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義堡,位於甘肅省武威市城南約40多公里處。所謂“張義”,按武威當地土語,實為“張掖”的諧音和轉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義堡
- 地址:甘肅省武威市
- 總人口:4.98萬人
- 屬於:文化遺產
- 具體位置:甘肅省武威市城南約40多公里處
張義堡,位於甘肅省武威市城南約40多公里處。所謂“張義”,按武威當地土語,實為“張掖”的諧音和轉音。
張義堡,位於甘肅省武威市城南約40多公里處。所謂“張義”,按武威當地土語,實為“張掖”的諧音和轉音。...
位於武威市涼州區張義鄉張義堡村內。是一座中型土築古城。有大城和小城。大城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東西長328、南北寬300米,面積約98400平方米。牆體夯築,多有...
張義鎮,古稱張掖,位於甘肅武威市涼州區張義盆地,2004年8月,上泉鄉、中路鄉撤銷,併入張義鎮。合併後的張義鎮轄26個村民委員會,6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0079人(...
張中孚,字信甫,其先自安定(今甘肅寧縣)徙居張義堡(今寧夏固原西南)。父達,仕宋至太師,封慶國公。中孚以父任補承節郎。宗翰圍太原,其父戰歿,中孚泣涕請...
張江這位皇親國戚晚年被漢明帝重新起用,官拜武威太守,並擔任破羌將軍兼左騎千人官、張掖縣(今涼州區張義堡)縣長。第二職業從事冶煉鑄造業,氣勢非凡的銅奔馬昂首...
主要分布在古浪縣城及其周圍,雙塔、水峽口、沈家窩鋪、冬青頂一線,古城、塔兒溝、張義堡等地區。(1)古浪縣城及其附近地區。 《古浪縣誌·災異》記載:"民國十六...
圖集 張掖市博物館圖冊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14次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 張義堡 突出貢獻榜 韓幸hhon ...
璋率騎兵前行,與璘騎拴二萬戰於張義堡遂沙山下,敗之,追北四十餘里。璘軍遇隘不得前,斬首數十級。璋至德順,璘據城北險要為營,璋亦策營與璘相望,可三...
1927年5月23日,古浪發生8級地震。地震波及甘肅、青海、陝西等地。武威、塔兒莊、張義堡、黑松驛、黃羊川等地破壞極為嚴重。古浪縣城受到嚴重破壞。據古浪縣誌...
1906年英國人斯坦因從新疆若羌縣米蘭遺址發現蘆葦管筆,1972年中國考古工作者在甘肅武威張義堡遺址中發現了雙瓣合尖竹管筆。從形制上看,這兩種筆極為相似,都用...
堡二:開遠,張義(。熙寧四年,廢安邊堡入開遠。五年,置張義。)平夏城,(舊石門城,紹聖四年賜名。大觀二年,升為懷德軍。)靈平砦,(舊好水砦,紹聖四年賜...
前張義堡村、後張義堡村、東三里村、吳家村、五里韓村、七里韓村、三里韓村、元莊村、安村、楊村、於村、包村、劉神伯東村、劉神伯西村、五里舖村、西...
二月十三日,進至捺龍川(今西吉縣偏城東北),聽說鎮戎軍西路都巡檢常鼎等正與西夏軍戰於張義堡(今固原縣張易)以南,於是轉道南進,急趨交戰處。殺死幾千西夏...
任福率軍到達懷遠城,正遇上鎮戎軍西路巡檢常鼎與西夏軍隊戰於張義堡南,殺死幾千西夏軍隊,西夏也不斷增援。任福軍趕到當地支援,於是夏軍佯敗,任福中計,隨尾...
建文元年(1399)設寧夏中衛。中寧地區的張義堡、威武堡以西屬中衛,以東屬廣武營和鳴沙州城。清雍正二年(1724)廢除衛所制度,寧夏中衛改為中衛縣,中寧地區屬中衛...
任福率軍到達懷遠城,正遇上鎮戎軍西路巡檢常鼎與西夏軍隊戰於張義堡南,殺死幾千西夏軍隊,西夏也不斷增援。任福軍趕到當地支援,於是夏軍佯敗,任福中計,隨尾...
上游名黃花灘河,東北流有哈溪河注入,經張義堡盆地,再北出水峽口,入河西走廊。水峽口以上幹流長50公里,流域面積840平方公里,是河流的補給區,以降水補給為主,...
周守璽,字紫封。清朝乾隆年間陝西省固原鎮標右營千總。中寧縣石空鎮原張義堡人。祖籍浙江衢州府西安縣人,明永東二年,從世襲百戶調寧夏中衛前所駐屯,世襲軍職...
古浪南北沿路烽隧14 座,北自閻家腰墩起,連線張義堡訊界。南至新關灘墩連線黑松釋界,東從定寧起,連線土門訊界,西至旋麻灣止,連線張義堡訊界。西山墩5 ...
1906年英國人斯坦因從新疆若羌縣米蘭遺址發現蘆葦管筆,1972年中國考古工作者在甘肅武威張義堡遺址中發現了雙瓣合尖竹管筆。從形制上看,這兩種筆極為相似,都用...
張中孚,字信甫,其先自安定(今甘肅寧縣)徙居張義堡(今寧夏固原西南)。父達,仕宋至太師,封慶國公。中孚以父任補承節郎。宗翰圍太原,其父戰歿,中孚泣涕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