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農智力層次理論是一種智力結構理論。 20 世紀 40 年代,英國學者伯特接受並發展了斯皮爾曼的智力二因素理論,提出智力層次結構的假想。後來弗農(1961)詳細而具體地闡發了伯特的思想,提出:智力由按層次組織的因素構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弗農智力層次理論
- 提出時間:20世紀40年代
- 提出者:伯特
- 性質:一種智力結構理論
弗農智力層次理論是一種智力結構理論。 20 世紀 40 年代,英國學者伯特接受並發展了斯皮爾曼的智力二因素理論,提出智力層次結構的假想。後來弗農(1961)詳細而具體地闡發了伯特的思想,提出:智力由按層次組織的因素構成。
弗農智力層次理論是一種智力結構理論。 20 世紀 40 年代,英國學者伯特接受並發展了斯皮爾曼的智力二因素理論,提出智力層次結構的假想。後來弗農(1961)詳細而具體地闡發了伯特的思想,提出:智力由按層次組織的因素構成。一般因素(G)位於層次頂端,又可分成兩大因素群:語言——教育因素(V∶ED)和實用——機械...
英國心理學家弗農南(Vernon,1961)提出了智力層次結構理論。他以一般因素為基礎,構想出因素間的層次結構:智力的最高層次是一般因素(G);第二層次分兩大群,即言語和教育方面的因素(V:E)、機械和操作方面的因素(K:M),叫大因素群;第三層次為小因素群,包括言語、數量、機械信息、空間信息、用手操作等...
作為一個多因素、多側面和多層次結構的智力,依據採取的理論假設、測量工具、研究方法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智力結構模型。建立在各因素簡單相加基礎上的有斯皮爾曼的二因素論、桑代克的多因素論、瑟斯頓的群因素論;多維多層的結構模型有弗農的層次結構理論、施萊辛格和格特曼的二維結構模型、吉爾福特的三維結構模型。...
1961年英國心理學家弗農(P.E.Vernon)提出了智力層次結構理論(hierarchical structure theory of intelligence)。他以一般因素為基礎,構想出因素間的層次結構。圖:智力層次結構模式 他認為,智力的最高層次是一般因素(G);第二層次分兩大群,即言語和教育方面的因素(V∶E)及機械和操作方面的因素(K∶M),...
其他智力理論 美國瑟斯通的智力多因素論認為智力不是單一的G因素,而是許多主要的、基本的、彼此相關的能力因素群。美國心理學家弗農提出了智力三層次模型,認為G因素處於智力結構的最高層,貫穿於其他所有智力之中;第二層是言語能力ihe操作能力兩個因素,分別控制著第三層次的主要心理能力,如數學、語文等。
其實,弗儂的層次結構理論是在斯皮爾曼的G因素和S因素之間增加了兩個層次,是斯皮爾曼二因素論的深化。三元智力理論 當代美國心理學家斯騰伯格從信息加工心理學的角度出發,提出了三元智力理論。他認為,智力理論可分為三個分理論:①情境分理論,闡明智力與環境的關係;②經驗分理論,闡述智力與個人經驗的關係;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