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涇原路,中國古代行政區劃名。北宋舊置涇原路經略、安撫使,統轄涇州、原州、渭州、儀州、德順軍、鎮戎軍。熙寧五年,廢儀州。元符二年,增置西安州。崇寧三年,又增加
熙河路的會州。大觀二年,又增置懷德軍。共統轄五州三軍。
下屬各州、軍
渭州
渭州,下,隴西郡,平涼軍節度。本軍事,政和七年,升為節度。崇寧戶二萬六千五百八十四,口六萬三千五百一十二。貢絹、蓯蓉。縣五:平涼,(中。有瓦亭砦。)潘原,(中)安化,(中。熙寧七年,廢制勝關,移縣於關地,以舊地為鎮。)崇信,(中。)華亭。(中下。熙寧五年,廢儀州,與安化、崇信同來隸。)靖夏城(,政和六年,賜涇原路席葦平新城名曰靖夏。未詳屬何軍州,姑附此。)甘泉堡。(崇寧五年,涇原路經略司於甜井子修築守御,賜名。未詳屬何州軍,姑附此。別見“秦州”。)
涇州
涇州,上,安定郡。太平興國元年,改彰化軍節度。崇寧戶二萬八千四百一十一,口八萬八千六百九十九。貢紫茸、毛毼段。縣四:保定,(望。有長武砦。)靈台,(上。)良原,(上。)長武(。望。鹹平四年,升長武鎮為縣。五年,省為砦,屬保定縣。大觀二年,復以砦為縣。)
原州
原州,望,平涼郡,軍事。崇寧戶二萬三千三十六,口六萬三千四百九十九。貢甘草。縣二:臨涇,(中。)彭陽。(中。唐豐義縣,太平興國初改。至道三年,自寧州來隸。)鎮二:新城(,熙寧三年,廢截原砦入焉。)柳泉。(領耳朵城一砦。)砦五:開邊(,熙寧三年,廢新門砦入焉。)西壕,平安,綏寧,(領羌城、南山、顛倒三堡。)靖安。(領中普、吃囉岔、中嶺、張嵓、常理、新勒、雞川、立馬城、殺獐川九堡。)安羌堡,新城堡。
德順軍
德順軍,同下州。慶曆三年,即渭州隴干城建為軍。崇寧戶二萬九千二百六十九,口一十二萬六千二百四十一。貢甘草。縣一:隴乾。(元祐八年,以外底堡置。)城一:水洛。(領王家城、石門堡)。砦五:靜邊,(別見“鎮戎軍”)。得勝,(領開邊堡。)隆德,通邊,治平(。治平四年置,領牧龍堡。)懷遠砦(,東至鎮戎砦六十里,西至得勝砦三十里,南至張義堡四十里,北至鎮羌砦二十七里。)中安堡,威戎堡。(東至章川堡三十里,西至同家堡二十五里,南至治平砦四十里,北至靜邊砦二十里。)
鎮戎軍
鎮戎軍,同下州。本原州平高縣之地。至道三年,建為軍。崇寧戶一千九百六十一,口八千五十七。貢白氈。城一:彭陽。砦七:(治平四年,置信岔堡、涼棚堡。熙寧元年,置熙寧砦、硝坑堡、東西水口堡。元豐四年,廢東水口堡。六年,置故砦堡。)東山,乾興,天聖,(有信岔、涼棚二堡。)三川,高平,(有故砦堡。)定川,熙寧。(有硝坑堡。)堡二:開遠,張義(。熙寧四年,廢安邊堡入開遠。五年,置張義。)平夏城,(舊石門城,紹聖四年賜名。大觀二年,升為懷德軍。)靈平砦,(舊好水砦,紹聖四年賜名。大觀二年,割屬懷德軍。)鎮羌砦,(紹聖四年賜名。東至三川堡二十一里,西至寺子岔堡二十五里,南至懷遠砦二十七里,北至九羊砦二十五里。)高平堡,(元符元年修復,賜舊砦名。)威川砦,(政和七年賜名,本密多台。)飛泉砦(,政和七年賜名。本飛井塢。)飛井堡,(乾興砦管下。)狼井堡,(熙寧砦管下狼井、安遠、竇信、梅谷、開疆,凡五堡。)安遠堡,竇信岔堡,梅谷堡,開疆堡,李家堡,肅遠堡,堎地平堡,鎮西堡,水口堡,懷遠城,(別見“德順軍”。)德靖砦,(保全軍舊有德靖砦,自屬鄜延路。)靜邊砦。(天禧舊砦,屬德順軍。東至德順軍。七十里,西至第十七堡三十五里,南至威戎堡三十里,北至隆德砦五十里。)
會州
會州。元豐五年,熙河路加“蘭會”二字,時未得會州。元符二年,始建築,割安西城以北六砦隸州。崇寧三年,置倚郭縣曰敷文,又以會州隸涇原路。縣一:敷文。安西城,(舊名汝遮,紹聖三年建築,賜名,屬熙河路。東至秦鳳路界六十二里,西至原川子一百里,南至定西砦二十七里,北至平西砦三十三里。)平西砦,(紹聖四年賜名,地本青石硤,屬熙河路。東至秦鳳路界三十餘里,西至勝如堡一百一十里,南至安西城三十三里,北至會寧關四十四里。)會寧關(,舊名顛耳關,元符元年建築,賜名通會,未幾改今名,屬秦鳳路。東至涇原路元和市七里,西至熙河路定遠城分界五十里,南至熙河路平西砦四十里,北至黃河南岸古烽台一百餘里。)會川城,(舊名青南訥心,元符二年建築,賜名,屬秦鳳路。東至涇原路通安砦六十里,西至熙河定路遠城一百五十里,南至會寧關六十里,北至新泉砦四十里。)新泉砦,(舊名東北冷牟,元符元年賜名,屬秦鳳路。東至懷戎堡界白草原三十里,西至會川城界粗兒原三十五里,南至會川城三十里,北至會州四十里。)懷戎堡,(崇寧二年築,屬秦鳳路。東至涇原路分界定戎砦地分二十二里半,西至本堡管下水泉堡二十里,由香谷至會州共六十里,南至會川城分界三十五里,北至柔狼山界堠四十里,系與夏國西壽監軍地對境,經由枯柴谷至柔狼山,有險隘去處。)德威城,(政和六年,築清水河新城,賜名,屬秦鳳路。東至麻累山二十五里,西至黃河四里,河北倚卓囉監軍地分,水賊作過去處,南至囉迷谷口新移正川堡二十五里,北至北浪口至馬練賊城約二十餘里。)靜勝堡,(政和六年,賜清水河新城接應堡名靜勝,會川城管下。新修築靜勝堡,不系守御處,在黃河南石觜上,至本城一百二十里,河北岸與夏國卓囉監軍地分相對。)通泉堡(,屬秦鳳路新泉砦管下,不系守御處,在黃河南嶺上,至本砦四十里,與河北岸夏國卓囉監軍地分相對。)水泉堡(,繫懷戎堡管下,距本堡二十里,不系守御處。)正川堡。(系德威城管下,囉迷谷口新移正川堡距本處二十五里,不系守御處。)
懷德軍
懷德軍。平夏城。紹聖四年建築。大觀二年,展城作軍,名曰懷德,以盪羌、靈平、通峽、鎮羌、九羊、通遠、勝羌、蕭關隸之,增置將兵,與西安、鎮戎互為聲援應接。蕭關初名威德,又改今名。東至結溝堡一十五里,西至石門堡一十八里,南至靈平砦一十二里,北至通峽砦一十八里。盪羌砦,(故沒煙後峽,元符元年建築,賜名。東至通峽砦一十八里,西至正原堡四十里,南至石門堡三十里,北至蕭關一百三十五里。)通峽砦,(故沒煙前峽,元符元年建築,賜名。東至東彎堡七里,西至盪羌砦一十八里,南至懷德軍一十八里,北至勝羌砦八十里。)靈平砦,(故好水砦,紹聖四年賜名。大觀二年,自鎮戎軍來屬。東至古高平堡一十五里,西至九羊砦三十二里,南至熙寧砦二十八里,北至懷德軍一十二里。)硤口堡,東河灣堡,古高平堡,惠民堡,結溝堡,(系通峽砦管下五堡。)鎮羌堡,(東至三川堡二十八里,西至寺子岔堡二十五里,南至懷遠砦二十七里,北至九羊砦二十五里。)九羊砦,(故九羊谷,元符元年建築,賜名。東至靈平砦三十里,西至寧安砦六十六里,南至三川砦五十里,北至臨羌砦八十里)。石門堡,(故石門峽東塔子觜,元符元年建築,賜名。)通遠砦(,東至龍泉谷三十五里,西至臨羌砦六十五里,南至通峽砦五十里,北至勝羌砦三十三里。)龍泉堡,(通遠砦管下。)勝羌砦(,東至漫<口移>口七里,西至甯韋堡四十里,南至通峽砦八十里,北至蕭關六十里。)蕭關,(崇寧四年建築。東至葫蘆河一十五里,西至綏寧堡三十里,南至勝羌砦六十里,北至臨川堡一十八里)。臨川堡,通關堡,山西堡。(系蕭關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