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慶(中國科學院院士)

張德慶(中國科學院院士)

本詞條為多意向詞,共介紹3位同名張德慶,分別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德慶、郵電先進者張德慶、北京市陳經綸中學校長張德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德慶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上海寶山
  • 出生日期:1900年8月10日
  • 逝世日期:1977年10月
  • 職業:中國內燃機工程專家
簡介,生平,燃料研究,主要論著,

簡介

中國內燃機工程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00年8月10日生於上海寶山,1977年10月卒於北京。1921~1923年在交通大學學習,獲機械工程學士學位。解放初,因領導並參與以白煤代替汽油作汽車燃料的研究工作,獲上海市特等勞動模範和全國勞動模範稱號。1925~1926年在美國普渡大學進修,獲機械工程碩士學位。曾在美國西屋公司實習,獲電氣工程師證書。後在德國西門子公司實習電機電器與電訊工程。曾任上海兵工廠工程師兼炮彈廠主任,戚墅堰電廠工程師,浙江大學教授,中國汽車公司的上海公司、株洲廠、香港廠、良豐廠工程師,重慶交通大學教授兼軍政部特種車輛修造總廠代理工程師,中央汽車配件廠總工程師,上海公交公司工程師兼修造廠廠長,上海德士古煤油公司工程師。1949年後歷任一機部汽車拖拉機實驗室主任與汽車研究所所長,《柴油機設計手冊》編委會副主任委員,國家科委可燃礦物綜合利用組副組長、內燃機組副組長和石油煉製組組長等職。主要貢獻有:設計製造了第五式綜合白煤爐,為人民交通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為此被評為上海公交公司的特等功臣、上海市特等勞動模範。研製成功代用潤滑油,可用於汽車與工具機等。在內燃機節能、代用燃料、石油資源的合理利用等方面提出過不少見解。

生平

1929年回國後,任上海兵工廠工程師兼炮彈廠主任。1932年1月任中國白鐵製造公司工程師。不久“一·二八”事變爆發,他積極參與十九路軍的抗日活動,協助審查抗日技術建議提出處理意見。總結回國以來,他痛切感到:要徹底改變中國科學技術落後面貌,首要的是人才,“科學救國”需要更多有志於復興中華民族的人接受先進科學知識、先進科學技術的教育。為此,他開始從事教育工作。1936年6月成立中德合資的中國汽車製造公司,他應聘任工程師,赴德國本茨汽車廠和捷克斯柯達汽車廠研究製造工藝、設備等。 抗日戰爭“七·七”事變後,他回國擔任了株州總廠副廠長。領導了廠房的設計施工,租用民房建立了鑄工和機工車間,開始生產汽車零件,但德資設備一直不肯運來。因敵機騷擾,1938年末,總廠被迫疏散,到九龍柴灣角建南華鐵廠。他主管設計和計畫工作,不料日本帝國主義發動太平洋戰爭,1941年,日本侵略軍侵占九龍,家中除被褥和書籍外被搶劫一空,他和5歲的獨生子靠工人周濟度日。在生活拮据,處境艱難的情況下,他根據當時中國石油匱乏的實際,撰寫了《桐油汽車》一書。當時有人用桐油代柴油作為汽車燃料,據此,他分析了燒桐油後發生故障的原因並提出排除故障的措施。
1942年轉道澳門回到桂林良豐分廠。當他知道廠方已無生產汽車意向時隨即離開。之後他到重慶國立交通大學任教,並為該校編寫了《工具機之構造》、《冶金原理》等教材。當時他切身感到中國抗日戰爭處於不利地位,機械化裝備過少是原因之一,並欲在機械化裝備上盡力。這時重慶國民政府兵工署成立了特種車輛修造廠,他應聘兼任該廠代總工程師。1945年重慶國民政府交通部聘任他為中央汽車配件製造廠總工程師,被派赴美國到最早實行科學管理的特伯製造廠研究生產管理方法。以後配件廠劃歸資源委員會領導,他於1946年7月回國後,卻改派他去接收張博發電所。他憤然辭職去教書。1947年應邀回滬,任公交籌備會技術組長兼修造廠廠長。他到廠一看:油污遍地;電石、噴漆和鐵器氧化的氣味熏人。他第一件事就是改善工作環境,關心工人疾苦,因此深受工人愛戴。但反動官僚藉此中傷、破壞他的工作。終於在1948年3月,他氣憤之下毅然辭職。後被德士古煤油公司聘任。
上海解放前夕,朋友們約他逃走,他說“難道還要跟著反動派臭到底、自絕於人民嗎?共產黨來,一定會努力建設新中國的”。1949年8月,應上海市公共運輸公司軍代表邀請,他毅然放棄德士古公司的優厚待遇,回到公共運輸公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繼續擔任上海市公共運輸公司總工程師兼機務處長。1950年初,毛澤東在莫斯科同史達林會談,確定了包括蘇聯援建載貨汽車製造廠在內的156項重點工程,中央重工業部汽車工業籌備組成立了汽車實驗室。該室從誕生的那一天起,就和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緊緊地聯繫在一起。1952年6月當他奉調參加建設汽車工業後,興奮異常,他預感到在共產黨的領導下,致力於汽車工業的夙願即將實現。為了理想和事業,他放棄了上海優裕的生活條件,毅然隻身北上邁入中國汽車科研創業之路。並在此後長期擔任第一機械工業部長春汽車研究所所長。他還以極大的熱情參加了人民政權的建設,特別是科學技術的規劃和汽車代用燃料的研究工作。
他先後擔任上海市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第二屆代表,上海市人民監察委員會委員,第二、三屆中國政協委員,第二屆吉林省政協副主席,第三屆中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機械、電機組成員,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機械組成員、交通運輸組副組長,國家科委內燃機組副組長、可燃礦物綜合利用組副組長、石油煉製組成員、技術科學學組工程熱物理組副組長,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第一至三屆常務理事,中國農業機械學會第一屆常務理事,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理事長。1975年任“機械工程手冊”、“柴油機設計手冊”的特約編輯、編委副主任。他曾是實用(企業)管理改進會、中國工程師學會、中國電機工程學會、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中國自動機工程學會、中國發明者學會會員。由於他對新中國的科學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1957年曾應邀列席最高國務會議,聆聽了毛主席“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問題”的講話。
1900年8月10日出生於江蘇寶山吳淞鎮(今上海吳淞)。
1919—1923年上海南洋大學機械系(現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獲機械工程學士學位。
1923—1925年漢冶萍公司大冶鐵礦技術秘書。
1925—1926年美國普渡大學,獲機械工程碩士學位。
1926—1927年美國西屋公司實習生。
1927—1929年德國西門子總廠練習工程師。
1929—1931年上海兵工廠工程師兼炮彈廠主任。
1932年中國白鐵製造公司工程師。
1932—1935年“南京國民政府”建設委員會工程師兼戚墅堰電廠機務課長。
1935—1936年浙江大學機械系副教授。
1936—1942年中國汽車製造公司工程師兼株州總廠副廠長。
1942—1945年國立交通大學教授兼任特種車輛修造廠代總工程師。
1945—1946年中央汽車配件製造廠總工程師。
1946—1947年浙江大學教授兼機械系主任。
1947—1948年上海市公共運輸公司籌備會工程師兼技術組長、修造廠廠長。
1948—1949年上海德士古煤油公司機械工程師。
1949—1952年上海市公共運輸公司總工程師兼機務處長。
1952—1977年重工業部汽車工業籌備組汽車實驗室主任,1952年9月改名重工業部汽車工業管理局汽車實驗室,仍任主任;1956年4月改名為第一機械工業部汽車工業管理局汽車拖拉機研究所,任所長;1957年12月成立第一機械工業部汽車研究所,並遷往長春,仍任所長。
1977年10月21日逝世於長春

燃料研究

為上海市公共運輸做出貢獻。1949年上海市公交公司為節省外匯,曾試用城市煤氣代汽油,但因產量小滿足不了需要。又試用木炭、酒精代汽油,仍不能滿足需要。由於西方國家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經濟封鎖,汽油匱乏,使上海市的公共運輸面臨停駛的困境;燃料費之高一度占全部營業收入的90%。為了回響上海市人民政府粉碎敵人封鎖六大任務的號召,工會組織立功競賽運動。在大家都為代用燃料苦惱時,作為總工程師的張德慶建議:全部改用白煤代汽油。在公司領導支持鼓勵、技術人員和工人積極配合下,他主持研製中國式白煤車。白天他帶著飯盒到工場,與工人們討論,常常顧不上吃飯;晚上查閱國外煤氣車資料,常通宵達旦工作。一次拂曉,他夫人一覺醒來,見他還在工作,便說:“你已50歲了,這樣下去是支持不了的!”他說:“我現在確實為人民服務了。半生夙願,今天實現了,我要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幾經改進,他設計出比較理想的“公交5式”煤氣發生爐,較好地解決了汽車用煤氣爐的兩大難題——結渣和燃燒不完全。在改裝煤氣車時,為了保持車身整潔、不使車架受損、避免車內悶熱,他組織改裝了拖斗式爐子。白煤車批量投入營運後,人民民眾高興地稱它為“爭氣車”,又形象地稱它“拖著尾巴的公共汽車”。白煤車的成功,以煤代油粉碎了西方國家的經濟封鎖,從困境中挽救了上海公共運輸事業,為國家解了燃眉之急。使營業成本降低,每月為公司節省燃料費22萬多元。並改進煤氣爐,每月節約資金達30萬元。同時也給國家節約了一筆巨大的外匯開支。他經常深入工場,向工人傳授技術,深受工人愛戴。為此,上海《解放日報》、《新聞日報》、《新中國畫庫》等報刊和廣播電台都詳
主持研製“代用機油”、剎車油成功
為解決潤滑油匱乏,1950年11月27日他曾邀請專家座談。在華東區菜油有限、不能大量配製,不能實現的結論下,他毅然配製了“代用機油”,原料是非食用植物油和少量一般不吃的可食植物油(如茶油),這是達到要求的粘溫性所需要的。它的抗氧性、抗皂化性能,雖不及石油制潤滑油好,但有了它,上海市的汽車照常行駛,用在工具機上,更覺察不到它的差別。為解決剎車油匱乏,他配製了剎車油。這是在反封鎖期間他為生產和交通作的又一貢獻。
主持研製平地用煤氣車成功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段時期,
由於西方對中國實行經濟封鎖,石油只能從蘇聯進口。許多車輛因無油燒被迫停駛。為解決汽車燃料問題,他主持了以吉斯-150改裝平地用煤氣車的研究。首先幫助北京市公共汽車公司改進了煤氣爐,解決了用無煙煤為燃料的問題;在“公交5式”爐和“蘇南”爐的基礎上,研製出“實—7式”、“實8式”和“實7a式”平地用煤氣發生爐;同時,將汽油發動機改為兩種煤氣機:一種是為提高充氣率,將側置氣門改為頂置氣門,重新設計了缸蓋燃燒室,提高了壓縮比,調整了化油器的高度。另一種是利用結構比較簡單的側置氣門,改進燃燒室提高壓縮比,可獲得較好的功率指標。這些成果對廣大平原地區改裝煤氣車起了重要作用。1958年他又按國家科委部署,主持領導了以“解放”、“躍進”等車型改裝煤氣車的六種煤氣爐,3種煤氣機,煤氣粗濾器、細濾器和電器系統的研製,又取得預期成果,並在中國推廣使用。對解決中國石油匱乏起了重要作用。
主持領導了高原煤氣車的探索試驗
青藏公路通車後,1955年國中央領導接見在京科學工作者時,陳雲副主席在餐桌上對他說:“拉薩的燃料、糧食棉花和貨物的價格很貴,礦產也無法運出。因此,要解決西藏的交通工具問題。”當時用液體燃料運輸一是不經濟;二是國家有困難。他根據國務院六辦的指示結合青海煤多的特點,主持領導了高原煤氣車的研究。當時中國還不能生產汽車,因此第一次是用蘇聯吉斯—150、匈牙利卻貝爾D350、民主德國依發H3A、波蘭星牌—20等四國汽車改裝為煤氣車,1956年2月由試車隊開赴青藏公路試驗,證明:煤氣車在高原行駛是有可能的。經過多次試驗,在高原選到合用的野羊無煙煤;第二次用兩輛解放牌汽車改裝為煤氣車:將側置氣門式發動機改為頂置氣門式煤氣機;裝“實7式”和“實-7a式”煤氣發生爐(按青藏公路局要求,未裝增壓器),1957年再次開赴青藏公路試驗,取得了一定經驗。據認為在海拔3000米以下地區可以推廣使用。
主持領導了液化石油氣作汽車燃料的研究
1958年錦州石油六廠生產的液化石油氣派不上用場,為了用它作汽車燃料,與該廠合作,他主持領導了這項試驗。取得成功。並在遼寧省推廣使用。
主持領導了天然氣作汽車燃料的研究
四川盛產天然氣,但當時不能做汽車燃料,而汽油要從外地調入。為使汽車燃料就地取材,他主持領導了這項研究。1957年與石油部合作,派人到四川巴縣,用吉斯—156進行了燃天然氣試驗;1959年3月他在石油科學院來函上批示“代用燃料是當前發展內燃機的重要環節。天然氣的綜合利用以四川為核心。……在汽車上的套用我所要積極準備,……我所正在進行的壓縮煤氣研究完畢後,壓縮天然氣運用上的技術問題也解決了”。1961年他派工程師協助上海市公用局編寫了研究大綱、設計了天然氣壓縮裝瓶試驗站,參加了天然氣的中壓裝瓶、鋼瓶爆破和海燕CK—730微型汽車燃天然氣試驗;1962年為繼續此項試驗,長春汽車研究所在四川自貢市設試驗站,用二輛解放牌CA10H氣瓶車經二年試驗,終於取得成功,並在四川推廣使用。
主持領導了壓縮焦爐煤氣作汽車燃料的研究
1959年8月到1960年3月他派人赴滬,在公共運輸公司和內燃機研究所的合作下,試驗用吳淞煉焦制氣廠的煤氣作公共汽車燃料,取得成功。不僅再次為上海解決了汽車代用燃料,也為各大中城市找到了代用燃料(滬1960年末公共汽車、貨運汽車均用城市煤氣,1961年4月恢復用汽油)。
主持了大慶原油、渣油作汽車燃料的研究
1964年大慶原油大量開採後,石油煉製工業沒有跟上。按劉少奇主席的指示,他與東北石油化學研究所楊允植所長共同主持了這項研究,石化所供應原油、渣油,一機部汽車研究所作套用試驗。他提供試驗方案,經發動機台架和整車試驗證明:柴油機燃用大慶原油、渣油是可行的,其動力性、經濟性與燃用—35#柴油時差別極微。這一成果已在1965年10月中國科學院原油工作會議上、1966年1月中共東北局科委原油套用推廣會議上推廣使用。對解決柴油匱乏作出了貢獻。
向國家提出關於制定中國燃料政策的建議
1959年5月國家科委召開可燃礦物綜合利用會議,研究汽油匱乏的解決辦法。他寫了這篇長達二萬字的建議,陳述了:“液體燃料是重要的戰略物資,應厲行節約、保重點使用;對有燃料可用的地區,不供應液體燃料;同時積極試驗各種代用燃料,使中國的燃料供應更為可靠。”並闡述了:“①發生爐煤氣是可以廣泛使用的代燃料;②發展柴油機;③液化石油氣是很好的發動機燃料;④壓縮天然氣、壓縮焦爐煤氣(城市煤氣)、沼氣或天然氣與上述氣體的混合氣作汽車燃料,能得到較好的運用指標;⑤乙炔作汽車燃料。他《建議》中的後幾種構想雖然未實現,但建議本身是具有積極意義的。他的科研思想是根據國情,揚長避短,平戰結合。他的科研成果不僅填補了國內空白,有的在世界上亦屬獨創。
(一)領導創建了中國第一個汽車科研機構。1952年初,他奉調汽車工業籌備組,接任汽車實驗室主任,他按照籌備組為實驗室規定的任務,主要是為汽車工業培養和輸送人才;為生產服務;創造條件開展試驗研究;翻譯圖紙資料;做了大量的工作。當時,全室不少人對汽車工業不熟悉。他和同事們組織開設汽車構造、汽車試驗、俄語、德語等課程,親自組建圖書室,培養了汽車工業建設急需人才。還為汽車局各廠新建的中央試驗室培訓一批生產上急需的技術員和技工。組織技術幹部研究高等學校教學計畫、指導清華大學、長春汽車拖拉機學院學生畢業設計並參與部中專教學大綱審定,接待長春汽車製造學校學生實習;完成行業幾百種產品性能試驗和質量檢驗;派金屬噴鍍組為天津汽車制配廠修理工具機、提高精度。在他的參與組織下,新建了發動機、油料、化學分析、金屬材料等試驗室,樣車庫、試製廠和宿舍,添置了試驗設備,使汽車實驗室成為當時國內發動機、材料試驗的中心。
(二)組織國家急需項目的研究。在修築青藏、康藏公路時,因高原缺氧,汽車功率降低。交通部1951年末要求提高汽車功率,汽車實驗室接受任務後,採用增壓恢復汽油機功率方案,組織了1#、2#、6#、8#增壓器的設計、試製,與發動機配合,進行不同海拔高度的台架試驗,證明:在海拔4500米時,吉斯—150發動機的最大功率為33千瓦,增壓後功率達51千瓦。1953年他組織研究了因高原缺氧使沸點降低、發動機的冷卻問題,並完成兩種增壓器的試驗,1954年組織將2#增壓器裝在格斯—51汽車上,在康藏公路上進行了第一次高原汽車增壓試驗。1956年3月為解決中國將生產的解放牌汽車對高原地區的適應性,用二輛吉斯150裝6#增壓器,一輛除化油器噴嘴作相應的變更外,不作任何改裝,1957年在青藏公路全程進行了第二次高原汽車增壓試驗,證明:高原汽車裝增壓器是提高功率的有效辦法。這在今天仍具有實際意義。1956年受北京市公用局委託,他組織技術幹部完成“北京1型”無軌電車設計、試驗。
(三)組織調查中國汽車、煤氣車和拖拉機情況。1953年初他組織了調查,同時對蘇聯吉斯—150和格斯—51汽車及幾種拖拉機(如:ДT54、ДT55等)組織了檢測。為國家進行第一汽車製造廠、第一拖拉機製造廠產品選型決策提供了依據。在當時條件下,他為“解放牌”質量改進做了技術儲備。
(四)積極支援第一汽車製造廠建設。1953年7月15日該廠開工興建,缺技術幹部,中央號召中國支援。他支持調出全室77%的技術幹部共150餘人支援。配合該廠建設,並組織翻譯整理了蘇聯提供的大量圖紙資料。
(五)根據汽車局指示組織測繪汽車配件圖紙。抗美援朝和國家建設使公路運輸成為重要環節,當時,由於西方國家對中國實行經濟封鎖。民族汽車工業才剛剛起步,因而迫使國家不得不把注意力盯在國內保有的10萬輛“萬國牌”汽車上。為解決進口汽車配件匱乏,1954年一機部汽車工業管理局決定:安排華東若干小廠生產汽車配件。圖紙歸汽車實驗室測繪,由局統一頒發。因此,他組織技術人員,廢寢忘食,在較短時間內測繪各型汽車配件圖紙2000餘種(套),並制定了統一的公制技術標準。對配件質量起了保證作用。
(六)重視規劃和標準化工作。1956年9月他出訪歸來後,出席中國科學院和汽車工業長遠計畫的會議。1957年9月他出席了科學規劃委員會機械專業小組會議,10月他受派參加以郭沫若為團長的中國科學技術代表團訪問蘇聯,並參加了中蘇科學會談。1962年參與了國家科委10年科學發展規劃和汽車工業10年規劃的制訂。1954年參與了《機械工業標準》的制訂,1955年組織制訂了《汽車行業標準系列化》,1957年11月在莫斯科、1962年8月在北京出席了社會主義國家標準會議。
(七)重視國際科技交流。根據技術合作協定,1955、1956年,他將自己設計的“公交5式”煤氣發生爐全部圖紙資料贈保加利亞和蘇聯。他邀請了國際著名汽車和內燃機專家、民主德國科學院院士楊德教授於1955年來華訪問,並由他接待。回國後,楊德教授對中國同志說:“張德慶教授知識淵博,有很多見解值得我學習;他的多種外語水平很高,能為俄英德口語互譯,使我很驚訝和敬佩”。1956年4月他率中國汽車工業考察團重點考察了匈牙利、民主德國和蘇聯的汽車科研機構,進一步建立了聯繫;四個多月的考察後他認為:中國科技工作者應與各國同行廣泛接觸和聯繫,交流研究課題和對獲得的新產品進行研究,以提高中國汽車工業水平。1957年他同蘇聯汽車與發動機科學研究院簽訂了技術合作協定,1958年按協定,他與蘇方擬訂了《中蘇共同進行熱帶汽車試驗大綱》,並由中國在海南島建立了汽車試驗場,1959~1961年共試驗了9輛蘇聯汽車。多年來,該場作為中國第一個汽車試驗場,對改進質量起到了促進作用。
(八)重視基礎理論和套用技術研究。1957年12月遵照一機部黨組的決定,將汽車研究所由北京遷到長春,該所開始邁入成長時期。他根據國家需要安排科研課題,既注意基礎理論研究,又注意套用技術研究。在他任所長期間,長春汽車研究所取得科研成果358項(其中為“一汽”服務,完成質量攻關課題128項),有188項填補了國內空白。
(九)重視產品開發和發展柴油機。為了促進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他根據汽車局的指示組織技術人員“出所下樓”深入工廠設計產品,與有關生產廠協作研製出36種車型和機型(僅柴油機就達6種之多),其中有33種被廠家採用生產。為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他不遺餘力地貢獻了後半生的精力。
(十)重視人才培養。經常用言行教育引導青年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熱愛汽車事業。他關心青年技術進步,無微不至。誰向他討教,不管他多忙也一定抽空接待,並儘量給予圓滿答覆。他藏書萬卷,誰向他借閱,無不滿足要求。還親自為技術幹部講外語課。
學識淵博,在兵工、電器石油煉製等方面均有較深的造詣。他一生中勤奮好學,會7種外語,仍感到跟不上需要,為了看懂日文資料,73歲高齡時堅持學日語,經過一年的努力,已能看懂日文資料。
他學風嚴謹。對技術幹部要求嚴,特別是對科級和老工程師更嚴。他深入實際、深入民眾,總是熱心幫助職工解決問題和困難。他嚴於律己。生活儉樸,不嗜菸酒,家中擺設簡陋。在北京時他拒收公家發的沙發床。他兼職很多,生活上從不要求特殊待遇。任學部委員21年不收報酬。他和家屬從不用公車辦私事。

主要論著

1、張德慶校譯、審稿.蘇在線上械製造百科全書,7卷11章、11卷1章.
2、張德慶校譯、審稿.汽車拖拉機儀表.
3、張德慶.公交汽油車改用煤氣的問題.科學時代,1950,(2):3033.
4、張德慶.柴油引擎改用煤氣之概略.華東交通,1951,(1):1518.
5、張德慶.汽車工業鳥瞰.汽車,1953,(10):5—10.
6、張德慶.建設的汽車製造廠.科學大眾,1954,(2):66—69.
7、張德慶,陳允煌.為了配合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大力推行中央第一機械工業部提出的機械工業標準.機械工程學報,1954(2):9510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