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盛,又名張繼,1932年12月生,廣東羅定人,中共黨員。
先後任羅定縣羅成鎮副鎮長;中共羅定縣委組織部、中共江門地委組織部、中共肇慶發委組織部幹事、主辦幹事、副科長、科長等職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繼盛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32年12月
- 出生地:廣東羅定
- 性別:男
-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個人簡介,人物生涯,
個人簡介
解放初期國中畢業後,投入西江公學受到革命理論和黨的政策培訓,學習期滿赴羅定縣參加家村土改,羅定縣縣城鎮民主改革,廣東河段西江水上民主改革。他先後任羅定縣羅成鎮副鎮長;中共羅定縣委組織部、中共江門地委組織部、中共肇慶發委組織部幹事、主辦幹事、副科長、科長;廣東肇慶發區行署勞動副處長;肇慶市(地級)勞動局副局長;肇慶市工人技術考核委員會主任。張繼盛從基層黨政機關部門工作,由於他一向喜愛文字工作,勤學習,多動腦,肯動筆,開拓進取,經常利用業餘時間為報刊寫稿子,五、六十年代曾是廣東省委主辦的《南方日報》特約通訊員,通訊代表作《殘廢的手 火紅的心》,特寫有《善於走民眾路線的好乾部》,散文有《深山勁松》等等。半個世紀以來,他結合自己的實踐,利用業餘時間用自己這枝筆記錄奮創人生價值的心智歷程。這些文章先後在國內外《中國勞動科學》、《創業者》、《創新與發展》、《海內外經濟縱橫》、《風雲》、《神州人物周刊》以及《肇慶論叢》、《西江日報》、《南方日報》、《中國勞動保障報》等報刊發表;這些作品先後入選《中國經濟文庫》、《中國學術大百科全書》、《盛世中華》等20多部國內外大型理論文獻,先後獲得金獎三個,一等獎十二個,國際優秀論文獎三個。
人物生涯
1992年退休,今被《中國評論月刊》特聘為特邀評論員。彈指一揮間,幾十年過去了。如今張繼盛的子女長大成人,各奔事業;而他自己也年逾古稀,但是他對老年人生深深感到順其自然,歲月如歌,注重保健,科學養生。人老要退下工作崗位是自然規律的必然結果,但他仍以共產黨員標準繼續來要求自己,政治生活不歇步,要為黨的事業奮鬥終生。但人老退下崗位之後,只要順其自然,從容對待生活,保持開朗樂觀的心態,重視老年保健,科學養生,老有所為,晚年人生才絢麗多彩,盡顯金色晚年的活力。如何使老人在晚年過得充實,更加瀟灑,更加幸福,延年益壽呢?他認為根據老人身體健康狀況和自身特點以及愛好,要因人有別,量力而行,做到老有所為。何為“為”呢?就是要為祖國,為人民事業發揮餘熱,再作新貢獻;為發揮個人愛好,特長再盡餘力,實現未竟之志;為關心下一代成長奉獻智慧,促進其健康成長;為加強和促進黨風建設自重自勵,促使民風向更好方向發展。為促進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全面奔向建設華夏新農村而發揮餘熱。當今處於盛世新時代,他認為晚年人生要提高體閒的生活質量,延年益壽。近十多年來,他過著別樣的體閒生活:一是堅持鍛鍊身體,增強抗病能力。每天漫步四五里路,做健身操或騎腳踏車。二是勤學習,多動腦。每天堅持看書、讀報數小時,保持清醒頭腦,思維敏捷。三是注意飲食生活的調節以及飲食衛生。每天堅持喝數杯綠茶,防病益壽。四是筆端盡顯晚年金色情。騰點時間到基層去做些調查研究,寫點文稿,這也是老有所為,筆端盡顯老年生活和樂趣,他退正下工作崗位之後,先後為有關報刊雜誌撰寫了20多篇文章。例如《長中“揭短”話培訓》一文1992年刊於省勞動局主辦的《創業者》。《肇慶市“兩項”社會保障工作調查》1992年刊於肇慶科聯主辦的《肇慶論叢》。《深化改革創一流技校》一文1995年5月刊於中央編譯局出版社主辦的《中國經濟庫》。《深化改革拓新路》一文2002年刊於《中國勞動保障報》。2003年春撰寫的《在改革中開拓前進》一文刊於中共中央黨校《理論前沿》雜誌社主辦的大型文獻《“三個代表”的理論與實踐》;該文在世界文化藝術研究中心、世界華人交流協會聯合主辦的大型“國際優秀作品:評選活動中,榮獲國際優秀作品(論文)獎。2004年8月撰寫的《開拓技師學院新天地》一文在2004年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一百周年的徵文活動中,被評定為優秀作品獲優秀徵文一等獎,已載入人民日報中國改革與發展主辦的大型紀念文獻《中國改革發展理論文集》;該文2006年6月被選入《中國學術大百科全書·學術卷》,榮獲“中國當代優秀學術成果金杯獎”。2006年8月撰寫《深化改革培育高技能人才》一文,2006年10月刊於世界華人文化研究中心主辦的《創新與發展》雜誌,榮獲“改革、創新、發展——國際優秀新思想新學術論壇”國際金獎。2006年撰寫《奮創人生足跡》的個人業績及照片被載入《新時期共產黨員風采畫卷》、《盛世中華》。2007年5月撰寫六則格言刊入《中華名人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