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津關的三道牌坊

年紀稍長的閬中人,多還記得南津關後通往成都的古道上,曾矗立著三道木石結構的大牌坊,形成了閬南橋邊一道壯麗的風景。可惜,在三、四十年前那個風風火火的年代,三道牌坊全被拆掉了,牌坊,又名牌樓,是一種門洞式的紀念性建築物,門額上刻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津關的三道牌坊
  • 屬性:牌坊
  • 類型:以前
  • 用途:記錄
簡介,歷史,

簡介

南津關的三道牌坊
年紀稍長的閬中人,多還記得南津關後通往成都的古道上,曾矗立著三道木石結構的大牌坊,形成了閬南橋邊一道壯麗的風景。可惜,在三、四十年前那個風風火火的年代,三道牌坊全被拆掉了。
牌坊,又名牌樓,是一種門洞式的紀念性建築物,門額上刻字。舊時多建於廟宇、陵墓、祠堂、衙署和園林前或街道路口。在建築上可以起到組織空間、點綴景觀的作用。其內容多為宣揚封建禮教、彰顯功德,有貞潔牌坊、功德牌坊等。

歷史

閬中鹽市口金碧輝煌的狀元坊,是恢復狀元街北口原有的古狀元坊而移建的,如今已是閬中古城大門的標誌性建築,看到它就知道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出過兩對兄弟狀元,不愧是人文勝地。這座牌坊下成天熙熙攘攘,它已成為遊客們觀瞻、拍照的一處勝景,本地人無不稱頌復建狀元坊確實功德無量。其實閬中過去的牌坊是很多的。除了古狀元坊、徐家牌樓、四牌樓(即中天樓)等紀念性或街口景觀牌樓外,城內還有:
清初建於淨聖庵街和南街的功德牌坊,是為紀念李家石門大院之先祖的戰功而建的;
清乾隆五十四年建於田家巷的“田劉氏貞潔坊”,是為旌表庠生(秀才)田紹虞之妻,庠生田士霖之母而建的;
清嘉慶十六年建於雙柵子街的“孔劉氏貞潔坊”,是為旌表庠生孔傳心之妻而建的,此坊在修馬路時移建於東門外土馬路旁;
清道光二十九年建於屏江街的“孔殷氏節孝坊”,是為旌表庠生孔繼登之妻,廩饍生(享受國家津貼的高級別秀才)孔廣育之母而建的;
清道光五年建於東門外三陳街的“蕭何氏節孝坊”,是為旌表蕭偉之妻而建的。
閬中農村中也不少:
清道光十年建於河溪鄉太平橋的“苟楊氏節孝坊”,其夫,其子名諱不詳;
清光緒十六年建於老觀場的“任敬氏節孝坊”,是為旌表任克湘之妻而建的;
清光緒十四年建於雙河鄉嚴顏寺附近的“蒲李氏節孝坊”,其夫之名不詳;
清鹹豐三年建於望埡鄉銅鐵嶺的“陳汪氏節孝坊”,是旌表陳永壽之妻而建的;
清鹹豐四年建於千佛鄉趙家埡的“趙王氏貞潔坊”,是旌表趙應陞之妻而建的;
還有清光緒三十八年建於玉台鄉姚家庵附近的“魏宏英百歲坊”。
然而最宏偉的,也許還要數清鹹豐二年知縣徐繼鏞主持建於南津關後的“節孝貞烈總坊”,是為旌表蕭氏等節婦三百三十五人,王孫氏等烈婦十人,趙氏女等烈女二人,馬氏女等貞女三人所建,她們的姓名鐫刻在牌坊上。
在“節孝貞烈總坊”南面,更有建於清光緒元年,宏大而精緻的“馬張氏節孝坊”,是為旌表廩生馬文星之妻,武生馬樹乾之母,提督軍門馬德昭之祖母而建。就在此坊附近,便是馬氏家園“馬家公館”。閬中人馬德昭在鹹豐年間總兵陝甘,戰功累累,補升甘肅固原提督,護衛秦隴,威鎮中原,潼關士民為之立祠。他又是書法家,有三座氣勢磅礴的大字碑刻存於西安碑林。朝廷為其祖母建節孝坊,也是對他勳績的褒獎和彰顯,鄉人亦為之感到光榮。再南面,還有恢弘華美的“張章氏節孝坊”,是為旌表振威將軍張忠禮之妻,總兵張順之母,於清光緒七年建成的。張順字慶庵,傳為南宋抗金驍將張憲的第37代裔孫。清同治年間,其父張忠禮因功敕封振威將軍;他亦戰功卓著,官至潼關總兵。其母被欽賜旌表,亦是父子顯榮,光耀英雄先祖。張氏祖居亦在附近,即距離馬家公館不遠處的“張家花園”。
這些牌坊,在《閬中縣誌稿》中有記載;當事人的事跡,亦載於不同版本的《縣誌》中。當年,建這類牌坊可不是隨隨便便的事,須知縣、知府、巡撫層層據實申報到朝廷,皇帝批准,接到旌表詔書,才由府、縣長官主持動工的。今天,我們對當時的功德、貞潔、節孝的意義,當然不可能完全認同;但它畢竟是歷史,是文化。在古城閬苑曾聳立過這么多精緻典雅的牌坊,倘若它們在滄桑風雲之後依然屹立,點綴在名城街口,園林古道,那該是多美啊。真是這樣,恐怕“牌坊之城”的美譽就輪不上安徽的徽州了。
不必過分地為它們的湮滅而惋惜,這畢竟也是歷史。對那些確有價值的文物古蹟,我們還可以修舊如舊,有選擇地加以恢復。在加速建設中國乃至世界精品旅遊城市的今天,筆者以為,除優先復建四牌樓街口“中天樓”和迎恩街口“閬苑”牌坊外,摒棄“貞潔”之類的封建糟泊,重建南津關後的三道牌坊,使之成為錦屏山麓的又一道亮麗風景,應該是費事不多,量力可行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