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十三行文化遺址研究》是2020年10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宏烈、楊幸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州十三行文化遺址研究
- 作者:楊宏烈、楊幸何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ISBN:9787520373470
《廣州十三行文化遺址研究》是2020年10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宏烈、楊幸何。
《廣州十三行文化遺址研究》是2020年10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宏烈、楊幸何。內容簡介廣州乃千年海上絲綢之路上的東方大港、世界性名城。廣州十三行在大清朝的歷史上存活了160年,並有近百年“一口通商”...
《廣州十三行歷史人文資源調研報告》是廣州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冷東、章文欽、趙春晨。內容簡介 總序 前言 第一部分 十三行歷史概述 一、起源與沿革 二、規條與制度 三、影響與局限 四、著名行商家族 第二部分 十三行文化遺產 一、遺址 二、遺存建築及石刻 三、享譽世界的外...
《廣州十三行歷史街區文化研究》是2017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宏烈 陳偉昌。內容簡介 “十三行”活動所形成的街區、曾是“中國第一商埠”所在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大清帝國的廣州一個經濟“增長極”,對此後長期的城市建設給予了“正能量”作用。今天,十三行歷史街區及其相關歷史地段,既是千年商都、世界名城 —— ...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位於清代十三行商館區遺址上(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西堤二馬路37號廣州文化公園內),占地306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6090平方米,現館藏文物4800多件(套)。常設展覽有“清代廣州十三行歷史展”和“王恆、馮傑伉儷捐贈的十三行時期文物專室陳列展”。館藏文物全部由中外熱心人士無償捐贈。2016年8月31日...
楊宏烈(1946~),湖北漢川人;廣州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研究生導師,廣州十三行研究中心副主任,廣州大學廣州發展研究院旅遊文化研究所所長;主要著作有:《城市規劃問答務實》《嶺南騎樓建築的文化復興》《西關大屋與騎樓》《中國石油城市規劃與建設》《廣州泛十三行商埠文化遺址開發研究》《城市歷史文化保護與...
12 廣州工業遺產保護與再利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建議【葛志專】/135 13 利用十三行商埠文化遺址打造“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品牌對策建議【姚佑鑾】/152 14 從花都區花山小鎮發展模式看廣州市傳統村落保護及開發利用 【韓玲玲 陶海兵 黃煒演】/162 Ⅳ 教育與科普篇 15 關於大學生科學素養的現狀、問題及對策建議【...
十三行博物館位於新北市八里區淡水河海口交界處的南岸,面積約為62500平方公尺,為1957年地質學者林朝綮在這裡發現史前的煉鐵遺蹟,同時亦發現許多史前陶片、石支腳與凹石等,因而判斷此處為史前遺址,並依據該地地名將它定名為十三行遺址。發展歷史 十三行博物館的位置為十三行文化遺址。命名為『十三行遺址』是根據...
2017年1月9日,“廣東十大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地理坐標”終評在廣州舉行,活動評審會最終評定:廣州十三行(博物館、錦綸會館、粵海關博物館、廣州郵政博覽館、沙面)、廣州黃埔古港、深圳南頭·赤灣絲路歷史文化古蹟、汕頭樟林古港、梅州鬆口古鎮、湛江徐聞古港、茂名濱海新區海絲遺蹟、清遠湞陽峽、潮州宋代筆架山窯和揭陽...
三、懷聖寺、清真先賢古墓與海上絲綢之路的伊斯蘭文化 四、光孝寺與六祖惠能的佛教活動 五、藥洲遺址與南漢國歷史變遷 六、六榕寺與蘇軾在嶺南的文教活動 第三章 明清時期廣州歷史文化旅遊 一、鎮海樓與明初統一嶺南 二、姑嫂墳、留耕堂與廣州宗族文化 三、大佛寺與清初二王入粵 四、十三行遺址與清代廣州海外貿易...
廣州博物館館藏象牙煙盒紀略 談現代中國鐵路巨匠凌鴻勛之貢獻 中外文化交流 “雪拉冬”(Celadon)與“中國白”(Blanc de Chine)——從兩個瓷器專有名詞看中國外銷瓷對西方社會的影響 明清時期廣州關夫子廟與十三行行商 銷往美國的中國古陶瓷 清代廣州十三行行商與番禺學宮 辛亥百年紀念 民國初年的廣州教育 芻議辛亥...
廣州第一村:飛鵝嶺 古之楚庭 五羊銜穗 南越王博物院 藥洲遺址 廣府人尋根祖地 六脈渠 鎮海樓 廣州明代三塔 十三行商館區舊址 海珠石 粵海關 鴉片戰爭 維新運動 下南洋 廣州華僑 省城廣州 東山少爺、西關小姐 國際化大都市 第二部分 人和城興 光孝寺 六榕寺 華林禪寺 海幢寺 大佛寺 清真先賢古墓 懷聖寺 仁...
濱海旅遊業。廣州港口文化歷史悠久,海絲文化、海防文化和海洋工業文化遺蹟遺址豐富。2019年,南沙國際郵輪母港舉辦開港首航活動,廣州已開通往返香港、日本、越南、菲律賓等地航線9條。4.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海洋金融業。落地全國首個線上航運保險要素交易平台,帶動航運保險機構、人才、資金、信息等要素資源集聚...
所用“合浦”典故為例 10.中西海上交通樞紐——古室利佛逝與三佛齊文獻研究綜述 11.尋找粟特人的蹤跡——“絲綢之路的腓尼基人”12.西安出土一方唐番禺府折衝都尉袁石墓誌考 13.廣東乳源雲門禪寺南漢二碑調查與研究論述 14.《伍怡和分家產議約》剖析 15.廣州十三行天寶行印章的發現及其意義 ……
4、亨特《廣州“番鬼”錄》,譯著,11萬字,廣東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負責校注。5、《明清時代荷蘭與廣州口岸的貿易和交往》,論文,3.5萬字,載蔡鴻生主編《廣州與海洋文明》,中山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6、《清代廣州十三行與澳門》,論文,2萬字,《澳門雜誌》第9期(1999年4月)。7、梁嘉彬《廣東十三行考...
9.禹貢,藍力民,胡麗芳.珠江三角洲地區標誌性形象空間配置研究.城市問題,2007 10.藍力民,陳文君.廣東大亞灣(東岸地區)旅遊開發戰略探討.特區經濟,2005 11.藍力民,利志勤.教育旅遊——廣東從化科技與環境教育旅遊實證研究.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2005 12.藍力民.廣州十三行遺址旅遊資源研究.廣州大學學報...
像南華西街具有傳統建築風貌的南華大屋;具有顯著文物價值的十三行行商的建築遺存;許多在城市景觀上享譽世界的古橋樑遺址、近代中西合璧的騎樓街巷,這些都是廣州名城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而南華西街自然環境要素也具有文化遺產價值。海岸、江岸、洲頭咀(前後航道的分水嘴)、漱珠涌等,記載了城市發展演變的歷史,在...
對地方志的大量引用表明了其在龍非了學術研究中的重要性,其中引用次數最多的是清阮元《廣東通志》,共7次,龍先生共引用過3種版本的《廣東通志》12 次,其他引用較多的包括3種版本的《南海縣誌》共9次,《廣州十三行考》5次,《光孝寺志》5次。顯示龍先生紮根廣州之後,對地方研究文獻的熟悉,以及對地方性...
2. 2010華南理工大學-國際建築與城市設計實驗室廣州十三行工作坊 3. 2009義大利拉奎拉震後中國人社區重建工作坊 4. 2009華南理工大學-義大利科森扎大學克森扎城市設計工作坊 5. 2008華南理工大學-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佛山大墩村工作坊 6. 2008華南理工大學-義大利費拉拉大學廣州隔山村工作坊 7. ...
廣州 直面南海 永久港市 011 秦漢時期“海上絲綢之路”航線 014 粵人善作舟 014 梯山航海 016 廣州番坊 025 東方樞紐:大航海時代的廣州 027 中西方貿易中的商船 032 廣州十三行 036 水上之城 037 蓬萊 尋仙問道 海上門戶 043 徐福探尋海上仙山 045 隋唐登州古港與朝鮮、日本的交通 045 蓬萊閣與中國海上...
文化實力顯著提升。人文歷史風貌得到有效保護,一批名人故居得到修繕,聚龍村嶺南古村落、西門口瓮城遺址整治改造順利完成;全區不可移動文物182處、非遺項目25個、非物質文化傳承人40人、歷史文化街區14條,均居廣州市各區之首;粵劇藝術博物館、十三行博物館建成開放,進一步擦亮“最廣州”文化品牌。公共文化設施實現全...
所以,它是廣州歷史文化名城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產,應切實保護。海上絲綢之路的西關見證 走出上下九路的熱鬧繁華,窺探來自西關的嶺南風景。厭倦擁擠,抬頭仰望,雲際有影影綽綽的灰塑輪廓。這是來自錦綸會館屋頂的兩隻斑斕鰲魚。雙目圓睜、鬚根向天——它們正訴說著300年前的崢嶸。“五絲八絲廣繡好,銀錢堆滿十三行。”...
當年的廣州,清晰可見學而優則仕的傳統,文化與政治密不可分,共同牢牢把持著城市的核心。20世紀初期廣州拆城牆修路,這才將政治中心向今天的東山一帶東移。西門 從光緒五年版的廣州城圖可以看出,今天的西關、上下九、十三行一帶似乎並不在廣州城內,清朝末年,人民路以南、人民公園直到十三行,是廣州對外貿易發展的...
歷朝歷代自上而下的管理機構為外貿提供了和平穩定的交易環境:唐宋時期設立了國家導向的海貿管理機構——市舶使(司),明代鄭和下西洋開啟了官方海外貿易的鼎盛時期,及至乾隆時僅保留廣州口岸一關,展出的多件外銷畫如十三行風景玻璃畫令人仿佛置身繁華商行之中。展覽還著重介紹了各歷史時期特徵典型的港口、碼頭遺址,...
潘厝祖祠及其民居建築群創始人潘啟,從小航海和經商,深通夷語,並於1744年在廣州創辦同文行,與英國、瑞典等國東印度公司貿易,逐漸成為廣州十三行的行商首富。在廣州購地約20公頃,修宅第、建祠堂,並命名為“龍溪鄉”。該建築群風格糅合了南洋和廣州的建築元素與風格。當地百姓常說:“有潘厝富,沒潘厝厝;...
五、“廣州”的由來 ——三國東吳開啟了廣州行政區劃的沿革 六、南海神廟 ——國之大港的標誌 七、廟宇、道觀和清真寺 ——唐代的廣州已是中西文化薈萃之地 八、藥洲和小谷圍 ——揭開塵封的南漢國歷史 九、三城六渠 ——宋代廣州城建的輝煌成就 十、鎮海樓和五仙觀 ——承載著明朝興亡的故事 十一、從十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