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禮記》云:“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意即治國安民,第一要務就是推行道德教化。可見,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群書治要》是唐朝君臣開創大唐貞觀盛世的治國龜鑑,是歷代古聖先王治國安民的經驗集萃。本書是兩位作者在學習《群書治要》後結合當前社會現實所作的心得報告。《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從看如何構建和諧社會》是中共中央黨校劉余莉教授在學習《群書治要》後,結合中國古聖先賢教誨,聯繫當前的國情和社會現實,指出要構建和諧社會,實現“中國夢”,就一定要重視國民的道德教育,並總結了中國傳統道德教育的特點和經驗,可為今日領導幹部的借鑑。 《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從看社會治亂的特徵和規律》是作者蕭祥劍老師在學習《群書治要》後所作的一篇演講報告。該報告指出了中國傳統價值觀中社會治亂的標準,更透過歷史,總結了中國幾千年社會治亂盛衰的規律,強調了社會風俗、經濟發展和道德教化對社會盛衰的重要影響,為領導幹部如何運用《群書治要》的智慧,實現社會的長治久安提供了鏡鑒。

基本介紹

  • 書名: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 類型:人文社科
  • 出版日期:2013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1338617
  • 作者:劉余莉 蕭祥劍
  • 出版社:中國華僑出版社
  • 頁數:194頁
  • 開本:16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兩位傳統文化老師學習《群書治要》後,結合當前社會現實所做的心得報告
★文化是民族之靈魂 教育是文化之生機
★我們希望籍由這本小書,為您開啟中華文化之大門,領會古聖先賢以德為本、以教為先的良苦存心,繼往聖,開來學,為中華文明的承傳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作者簡介

劉余莉,中央黨校哲學部教授、倫理學專業博士生導師,從事中國傳統倫理學的研究。曾獲英國赫爾大學哲學博士、新加坡國立大學博士後,並應邀到英、意、美、加、澳、日、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中國香港等地,圍繞著“中國傳統文化及其當代價值”等專題進行演講和研討。講授課程有《中國傳統倫理思想》《中國古代官德》《以德修身、任人唯賢》《傳統文化與和諧社會》《傳統文化與幸福人生》《傳統文化與中國式管理》《領導幹部心理調適》等。代表著作有英文專著《TheUnity of Rule andVirtue》(2004),中文著作《儒家倫理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心態即命運:正說傳統人生智慧》(世界知識出版社2010年)等,在牛津的《中國哲學》、《套用哲學》等知名期刊發表中英文論文百餘篇 蕭祥劍,湖南省城步縣人,蘭陵蕭氏後裔,從事出版工作十餘年,於近年接觸傳統文化,深受其益。2010年讀到《群書治要》,先後承擔《群書治要考譯》《群書治要譯註》的出版工作

圖書目錄

建國君民 教學為先——從《群書治要》看如何構建和諧社會
一、其人存,則其政舉——社會治亂的根本在人心
二、忽視道德教育的制度建設容易導致的問題
三、中國傳統道德教育的特點和經驗
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從《群書治要》看社會治亂的特徵和規律
一、社會治亂的標準
二、社會治亂的特徵以及規律
三、如何運用《群書治要》的智慧實現社會的長治久安
附錄一:對傳統文化復興的思考
一、內涵:以和諧為貴
二、復興:以教學為先
三、弘傳:以德為本
附錄二:《群書治要》治化格言選錄

序言

我們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在大部分的時間裡,都走在世界的前列。然而,近代以來,由於受到西洋列強的侵略,導致民族自信心喪失,我們的固有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
近年來,隨著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重視和中國經濟的崛起,在無數仁人志士的努力推動下,中華傳統文化的復興開始走向春天。
尤其是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令人激動的“中國夢”,指出“實現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夢想”。同時還指出,實現“中國夢”,一定要走中國道路,凝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
文化是民族之靈魂,教育是文化之生機。要實現“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首先就是要復興我們的傳統文化,因為這是我們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家園,是中華民族永不枯竭的前進動力。
偉大的中華文明,歷久彌新,博大精深,尤其是給我們的後人留下了大量的承載著千年智慧的典籍。例如唐朝時期的《群書治要》,就是這樣一部飽含古聖先王修齊治平的智慧、經驗、效果的治國寶典。這部書曾經開創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的最高峰——“貞觀之治”。今天,這部書在塵封一千三百多年後,再次成為備受世界各國領導矚目的資政要典和國人學習傳統經典的重要典籍。
本書收入了兩位作者學習此書後所作的心得報告。
《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從看如何構建和諧社會》是中共中央黨校劉余莉教授在學習《群書治要》後,結合中國古聖先賢教誨,聯繫當前的國情和社會現實,指出要構建和諧社會,實現“中國夢”,一定要重視國民的道德教育,並總結了中國傳統道德教育的特點和經驗,為今日的領導幹部提供借鑑。
《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從看社會治亂的特徵和規律》是《群書治要譯註》的執行主編蕭祥劍老師在學習《群書治要》後所作的一場演講報告。指出了中國傳統價值觀中社會治亂的標準,更透過歷史,總結了中國幾千年歷史中社會治亂興衰的規律,強調社會風俗、經濟發展和道德教化對社會治亂興衰的重要影響,為領導幹部如何運用《群書治要》的智慧,實現社會的長治久安提供鏡鑒。
書中還附錄了著名傳統文化學者鐘茂森博士的《對傳統文化復興的思考》一文和《群書治要》一書中關於道道德教化的經典格言,為廣大領導幹部和有志於復興和推動傳統文化的志士仁人提供參考。
一個民族,如果沒有自己的文化,是沒有希望的;一個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文化,是可悲的。沒有自己的文化,一個民族就會失去自信心;有自己的文化而不懂得尊重,就不會得到外人的尊重。
我們的祖先創造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我們相信,中華民族的子孫後代也一定能夠創造新的輝煌。一個民族只有找到自己文化的根源,從中汲取營養,才能讓民族和國家興旺發達;一個民族只有重視自己的根文化,將根文化教給自己的國民,用根文化哺育子孫後代,以此世代傳承,這個民族才富有生機和活力。
我們希望籍由這本小書,為您開啟中華文化之大門,領會古聖先賢以德為本、以教為先的良苦存心,繼往聖,開來學,為中華文明的承傳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最後,請讓我們牢記祖先的教誨——孝是中華文化根,敬是中華文化本。落實在孝親尊師。中華傳統文化,五倫、五常、四維、八德是也。文化是民族之靈魂,教育是文化之生機。故安身立命,教學為先;創業齊家,教學為先;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穩定和諧,教學為先;國豐民安,教學為先;太平盛世,教學為先;長治久安,教學為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