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直屬公益一類正處級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西壯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 成立時間:2006年12月
- 所屬部門: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廳
- 所屬地區:廣西壯族自治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直屬公益一類正處級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
廣西壯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直屬公益一類正處級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機構沿革廣西壯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於2006年12月成立,與原自治區文化廳公共文化處合署辦公。2012年7...
許曉明,女,壯族,現任廣西壯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民族藝術》主編、研究員。人物經歷 現任廣西壯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民族藝術》主編、研究員。所獲榮譽 2021年11月,被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文化和...
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成立於2009年1月4日,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是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有關檔案精神,經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核准,由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廳與廣西民族大學合作共建的學術機構。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設...
三月三(壯族三月三),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武鳴區民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一。三月三(壯族三月三),又稱歌圩節、歌婆節或歌仙節,是壯族祭祀祖先、倚歌擇配的傳統節日,是壯族及其先民在特定的歷史條件和生活環境下,經過...
本屆影展由廣西民族博物館、廣西壯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共同主辦,為充分發揮民族志影像在非遺保護中的功能,本屆影展增設了“廣西非遺單元”。除了廣西民族博物館主會場外,還在廣西民族大學、賀州學院設立分會場。2020年 2020...
現任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一級巡視員,兼任廣西文聯副 主席。工作分工 協助主要領導分管公共服務處、非物質文化遺產處;分管廣西圖書館、廣西民眾藝術館、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成就及榮譽 1984年考上中山大學文藝學研究生,師...
非物質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實物和場所屬於文物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和《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保護條例》的有關規定。第四條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保存應當注重其真實性、整體性和傳承性,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科學規劃、...
2010年6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廳批准設立自治區級“河池銅鼓文化生態保護區”。2012年12月,國家文化部批准設立國家級“銅鼓文化(河池)生態保護實驗區”。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該項目...
壯族天琴藝術,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一。壯族天琴藝術,又稱“唱天”、“彈天”、“跳天”,是唱、彈、跳融合的歌舞音樂,主要流傳於崇左市的龍州、憑祥、寧明、大新、天等、扶綏,防城港市的防城...
2001年5月20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公布,河池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壯族螞蟲另節項目單位保護資格。壯族螞蟲另節傳承基地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東蘭縣巴疇鄉巴英村。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李村靈,女,廣西壯族自治區靖西縣人。2018年5月,李村靈入選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廣西壯族自治區靖西市申報。項目名稱:壯族織錦技藝。.保護措施 從2005年開始,靖西縣有關部門全面深入開展普查工作,徹底摸清...
入選“廣西新世紀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被自治區黨委、政府授予“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被國家人事部、文化部授予“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先進個人”,文化部優秀專家。主要社會兼職 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副會長 廣西壯學學會副...
傳承保護 2019年3月21日,螺螄粉發源地廣西柳州官方表示,感謝海外友人的關心,螺螄粉是廣西非遺,正逐步申請國家和世界級非遺。2021年5月24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申報的柳州螺螄粉製作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河池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河池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壯族螞節、壯族銅鼓習俗”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負責民族文化藝術、文化產業發展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學術研究、考察等工作。此外,還負責承擔廣西文化產業研究中心、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具體工作。承擔了 “山水實景演出研究”“民族文化精品走東協平台建設研究”“村級公共服務中...
(六)指導、推進文化和旅遊科技創新發展,推進全區文化和旅遊行業信息化、標準化建設,指導行業職業教育工作。(七)負責全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普及、弘揚和振興。(八)統籌規劃全區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
欽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中心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所獲榮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欽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中心獲得“民間信俗(欽州跳嶺頭)”保護單位資格。
北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於2012年6月由原北海市粵劇團轉制而成,為財政全額撥款副縣(處)級事業單位。主要職責 主要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研究、展演;從事有地方特色的戲劇、戲曲、音樂等藝術創作、展演;從事藝術研究、...
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發展協會在廣西南寧 成立。發展歷史 2022年11月3日,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髮展協會在南寧揭牌成立。2023年2月10日,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髮展協會非遺旗袍委員會在南寧揭牌成立。主要職能 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生態博物館是在原來的地理、社會和文化條件中保存和介紹人類群體生存狀態的博物館,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有效模式。2003年底廣西啟動民族生態博物館建設,相繼建成了南丹縣白褲瑤民族生態博物館、三江侗族自治縣侗族生態博物館、靖西舊州壯...
保護措施 2018年12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公布,藤縣文化館建設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藤縣獅舞)傳承基地入選第七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平台。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