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時期乃至2020年,是廣州精心打造經濟中心、
文化名城、山水之都,建成帶動全省、輻射華南、影響東南亞的現代化大都市的關鍵時期。根據《中共廣州市委關於制定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本綱要對“十一五”時期全市發展的方向、目標、任務和重大舉措作出了總體部署,是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性、綱領性、綜合性規劃,也是編制本級和下級專項規劃、區域規劃以及制定有關政策和年度計畫的依據。
註:
一、預期性指標:是政府期望的發展目標,主要依靠市場主體的自主行為實現。政府要創造良好的巨觀環境、制度環境和市場環境,並綜合運用各種政策引導社會資源配置,努力爭取實現。約束性指標:是在預期性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並強化了政府責任的目標,是市政府在公共服務和涉及公眾利益領域對各級政府和各有關部門提出的工作要求,政府要通過合理配置公共資源和有效運用行政力量確保實現。
二、2005年預測值一欄中,帶"*"號者為2005年統計快報數。
第一篇 全面進入經濟社會發展新階段第一章發展基礎與環境
一、發展基礎
“十五”時期是我市經濟和社會發展充滿挑戰和考驗的五年,也是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廣州堅持加快發展、率先發展、協調發展,提前實現“十五”計畫主要發展目標,現代化大都市建設邁上新台階,為“十一五”時期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增強
“十五”以來,全市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3.8%,高於計畫目標1.8個百分點,一般預算財政收入按可比口徑年均增長16.8%。2005年,全市經濟總量達到5115.75億元,比2000年接近翻一番,在國內城市中居第三位;按戶籍人口和常住人口計算的人均GDP分別達到8393美元和6520美元,達到中等已開發國家和地區水平;每萬元生產總值能耗由2000年的0.91噸標準煤下降為2004年的0.78噸,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進一步增強。
(二)經濟結構進一步最佳化,產業競爭力明顯提升
產業結構不斷升級。工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十五”時期,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8.3%,呈現出明顯的重型化趨勢,汽車、石油化工、電子信息製造三大支柱產業帶動作用突出;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3.4%,物流、會展、金融、旅遊、信息等現代服務業方興未艾;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勢頭良好,2005年全市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25.3%;農業結構調整穩步推進,都市型農業發展取得可喜進展。
經濟國際化水平不斷提高。2005年,全市海關進出口總值534.88億美元,其中出口266.68億美元,均比2000年增長1.3倍。外商投資重點逐步轉向基礎設施、技術資金密集型產業和現代服務業,世界500強企業已有140家進駐我市。
區域增長極帶動作用不斷增強。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速超過30%,引領全市經濟快速發展,南沙、花都等區域正成為全市經濟騰飛的新引擎。
(三)城市建設管理成就斐然,宜居創業環境明顯改善
城市空間布局和基礎設施更加完善。番禺、花都撤市設區過渡工作順利完成,荔灣與芳村、越秀與東山並區,蘿崗、南沙設區,行政區域界線全面勘定理順,行政區劃結構不斷最佳化;“南拓、北優、東進、西聯”戰略穩步實施,建成區面積不斷擴大,中心鎮建設迅速推進。廣州白雲國際機場遷建工程(首期)、廣州大學城一期工程、廣州港南沙港區一期工程、廣州國際會展中心、捷運二號線、南沙港快速路等一批事關廣州長遠發展的重大項目相繼建成並投入使用,鐵路新客站動工興建,信息基礎設施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廣州陸海空交通樞紐齊備,已完成現代化大都市發展空間結構支撐體系的戰略布局,現代化大都市形象進一步凸顯。
城市管理切實加強。撤併村鎮和“城中村”改制改造全面推進,“兩級政府、三級管理、四級網路”的管理體制不斷完善,城市環境綜合整治成效明顯,出租屋和流動人員管理逐步走上正軌。
生態環境更加最佳化。“青山綠地”、“藍天碧水”工程進展順利,至2005年,全市綠化覆蓋率達36.38%,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1.32平方米,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71.34%(其中原老八區達到76.22%),榮獲“聯合國改善人居環境最佳範例獎”和“國際花園城市”等稱號。
(四)各項改革日益深化,體制創新取得明顯成效
市場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增強。各類要素市場建設不斷加快,中介服務體系日趨完善,信用體系建設走在全國前列。
政府職能進一步轉變。政府機構改革和審批制度改革不斷深化,機構設定更趨合理,行政效能顯著提高;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支付、收支兩條線和政府採購等制度全面實施,公共財政框架初步建立。
國有企業改革進一步加快。堅持在發展中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新組建了一批國有資產授權經營公司,現代企業制度不斷完善,國有經濟競爭力不斷提升。
(五)社會事業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
科技創新能力和教育水平大幅提升。年專利申請量連續居全國省會城市首位,中國留學人員廣州科技交流會已成為“人才廣交會”,吸引大批海外留學人員回國創業。教育事業發展迅速,“用地特困學校”改造驗收完畢,基本完成24所示範性普通高中建設和職業教育“281”工程,廣州大學城已有超過11萬名學生入讀。
文化體育衛生事業蓬勃發展。中國音樂“金鐘獎”永久落戶廣州,一批優秀文化成果榮獲國家級獎項。成功舉辦全國“九運會”和多次世界性單項比賽,取得2010年亞運會主辦權。社會醫療保險體制、藥品流通體制和醫療衛生體制三項改革不斷推進,成功戰勝“非典”疫情,一批醫療衛生項目建設進展迅速。
社會保障、勞動就業和人口工作有效推進。基本構建起具有廣州特色的“五道防線”保障體系,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蓬勃發展,救災應急機制日益健全。就業和再就業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城鎮登記失業率持續控制在4%以內。低生育水平保持穩定,年均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3.57‰以內,老齡事業不斷發展,人口素質不斷提高。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取得成效。切實推進依法治市,文明創建成果顯著,先後獲得並保持“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和全國“雙擁模範城”等稱號。
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十項民心工程”紮實推進,全市農民實現農業零稅賦。2005年,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18287元和7080元;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積分別達到18.7平方米和35.7平方米,居住條件明顯改善。城鄉居民消費結構不斷升級,住房、汽車、旅遊、教育、文化娛樂、康體等新興消費持續升溫。
二、面臨環境
本世紀前二十年是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廣州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新的階段,經濟發展更加注重速度與結構、質量和效益相統一,體制改革更加突出整體推進和制度創新,城市發展更加強調協同發展、生態優先和營造“兩個適宜”,產業結構調整更加遵循產業協調發展規律,對外開放更加重視全面提升開放水平,社會事業發展更加凸顯以人為本。“十一五”時期既是我市迅速提高綜合競爭力、全面推進現代化大都市建設的戰略機遇期,也是著力解決各類結構性和體制性矛盾,全面提高發展水平的挑戰期,總體上看,機遇大於挑戰。
(一)發展機遇
一是科學發展觀深入人心。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和建設和諧社會的戰略思想,為我市加快發展、率先發展、協調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思想保證。
二是新技術革命和經濟全球化迅速發展。信息技術與傳統產業加速融合,以生物技術、新能源技術為代表的新一輪技術革命方興未艾,為我市轉變經濟成長方式、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的跨越式發展提供了良好機遇;全球經濟中產業鏈聯動轉移趨勢明顯,有利於我市加快產業結構升級步伐。
三是國內經濟持續增長。國家關於緊緊抓住本世紀頭20年戰略機遇期的方針正在貫徹落實,東部率先、西部開發、東北振興和中部崛起的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加快推進,國內經濟成長進入新一輪上升期,產業結構和消費結構升級進一步加快,為我市加快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巨觀環境。
四是區域經濟一體化加速。CEPA的實施、中國-東協(10+1)自由貿易區的推進和泛珠三角(9+2)經濟合作的加強,使我市的地緣優勢更加突出,經濟發展的空間和腹地進一步拓展。
五是中心城市地位進一步加強。省委、省政府把廣州建成現代化大都市的戰略部署正在順利推進,我市發展基礎進一步夯實,發展環境進一步最佳化,集聚和輻射能力不斷增強。
六是主辦2010年亞運會蘊藏著新一輪騰飛的契機。將進一步提升我市的規劃、建設、管理水平和國際影響力,並帶動相關產業大發展。
(二)面臨挑戰
一是面臨的競爭更加激烈。國際新貿易保護主義、貿易摩擦等可能引發國際政治經濟環境的波動;我國加入WTO過渡期結束,各地呈現出全面開放、競相發展的態勢;區域之間的競爭已經成為包括產業、基礎設施、文化、管理、人才、形象等多種因素在內的綜合競爭,城市“軟實力”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我市全面提升發展水平的任務十分艱巨。
二是經濟成長方式有待進一步轉變。經濟成長中存在高消耗、低效率、難循環的現象,高技術產業和先進制造業實力仍然不強,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尚不適應現代化大都市要求;民營經濟的整體發展水平落後於國內先進地區,體制創新和技術創新對經濟成長的推動作用尚未充分發揮,經濟內生性增長動力不足。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整合、統籌各區域功能,實現城市總體功能最最佳化、增強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方面尚需進一步努力。
三是資源環境約束日益突出。原油、礦產等戰略性資源價格持續波動,建設用地趨緊,人口總量和經濟規模不斷增長,使我市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成為現實條件下的迫切任務。
四是平安和諧社會建設任重道遠。人口老齡化加快、流動人員增加、城市化和社會轉型加速將加大城市管理的壓力,我市在法制建設、社會治安、勞動就業、社會保障和社區服務管理等方面面臨繁重的任務。
第二章 指導思想與發展目標
“十一五”是我市發展史上承前啟後的重要時期,廣州站在一個新的發展起點上,必須牢牢把握髮展機遇,充分發揮綜合優勢,積極應對各種挑戰,更加突出營造“兩個適宜”的城市環境,更加突出促進產業協調發展,更加突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更加突出統籌城鄉發展,更加突出深化改革開放,更加突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努力開創現代化大都市建設的新局面。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以建設現代化大都市為總目標,以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模式轉型為主線,以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為動力,切實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加快建設活力廣州、文化廣州、祥和廣州、生態廣州,把經濟社會發展切實轉入科學發展的軌道,扎紮實實推進廣州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
二、發展目標
經濟社會發展與城市建設和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現代化大都市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到2010年全市人均生產總值達到1萬美元,比2002年翻一番,達到中等已開發國家和地區水平,城市環境面貌實現“一大變”,率先實現現代化,以現代化大都市的新姿態迎接第16屆亞運會;展望2020年,全市人均生產總值比2010年再翻一番,基本達到已開發國家和地區發展水平,把廣州建設成為帶動全省、輻射華南、影響東南亞的現代化大都市。規劃明確強化城市六大功能建設目標:
―――經濟中心。綜合經濟實力在國內城市中名列前茅,體制和技術創新對經濟的驅動力明顯增強,產業向集群化和高級化轉型,產業競爭力進一步提升,與周邊區域形成合理的產業梯度,要素綜合配置能力進一步增強;區域製造中心、商貿流通中心、金融中心、科技中心、信息中心優勢充分發揮,具有強大集聚和輻射能力的經濟中心基本形成。
“十一五”期間全市生產總值(GDP)年均增長12%,到2010年達到9500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到59%,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超過30%。
―――國際都會。陸海空重大交通基礎設施接近世界先進水平,功能齊備、輻射面廣、通達性強的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加快形成;在中國-東協(10+1)和CEPA的基礎上對外開放水平全面提高,在泛珠三角緊密合作的基礎上推動區域一體化和資源整合的能力明顯增強;建成泛珠三角乃至全國與東南亞經貿合作與文化體育交流的中心城市,成為具有廣泛國際影響力的活力之都和魅力之都。
到2010年,全市戶籍人口控制在810萬人以內,常住人口1090萬人,實現進出口總額超過850億美元,信息化綜合指數達到90%,城鎮人均道路面積15平方米,城市化率超過85%,外國人入境旅遊人數超過300萬人次。
―――創業之都。寬鬆高效的創業創新環境基本形成,對國內外優秀人才的吸引力不斷增強,各類社會主體的創業創新活力全面激發,自主創新能力明顯增強;教育事業蓬勃發展,人才機制進一步完善,基本建立適應現代化大都市要求的人才體系和區域創新體系,成為南中國乃至東南亞的創業之都。
到2010年,全市科技進步對工業經濟成長的貢獻率超過55%,研究與發展經費占GDP的比重超過2%,專利授權量突破1萬件,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65%。
―――文化名城。城市規劃建設的“形態”與文化蘊藉的“神態”有機融合,社會整體文明程度和市民文化素質不斷提高,高品位的都市文化和城市形象基本形成;文化體育設施日益完善,文化體育名人薈萃羊城;體現先進文化和都市風采的現代文化精品不斷湧現,嶺南歷史文化精華得到傳承與弘揚,城市文化生產力、競爭力和輻射力進一步增強,成為古今相承、中西融匯的文化名城。
“十一五”時期全市教育、文化藝術及廣播電影電視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0%,到2010年達到500億元。
―――生態城市。以“山、水、城、田、海”的自然格局為基礎,城市空間進一步拓展,布局進一步最佳化,逐步實現由沿江城市向現代化濱海城市的轉變;循環經濟迅速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的城市環境初步形成;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備、環境優美,嶺南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兼備、適宜創業發展和生活居住的現代化生態城市。
到2010年,全市萬元生產總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三廢”處理達標率達到95%,城鎮居民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5平方米,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95%。
―――和諧社會。堅持以人為本,城鄉一體化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成效顯著;城鎮就業崗位持續增加,城鄉居民收入進一步提高,人民民眾共享發展成果;基層組織體系不斷完善,城市管理水平全面提高;安定文明、安居樂業、和諧相處的富裕小康社會基本建成。
“十一五”期間,全市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速均達到7%;到2010年,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均達到80%,人口平均預期壽命達到78歲,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積提高到25平方米,城市居民恩格爾係數降至35%以下。
第二篇 推動經濟結構最佳化升級
第三章 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強化自主創新和科技進步的推動力,促進產業鏈條集聚從工藝性向價值性轉變:適應國際產業轉移和產業分工變化新趨勢,促進產業向價值鏈高端拓展;遵循產業發展內在規律,促進產業集群化,打造區域優勢產業和區域品牌;抓住技術和產業升級機遇,大力推動產業融合發展,尤其是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融合,積極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
按照“二產帶動三產,三產促進二產”和“高增值、強輻射、大產業”的方針,推動工業向技術資金密集和集群化轉型,服務業向現代經營方式和現代服務業轉型,農業向都市農業轉型;構建以高新技術產業為龍頭,重化工業、裝備工業和傳統優勢產業為主體,現代服務業為支撐,都市型農業相協調,與現代化大都市發展相適應的現代產業體系。
一、跨越式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集中力量在軟體、生物技術、新材料、環保新能源和數字內容等重點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積極提升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發展水平,形成具備高水平研發能力、大規模生產能力和高成長能力,在國內具有相對領先優勢的高技術企業集群;鼓勵優勢高新技術企業實施跨地區、跨所有制的資產重組,加快資本集中,培育一批擁有自主品牌、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大型高新技術企業集團。
(一)軟體產業
重點發展下一代網際網路和第三、四代移動通信相關技術、嵌入式軟體和套用軟體。統籌規劃天河軟體園、黃花崗信息園、廣東軟體科學園、南沙資訊產業園等重點軟體園區的發展,積極推進穗港合建虛擬軟體園,形成分工合理、功能互補的廣州軟體發展“4+1”格局。
(二)新材料產業
發揮我市在新型高分子材料及高性能金屬材料領域的優勢,重點發展通用合成樹脂高性能化、工程塑膠通用化的技術和工藝,以及汽車、船舶等製造業所需的高性能鋼鐵和有色金屬材料。培育信息材料、生物醫用材料、生態環境材料和新能源材料等新興產業,著力推廣納米技術在新材料產業中的套用。
(三)環保新能源產業
加快環保產業規模擴張和結構提升,重點發展污水處理、煙氣脫硫、高效除塵、生活垃圾處理、自動化環境監測監控、廢橡膠處理及膠粉利用、垃圾焚燒發電、利用廢渣生產新型建材等關鍵技術及設備。加快培育新能源,擴大利用可再生能源,加強高效節能降耗新技術及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爭取在節能產品、清潔能源和太陽能等領域取得突破。
(四)創意及數字內容產業
以建設廣州國家網路遊戲動漫產業發展基地為契機,以網路遊戲、動漫開發和數字影視娛樂產業為龍頭,建設網路遊戲綜合開發平台、動漫設計製作平台以及網遊動漫產業的測試、展示與交流平台,使廣州成為華南地區數字內容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的開發運營中心。積極推動傳統信息資源的數位化進程,大力發展工業設計、建築設計、廣告設計、時尚設計等創意產業,加強創意設計與市場消費之間的結合,提供產品體驗,促進網遊、動漫、數字影視和玩具產業鏈的融合,形成綜合性數字娛樂產業示範基地。
二、做大做強支柱產業群
積極推動產業集聚,充分發揮產業集聚區和核心企業的帶動作用,促進產業升級和產業鏈延伸,打造具有強大競爭力的汽車、石油化工、電子信息製造和生物醫藥四大支柱產業群。
(一)汽車產業
統籌規劃建設東部、南沙、花都三大汽車產業基地。繼續支持廣州本田、廣州豐田、東風日產增資擴產,加快廣州商用車項目建設,積極探索發展自主品牌汽車,形成包括乘用車、商用車和特種車在內的整車產品線;積極引入國內外零部件配套企業,加快培育本地汽車零配件產業,擴大汽車及零部件出口,構築完整的汽車產業鏈。鼓勵汽車企業建立和完善技術研發機構,加強產學研聯合,著力建成與國際接軌、具有較強研發能力的汽車研發中心。大力發展汽車消費市場,加快培育汽車展示、貿易等綜合性汽車服務業,形成以汽車生產為龍頭,研發、物流、銷售、展示、培訓及汽車服務、汽車文化協調配套的汽車產業群。
(二)石化工業
重點推進東部石化基地、南沙臨港石化基地和開發區精細化工基地三大集聚區建設。東部石化基地以廣石化煉油和乙烯擴建為契機,擴大和延伸化工產業鏈,形成以廣石化為龍頭的東部石化產業群;加大南沙臨港工業基地基礎設施投資力度,積極引進有實力的跨國石化企業,建設以大型煉化一體化項目為龍頭的現代化石化工業區。
(三)電子信息製造業
適應3C(計算機、通信和消費類電子產品)融合趨勢,抓住全球IC(積體電路)產業轉移的歷史性機遇,構建由廣州科學城、廣州開發區、南沙開發區三大片區及相關區域共同組成的國家電子信息產業基地,重點發展積體電路、通信、計算機和汽車電子產業;加快數字視聽等關鍵技術的研發,發展數字家電等消費類電子產品。
(四)生物醫藥產業
重點發展生物技術製藥、現代中藥和化學藥品產業,積極探索基因藥物、中醫藥和海洋生物技術,著力構建三大平台,即以廣州國際生物島為核心的研發和中試平台、以廣州科學城為核心的產業化平台,積極套用信息技術構建現代醫藥物流平台。打造由廣州國際生物島和廣州科學城兩大核心聚集區、若干擴展區和輻射區組成的廣州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充分發揮廣州作為國家醫藥出口基地的優勢,形成以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等大型醫藥企業為龍頭,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企業群。
三、改造提升傳統優勢工業
加強技術創新,積極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提升有市場前景、有品牌優勢的傳統工業。
(一)鋼鐵工業
積極調整結構,發展高端板帶材和高效鋼材,逐步淘汰落後工藝和低端產品。以貨櫃板、不鏽鋼板為主導,進一步強化開發區鋼鐵產業基地;以廣鋼環保搬遷為契機,加快建設南沙現代化臨港鋼鐵產業基地,重點發展汽車及船用鋼板。
(二)船舶製造業
以中船集團南沙造船基地的建設為龍頭,加強國際合作,完成船舶工業的現代化改造,促進造船企業規模化和集團化發展,使船舶工業成為我市新的經濟成長點,將廣州建成中國三大造船基地之一。
(三)機械裝備製造業
抓住國家扶持發展裝備工業的機遇,加大技術改造和產品升級力度,以樓宇設備、動力設備、環保設備、發電及輸變電設備、輕紡設備、軌道交通設備、數控工具機和數字控制系統為重點,爭創廣州機械裝備製造業新優勢。
(四)電力工業
堅持電力建設適度超前,以廣州恆運熱電擴建工程、珠電聯合循環發電工程為重點,加快大容量、高參數、環保型機組建設,同時大力發展一批以天然氣為主要燃料的熱電聯產項目和“以大代小”項目,逐步提高電力供應自給率,儘快淘汰能耗高、污染大的小火電機組。
(五)造紙工業
以廣紙集團環保遷建為契機,大力提升技術裝備現代化水平;積極推進林紙一體化項目建設,最佳化原料結構;以新聞紙為重點,促使產品逐步向高附加值方向發展。
(六)輕紡工業
以鋼琴、食品飲料、家電、皮革、高檔服裝、珠寶等符合都市特點的產業為重點,大力提升產品質量、功能和品牌形象,促進輕紡產品向高檔化方向發展;積極做好輕紡工業布局規劃調整,形成一批具有強大競爭力的輕紡工業集群。
四、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
加快發展物流、會展、金融、中介和設計等生產性服務業,鞏固提升商貿、旅遊和房地產等優勢服務業;支持和鼓勵企事業單位內部服務外購外包,有效擴展服務業市場需求;加快建設中央商務區(CBD)和若干次商務中心區,強化與現代化大都市相適應的綜合服務功能,建設區域性服務中心、消費中心、金融中心和決策控制中心。
(一)物流業
全面實施廣州現代物流發展規劃,積極推進“3+5”物流園區的建設。結合聯邦快遞亞太轉運中心項目,加快廣州空港國際物流園區建設;依託廣州港南沙港區建設南沙國際樞紐物流園區;推進廣州保稅區與黃埔港、新沙港的區港聯動,打造以廣州保稅區為中心、一區多園的黃埔國際物流園區;加快規劃建設荔灣、白雲、增城、番禺、花都5個區域性綜合型物流園區。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加快大中型國有物流企業的股份制改造,積極引進國際第三方物流集團,鼓勵民營、外資第三方物流企業參與國有企業的資產重組,打造廣州第三方物流企業“航母”。推進國際、國內物流資源的整合,將廣州建成中國南方國際物流中心和全球物流體系的重要節點。
(二)會展業
以廣州國際會展中心、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為重要基地,提升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州博覽會、廣州國際汽車展、留學人員科技交流會、中國中小企業博覽會的規模和水平。積極培育專業會展市場,鼓勵同類專業會展結盟,打造具有全行業影響力和地方特色的專業會展品牌。加強與國際著名展覽公司合作,引入國際知名會展品牌,增強廣州會展業的國際競爭力,把廣州建成國際會展中心城市。
(三)金融業
積極爭取國家和省對廣州建設區域性金融中心的支持,最佳化廣州金融業發展環境。大力吸引金融機構在廣州設立區域性總部、分支機構和後台服務中心,進一步完善金融市場體系,提升金融業傳統業務水平。積極推進金融創新,在銀團貸款、再保險、風險投資、產權交易、債券、期貨等領域取得突破;完善金融風險預警機制,建設金融安全區。加快完善珠江新城金融功能區的規劃,引導金融機構聚集。
(四)中介服務業
積極發展法律、會計、人才、代理、諮詢、廣告、設計、策劃、交易平台、房地產中介等專業服務業,進一步增強城市綜合服務功能。強化對中介組織的有效服務和管理,完善相關政策法規體系,規範中介機構的行為;充分發揮中介服務行業協會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務的作用,加強中介組織信用建設。
(五)商貿業
支持企業以資本為紐帶開展跨地區連鎖經營,培育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大型連鎖企業集團,逐步確立連鎖經營在商貿服務業中的主導地位,積極發展電子商務和電子市場。完善批發市場體系建設,中心城區批發市場重點強化展示和服務功能,現貨交易功能向城市外圈層轉移,培育一批檔次高、輻射面廣、帶動力強,能夠形成“廣州價格”的大型高級批發市場。合理規劃配置全市商業設施布局,大力發展社區和農村商業,完善生活小區商業網點,在城市外圈層建設現代化購物中心;按照“特色規劃、特色文化、特色經營”的原則,積極推進商業、旅遊、文化相融合的特色商業街建設。
(六)旅遊業
以旅遊國際化為重點,實施“大旅遊”戰略,大力延伸產業鏈,積極發展包括生態、商務、購物、休閒、觀光、娛樂、美食、會展的綜合旅遊業。鞏固提升“廣州一日游”、“珠江夜遊”等傳統優勢品牌,挖掘利用特色歷史文化資源,開發特色風情旅遊線路,豐富旅遊文化內涵;發揮氣候條件優勢,努力打造廣州冬季旅遊品牌;促進廣州及泛珠三角旅遊資源整合,大力推廣以廣州為中心的泛珠三角區域旅遊。建立高效的旅遊市場行銷體系,推介優秀旅遊城市的形象,創建中國最佳旅遊城市和區域性國際化旅遊中心城市。
(七)房地產業
加強總量調控,按照大都市空間發展和交通網路框架引導房地產合理布局,城市中心地區和老城區重點發展寫字樓類房地產項目,住宅和商業類房地產項目主要布局在城市外圍區域。鼓勵梯級消費,在不同檔次的房地產項目上形成合理的投資比例;大力發展和規範房地產租賃市場。
五、積極發展都市型農業
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科技創新,著力建設優質高效安全的效益農業,設施先進管理科學的科技型農業,資源可循環利用的節約型農業,田園風光優美空氣清新的生態型農業,服務功能多元化的服務型農業。
(一)推動農業結構調整
引導對種植業和水產養殖業的標準化改造,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重點是與現代都市人生活方式相適應的速食型、方便型、保健型食品加工業。全面推進農產品無公害生產,鼓勵發展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充分利用田園景觀、自然生態及鄉村文化,建設一批生態型種養基地和觀光休閒農莊,推廣“農業生態游”。積極發展以森林旅遊、森林食品及木本花卉為主的林業生態產業。
(二)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
進一步推動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經營,加大培育農業龍頭企業和社會化服務組織的力度,發展一批區域比較優勢明顯、競爭力強的大型農業生產基地。健全農產品市場,積極推進農產品品牌戰略,鼓勵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農業協會。
(三)實施科技興農戰略建立健全農產品生產質量檢測服務體系、動物防疫檢疫監測體系和植物病蟲害防控體系,不斷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加快完善農業標準體系,積極推進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建設,加大農業標準的推廣實施力度;構建高效農村信息服務體系,提供直接面向“三農”的信息服務;加快農業關鍵領域的技術創新,大力推廣使用先進實用農業科學技術和新型農業機械裝備。
第四章 調整最佳化產業布局
以“產業集聚、用地集約”為目標,按照市場主導與政府引導相結合、產業布局調整與城市功能配置相結合的原則整體最佳化產業布局;積極發揮各產業園區優勢,引導專業化發展和差異化競爭;依據工業用地容積率、單位土地投資密度和投入產出率等指標,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建立布局合理、功能明確、分工協調、競爭有序的產業區域布局體系。
一、高新技術產業布局
形成“一核三極”的發展格局,即由一個核心區、三個增長極、多個擴散點組成的高新技術產業空間布局。核心區以廣州科學城、天河軟體園為中心,形成以電子信息和生物醫藥為龍頭的高新技術產業群;發揮核心區輻射效應,形成南部海港、北部空港和城市中心建成區為支撐的三個高新技術產業增長極。
二、工業布局
形成以“兩條發展軸、三個集聚區”為主體的發展格局。
兩條重點發展軸即東進軸與南拓軸,東進軸沿科學城、黃埔、開發區的西區和東區、新塘等工業區布局,利用產業基礎和港口條件,形成東部產業帶;南拓軸沿科學城延伸至南沙開發區,建成集高新技術和先進制造業為一體的工業帶。
三個工業集聚區即東部、南部和北部集聚區。東部集聚區以廣州開發區為核心,主要發展石化、汽車、電子和精細化工等產業。南部集聚區以南沙開發區為核心,主要發展汽車、石化、生物醫藥、造船、鋼鐵、機械裝備、電力和造紙等產業。北部集聚區以花都區為核心,主要發展汽車、皮革皮具、有色金屬和珠寶等產業。
三、服務業布局
構建“一區集聚、三圈協同、四極帶動”的現代服務業發展格局。
“一區集聚”,即由珠江新城、琶洲地區和天河北共同組成的城市中央商務區,要大力提升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積極營造高效商務環境,重點發展金融、保險、中介、信息、文化、會展、商貿等現代服務業。
“三圈協同”,即內圈、中圈、外圈。內圈即中心城區,充分突出“精、高、新、特”,大力發展樓宇經濟,加快資源的進一步集聚和發展層次的提升,打造城市商業精品和高端服務業聚集區。
中圈,即環城高速公路以內區域。依託靠近中心城區的地緣優勢,生活服務業與生產服務業並舉,大力發展中高檔批發市場、物流配送中心、會議展覽中心、大型郊野休閒購物中心和直接為工業區服務的生產服務業,達到“承內啟外”,擴大中心區輻射功能的目的。
外圈,即環城高速公路以外區域。依託工業基地、港口、陸路交通網路和生態資源,大力發展大型物流園區、直接面向製造業的生產服務業,房地產業及生活配套服務業、生態旅遊業等,增強廣州在更大範圍內配置資源的能力。
“四極帶動”,即以南沙港區、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廣州鐵路新客站和捷運線網為依託,形成服務業四大新的增長極。
四、農業布局
適應城市向多中心、組團式、網路型發展的趨勢,遵循農業區位分布規律和農業自然條件,按照專業化、規模化的要求,因地制宜,整合基地、加工、市場等資源,推動農業向組團式布局轉變,總體上形成都市農業“五大組團”,即北部山地丘陵農業、南部濱海濕地農業、中部城鄉鑲嵌區農業、東部和西部平原灌區農業組團。
第五章 協調發展內外源經濟
充分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增強廣州經濟自主發展動力、國際競爭力和吸引力。
一、加快壯大民營經濟
(一)提升民營經濟發展水平
推動民營企業通過產業配套、戰略合作和投資參股等形式,實現與國有經濟和外資產業鏈的聯接,引導民營經濟進入先進制造業、高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增強民營經濟自主創新的意識和能力,促進民營經濟向專業化、高科技化和集群化方向發展,成為推動廣州經濟成長和產業結構升級的重要力量。
(二)最佳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
落實民營經濟與其他所有制經濟的同等待遇,進一步放寬對民營經濟的市場準入,完善信息發布制度,積極鼓勵民間投資進入基礎設施、公用事業等領域,充分發揮民營企業在中心鎮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完善服務平台建設,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技術創新、管理諮詢等專業服務;支持民營企業開拓國際國內市場,促進民營企業做大做強。
二、調整最佳化國有經濟
加快調整國有經濟結構,堅持“有進有退、合理流動”的原則,促進國有資本向汽車、機械裝備製造、石油化工、鋼鐵、能源、生物醫藥、金融、物流、會展等基礎性產業、支柱產業和新興戰略產業集中;有效整合國有企業的人才、技術、資源與品牌等優勢,發展一批對結構調整起龍頭帶動作用、擁有核心技術和自主品牌的大企業,增強國有經濟的競爭力。
三、積極參與區域合作
發揮廣州作為區域中心城市的綜合優勢,加強區域內重大經濟社會發展政策的協調,推動珠三角形成分工合理、相互支持、共同發展的格局,進一步密切與港澳台經貿往來和文化交流;與泛珠三角區域主要城市通過“友城合作”等方式,在基礎設施、能源、產業、市場和信息化等方面廣泛開展合作,以點帶面,不斷擴大廣州的經濟腹地和影響力。圍繞“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國家戰略的實施,鼓勵企業全方位參與國內經濟技術合作,大力開拓市場,拓展新的發展空間。
四、大力推進經濟國際化
(一)提高利用外資質量和水平
調整最佳化吸收外資結構。進一步整合招商資源,加快信息平台建設,形成分工明確、協調高效的招商工作體系;圍繞提升產業結構和完善城市功能,主動、超前、有選擇、有重點地開展招商引資工作。積極引進符合我市產業發展方向、有效提升產業層次、強化高端服務功能的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採取有效措施吸引跨國公司和國內優勢企業在廣州設立地區總部、研發中心、運營中心和採購中心,實現從“招商引資”到“招商選資”的轉變。
切實發揮外資帶動作用。進一步明確各區域的功能定位,強化產業鏈招商和專業化招商,推動本地企業與外資產業鏈的銜接,打造分工明確、優勢突出、配套完善的產業群,形成對外資既“引得進來”又“帶得起來”的長效機制。不斷提高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南沙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國家級經濟功能區的發展水平,建成集約式發展的多功能綜合性產業區,增強對全市經濟發展的輻射和帶動作用。
(二)切實轉變外貿增長方式
最佳化進出口結構。實施“科技興貿”和“品牌興貿”戰略,實現外貿增長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大力發展一般貿易、技術貿易和服務貿易。著力推動自主智慧財產權、自主品牌產品和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機械裝備、電子信息、生物技術、軟體和其他高端產品出口,提升傳統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檔次和附加值。最佳化進口結構,增加急需的能源和原材料進口,大力引進先進技術、關鍵技術和裝備。
推動外貿主體多元化。積極鼓勵國有、民營、混合所有制、外資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支持國內大企業以廣州為基地開展外貿業務。
構建外貿促進服務體系。及時為企業提供信息、法律、諮詢、培訓、展覽服務,加大對我市出口商品國際認證的支持力度;充分發揮廣州技術性貿易壁壘聯合應對體系的作用,增強我市企業反貿易壁壘和抵禦國際市場波動的能力。
(三)積極參與國際合作
主動參與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進程,加強推介宣傳,推進與東協國家的經貿合作。鞏固與歐、美、日等傳統合作夥伴的外貿往來,積極開拓中東、俄羅斯、南美以及非洲地區的新興市場。大力實施“走出去”戰略,鼓勵有實力的企業以全球市場為目標,併購擁有先進技術、重要資源和行銷網路的外國企業,建立國際性生產經營和服務體系。
第三篇 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
第六章 最佳化城市規劃與布局
堅持功能定位和功能開發指導空間規劃的原則,促進城市規劃、土地利用規劃與經濟社會發展規划進一步銜接,提高城市規劃和建設水平,促進人口、資源和環境相協調,增強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
一、建立空間調控體系
以資源承載力和環境容量為基礎,綜合考慮自然地理條件、經濟開發的適宜性、人口分布、城市空間結構現狀和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將市域劃分為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四類主體功能區,制定有針對性的區域發展政策,進行分類調控,安排重大基礎設施和重大項目,保證區域開發和城市建設的科學性、合理性和有序性,促進城市整體功能最最佳化。
(一)調整最佳化區域
對於人口密度、建築密度和交通負荷過大,土地資源有限,資源環境容量接近飽和的區域,要抓住行政區劃調整的契機,加大資源整合力度,強化高端服務功能,最佳化發展環境,建成珠三角城鎮群的核心區域。
(二)重點開發區域
對於環境承載能力較好、適宜經濟和人口聚集、發展潛力較大的區域,要明確功能定位,合理安排開發時序,積極發揮重大基礎設施帶動作用,壯大產業規模,配合支持調整最佳化區的功能重構和溢出,吸納人口,支持城市空間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成為帶動城市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三)適度開發區域
對於受自然地理條件限制,區位優勢不突出,環境承載能力不強,開發成本較高或不適宜大規模開發的區域,實行適度開發的方針,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引導人口平穩有序轉移到重點開發區域。
(四)嚴格控制區域
對於基本農田、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歷史文化街區、文物保護區、嶺南民俗村落等區域,要依法實施強制性保護,嚴禁不符合功能定位的開發建設活動。
二、最佳化城市空間結構
根據空間調控體系要求,按照立足長遠、整體規劃、有效控制、分步實施及新區先行、帶動老區的思路,積極推進城市空間布局調整,構築由一個中心主城區,南沙、蘿崗-新塘、花都三個副城區,增城、從化兩個片區組成,沿珠江水系發展的多中心、組團式、網路型的城市空間架構。
節點帶動型“南拓”。加快南沙、廣州鐵路新客站及其周邊地區、大學城、廣州新城等主要節點的發展,逐步形成連線串珠式的南拓軸。
集中生態型“北優”。集中發展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周邊高技術產業基地、以聯邦快遞為龍頭的物流園區等“空港經濟區”,以及花都汽車產業基地、生物醫藥走廊和山區休閒度假區等重點區域,切實加強生態保護,構建綠色生態屏障。
組團整合型“東進”。依託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廣州科學城,整合東部各組團發展,統籌布局組團隔離帶,完善生產生活配套建設,形成沿黃埔―增城―東莞方向拓展的發展帶,建設東部新城區。
區域聯動型“西聯”。以老城區與佛山城區的傳統聯繫,以及新機場、廣州鐵路新客站、城際軌道交通、高等級路網等基礎設施和大型商業設施的帶動作用為基礎,加強與廣州西部周邊城市的聯動協調,擴大輻射面,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同時,大力調整最佳化中心城區功能布局,不斷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加大老城區和“城中村”綜合改造力度,有效疏解人口和建築密度,減輕交通負荷,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和高技術產業,逐步遷出有污染的製造企業和貨運站場,打造全面反映歷史文化、集中體現城市繁華的現代化精品城區。
三、明確重點發展區域
按“政府統一規劃,社會多元化投資”模式,圍繞城市重大基礎設施、重點發展產業和重大建設項目布局,加快十大重點發展區域的建設,增強輻射帶動作用,引領城市全面發展。
(一)珠江新城
以廣州歌劇院等六大標誌性建築、集中山水城市精華的中央廣場和立體化便利的交通設施等為重點,形成區域性高標準的服務設施支持體系;發展成為具有國際金融、貿易、商業、文娛、外事和旅遊觀光等多種功能的城市中央商務區(CBD)硬核,國際經濟、文化交流與合作的基地,成為城市新形象的集中體現。
(二)廣州新城
按照“場館建設與地區發展”聯動開發模式,先期啟動建設亞運場館及亞運配套設施項目等體育、文化、公共服務設施,逐步形成體育、文化中心,遠期發展成為城市南拓軸上的核心節點和全面提升城市發展水平的新城市中心。
(三)白雲新城
以白雲國際會議中心的建設為重點,依託白雲山西麓,充分利用老機場原有基礎,統籌規劃建設文化、體育、商貿、娛樂設施,發展相關產業,構建廣州會議和休閒中心。
(四)廣州科學城及周邊地區
建設高質量的生態環境、高水平的城市基礎設施、高效益的投資創業軟環境,形成未來廣州最適宜創業發展和生活居住的現代化生態園林城市示範區。重點加強高新技術研發功能,構建科技創新平台,打造廣州技術創新中心。
(五)南沙地區
以南沙片區中心為核心,依託廣州港南沙港區、臨港工業區、黃閣工業區和蕉門河一河兩岸的中心生活服務區,重點發展汽車、造船、鋼鐵、石化等臨港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以及以現代物流業為龍頭、服務珠江三角洲和東西兩翼的高端服務業,逐步建成人口、資源、環境和經濟協調發展的現代化濱海新城。
(六)大學城及周邊地區
以大學城、生物島為核心,加快建立和完善廣州新的科教文化區,充分發揮其輻射和互動效應,帶動周邊地區的開發建設。同時,切實保護周邊的萬畝果園,發揮其生態平衡功能;開發利用長洲島,發展歷史文化特色旅遊。
(七)白雲國際機場及周邊地區
依託新機場和聯邦快遞亞太轉運中心項目,在支持和保障機場運營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周邊地區現代物流業、相關高新技術產業和無污染臨空產業的發展。統籌設定綠化隔離帶,預留發展用地,嚴格保護和改善自然生態環境。
(八)鐵路新客站周邊地區
建設服務珠三角、面向華南地區的全國一流鐵路客運站,建成廣州乃至全省對外的展示視窗和商業交流大平台。
(九)蘿崗中心區
加強綜合性功能開發,建成集行政、文化、教育、體育、居住、商業配套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廣州東部現代化新城區,實現由產業園區向綜合性城區的轉變。
(十)琶洲地區
加快推進會展中心二期工程建設,完善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和有關商務配套設施,形成以會展業為核心,集國際商務、行政辦公、觀光旅遊為一體的現代商務區。
第七章 建設現代化基礎設施
以主辦2010年亞運會為契機,堅持“功能適應”與“規劃引導”相結合,高水平並適度超前建設一批戰略性、樞紐型基礎設施項目;堅持“建管並重”,充分發揮基礎設施的效能。
一、打造區域性交通樞紐
按信息化、網路化、智慧型化的要求,進一步加大投入,到2010年基本建成以“三港雙快”(空港、海港、信息港,高快速道路、快速軌道線)為主骨架的現代化交通網路,打造連通世界、輻射東南亞的區域性交通樞紐,強化城市服務功能,支持和引導城市組團式擴展。
(一)國際航空樞紐建設
高質量建成白雲國際機場二期工程,努力提升管理水平,完善機場服務功能,不斷開闢更多的國際航線,強化以廣州為中心的樞紐航線網路,促進航空客、貨流的穩步提高,逐步建成亞太地區綜合性航空中樞。
(二)沿海主樞紐港建設
合理規劃廣州港各港區功能布局,建立以南沙港區為龍頭,以新沙、黃埔港區為輔助的新格局。積極推進南沙港區擴建工程,擴大吞吐能力;加快廣州港出海航道疏浚工程建設,提高航道的通行能力。引進大型航運公司和物流公司,發展海鐵聯運、貨櫃多式聯運,逐步推進“區港一體化”,強化龍穴島區域國際中轉、配送和採購功能。
(三)鐵路主樞紐建設
建成廣州鐵路新客站、改造完善廣州站、廣州東站和廣州北站,最佳化廣州鐵路“三主一輔”布局;積極推進武廣客運專線、廣深港高速鐵路、廣深四線、廣珠鐵路、廣茂複線、南沙疏港鐵路等鐵路項目建設,完善相關道路交通配套工程,建成全國四大鐵路客運主樞紐之一。
(四)軌道交通網路建設
按照“交通疏散型”和“規劃引導型”理念建設城市軌道交通,著重向重點發展區域延伸,力爭覆蓋各區,並與重大城市基礎設施相銜接,到2010年建成250公里左右的城市軌道交通線網。積極參與廣佛、廣珠、廣莞深城際軌道交通建設,推動形成以廣州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城際快速軌道交通網路。
(五)高快速路網建設
堅持“內改外建”,完善大容量的高快速道路系統主幹網,建設以中心城區快捷系統為核心的“四環十八射”環型放射狀的城市高快速路系統。加快推進東二環、西二環、北三環以及廣河、東新高速公路等重大公路交通項目和公路主樞紐場站的建設,不斷完善城市道路主幹道系統和普通幹線公路系統。積極參與構建以廣州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高速公路網路。繼續提高城市出入口道路通行能力,疏導過境交通。
(六)換乘系統規劃建設
完善各交通系統的銜接,努力實現各種交通方式之間的無縫接駁,提高城市交通系統的效率。加快城市規劃區範圍內公交與捷運系統、小汽車與捷運系統之間的“停車―換乘”樞紐的規劃與建設。結合快速軌道交通、高快速道路的建設,在中心城區外圍的軌道交通樞紐站點、大型社區、機場和客運站場規劃建設收費優惠的換乘系統,為中心城區外圍居民及周邊城市人流提供換乘的便利條件。
(七)提高交通建設管理水平
按照國際標準建設交通指引導向路牌等標誌系統,最佳化道路交通組織管理,綜合運用信息、GPS和GIS等現代技術構建“智慧型交通系統”,提高城市道路通行效率,充分發揮交通設施的承載能力;堅持“公交優先”,推廣港灣式站場和公交專用車道,提高舒適度和便捷性。適應汽車進入家庭的新形勢,制訂新的停車配建指標體系,大力推動公共停車場建設;協調完善軌道交通、城市公交、機動車、行人和腳踏車五大網路系統的管理。
二、加快建設公用設施
(一)強化能源保障能力
貫徹開發與節約並重的方針,調整最佳化能源結構,保障城市能源安全;實施能源多元化戰略,逐步減少煤炭的終端消費,擴大石油、天然氣進口。推進廣南、同和、南沙等500千伏輸變電項目以及相關220千伏、110千伏輸變電項目的建設,緩解廣州地區電網供電能力瓶頸,提高電網供電可靠性和穩定性,確保電網建設與城市發展相協調;規劃建設南沙LNG接收站,繼續完善天然氣利用工程,逐步提高居民、商業、工業等用戶的天然氣使用率,到2010年全市基本實現燃氣化。
(二)完善公用設施體系加快城市供水管網的改造和擴建,重點推進飲用淨水工程建設,全面實現城市供水現代化;同時抓好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其他城市公用事業建設。
三、綜合利用地下空間
開展對城市地下空間的綜合開發利用,統籌規劃建設。結合捷運車站、交通樞紐站場和城市主要公共活動中心等,建設功能協調、使用便捷的地下空間體系。大力推廣“城市地下管道綜合走廊”模式,將電力、通訊、給排水等市政管線集於一體,實施統一規劃、設計和建設,提高城市空間綜合利用和基礎設施建設管理水平。
第八章 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
以整合、提升為原則,進一步完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提升信息資源開發能力和信息普遍服務能力,推進信息技術在經濟社會各個領域的廣泛深入套用,2010年達到已開發國家中心城市信息化水平,強化廣州作為華南“信息高速公路”主樞紐和“國際化區域性信息中心”的功能與地位,初步形成信息社會基本框架。
一、完善信息基礎設施
加快建設數字信息傳輸網、衛星通信系統等各類先進通信設施,建成國際化區域性通信和信息服務平台。著力發展3G網路、下一代網際網路和數位電視,逐步實現與珠三角各城市網路的高速互聯互通,拓展國際網際網路出口頻寬,完善輻射範圍涵蓋“泛珠三角”和東南亞的國際性現代化信息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