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葆初(1863~1945年),出生於富順縣毛頭鋪(今沿灘區永安鎮)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十多歲時父母先後去世後,他便拜師學習石匠技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葆初
- 籍貫:沿灘區永安鎮
- 性別:男
- 民族:漢族
- 國籍:中國
- 出生年月:1863年
- 去世年月:1945年
- 職業:石匠
基本介紹,功績,改擴建王爺廟堡坎戲樓,修建涼高山節孝牌坊,修建三多寨中西式和西式洋房,修建自流井新橋(善後橋),
基本介紹
陳葆初(1863~1945年),出生於富順縣毛頭鋪(今沿灘區永安鎮)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十多歲時父母先後去世後,他便拜師學習石匠技藝。
陳葆初身高1.7米許,力大,質資聰穎,吃苦耐勞,很快便掌握了石匠技術,三年學藝期滿後出師到各地找活乾。陳葆初既能開山打石,又能安砌屋基、路橋。由於他技術好,且幼年讀過兩年私塾,有一定文化,在各地幹活時,凡見到廳堂、廟宇、堡坎、橋樑等石質建築,便仔細觀察,牢記在心。如在隆昌縣見到高大精美的石坊,在安岳縣看到雕刻精細的石佛,他就默看暗記,經常用石工鑽子在沙盤裡或石壩上比比劃劃,並在紙上繪製草圖,鑽研雕刻藝術。數十年來,陳葆初以高超的石匠技藝,與同行師兄師弟承攬修建了榮縣、威遠、富順、內江、隆昌、安岳等縣的不少石質建築,受到業主讚揚。他常年奔走各地,沒有固定的安身之處,人們聽說他卻找不到他。後來他寄居在三多寨佛廟中。他本是俗人,卻著僧裝,他雖未受戒剃度吃齋念佛,但“陳和尚”之名遠近知曉。其實,他一直幹著石匠專業。
陳葆初以石匠藝術高手著稱,享譽川南,其人亦僧亦俗,頗富傳奇色彩,可惜晚年無家可歸。1945年陳葆初80多歲時,貧病交加,客死在隆昌縣一個廟內,當地石(匠)幫弟兄籌資將其安葬。
陳葆初身高1.7米許,力大,質資聰穎,吃苦耐勞,很快便掌握了石匠技術,三年學藝期滿後出師到各地找活乾。陳葆初既能開山打石,又能安砌屋基、路橋。由於他技術好,且幼年讀過兩年私塾,有一定文化,在各地幹活時,凡見到廳堂、廟宇、堡坎、橋樑等石質建築,便仔細觀察,牢記在心。如在隆昌縣見到高大精美的石坊,在安岳縣看到雕刻精細的石佛,他就默看暗記,經常用石工鑽子在沙盤裡或石壩上比比劃劃,並在紙上繪製草圖,鑽研雕刻藝術。數十年來,陳葆初以高超的石匠技藝,與同行師兄師弟承攬修建了榮縣、威遠、富順、內江、隆昌、安岳等縣的不少石質建築,受到業主讚揚。他常年奔走各地,沒有固定的安身之處,人們聽說他卻找不到他。後來他寄居在三多寨佛廟中。他本是俗人,卻著僧裝,他雖未受戒剃度吃齋念佛,但“陳和尚”之名遠近知曉。其實,他一直幹著石匠專業。
陳葆初以石匠藝術高手著稱,享譽川南,其人亦僧亦俗,頗富傳奇色彩,可惜晚年無家可歸。1945年陳葆初80多歲時,貧病交加,客死在隆昌縣一個廟內,當地石(匠)幫弟兄籌資將其安葬。
功績
改擴建王爺廟堡坎戲樓
座落在自流井中心的王爺廟,背依龍峰山(今龍鳳山),雄視釜溪河,是一座精美的清中葉建築,同治年間的《富順縣誌》將它列入自流井勝景之一。鹹同年間,自流井鹽業發展,陝商成為資本在百萬以上的鹽業大集團。本地鹽商不甘財源外流,信奉風水,商定籌資改擴建王爺廟,主要是修建戲樓,作為祀奉鎮江王爺,以及賞戲、議事、品茗、觀景等場所。籌資中,大鹽紳胡汝修(四大家族中的“胡慎怡堂”首領)帶頭捐銀3000兩,王家、李家與其他紳商各捐銀千百兩不等。工程於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開工,由胡汝修、李斐成、王連文等人領頭進行,李斐成負主要責任。
工程要求戲樓堡坎伸向河中,以保風水。可是施工中,堡坎只砌到幾層就裂縫倒塌,邊砌邊倒,工程無法進行。後由李斐成的長子庶成(任工程監修)推薦陳葆初主持堡坎、戲樓施工。
陳葆初細心觀察和思考後,認為堡坎處在亂石激流上,三面空虛,中間壓力過大,用石灰粘合石頭不穩固,因而砌好的幾層要倒塌。隨即將倒塌的砣石拆掉,找準硬底安基石,用糯米粥拌桐油石灰漿鋪底後才安砌砣石,每層石底和縫口都灌好漿,使砣石粘合牢實。並層層設立望柱,保持水平,即在每根望柱頭頂設有一圓孔,能一眼望穿,若堡坎有移動,其圓孔就變形或封閉。通過這一辦法測定基礎是否安穩,砌石有無偏移,隨時觀察是否出現問題,隨時整治。建成後的堡坎共20層,高8米,堅固牢實;戲樓,巨棟如林,樓台寬闊,雕樑畫棟,巍峨壯麗,譽滿全川。王爺廟至今保存完好,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工程要求戲樓堡坎伸向河中,以保風水。可是施工中,堡坎只砌到幾層就裂縫倒塌,邊砌邊倒,工程無法進行。後由李斐成的長子庶成(任工程監修)推薦陳葆初主持堡坎、戲樓施工。
陳葆初細心觀察和思考後,認為堡坎處在亂石激流上,三面空虛,中間壓力過大,用石灰粘合石頭不穩固,因而砌好的幾層要倒塌。隨即將倒塌的砣石拆掉,找準硬底安基石,用糯米粥拌桐油石灰漿鋪底後才安砌砣石,每層石底和縫口都灌好漿,使砣石粘合牢實。並層層設立望柱,保持水平,即在每根望柱頭頂設有一圓孔,能一眼望穿,若堡坎有移動,其圓孔就變形或封閉。通過這一辦法測定基礎是否安穩,砌石有無偏移,隨時觀察是否出現問題,隨時整治。建成後的堡坎共20層,高8米,堅固牢實;戲樓,巨棟如林,樓台寬闊,雕樑畫棟,巍峨壯麗,譽滿全川。王爺廟至今保存完好,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修建涼高山節孝牌坊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自流井鹽業世家“李陶淑堂”第二代首領、三多寨寨長馨田(即李春霖)的繼妻張氏去世,其子報請朝廷批准,為母修建節孝牌坊。清廷下旨後,李氏兄弟慕名聘請陳葆初為之設計、施工。設計圖紙認可後,陳葆初受託去內江、隆昌、安岳縣雇來數十名擅長石坊建築的石匠參加修建。修建中,陳葆初精選地質堅硬的石料(如黃漿石)打好石基,立好石柱,對人物動物、匾額對聯等,陳葆初親手鑿刻,並指導技藝精湛的石匠精雕細刻,達到了形象逼真,維妙維肖。如寶頂上的“聖旨”二字周圍,九龍環抱,花團簇擁,藝術價值極高。經過一年多的修建,這座巍峨高大,宏偉壯觀的石牌坊屹立在涼高山街東面。石坊四柱三門,通高12.5米,通寬10.5米,兩邊次門各寬2米。因其設計考究,造型新穎,做工巧妙,雕刻精美,建築協調,為自流井石牌坊之冠。經百年風雨襲擊和地震等災害,至今保存完好。
修建三多寨中西式和西式洋房
清末民初,陳葆初受僱三多寨“李陶淑堂”,先後為李氏家族和寨上富紳修建了十餘座中西結合廳堂、西式洋房。這些建築設計優美,布局嚴謹,雕刻精細,美輪美奐。如1914年為李敬才在三多寨北門修建的一座西式樓房名敬善堂,一底兩樓,把古今中西捏成一團,具有富麗堂皇,清幽爽朗的特點。它高出寨牆,臨近寨邊,自流井去內江路上,舉目可見,顯出高貴不凡的氣度。1925年四川善後督辦劉湘來自流井時,親臨此宅拜訪主人,看到此宅如此壯麗,懷疑李敬才是否挪用公款建房?其時李任川軍自貢提款處長。隨員說李是世代富族,此宅建於任提款處長之前。劉湘消除了疑團,贈李敬才金匾“鵬程萬里”。
陳葆初為三多寨富紳修建的各式住房,雖經百年滄桑,而今其殘存鱗爪,尚可窺其當年精美之一斑。
陳葆初為三多寨富紳修建的各式住房,雖經百年滄桑,而今其殘存鱗爪,尚可窺其當年精美之一斑。
修建自流井新橋(善後橋)
為改變自貢鹽場交通運輸落後狀況,自貢人一直盼望修一座自流井通往貢井的大橋,但清政府和新生的民國政府,均將稅款填飽官吏私囊和償還外債,對修橋一事不聞不問。鑒於公款修橋無望,東西兩場鹽商認定商民集資修建是唯一舉措。
1920年,東場之大鹽紳李瓊圃(李四友堂家族),西場之大鹽紳宋俊臣、黃敦三,在貢井姚家山合辦的德鹹井見功,燒天然氣鍋300餘口,獲利甚豐,李瓊圃積極發動修建大橋,以德鹹井名義捐資銀元一萬元作為首倡。居住在三多寨的李桐 (時任自流井商會會長)及該寨李、顏二巨族,和鹽紳高雲從等人亦捐資贊助,共集資銀元二萬多元。尚差款,就動員劉湘拿出了一萬銀元。專門成立了橋工處,負責建橋事宜。
由李桐出面,聘請陳葆初設計、施工。其時,陳葆初已60多歲,但精力不減當年。他決心把大橋修好,經細心勘測,確定大橋選址在龍門灘張家沱上首與蘆廠壩新街口之間,大橋設計方案經商會和橋工處同意後,從鄰縣雇來熟悉修橋技術的石匠百餘人。在準備好材料後,大橋於1921年春季開始施工。
在施工中,陳葆初晝夜辛勞,指導工匠嚴格操作,精心修建。在找準硬底,安好基石,檢驗合格後,始砌橋墩。橋墩、橋身和橋面,全用在石頭溝、觀音灘等地開採的質堅砂細的青砣石,用優質石灰糯米漿安砌,粘合穩固。為保證工程質量,在橋中間三孔下水上面,每孔所雕的龍尾捲成空心圓,從側觀測,三孔圓圈一眼看穿,以觀察橋墩是否錯位,如有錯位及時改進。經過近4年的建設,大橋於1925年夏竣工。
這座高大雄偉,質地堅固牢實的大橋,共6跨5孔(加引橋為7孔),橋身高出水面7米,橋長75米,淨寬6.5米,每孔拱肩上部及橋上石欄,均有雕刻精細的神化人物,以及驅逐水怪的魚、龍、獅、牛等神獸,鬼斧神工,栩栩如生,建築藝術價值極高。
大橋建成時,正逢四川各軍閥打敗楊森之戰後群集自流井召開善後會議,即川、滇、黔三省軍閥共謀瓜分鹽稅的分贓會議。地方土紳邀請這些所謂軍政長官參加盛大的踩橋典禮,大橋以“善後”命名,“善後橋”石碑由北洋政府新任命的“四川軍務善後督辦”劉湘題署。
至今,大橋已建成80年,歷經洪水衝擊、日寇飛機轟炸,仍安然無恙,巍然屹立在釜溪河上。
1920年,東場之大鹽紳李瓊圃(李四友堂家族),西場之大鹽紳宋俊臣、黃敦三,在貢井姚家山合辦的德鹹井見功,燒天然氣鍋300餘口,獲利甚豐,李瓊圃積極發動修建大橋,以德鹹井名義捐資銀元一萬元作為首倡。居住在三多寨的李桐 (時任自流井商會會長)及該寨李、顏二巨族,和鹽紳高雲從等人亦捐資贊助,共集資銀元二萬多元。尚差款,就動員劉湘拿出了一萬銀元。專門成立了橋工處,負責建橋事宜。
由李桐出面,聘請陳葆初設計、施工。其時,陳葆初已60多歲,但精力不減當年。他決心把大橋修好,經細心勘測,確定大橋選址在龍門灘張家沱上首與蘆廠壩新街口之間,大橋設計方案經商會和橋工處同意後,從鄰縣雇來熟悉修橋技術的石匠百餘人。在準備好材料後,大橋於1921年春季開始施工。
在施工中,陳葆初晝夜辛勞,指導工匠嚴格操作,精心修建。在找準硬底,安好基石,檢驗合格後,始砌橋墩。橋墩、橋身和橋面,全用在石頭溝、觀音灘等地開採的質堅砂細的青砣石,用優質石灰糯米漿安砌,粘合穩固。為保證工程質量,在橋中間三孔下水上面,每孔所雕的龍尾捲成空心圓,從側觀測,三孔圓圈一眼看穿,以觀察橋墩是否錯位,如有錯位及時改進。經過近4年的建設,大橋於1925年夏竣工。
這座高大雄偉,質地堅固牢實的大橋,共6跨5孔(加引橋為7孔),橋身高出水面7米,橋長75米,淨寬6.5米,每孔拱肩上部及橋上石欄,均有雕刻精細的神化人物,以及驅逐水怪的魚、龍、獅、牛等神獸,鬼斧神工,栩栩如生,建築藝術價值極高。
大橋建成時,正逢四川各軍閥打敗楊森之戰後群集自流井召開善後會議,即川、滇、黔三省軍閥共謀瓜分鹽稅的分贓會議。地方土紳邀請這些所謂軍政長官參加盛大的踩橋典禮,大橋以“善後”命名,“善後橋”石碑由北洋政府新任命的“四川軍務善後督辦”劉湘題署。
至今,大橋已建成80年,歷經洪水衝擊、日寇飛機轟炸,仍安然無恙,巍然屹立在釜溪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