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又謙傳統文化學校國學伏羲班

北京又謙傳統文化學校國學伏羲班

北京又謙孔子書院是以國學為特色的全日制學校(國家正規學籍).學堂承蒙王財貴、彭鑫等知名教授專家指導,具有傳統文化氣息,涵蓋私塾經典與體制課程,開辦弟子規課堂、夏令營、冬令營、論壇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又謙傳統文化學校國學伏羲班
  • 辦學理念:以聖為師 志在聖賢
  • 課程設定:自省類
  • 靜定類:書法、靜定練習
一、學校介紹,二、辦學理念,三、課程設定,四、書院一瞥,

一、學校介紹

北京又謙孔子書院致力於繼承和傳播中華優秀文化,下設國學經典班、讀書會與合唱團等。
中國教育學會研究表明,經典誦讀對孩子的幫助主要表現在:1.培養良好習慣,奠定完善品格;2.開發記憶潛能,提升語文水平;3.提高專注能力,提高學習效率;4.奠定知識基礎,啟發理解能力。
《禮記》曰:“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復興,必然將肇始於民眾的讀經教育和倫理教育。
於是,又謙定位於“大眾之家”——大眾同力共學之書院。傳統文化教學宜走親民路線,降低門坎,使更多民眾接觸國學從而受益,集合社會力量辦學,所謂“十方來十方去十方為十方”;又謙寄望於“大方之家”——以培養德才兼備國之棟樑為教育目標。教學宜立志宏遠,力行聖教,為天下治平而奮鬥,所謂“大家教大家學大家作大家”。
傳統文化教學中尤其注重中華美德的培養與力行。“不學禮,無以立”。通過《弟子規》的學習和踐行,孩子從小就養成孝親敬長的仁善之心,端正尊師重道的謙恭心態,培養知義明恥的榮辱觀,懂得為人處事的道理,鍛鍊自立自強的品性與能力,涵養儒雅寬厚的丈夫氣度。

二、辦學理念

以聖為師 志在聖賢
家教為根 親師共學
德育為本 孝親尊師
因材施教 寓教於樂
學以致用 隨順自然
才藝兼備 博學融通
北京又謙傳統文化學校國學伏羲班
以聖為師 志在聖賢 (榜樣設立、立身標準、教育理想、基本教材)
註:《禮記·學記》曰:“凡學,官先事,士先志。”以往聖先賢為榜樣,通過誦讀《弟子規》等經典,明辨是非、分明善惡,以孝悌忠信等正義節操為立身處世之標準,建立以“為天下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後世開太平”之人生理想。
北京又謙傳統文化學校國學伏羲班
家教為根 親師共學 (親職教育、早期教育、學學相半、教學相長)
註:“教子嬰孩”,重視和把握幼兒期這一人生最佳的教育時機,以人類智慧最優秀的結晶——傳統經典為主要教材,為孩子日後的成才打下堅實的基礎;“至要莫若教子”,以家庭為早期教育之第一課堂,以家長為毋容置疑、無可取代之首位教師,明確和發揮家長在早期乃至後續教育中的主導作用。
“至樂莫若讀書”,家長及老師在寖潤經典與力行聖教之中,感悟經典的智慧與圓融,體貼聖賢教誨的親切與悲憫,乃至平常日用中實踐進而受益,並潛移默化地將此“至樂”傳遞給孩子!如此,我們會發現孩子所呈現的亦是一派興致勃勃的讀書之樂!
《學記》曰:“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學習過後才會知道學識不足,教人之後才發現學而不達。知道不足,然後才能反省,進而努力向學。學而知困,然後才能自我勉勵,發奮圖強。於是乎,教與學相輔相成。經典中蘊藏大道,家長、老師與孩子們共學,教學相長,必然共同收穫成長的充實與幸福。
北京又謙傳統文化學校國學伏羲班
德育為本 孝親尊師(君子務本、本立道生、感恩孝親、尊師重道)
註:《大學》云:“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古聖之教啟發後人明悟物之本末,知所先後,則近道矣。《論語》云:“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歟。”以蒙學經典《弟子規》為例,在弟子教育中有七項之六者為品德養成。
“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是故君之所不臣於其臣者二:當其為屍則弗臣也,當其為師則弗臣也。大學之禮,雖詔於天子,無北面,所以尊師也。”
所謂“一分功德,從一分恭敬中求。”一切智慧、學識與福德皆由感恩孝親與尊師重道中獲得。書院注重中華美德的培養。通過《弟子規》的學習與踐行,孩子從小就養成孝親敬長的仁善之心,端正尊師重道的謙恭心態,培養知義明恥的榮辱觀,懂得為人處事的道理,鍛鍊自立自強的品性與能力,涵養儒雅寬厚的君子氣度。
北京又謙傳統文化學校國學伏羲班
因材施教 寓教於樂 (禁於未發、合乎時宜、個性培養、快樂讀經)
註:《學記》曰:“大學之法,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陵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
古聖教人之法,法無定法,因材而異,因時而異。在邪惡念頭未發之時,即以德教與禮儀來開蒙培正,以防患於未然。依據弟子的根基,合乎時宜,施以教誨,不茫進,不束縛,引導弟子互相觀摩,互相提攜,長善救失,營造輕鬆和諧的治學氛圍。
寓教於樂,使學習返璞歸真,還原其充實而快樂的本來面目。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面對無限廣大、充滿未知的大千世界,人們本自具有極強的求知慾。故,孩子們本身蘊含著濃厚的求學興趣,這是本能的顯發,是一件自自然然的事情。然而,就現今的情況,孩子們對學習產生了厭倦和排斥,這必定是家長和教育界所亟待思考的問題。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更進一層,聖人講:學習與實踐不僅是本能的訴求,還是一種令人愉悅的事情。可見,對於孩子們而言,學習應該是有趣和快樂的。
北京又謙傳統文化學校國學伏羲班
學以致用 隨順自然(貼近自然、習勞感恩、符合人性、知行合一)
註:就“教育”二字,“教”解作“上所施,下所效”;“育”解作“養子使作善也”。因此,教育即是圍繞“善”的施行與效仿。所以,教育不是僅存在書本、課堂和考卷上的,教育是離不開生活的。學習經典,不只是讀,重在發揮其作用,即是將經典的智慧與教誨融入生活。教育與生活達到統一,才能稱之為教育。
我們提倡“以生活的態度看待教育,以教育的態度看待生活”。
所謂“以生活的態度看待教育”,即是指教育的生活化,打破僵硬刻板而沒有生活氣息的教育,還原教育的面目,以期學以致用。
於是,我們要在書院營造一種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以培養孩子在外對長輩的恭敬,助長其對父母的孝心;引導孩子與同學和諧相處,助長其對兄弟姐妹的悌道;鍛鍊孩子的體魄與膽量,助長其生活自理能力和自強不息的精神;鍛鍊孩子動手與動腦,啟發孩子的感恩心,助長其做家務的能力與嚴謹;啟發孩子對集體的奉獻精神,助長其對家庭的責任感……
所謂“以教育的態度看待生活”,是指生活中時時處處都是教育,生活就是一個大課堂。傳統文化教育不是單指在學校特定環境和時間內有限的教育,更應該由父母將其繼續滲透到生活之中,使其成為全方位立體的教育模式。於是,親職教育既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又是學校教育的延伸。
孩童階段的教育包括父母師長自覺的再教育,甚至根本上取決於後者。所謂“教兒教女先教己”。教孩子向善,父母師長須先做到;教孩子好學上進,自己須先力行。所謂“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父母在日常中“以身作則”,孩子們薰染於其間,良好的教育就在潛移默化中發生了。
真正的教育是隨順自然的。在自然界,依據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法則而農作,就是隨順自然。於生存環境而言,親近自然、觀察自然、感悟自然,進而感恩和保護自然,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天人合一”,就是隨順自然。於人生成長階段,依循胎兒養性、童蒙養正、少年養德、青年養志、中年養心、老年養福而立身,即是隨順自然。在人世間,遵循父子、夫婦、君臣、長幼、朋友的自然法則而處世,就是隨順自然。
隨順自然,合於大道,便是“德”。隨順自然的教育,即是道德教育。
北京又謙傳統文化學校國學伏羲班
才藝兼備 博學融通 (君子不器、游於六藝、一門專精、廣博治學)
註:古代育人,以“君子不器”為上,依“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之秩序,以期成為文武兼備、德藝雙馨的通達之士。先學老實,進而變通;一門專精,進而通達。
是故,《學記》曰:“大學之教也,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不學操縵,不能安弦;不學博依,不能安詩;不學雜服,不能安禮;不興其藝,不能樂學;故君子之於學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不通曉鳥獸草木、天時人事,不會譬喻,詩就作不好;不會灑掃應對,禮節便施行不當;對於六藝等技藝沒有涉獵,學習的興趣就培養不起來。所以,君子之治學不離其心,在德,在藝,在學,在息,在用,在游,時時納之於心,處處體現於外。念茲在茲,和乎其道。

三、課程設定

1.設定原則
身體力行、教學相長、靜定開慧、動靜相宜、德本藝末、因材施教、知書達理、學以致用、身心和諧、志存高遠
2.具體課程與活動
自省類:晨省昏定、日記
培德類:弟子規、感恩詩歌、生活實踐、公益活動、感恩孝親夏令營、論壇、冬令營、國學春晚
磨練類:晨練、太極、武術、體驗性遊學、農耕、軍訓
知識類:中文讀經、吟誦、英文經典與詩歌、甲骨文、語數英、故事會
靜定類:書法、靜定練習
個性類:聲樂、圍棋、國畫、古琴、課外閱讀
家長類:讀書會、親子活動等
北京又謙傳統文化學校國學伏羲班

四、書院一瞥

北京又謙傳統文化學校國學伏羲班
北京又謙傳統文化學校國學伏羲班
北京又謙傳統文化學校國學伏羲班
北京又謙傳統文化學校國學伏羲班
北京又謙傳統文化學校國學伏羲班
北京又謙傳統文化學校國學伏羲班
北京又謙傳統文化學校國學伏羲班
北京又謙傳統文化學校國學伏羲班
北京又謙傳統文化學校國學伏羲班
北京又謙傳統文化學校國學伏羲班
北京又謙傳統文化學校國學伏羲班
北京又謙傳統文化學校國學伏羲班
北京又謙傳統文化學校國學伏羲班
北京又謙傳統文化學校國學伏羲班
北京又謙傳統文化學校國學伏羲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