使涼州成為當時西北地區除了長安以外的又一個佛教中心。另一高僧曇摩密多(漢名法秀),亦於五涼時期來涼州,乃“於公府舊寺,更茸堂宇,學徒濟濟,禪業甚盛”。東晉時的著名高僧道安在他所整理的《綜理眾經目錄》中,就專門列有《涼州譯經錄》,並記述,在當時涼州已譯經五十九部七十九卷。

文化遺產

神話傳說
張義堡
張義堡張義堡
張義堡,水湖灘,大佛爺手指磨臍山……
傳說磨臍山由十八盤金磨組成,有十八匹金馬拉著,一年三百六十天不停地轉呀轉呀,把一顆顆金小麥磨成金粉,貯藏在山下的金櫃裡。只要有人能找到打開金櫃的金鑰匙,就能取出金粉造福父老鄉親……
美麗的傳說是虛無的,但寄託了張義廣大人民民眾嚮往富裕的夢想。為了這個夢想,張義人一代接一代地探索,一年接一年地奮鬥……
石窟文化
在眾多的譯經、造寺大興佛事的舉動中,張義堡天梯山石窟的開鑿要算其
天梯山石窟
天梯山石窟天梯山石窟
間的一件大事了,北魏人崔鴻撰的《十六國春秋·北涼錄》中記載:“先是蒙遜王有涼土,專弘事佛,於涼州南百里崖中大造形象,千變萬化,驚人眩目。有土聖僧,可如人等,常自經行,無時暫舍,遙見則行,人至便止,觀其面貌,狀如其中泥塑形象,人鹹異之,乃羅土於地,後往看之,足跡隱隱,今見如此。”天梯山石窟的出現,將張義堡這個世外桃源加上了一層神秘的佛學色彩,至此後世代均有與佛教有關的傳統習俗。其中寶卷的宣念在張義堡地區久盛不衰,就與佛教的興盛有著直接的關係。
天梯山石窟組圖如下:
張義堡
張義堡
張義堡
張義堡

脫貧致富

考察張義
考察張義考察張義
涼州區張義鎮地處張義盆地,山大溝深,交通不便。轄26個村、18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98萬人。全鎮總面積347平方公里,耕地16萬畝,其中水澆地僅有3萬多畝,人均不到0.7畝。既無區位優勢,又無資源優勢,“吃糧靠老天,生活靠救濟”,是全市少有的幾個貧困鄉鎮之一。這裡正常年景都無法滿足民眾的生活溫飽,更何況面對的是“十年九旱”的自然災害。2001年,全鎮人均純收入僅有447元,低於全省絕對貧困線,“一方水土養不了一方人”,地地道道算得上是“沒治”的地方。但張義的幹部民眾沒有成為“沒治”的俘虜。他們承認落後,承認困難,但不相信沒有一條出路。多年來,幹部民眾前赴後繼,殫精竭慮,一代接一代地苦苦尋找治窮之策。直到在2002年,第一棚“人參果”終於在這個貧困山區成熟了。經省上權威部門科學檢驗,每100克人參果鮮果中含鈣910毫克,是西紅柿的114倍,黃瓜的36.4倍,維生素C和人體必需的17種胺基酸含量也較高,特別是微量元素硒的含量僅次於人參,居所有水果、蔬菜之首。這一結果堅定了鎮上領導和幹部的決心和信心,隨即採取一系列強有力措施,向全鎮大面積推廣。在短短兩三年內,不僅形成了一定的生產規模,產品遠銷北京、上海、香港等大城市,還認證了全市第一個有機水果,並成功塑造了中國人參果之鄉的品牌形象。
發展張義——天梯山人參果
發展張義——天梯山人參果發展張義——天梯山人參果
過去,張義面臨的最大困難是缺吃少穿,幹部民眾的工作著力點一直沒離開過糧食。如果繼續圍繞糧食找優勢,只能是以糧為綱,劣勢比優勢多,越來越窮。拓寬思路看問題,會柳暗花明又一村,又一條金光大道。山大溝深的劣勢反而變成了無污染的優勢,貧困山鄉變成了生產有機食品的“天堂”。劣勢變優勢,似乎是在“騎著驢兒找驢兒”,找到了優勢,才發現出路就在腳下。這種現象不僅僅發生在貧困山區張義鎮,其他成功的地區也是如此,甚至是一種規律,很值得我們總結和深思。
“張哈”成功的關鍵是找準了自己的優勢,突破點是利用日光溫室技術發展人參果產業,“張哈現象”無可辯駁地說明,任何一個地方(包括貧困地區)都有相對的優勢。認準了優勢,發展優勢,定能振興一方經濟,說到底就是順應自然規律、經濟規律和科學規律。“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是人人都知道的一條真理,但能不能認清優勢,發展優勢,有些像傳說中尋找“金鑰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難就難在掌握不掌握科學的認識論和方法論。許多創新來自於人民民眾的實踐,但從實踐到認識,需要幹部來總結和升華;從認識再到實踐,更需要幹部來示範推廣。這就是“張哈現象”最深刻的啟示,也是發展人參果產業中最根本的經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