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潮劇曲目
劇情簡介
書生張春郎是老相國張崇禮的獨生嬌子。由於他才華橫溢,品貌不凡,受到皇家的寵愛,更惹得皇帝的獨生女兒――雙嬌公主的傾心愛慕,又有開國元勛
魯國公全力推薦,被招為駙馬。在他暫輟洛陽遊學,準備回京與公主完婚,途經青雲寺探望童年好友半空和尚的時候,恰逢雙嬌公主到
青雲寺燒香。由於好奇,張春郎扮做獻茶的小和尚,一睹公主的嬌容,不料竟被發覺,險為公主所斬,幸經長老
法聰求保,被迫削髮為僧,這就使得即將進行的皇婚大典無法舉行。因此,唯禮是崇的春郎之父憂心忡忡;熱情的小書童奔波報信。 在宮內,雙嬌公主怨天尤人,大鬧不休;慈愛的皇后慌亂、煩惱;皇帝對此卻不以為然。熱情風趣的魯國公出面斡旋,使公主親自出馬解圍。 但是,張春郎書生傲氣和雙嬌公主皇家威嚴的衝突,仍使好事多磨,幾成僵局。通過進一步接觸,雙方互相了解,最後雙嬌公主剪下青絲,向春郎賠禮,兩人才成“結髮”夫妻。 此劇是根據廣東
潮劇的優秀傳統劇目《張春蘭舍發》整理改編的,由廣東省潮劇院演出,全劇分為削髮、報發、鬧發、寺會、追殿、結髮等六個場次,詼諧風趣,主演
陳學希、孫少華的表演細膩生動。
此劇於1982年12月由
廣東潮劇院一團首演。劇本整理
李志浦,導演
吳峰、
黃瑞英,作曲
李廷波,舞美設計
黃精秋。主要演員有陳學希飾張春郎,孫少華飾雙嬌公主,
方展榮飾半空,
李有存飾魯國公,
張長城飾張崇禮。1982年12月參加廣東省直屬劇院(團)創作劇目會演,劇本獲廣東省1982—1983年專業劇本創作二等獎;省內外不少劇種(團)及泰國的泰中劇團曾先後移植上演。劇本存
廣東潮劇院。劇本於1985年獲廣東省
魯迅文藝獎。1984年拍成彩色寬銀幕影片,發行海內外。
從《張春郎削髮》看潮劇繼承與發展
潮劇《張春郎削髮》的舊本《張春蘭舍發》未挖掘出來之前,只有
廣東潮劇院副院長
鄭文風看過海豐
正字戲老藝人
陳寶壽先生演過同名的提綱戲(沒有唱腔和音樂,只有道白和鑼鼓),並曾經為我們講述戲中的表演藝術,引起我們的興趣和羨慕。1980年一團在澄海新溪演出,劇團秘書
林淳鈞同志從一位老藝人手中得到《張春蘭舍發》這個
潮劇舊本,我們如獲至寶,即請人把這個寫得密密麻麻好像老式賬簿的舊本按現代的排版方式分行複寫出來,潮劇院也即決定由我負責整理,由一團排演。於是我捧此舊本,反覆仔細研讀。舊本人物情節冗雜,糟粕甚多,但有兩個“
關目”(劇中關鍵性情節)甚為奇特:一是相府公子
張春蘭在青雲寺中化裝為小和尚借獻茶之機偷窺公主(未婚妻),被發現後勒令當殿削髮;一是公主知錯了,到青雲寺要向張春蘭賠禮,春蘭逃避,公主緊追。這二折戲名叫“捧茶”、“追殿”。也正是
鄭文風同志講述,
陳寶壽先生表演最為豐富的兩折戲。於是我們信心十足地以此兩折戲作為“
戲膽”,進行謀篇。經過一段時間的藝術構思,“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一出以“削髮”開場,以“結髮”收場的《張春郎削髮》人物情節梗概初步形成之後,負責《張》劇導演的
吳峰、
黃瑞英兩位同志和我由劇院馬一鳴司機專車奔赴海豐梅隴向陳寶壽先生求教。寶壽先生對
潮劇關愛之情,即付之行動,他毫無保留地重點把“捧茶”、“追殿”兩折戲的表演藝術一招一式傳授給我們,兩位導演專心記錄下來,回汕後在排練中傳授給劇中男女主角
陳學希和
孫小華,《張》劇演出時,我們特邀
陳寶壽先生審看,老人家又親自為陳學希、孫小華講戲和傳授演藝。實踐證明,如果當時沒有從舊本中繼承“戲膽”和陳寶壽先生身上的表演藝術,就沒有後來的《張》劇如《三國演義》中勇將趙子龍一樣“渾身是膽”。
二、邁開發展第一步,著眼手於新一代
著眼手於新一代,包括對內對外兩個方面,對內是培養新一代藝術人才,使
潮劇事業接班有人,而以《張春郎削髮》為契機,實屬兩便,因為劇中人物有老中青相結合;對外方面是對廣大觀眾而言,也應著重培養新一代的觀眾。潮劇院一團是藝術人才較為集中的團體,老一輩藝人有
李有存扮演劇中三朝元老魯國公,
張長城扮演張春郎之父相國張崇禮,首演時是
朱楚珍拍電影時是
洪妙扮演乳娘,
黃盛典扮演皇帝,
林舜卿、
吳麗君扮演皇后,
吳木泉扮演法聰長老,還有一位現在可算中年、1982年首演時應算是青年的
醜行新秀
方展榮扮演半空和尚等,有了這批身經百戰,經驗豐富的藝術家們在壓陣,使我們敢於大膽放韁,讓這批駿馬般的青年新秀
陳學希扮演男主角張春郎,
孫小華扮演女主角雙嬌公主,
花旦行新秀
蔡明暉扮演貼身宮女小紅,醜行新秀陳幸熹扮演張春郎的書僮等,他們充分繼承老一輩傳統的表演藝術,在紅氍毹上縱橫馳聘,發展成為現代廣大觀眾所“雅俗共賞”的優美新姿。“工夫不負有心人”,全《張》劇中十個有名有姓的人物也即是一團十位老中青演員以及一大批“無名英雄”緊密投契,加上導演、作曲、舞美各個藝術部門的綜合裝扮,尤其是肩負重任的男女主角陳學希、孫小華不負眾望,在排練時“面青青”(這是劇團文書鄭永民先生的預言,他說:現在排練“面青青”,將來出台“通身紅紅”。意即現在花力氣,流汗水,演出後必然會揚名走紅。)終於使《張》劇在1982年2月8日晚於揭陽地都戲院彩排之夜,似一個活潑可愛的嬰兒一樣,哇哇墜地之時即受到伯叔娘姨兄姐們的關愛呵護,餵以乳汁,錦以襁褓,獲得迅速成長,一路春風。
《張》劇於1982年底參加在汕頭舉行的廣東省戲劇調演之後,便於1983年3月赴上海、杭州、漳州等地作交流演出,7月便由
中國新聞社和香港志佳電影公司合拍成電影,1985年春節前後在汕頭地區城鄉全面放映,歷時兩個多月,據悉有一百多個電影隊,每日上映八場以上;1985年7月文化部戲劇專員
葉鋒帶領“中南戲劇選拔組”到汕看《張》劇,全組一致通過列為可獲“金牌”的優秀劇目;1986年3月,《張》劇初次訪港,緊接著便多次到香港、泰國、新加坡等地訪演;1987年可謂是《張》劇最繁忙的一年:一月份以“優秀劇目”身份參加廣東省第二屆藝術節作為“觀摩劇目”演出;二月份文化部藝術局長
李剛來汕觀摩後向文化部大力推薦;三月份文化部副部長
英若誠專程趕到潮陽穀饒戲院審評,前後這三場演出都是由新一輪培養出來的優秀演員
詹少君演雙嬌公主。《張》劇出台後,
陳學希因磨累過甚而一度身體不好,劇院、團領導和藝術骨幹
吳峰等面對現實,為了
潮劇事業的發展,先後共安排有四個演員扮張春郎(陳學希、
林舜卿、
林潮光、
何麗芳),三個演員扮雙嬌公主(
孫小華、
吳玲兒、詹少君),讓他們共同為事業作貢獻;五、六月份先後有
文化部戲劇專員肖甲和
張邁同志蒞潮劇院幫助《張》劇提高,9月7日正式在北京人民劇場參加首屆
中國藝術節首輪演出。當時大會沒設獎,如有的話,《張》劇可能分得一杯羹。9月中旬回廣州匯報演出,受到省人民政府表彰獎勵,省劇協重獎。為使法聰長老這個藝術形象演得維妙維肖而“天天剃光頭”的吳木泉師傅,為出色完成藝術節任務而真的“削髮上京華”在舞台上露光頭、日常生活卻要戴假髮的男主角
陳學希和“為嬰兒斷乳”的女主角
孫小華、
吳玲兒都同時受到省政府的表彰獎勵。在眾多好人好事中,
吳峰導演是一開始就全身心投入,對劇本的幫助、修改最熱切、最具體之人,我已有另文《綠葉居中話吳峰》作詳述。此外還應該提及的有當時身為副團長,實際是負責全面工作的楊烈明同志,他自始至終是《張》劇的愛護者,我特別讚賞他那耐苦耐勞耐怨的韌勁;另二位是
廣東省文化廳副廳長
陳中秋和藝術處長關漢同志。陳是劇作家出身,知道創作上的甘苦況味,從《張》劇上演以至上京前後,他始終“視如己出”,上京前有一次來汕後特地找我,詳細了解劇本修改過程中存在的矛盾,細緻而耐心地做協調工作;關漢同志則有更為具體的幫助,有一次他要我借給《張》劇的舊本,反覆細看,連上洗手間時都手不離本,之後,對我說:“我這就放心了。”他們如此深切關愛之情,我永記不忘!
截至上京之前,《張》劇已曾在省級《南粵劇作》和國家級《劇本》月刊上兩次發表;已有全國17個省市的諸多兄弟劇種和海外一些劇團移植上演。我也曾於1987年底在省藝研所舉行的整理傳統研討會上作了介紹,後來形成文章,名為《雅俗共賞的一次探求》。《張》劇自繼承下來之後,亦是幾經磨鍊而逐漸趨於成熟的,尤其是男女主角
陳學希、
孫小華是每次隨著劇本的修改和表演藝術的提煉而吃過不少苦頭的。只就拍電影而言,因和在舞台上演出場景不大相同,陳學希在鏡頭前為了集中表現張春郎將被削髮時內心的氣憤和激動,而在硬地上(舞台是在地毯上)“
搶背”“甩髮”等表演,險性更多,難度更大,陳學希卻是反覆了幾次。鏡頭拍攝完成,他已周身是汗,膝蓋、腰腿疼痛難耐,他還是刻苦忍受過去。上京前後,資料繁多,1994年9月
廣東潮劇院把它編成專輯,名為《古樹新花又一枝———潮劇張春郎削髮文匯》面世。資料擺明,《張春郎削髮》在繼承發展這條道路上一步一個腳印,走得還是可以的。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繼承與發展兩者不可偏廢。我們的
潮劇藝術事業是更應該緊跟時代的發展而發展,不斷培育出像
陳學希、
孫小華等那樣一批藝術新人接好班。現在,我更為明確:繼承是手段,發展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