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環(1909年10月 - 1978年2月),台灣小說家、雜誌編輯。出生於嘉義縣梅山鄉。張文環作品多取材於台灣風土,現實主義手法厚重樸實,代表作〈夜猿〉曾獲皇民奉公會台灣文學獎。編輯及創作上的活力,使他在戰時本土文壇有相當影響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文環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台灣嘉義縣梅山鄉
- 出生日期:1909年10月
- 逝世日期:1978年2月
- 職業:小說家、雜誌編輯
- 畢業院校:東洋大學
- 代表作品:《福爾摩沙》
簡介,年表,出版書籍,翻譯作品,期刊、報紙、散篇,作家品評,期刊論文,報上評論,專著,
簡介
張文環,(1909年10月—1978年2月),台灣被日本統治時期的重要小說家、雜誌編輯。出生於嘉義縣梅山鄉。1927年赴日本岡山中學就讀,再入東洋大學文學部。1932年參加東京台灣人文化同好會,遭日警取締,因而從東洋大學輟學,自修文學之道。1933年與吳坤煌、王白淵、巫永福、蘇維熊、施學習、陳兆柏、楊基振、曾石火等人組織“台灣藝術研究會”,發行純文學雜誌《福爾摩沙》。
1935年以小說《父親的顏面》入選《中央公論》小說徵文第四名,之後為台灣文藝聯盟東京分盟活躍份子。1938年返台擔任《風月報》編輯、翻譯徐坤泉大眾小說名著《可愛的仇人》,並任職於台灣映畫株式會社。1941年與黃得時、王井泉、陳逸松、中山侑等人組“啟文社”,創辦《台灣文學》,與西川滿主持之《文藝台灣》分庭抗禮。1942年與西川滿、濱島隼雄、龍瑛宗赴東京參加第一回“大東亞文學者大會”。
1943年以小說“夜猿”與西川滿同獲頒皇民奉公會第一回台灣文學賞,並與王井泉、林博秋、呂赫若、呂泉生、楊三郎等百餘人組織“厚生演劇研究會”,於台北永樂座舉行“第一回研究發表會”,其中原作“閹雞”由林博秋改編為舞台劇公演,佳評如潮,在當時造成相當大的迴響。日據末期以作家職被徵召擔任皇民奉公會參議等職。1944年出任台中州大里莊長,熱心地方政治。1946年當選第一屆台中縣參議員,1947年代理能高區署長。戰前可算是日文創作最豐者,戰後停止創作,228事件後漸離公職。晚年利用業餘創作,1975年撰寫長篇小說《地に這うもの》在日本推出,獲日本圖書出版協會推薦為優良圖書,中譯本《滾地郎》由廖清秀先生翻譯,在台灣出版。
1978年完成《從山上望見的街燈》初稿後,2月12日不幸因心臟病辭世,享年70歲。
“辣薤罐”描寫市井小民的生活情況,表現當時的人際關係,刻劃一個畏縮男人與一個鋒頭畢露阿婆之間的內心衝突。“藝旦之家”則描寫當時社會問題,娓娓道出一個藝旦生活的坎坷及憧憬愛情生活,但愛情像沙灘上的泡沫,捉摸不到。“夜猿”呈現一個獨立山中門戶的農家生活,傳達出夫妻、母子的親情。“閹雞”揭露人性弱點──自私自利,並以當時傳統觀點來探討人性的衝突,看到女人的悲劇命運。
年表
1909年
1921年
就讀小梅公學校。
1927年
赴日本就讀岡山中學。
1931年
進入東洋大學文學部。
1932年
三月,與林兌、吳坤煌等組「文化サ-ワル」。九月,事發被捕入獄。
1933年
三月,與吳坤煌、蘇維熊等成立「台灣藝術研究會」。四月,離開東洋大學。七月,發行《フォルモサ》(即《福爾摩沙》)創刊號,發表小說〈早凋的蓓蕾〉。
1934年
一月,《フォルモサ》第2號出刊,發表小說〈貞操〉。六月,《フォルモサ》第3號出刊。
1935年
小說〈父親的顏面〉入選《中央公論》小說徵文第四名。二月,參加「台灣文藝聯盟東京支部」第一回茶會,發表小說〈自己的壞話〉、〈哭泣的女人〉、〈父親的要求〉於《台灣文藝》;〈重荷〉於《台灣新文學》。
1936年
發表小說〈部落的元老〉及隨筆〈被迫用上的題目〉於《台灣文藝》。
1937年
與定兼波子(張芙美)結婚。發表小說〈豬的生產〉於《台灣新文學》。
1938年
偕妻返台定居台北,任「台灣映畫株式會社」經理代理,兼任《風月報》日文編輯(年底離職)。發表評論〈文章與生活〉、散文〈先覺者的悲哀〉、小說〈兩個新娘〉於《風月報》。翻譯徐坤泉大眾小說名著《可愛的仇人》。
1940年
發表長篇小說〈山茶花〉連載於《台灣新民報》;評論〈台灣文學的將來〉、散文〈我的自畫像〉、小說〈辣薤罐〉、散文〈吾友張星建氏側寫〉於《台灣藝術》;小說〈憂鬱的詩人〉、散文〈檳榔籠〉於《文藝台灣》。
1941年
脫離《台灣文藝》,與王井泉、陳逸松、黃得時、中山侑組「啟文社」,籌辦《台灣文學》。六月,《台灣文學》創刊。發表小說〈藝旦之家〉、〈論語與雞〉於《台灣文學》;小說〈部落的悲劇〉於《台灣時報》;散文〈酒是稚氣還是邪氣〉於《文藝台灣》;評論〈台灣文化的自我批判〉於《新文化》;散文〈媽祖〉於《民俗台灣》。
1942年
發表小說〈夜猿〉、〈頓悟〉、〈閹雞〉、〈地方生活〉於《台灣文學》;散文〈無救的人們〉、〈地相學〉於《民俗台灣》。十月,與西川滿、濱島隼雄、龍瑛宗赴日參加第一回「大東亞文學者大會」。
1943年
發表小說〈迷兒〉、散文〈羅漢堂雜記〉、評介〈台灣民謠〉於《台灣文學》;散文〈狗本來有角〉、評論〈老娼撲滅論〉於《民俗台灣》。一月,參加《文藝台灣》小說徵文評審。二月,以小說〈夜猿〉獲頒皇民奉公會第一回台灣文學賞。九月,與王井泉、林博秋、呂赫若、呂泉生、楊三郎等百餘人組織「厚生演劇研究會」,於台北永樂座(戲院)舉行「第一回研究發表會」,演出張文環原作,林博秋編劇《閹雞》與林博秋編導的《高砂館》、《地熱》、《從山看街市的燈火》等劇,由呂泉生編曲。十一月,《台灣文學》奉命廢刊。
1944年
舉家遷居台中霧峰,任霧峰區公所主事。發表小說〈泥土的芳香〉、〈雲之中〉、隨筆〈臨戰決意〉、散文〈增產戰線〉於《台灣文藝》。長子孝宗出生。
1945年
七月,任台中州大屯郡大里莊莊長。八月,兼任農會會長。
1946年
三月,當選台中縣第一屆縣參議員。發表散文〈寄語台灣青年〉、〈從農村看省參議會〉、評論〈台拓的土地問題〉於《新生報》。
1947年
二月期間因二二八事件逃入山中避難。六月,代理能高區署長。
1948年
任職「台灣省通志館」編纂。
1949年
任職「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纂兼總務組長。
1951年
因羅萬俥提攜被聘為「台灣人壽保險公司嘉義分公司」經理。
1955年
任職台中「建和企業公司」經理。
1956年
任職「天一染織公司」總經理,「神州影業公司」顧問。
1957年
任職「彰化銀行北區分行」專員。改編〈藝旦之家〉為電影〈嘆煙花〉劇本。
1965年
自彰化銀行被迫退休。以中文發表〈難忘當年事〉於《台灣文藝》。二月起任職「日月潭觀光大飯店」會計主任。
1968年
任職「榮隆紡織公司」總經理、「南山保險公司」主任。年底返任「日月潭觀光大飯店」總經理。
1972年
以日文撰寫《地に這うもの》。
1975年
《地に這うもの》在日本出版。
1976年
廖清秀譯《滾地郎》在台北出版。
1977年
開始起稿撰寫〈從山上望見的街燈〉。
1978年
二月十二日辭世,二月十六日安葬於台中市郊四張犁公墓。
出版書籍
1975年 《地に這うもの》,日本東京都:現代文化社。
1976年 《滾地郎》,台北市:鴻儒堂。
1990年 《張文環集》,台北市:前衛出版社。
翻譯作品
1998年 《可愛的仇人》,台北市:前衛出版社。
期刊、報紙、散篇
1933年 〈落蕾〉(早凋的蓓蕾),《フォルモサ》(即《福爾摩沙》)創刊號。
1934年 〈貞操〉,《フォルモサ》第2號。
1935年 〈父の顏〉(父親的顏面),入選《中央公論》小說徵文第四名。〈自分の惡口〉(說自己的壞話),《台灣文藝》。〈泣いていた女〉(哭泣的女人),《台灣文藝》2卷5號。〈父の要求〉(父親的要求),《台灣文藝》2卷10號。〈重荷〉,《台灣新文學》創刊號。
1936年 〈部落の元老〉(村莊的元老),《台灣文藝》3卷4、5號。〈強いられた題目〉(被迫用上的題目),《台灣文藝》。
1937年 〈豬的生產〉,《台灣新文學》2卷3號。
1938年 〈兩個新娘〉,《風月報》73期。〈先覺者的悲哀〉,《風月報》。〈文章與生活〉,《風月報》69期。
1940年 〈山茶花〉,《台灣新民報》。〈台灣文學的將來〉,《台灣藝術》創刊號。〈辣薤罐〉,《台灣藝術》2號。〈我的自畫像〉,《台灣藝術》。〈吾友張星建氏側寫〉,《台灣藝術》。〈憂鬱的詩人〉,《文藝台灣》1卷3號。〈檳榔籠〉,《文藝台灣》。榔籠〉,《文藝台灣》。
1941年 〈藝妲の家〉(藝旦之家),《台灣文學》1卷1號。〈論語と雞〉(論語與雞),《台灣文學》1卷2號。〈部落の悲劇〉(村莊的悲劇),《台灣時報》8月號。〈酒は稚氣か邪氣か〉(酒是稚氣還是邪氣),《文藝台灣》。〈媽祖さまの緣談〉(媽祖的婚事),《民俗台灣》。〈台灣文化の自己批判〉(台灣文化的自我批判),《新文化》8月號。
1942年 〈夜猿〉,《台灣文學》2卷1號。〈頓悟〉,《台灣文學》2卷2號。〈閹雞〉,《台灣文學》2卷3號。〈地方生活〉,《台灣文學》2卷4號。〈救はれぬ人人〉(無救的人們),《民俗台灣》。〈地相學〉,《民俗台灣》。
1943年 〈迷兒〉,《台灣文學》3卷3號。〈羅漢堂雜記〉,《台灣文學》。〈台灣民謠〉,《台灣文學》。〈角は犬のもの〉(狗本來有角),《民俗台灣》3卷4號。〈老娼撲滅論〉,《民俗台灣》。
1944年 〈土の匂い〉(泥土的芳香),《台灣文藝》1卷3號。〈雲の中〉(雲之中),《台灣文藝》1卷5號。〈增產戰線〉,《台灣文藝》。〈臨戰決意〉,《台灣文藝》。
1946年 〈寄語台灣青年〉,《新生報》。〈從農村看省參議會〉,《新生報》。〈台拓的土地問題〉,《新生報》。
1965年 〈難忘當年事〉,《台灣文藝》2卷9期。
作家品評
◇文選自〈葉石濤編,《光復前台灣文學全集》,台北:遠景〉
張文環的文學作品,具有濃厚的鄉土意識及民族精神,更含有人道主義的思想。他關懷具有頑強生命力的農民,以及被欺辱凌虐的百姓生活苦況。他以呈現這些卑微的人物,來闡述人類心靈的苦難。
◇文選自〈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文學界雜誌社1996〉
張文環的文學最接近十九世紀寫實主義的文學巨匠托爾斯泰或巴爾札克的風格,透過台灣民眾四季的風俗習慣的描寫,來刻劃台灣民眾的民族性傳統生活,同時用深厚的人道主義胸懷擁抱了他們。
◇文選自〈《張文環集》簡介,前衛出版社1991〉
日據時代日文作家中,不論創作量或水平最高的,首推張文環。他的小說特色是民族神和人道主義的合流,反抗批判的筆鋒較為隱微,在一系列根植於人文關懷、鄉土意識的素樸淳厚的風俗畫筆觸下,溫暖地描繪了庶民階層的生活態度與道德理念,進而探討人生的意義,省察人性的愛欲善惡,揭露做人的尊嚴與責任,忠實地呈現日據台灣的生活真相與社會面貌。
期刊論文
1983年 廖清秀:〈與〉,《台灣文藝》81期,頁69-72。
1991年 陳萬益:〈張文環的小說藝術〉,《國文天地》77期,頁45-47。
1991年 龍瑛宗:〈張文環與台灣文學〉,《客家》34期,頁34-36。
1992年 野間信幸著,塗翠花譯:〈張文環的文學活動及其特色〉,《台灣文藝》130期,頁21-41。
1992年 游喚:〈張文環小說里的台灣文化典故〉,《明道文藝》198期,頁53-59。
1995年 津留信代作,陳千武譯:〈張文環作品裡的女性觀──日本舊殖民地下的台灣(上)〉,《文學台灣》13期,頁171-210。
1995年 津留信代作,陳千武譯:〈張文環作品裡的女性觀──日本舊殖民地下的台灣(下)〉,《文學台灣》14期,頁194-218。
1996年 津留信代作,陳千武譯:〈張文環作品的意義〉,《文學台灣》18期,頁227-250。
1997年 賴松輝:〈張文環的、研究〉,《成大中文學報》5期,頁311-329
1999年 許惠玟:〈張文環小說的女性形象分析〉,《台灣文藝新生版》166/167期,頁11-39。
1999年 柳書琴:〈活傳媒:奉公運動下台灣作家張文環的異聲〉,《水筆仔》8期,頁7-22。
1999年 伊象菁:〈導讀:決戰下的台灣文學──張文環的〉,《聯合文學》182期,頁126-131。
2000年 張恆豪:〈決戰下的台灣文學驍將──張文環〉,《台北畫刊》394期,頁47-48。
2000年 江寶釵:〈從台灣日據時期小說中「自然」的三種型態看張文環的殊異性〉,《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7期,頁120-134。
2000年 江寶釵:〈張文環中的民俗與性別意識〉,《中國學術年刊》21期,頁447-464+551。
2001年 張良澤:〈張文環的〉,《台灣文學評論》1卷2期,頁217-219。
2002年 洪錦淳:〈論張文環「閹雞」中的月里〉,《台灣文學評論》2卷3期,頁82-95。
2002年 張文熏:〈評論家/小說家的雙面張文環──以藝旦、媳婦仔問題為中心〉,《台灣文學學報》3期,頁209-228。《水筆仔》14期,頁37-50。
2002年 柳書琴:〈從部落到都會:進退失據的殖民地青年男女──從論張文環故鄉書寫的脈絡〉,《台灣文學學報》3期,頁81-108。
2002年 陳建忠:〈鄉土即救贖:沈從文與張文環鄉土小說中的烏托邦寓意(上)〉,《文學台灣》43期,頁275-305。
2002年 游勝冠:〈論戰爭期張文環國策言論中的「政治無意識」〉,《中外文學》366期,頁60-92。
2002年 柳書琴:〈前進東京或逆轉歸鄉?論張文環轉向小說及其改作〉,《靜宜人文學報》17期,頁1-22。
2002年 陳建忠:〈鄉土即救贖:沈從文與張文環鄉土小說中的烏托邦寓意(下)〉,《文學台灣》44期,頁288-324。
2002年 柯喬文:〈講三○年代故事的人(上)〉,《台灣文學評論》2卷4期,頁38-59。
2003年 柯喬文:〈講三○年代故事的人(下)〉,《台灣文學評論》3卷1期,頁63-77。
2003年 林政華:〈《張文環全集》﹝陳萬益主編﹞評介〉,《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44期,頁409-413。
2003年 王慧芬:〈張文環小說中鄉土世界的探究〉,《仁德學報》2期,頁139-176。
2003年 洪錦淳:〈張文環中的月里〉,《中國文化月刊》275期,頁91-114。
2003年 陳鴻逸:〈生於斯的滾地郎──張文環〉,《文化生活》34期,頁60-63。
2004年 廖梅璇:〈從深山小村莊,走來──筆耕鄉土張文環〉,《少年台灣》21期,頁74-77。
報上評論
1996年 陳萬益:〈一個殖民地少年的啟蒙之旅──析論張文環的小說《重荷》(上)〉,《中央日報》6月29日19版。
1996年 陳萬益:〈一個殖民地少年的啟蒙之旅──析論張文環的小說《重荷》(下)〉,《中央日報》6月30日19版。
專著
1987年 白少帆、王玉斌:〈張文環的創作〉,收錄於《現代台灣文學史》,遼寧大學出版社,頁243-249。
1988年 包恆新:〈呂赫若與張文環的創作〉,收錄於《台灣現代文學簡述》,上海社會科學院,頁131-135。
1991年 粟多桂:〈“隱忍”的抵抗文學勇士──龍瑛宗、張文環〉,收錄於《台灣抗日作家作品論》,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頁208-232。
1991年 劉登翰:〈張文環和龍瑛宗的小說創作〉,收錄於《台灣文學史》,海峽文藝,頁566-577。
1996年 柳書琴:〈謎一樣的張文環──日治末期張文環小說中的民俗風〉,收錄於《第二屆台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師大人文教育研究中心,頁1-18。
1999年 徐照華:〈論張文環的小說與〉,收錄於《台灣文學研習專輯》,台中圖書館,頁1-67。
2000年 張明雄:〈台灣鄉野的彩繪──張文環的小說〉,收錄於《台灣現代小說的誕生》,台北市:前衛出版社,頁103-111。
2000年 張明雄:〈張文環與巫永福小說意境的比較〉,收錄於《台灣現代小說的誕生》,台北市:前衛出版社,頁203-219。
2000年 柳書琴:〈殖民地文化運動與皇民化:論張文環的文化觀〉,收錄於《第一屆台杏台灣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遠流出版社,頁1-43。
2000年 柳書琴:〈變調之旅──張文環等中部青年的帝都經驗與文學〉,收錄於《台中縣作家與作品論文集》,文建會,頁5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