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氏節孝牌坊
- 地理位置:遼寧大連瓦房店市許屯鎮老爺廟村
- 所處時代:清代
- 保護級別:市級
- 始建時間:1841年
歷史沿革
![張氏節孝牌坊 張氏節孝牌坊](/img/8/1ad/IWO5gjMjVTY0kzN4Y2MzMGMjBDMjFWZ0MDMjZGZmNzYlN2MjNmZ4MmMxgjY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張氏節孝牌坊,位於遼寧大連瓦房店市許屯鎮老爺廟村,建於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背面刻有120字,讚揚張氏年輕守寡、侍養公婆、育子成材、備嘗艱辛事跡及奏請皇上建坊經過。1985年,該牌坊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歷史...
張氏節孝坊為四柱三間三層五樓的石坊,造型與新竹地區其他石坊不同,整體在比例上與其他石坊較為寬大低矮、穩重平實,一、二層的尾端出檐凋有滴水瓦線,末端起翹上揚,是與其他牌坊差異最大的地方,中央額坊陽面凋有四龍一珠,陰面則為雙龍雙奉一珠,用材上使用泉州白石為主,配上青斗石的凋刻,顯得彌足...
張氏節孝牌坊的坊眼上有“邑紳李春霖繼妻新犀新展新柏之母張氏節孝坊”字樣。據了解,清朝末年,涼高山是個依山傍水、綠樹成蔭、鳥語花香、人傑地靈的地方,自流井鹽業世家李陶淑堂第二代首領、三多寨寨長李春霖便居住於此。李春霖元配妻子因病早早離開人世,他娶張氏為繼妻,先後生育了新犀、新展、新柏3個...
節孝牌坊位於下青石自然村口,原張氏宗祠大門牆邊,貼牆安裝,高1.4米,寬0.7米,遠望酷似一爿石碑,細看按牌坊形狀雕刻而成。表彰明朝天順年間青石周王氏的節孝事跡,牌坊立於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牌坊左柱雕刻:神明馨淑德;右柱雕刻:日月永芳名。下枋石板青綠色,極為光滑,陰刻:十四都青石周王氏,...
涼高山牌坊群(涼高山貞節牌坊)是指涼高山的張氏節孝坊和王氏節孝坊,大山鋪鎮的顏氏節孝坊和回龍橋碑銘坊,鳳凰鄉的謝氏節孝坊和何氏節孝坊、大安街道的阮家大墳四腳坊7座牌坊。2007年6月以涼高山牌坊群成功申報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整個牌坊群以節孝坊為主,大多建於光緒年間,歷史最長的是建於乾隆年間的...
文昌閣節孝坊建於光緒二十年(1894 年),是張氏(坂上莊氏十九世優附生濟美妻)與次媳張氏(坂上莊氏二十世貤贈奉直大夫湖南補用縣丞福孫妻)合建的節孝坊,位於坂上東文昌閣之南。光緒十八年(1892 年)旌表,今不存。卜孺人節孝坊在禮嘉西街孫氏三分祠西側。建於乾隆二十四年(1759 年),1954 年...
單縣牌坊,是一處旅遊景點,國家3A級景區。簡介 單縣牌坊,因其多而精聞名天下,均為節孝坊,四柱三間,斗拱重檐,構築精巧,氣勢巍峨。其平面為“一”字形,四柱和額枋上雕刻精美,或雲龍纏繞,或鶴鳳翱翔,或八仙慶壽,或二十四孝等。在牌坊之林中,“百獅坊”和“百壽坊”以其雄偉的氣勢、巧妙的結構、嚴謹的...
開江牌坊包括任市鎮牌坊(任市陶牌坊)和甘堂鎮牌坊。任市鎮牌坊位於任市鎮達州街街口。是清朝廷誥授清制五品奉政大夫張九封為其妻妾所建,舊稱“張氏節孝坊”;甘堂鎮牌坊,又稱胡氏節孝牌坊,俗稱雷家院牌樓,位於甘堂鎮五幅橋村。主要建築 任市陶牌坊 任市陶牌坊坐南朝北,純用土陶組砌而成,造型...
涼高山牌坊群是指涼高山的張氏節孝坊和王氏節孝坊,大山鋪鎮的顏氏節孝坊和回龍橋碑銘坊,鳳凰鄉的謝氏節孝坊和何氏節孝坊、大安街道的阮家大墳四腳坊7座牌坊。2007年6月以涼高山牌坊群成功申報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整個牌坊群以節孝坊為主,大多建於光緒年間,歷史最長的是建於乾隆年間的何氏節孝坊。北京...
2019年10月,東姚溫牌坊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沿革 東姚溫牌坊石牌坊是明崇禎元年(1628年),為旌表蒲州王進之妻張氏所建。東姚溫牌坊磚牌坊是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為旌表故太學士孟挺之妻王氏所建。遺址特點 綜述 東姚溫村村西的古道上,東西相對聳立著兩座節孝坊...
”坊頂上層楣額刻“節孝”兩字,下層則鐫刻著立此坊的兩江總督尹繼善、江蘇巡撫陳弘謀和通州知州張宗衡等各級地方官員名字。貞節牌坊4座:郁氏石牌坊,季家祠堂張氏貞孝坊,二甲陳氏節孝坊,袁灶張氏節孝坊;百歲牌坊2座:余西東街的曹氏百歲坊,季家祠堂季氏百歲坊;廟宇場署牌坊4座:文廟學宮前“德配天地”...
然而最宏偉的,也許還要數清鹹豐二年知縣徐繼鏞主持建於南津關後的“節孝貞烈總坊”,是為旌表蕭氏等節婦三百三十五人,王孫氏等烈婦十人,趙氏女等烈女二人,馬氏女等貞女三人所建,她們的姓名鐫刻在牌坊上。在“節孝貞烈總坊”南面,更有建於清光緒元年,宏大而精緻的“馬張氏節孝坊”,是為旌表廩生馬文星之...
境內有張氏節孝牌坊、李亨祠堂、涼高山老街等景點。涼高山產黃鹵,(鹽井)多開辦於清鹹豐、同治年間。到清朝末年,涼高山鹽井多因井幹鹵枯或受大墳堡岩鹽井(所產滷水濃度數倍於黃鹵)衝擊而停擱。1941年9月,自流井鹽商採用第一台電動卷揚機在涼高山的利成井采鹵取得成功,開啟了自貢鹽場電力汲滷的歷史。同時...
龍門溫泉旅遊度假區古蹟——貞節牌坊 當你乘上瓦房店至許家屯的客車路經至老爺廟時,就會看到路旁的一座用理石建造的建築物,這就是“牌坊”。“牌坊”建於清朝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距今近兩百年,史稱“張氏節孝牌坊”。這座古建築是老爺廟村一劉氏家族所建。相傳劉氏家族中有一男子劉官取妻張氏後生一子...
牌坊上面配有20個燈碗,舊時每逢元宵節上燈,要用20斤食油,晚上,整座牌坊盞盞油燈齊燃,亮如白晝,蔚為壯觀。牌坊東西兩方均有對聯,橫批,由當時西街村進士韓凱所書。牌坊東面頂部為立式“聖旨”兩字,上層橫批“閨閫楷模”,下層橫批為“敕旌孺童鄭條之妻張氏節孝坊”13個字。坊立柱對聯之上聯:“儀型梓里...
掛符橋 排石烽火台 觀音閣 朝陽寺 石鼓寺 關帝廟 松山寺 金州天后宮 閻福升故居 響水寺 永清寺 張氏節孝牌坊 復州知州衙署舊址 復州清真寺 青堆子天后宮 長隆德莊園 魯班祠 東山文廟 夢真窟 千佛洞 和尚島炮台 石門子戰場遺址 曲氏井 ……二、近代建築群 三、工業文化遺產 四、博物館 附錄 編後語 ...
據貴陽地方志記載,明朝嘉靖年間,貴陽城內有牌坊80多座。到清朝後期,城內牌坊密布,出了南門,油榨街上就有20多座牌坊。這裡僅剩一座石牌坊深深地藏在民居之中,從嘉潤路口向南嶽巷往裡走,拐過幾個路口,來到一處民居盡頭,房屋之間的狹小處聳立著一個石牌坊——“高張氏節孝坊”幾個大字清晰可見,頂部的...
修建涼高山節孝牌坊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自流井鹽業世家“李陶淑堂”第二代首領、三多寨寨長馨田(即李春霖)的繼妻張氏去世,其子報請朝廷批准,為母修建節孝牌坊。清廷下旨後,李氏兄弟慕名聘請陳葆初為之設計、施工。設計圖紙認可後,陳葆初受託去內江、隆昌、安岳縣雇來數十名擅長石坊建築的石匠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