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男,漢族,山東省章
丘縣人,1925年4月5日生。1948年8月武漢大學機械系畢業,1949年10月到東北大學任教。1957年9月至1959年7月在莫斯科大學數學力學系進修自動控制理論。1978年晉升為教授。1983年起任博士生導師。自動控制專家。
東北大學自動控制系教授、自動化研究所所長。早期從事運動穩定性及最優控制的研究,其中有新型的有限時間區間穩定性。曾參加反坦克飛彈的研製,解決了控制系統的關鍵問題,取得突出實效。在微分對策的研究中,提出並論證了定性微分對策的極值性質,套用。
在主從對策的研究中,提出懲罰量等新概念及定量計算。提出複雜控制系統對稱性及相似性結構研究的新方向。對非線性系統、組合大系統進行了廣泛研究。在自動控制理論的穩定性理論、複雜控制系統理論等方面,發表論文200餘篇。專著《微分對策》,主編《現代控制理論》。參加"紅箭-73"反坦克飛彈的研製,先後獲國家自然科學獎及國家和冶金部的獎勵。以"微分對策及定性極值原理的研究"等為題的研究成果均獲國家教委的
獎勵。
曾為博士生講授"微分幾何方法"等兩門課。已培養博士21人,碩士30餘人,
博士後2人。1981年以後分別任《控制與決策》等刊物的主編或副主編。1983年任《
中國大百科全書〈自動控制與系統工程卷〉》編委兼控制理論分支主編。1985年起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二屆學科評議組成員。
1978年以來,先後被評為部、省、市勞動模範或特等勞動模範,1990年被評為國家教委、國家科委"全國高校先進科技工作者"。199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98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早年生活
張嗣瀛先生一九二五年出生於山東章丘,在他十二歲的時候考上了濟南省立第一中學,正好在那一年,日本打入了中國,張先生所在的學校國立六中(今
四川省綿陽南山中學)被迫遷到了四川綿陽,先生因為一些事情沒能隨校遷移,一年後他隨一個做買賣的遠親叔父,坐著毛驢車,經過安徽亳州、河南掖縣、洛陽、陝西西安,到達四川,在那裡,山東的同學適應不了那種濕熱的氣候,很多人長了瘡,得了
肺結核,加之糧食難以供應,吃不飽飯,死去的學生非常多。
張嗣瀛
後來,張先生歷經困苦,終於考進武漢大學。當時武漢大學的校址在四川
樂山,在大學裡面,先生終於可以吃飽飯,並且夜校里用上了電燈,隨著生活條件的好轉,張先生和他的同學們更加努力學習,想儘快的報效苦難中的國家。他動情地跟我們講起一個故事:張先生在大學一年級,陪同學去重慶參加高考,在回四川樂山的途中,先生坐在長江的船上聽到了日本投降的訊息,頓時,全船沸騰,人們那喜悅的表情難以言表,終於可以不做亡國奴了,中國的老百姓終於站了起來,張先生說那一天他這一生也不會忘記。到
大三的時候,大學從四川遷回武漢,但在那個時候,全國又開始了國共兩黨的內戰,武漢大學的學生舉行了浩大的“反飢餓、反內戰”遊行,遭到了國民黨當局的殘酷鎮壓。張先生宿舍樓上的三個學生被國民黨當局槍殺,這一幕,深深地
震撼了張先生還年輕的心,也更加堅定了他心繫民間疾苦,然後學有所成,報效祖國的信念。
在1948年張先生武漢大學畢業以後,隨他的老師到
東北大學當講師,1957年9月至1959年7月曾在莫斯科大學數學力學系進修自動控制理論,在這一段日子裡,他得到了俄羅斯著名科學家、動力學世界權威的悉心指導,學業上有了大的提升,並且受到了毛澤東主席的接見,歸國後在吉林大學任教。1978年晉升為教授。1983年起任博士生導師。1997年當選為
中國科學院院士。
人物經歷
日本侵略中國開始的那年張嗣瀛十二歲,正在濟南省立第一中學念國中一。在日軍即將占領山東之前,學校南遷,經湖北進入四川,後來在綿陽集中了山東流亡學生,成立了國立第六中學。張嗣瀛高中時到北京崇實中學上學,那是一所教會學校,不學日語。但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後,日美開戰,這所學校也進來了日本教官,並添加了日語。
隨著年齡的增長,張嗣瀛想離開日本占領區的願望越來越強烈。高二的暑假,張嗣瀛和家裡說張嗣瀛想去四川綿陽找張嗣瀛的學校,受到張嗣瀛父親的支持,並幫張嗣瀛籌劃。他通過在徐州經商的一位本族叔父,找到一位從西安到徐州的某商號的夥計,他還要回西安。這夥計也是年輕人,走過這條路,就托他把張嗣瀛帶去西安。
那年張嗣瀛十八歲。張嗣瀛換了身份證,從學生變成了學徒。剃去長發,穿一身中國褲褂,到了徐州。張嗣瀛們的路線是:徐州-商丘-毫州-界首-
漯河-葉縣-洛陽-靈寶-潼關-西安。從毫州到界首這段路是最關鍵的,因為這是從日偽統治的淪陷區經“三不管”區到國民黨的管轄區。要“過界”,也是張嗣瀛最擔心的。
從商丘開始就要“起旱”,即步行。張嗣瀛們雇上一輛“架子車”,這是一種小型的裝有腳踏車膠輪的平板車,將行李放在上面人隨車步行。沿途住小店或大車店。若是住大車店,交上店錢後,在炕頭的大鐵鍋中,一滿鍋熱騰騰的麵條,隨便你吃。那時正是熱天,睡覺時不想睡炕,就和張嗣瀛的同伴各拉上一領蓆子鋪到院子裡打開鋪蓋看著星星入睡。雞叫醒來時被頭已是濕漉漉的
露水。
毫州屬安徽,界首在河南。過界後到達界首,當晚住在一個小店裡。那夜月亮很大很亮,屋裡是一盞搖晃不定的小油燈(不是煤油燈),燈光昏暗,院子裡還有賣唱的在唱“河南墜子”(也就是現在的豫劇)。面對這明月、小店、孤燈,張嗣瀛思緒萬千,不能入睡。
從界首到漯河;開始換乘汽車。那時公路局的客車,既無車棚,又無座位,就是現在運貨的卡車。上車後自己找個位置,行李一放,就坐在上面。票還難買,就去當“黃魚”,也就是司機私自載入的客人,因而不能在車站上車,而是車開出後在某個路口上車。當然好位置沒了;只能坐車尾,顛簸厲害,塵土又大。有一次經過一個村莊,一群孩子看到張嗣瀛們拍手大笑,張嗣瀛們彼此一看,原來是身上臉上滿是
塵土。已經沒有人模樣了。還有一次汽車過一條小河,由於土橋車重,過河時車側翻了,人和行李紛紛落水,所幸水僅齊腰,車也沒翻到河中,沒有傷人。
從漯河經葉縣到洛陽,這一路卻又幸運了。張嗣瀛們正好碰上一輛私人車到漯河接人,人沒接到空車返回洛陽,司機為了賺外快也拉
黃魚。因已是傍晚,黃魚也沒拉幾個,上車後非常寬鬆;雖也是卡車但質量好,速度快,夜間公路幾乎無人,於是一路飛馳,星夜兼程,痛痛快快地在黎明時刻到達洛陽。
洛陽到西安有鐵路。洛陽火車站的牆上有日本飛機掃射的彈痕。火車自洛陽開出,臨近潼關要停止,因若白天行車日軍常從黃河對岸風凌渡隔河炮擊,故火車先停在靈寶,等天黑後再換乘裝有鐵甲的火車,熄滅燈火過潼關,叫做“坐綠鋼皮闖關”。過關後再從華陰坐一般火車去西安。到了西安,就和張嗣瀛的同伴分手了,一路多虧他,張嗣瀛從內心感謝他。
難忘旅程
以後是張嗣瀛一個人的旅程了。張嗣瀛入川的路線是:西安-寶雞一雙石鋪(
鳳縣)-廟台子-留壩-褒城-寧強-廣元-劍門-劍閣-
梓潼一綿陽。從西安到寶雞有火車,到寶雞後又要換汽車,經川陝公路翻越秦嶺進四川。
在寶雞停留了一兩天等車,住在一座不要錢的二層木樓的樓板上。記得那時的寶雞就只有一條主要的街,渭水從市邊流過。
公路車仍是卡車,而且因汽油短缺,汽車的燃料是木炭。卡車後裝一個大罐,燒木炭產生一氧化碳。功率比燒汽油低,馬力不足,這種車當時叫“木炭驢"。車上總帶兩個大的三角木樁,當車上山爬坡坡時,爬不動了司機的助手就趕快下車將木樁墊在後輪上,免得汽車下滑。然後乘客再下來減輕負載並幫著推車。
汽車從寶雞開出不久就進入秦嶺的群山。張嗣瀛國中三是在青島上的,未去青島前沒有見過大海。進入秦嶺之前也沒見過大山。大海一望無際,群山綿亘起伏,都是看不到邊。這是大自然之大,是大自然。臨長河大海之邊,立崇山峻岭之巔,其感受對人心胸的陶冶。是讀任何書所不能代替的。所以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公路在山間盤旋迂迴,當汽車爬至峰頂時,向下望去,公路從極遠極低的地方,迴旋而上,直至腳下,又伸展向遠方,沒入無際的山林中。由於山的高度不同,氣溫也不同,因而山林的顏色也不同,有綠有紅有黃,遠近濃淡,五彩斑斕,好一幅祖國的壯麗河山圖。
關山相連,一路經過不少關隘。先看到的是刻在石壁上的三個剛勁大字“大散關”進入
秦嶺時已是九月初秋,讓人想起“鐵馬秋風大散關”的詩句。此時已遠離家人;憶及“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蘭關馬不前”,如今關山相阻,與親人不知何日再相逢。
第一站宿在雙石鋪。再啟程經留壩,附近有留候祠,留候就是張良。然後再過褒城、
勉縣、寧強。記得有一次車半途停在一個廟中,因聽說前面有車被土匪搶劫,不敢走了,就宿在廟中,所幸再走並未遇上土匪。
從寧強再往前走,過七盤關就進入四川了。入川後的第一個大站是廣元,在嘉陵江邊。由此渡江,再走是劍門關。劍門有七十二峰,直插雲天。這些山在四川的那面是坡的,但到了劍門,卻如刀劈一樣垂直而下,形成一道綿亘高聳的千仞屏障。從陝西入川只有這一條咽喉通道,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天地造物,如此鬼斧神工。四川有幾座名山,稱為天下之最:劍門天下險,峨嵋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後兩座山後來張嗣瀛也去過。
路上偶爾還能看到棧道的痕跡。這是將粗大的鐵釺打入岩壁,上面鋪上木板;再用鐵索加固。在根本無路的山崖上造出了懸空通道,使人聯想到當年諸葛軍師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木牛流馬、運兵運糧的那些籌劃和智慧。
古入說:“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不走不知道。即使有了汽車,爬上爬下也夠累了;何況古時只靠畜力和步行。
在四川境內的一些旅店,張嗣瀛曾不止一次地看到門口貼有這樣的
對聯:未晚先投二十八,雞鳴早看三十三。後面兩個數字是什麼意思?想一想,明自了:星有二十八宿,天有三十三重。
原來是:未晚先投宿,雞鳴早看天。
劍門下來是劍閣,再下來是梓潼,已經走出了山區。再走不遠,就到達了張嗣瀛的
目的地:涪江之濱的綿陽。回到張嗣瀛國中一時上過的學校,當時的國立第六中學(現綿陽南山中學)。
這次路程曲曲折折有兩三千里,汽車、火車、步行共走了一個多月。到達綿陽時已經是十月初了。那年張嗣瀛十八歲,這是張嗣瀛人生中第一次走過的長路。也是張嗣瀛一生中永遠不會忘記的一次旅程。有了這次旅程,以後多遠多難的路,張嗣瀛一個人也敢走,也能走。1944年的暑假,張嗣瀛考取了武漢大學,去樂山讀書。第二年的暑假,張嗣瀛陪一位中學時的同學去重慶考大學,在坐從重慶到瀘州的船回來的路上,聽到了日本無條件投降的訊息;張嗣瀛又一次流出了眼淚。面對滾滾東去的長江,這中華民族的血脈,它永不停息地在祖國軀體中日夜奔騰。
學術成就
早期從事運動穩定性及最優控制的研究,其中有新型的有限時間區間穩定性。在自動控制領域取得一系列系統性理論成果,解決過武器研製中的重要關鍵問題。參加“紅箭-73”反坦克飛彈的研製,解決了控制系統的關鍵問題,解決了因控制指令交叉耦合而不能中靶的關鍵問題,取得突出實效,獲1978年
全國科學大會“做出重大貢獻的先進工作者”獎,1993年冶金部“在冶金軍工創業和發展中,做出突出貢獻”獎。
對於微分對策理論,建立了一整套關於定量與定性兩類基本問題的新理論和方法,形成新體系。提出並論證了定性微分對策的極值性質,提出了定性極大值原理,並與一系列套用結合。獲1987年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
主從對策理論是其擴展研究,提出懲罰量等新概念及定量計算。在20世紀90年代提出並開闢一全新方向,即複雜控制系統對稱性和相似性結構與控制規律的研究。得到系統的規律,即這類結構可使系統降維、分解、化簡,並得到簡化的控制規律。對
非線性系統及組合大系統已取得系統性的結果並獲1995年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199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在國內外先後發表論文200餘篇、專著2部。代表作有:《有限時間區上的運動穩定性》、《軌線受限的最優控制問題》、《一種解定性微分對策及確定能控區邊界的新方法》、《定性極值原理的某些套用》、《空戰中角色二重性問題》、《集合覆蓋法》等論文40餘篇。著有《微分對策》一書。他的《微分對策及定性極值原理研究》獲中國國家教育委員會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及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
在國內外重要期刊和國際會議上發表論文300餘篇,出版專著1部,主編書1部。1986年創辦了《控制與決策》學術期刊並出任主編。1983年張嗣瀛出任《中國大百科全書〈自動控制與系統工程卷〉》編委兼控制理論分支主編。1989年又創辦了全國性的“中國控制與決策學術年會”,任會議文集主編。2005年他與中國科學院院士戴汝為一起,創辦了《複雜系統與複雜性科學》學術期刊並共同擔任主編。張嗣瀛院士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二屆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學科評審組成員,中國自動化學會常務理事,以及《信息與控制》副主編,《自動化學報》等4個學報的編委。1986年他主持了國際自動控制聯合會(IFCA)的“建模、決策與對策(MDG)國際學術會議”,並任國家組織委員會主席。
主要學術成就為:提出了定性極大值原理,建立了一整套關於定量與定性兩類基本問題的新理論和方法,形成新體系,並給出一系列套用,獲1987年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和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主從對策理論是其擴展研究,也取得系統研究成果,獲1992年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90年代提出並開闢一個全新研究方向,即複雜控制系統對稱性和相似性結構與控制規律的研究,對非線性系統及組合大系統已取得系統性的結果,獲1995年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1993年獲冶金部“在冶金軍工創業和發展中,做出突出貢獻”獎。
社會地位
中國自動控制專家。
1925年4月5日生於山東章丘。
1948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機械系,
1957~1959年在蘇聯莫斯科大學數學力學系進修。
歷任
東北工學院工程力學系系主任、自動化研究所所長、教授。
現任青島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複雜性科學研究所所長,《複雜系統與複雜性科學》雜誌主編,中國科學院院士。
他還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自動化學會常務理事,《信息與控制》雜誌副主編和《控制與決策》的主編。
人物評價
此人雖然80歲,但是做起報告來,特別有精神,佩服。他的學生滿天下,東大的另外一個院士--柴天佑也是他的學生,瀋陽很多高校的自動化方面專家,中科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副所長等等。是他,帶著東大自動化走在中國前茅,也是他,帶著東大老師的思維前進,是他,讓我深深
感動,因為他的平易近人,因為他的生活簡樸
他的思維很敏捷,正如東北大學信息學院劉建昌教授所說:“張嗣瀛院士不滿足於我們信息學院全國爭一流的目標,他的目標是全國一流”,大師級的人物就是不一樣。
一個人的歷史是自己書寫的,張先生要求我們記住“從善如登,從惡如崩”的道理。不要辜負好的時代,不要辜負了自己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