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原國民黨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主任委員)

張繼(原國民黨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主任委員)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1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繼(1882年一1947年12月15日) 字溥泉。河北滄縣人。

早年就讀於保定蓮池書院。1899年東渡日本, 先入東京善鄰書院, 後入早稻田專門學校(旋改稱大學),攻讀政治經濟。曾於1937年初任國民黨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主任委員,1947年12月15日去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繼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882年
  • 逝世日期:1947年
  • 畢業院校日本早稻田大學
  • 出生地:河北滄縣
東渡求學,宣傳革命,擁孫反袁,走向反共,晚年生涯,

東渡求學

早年就讀於保定蓮池書院。1899年東渡日本, 先入東京善鄰書院, 後入早稻田專門學校( 旋改稱大學) , 攻讀政治經濟。他接受西方資產階級學說影響,目睹清政府腐敗,萌發革命要求,1902年參加東京留學生青年會, 後結識孫中山

宣傳革命

1903年回國至上海,與章太炎鄒容章士釗結為兄弟, 任《蘇報》參議。《蘇報》被封后, 與章士釗等續辦《國民日日報》。1904年去長沙,任明德學堂教習,參與黃興創立華興會的活動, 後因受萬福華謀刺前廣西巡撫王之春案牽連, 與黃興等被拘。獲釋後再赴日本,被推為留學生會總幹事。

擁孫反袁

1905年在東京加入同盟會,被推為同盟會本部法務部判事及《民報》編輯人兼發行人。1908年赴法國,參加辦《新世紀》雜誌。辛亥革命後,回國任同盟會交際部主任兼河北支部長。1912年8月同盟會改為國民黨,任參議。1913年4月國會成立,當選為參議院議長。“ 二次革命” 失敗後流亡日本,繼去歐美,從事反對袁世凱的活動。
1917年隨孫中山至廣州,旋任護法軍政府駐日代表。1921年任國民黨廣州特設辦事處幹事長、國民黨宣傳部長、北京支部長。在孫中山聯俄聯共、改組國民黨之始, 他是支持者之一。

走向反共

1922年11月曾持孫中山親筆信由上海至北京,與蘇俄使者越飛晤談。他希望立即得到蘇俄的軍火援助, 以軍事行動推翻北京政府。由於一時無法得到軍火援助,他對聯俄聯共的態度逐漸冷淡。在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 當選為中央監察委員,但隨即公開反對孫中山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與謝持、鄧澤如聯名提出“ 彈劾共產黨案”,並要求孫中山反共, 受到了孫的嚴厲斥責。
孫中山逝世後,和謝持、鄒魯等人加劇反對孫中山三大政策的活動。1925年11月在北京西山舉行所謂的國民黨一屆四中全會, 通過了一系列反共決議, 他雖因病未能出席, 但仍簽名表示參與。1926年3月西山會議派在上海召開所謂的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他主持開幕會議,並被推選為所謂的中央執行委員。
1927年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後,蔣介石汪精衛和西山會議派合流,他被視為反共“ 元老”, 在9月組成“ 特別委員會” 時列名為委員。1928年10 月任國民黨政府司法院副院長、北平政治分會主席。1931年12月任立法院長。1933年2月任國民黨駐華北辦事處主任。
抗日戰爭爆發後,他仍堅持反共立場,1939年任中央慰勞團總團長北赴榆林途經延安,對解放區的一切表示“愈覺厭惡”。以後又主張“修正”政治協商會議軍事三人小組協定條款,支持蔣介石發動內戰。

晚年生涯

晚年主持國民黨黨史和民國史編纂工作,1937年初兼任國民黨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主任委員。1947年1月任國史館館長。同年12月15日病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