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管圓線蟲病,又名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性腦脊髓膜炎。該病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蟲病,因進食了含有廣州管圓線蟲幼蟲的生或半生的螺肉而感染。其幼蟲主要侵犯人體中樞神經系統,表現為腦膜和腦炎、脊髓膜炎和脊髓炎,可使人致死或致殘。
廣州管圓線蟲病,又名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性腦脊髓膜炎。該病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蟲病,因進食了含有廣州管圓線蟲幼蟲的生或半生的螺肉而感染。其幼蟲主要侵犯人體中樞神經系統,表現為腦膜和腦炎、脊髓膜炎和脊髓炎,可使人致死或致殘。
人體首例廣州管圓線蟲病於1944年在台灣省發現 形態 成蟲線狀,細長,體表有微細環狀橫紋 雌蟲:17~45x0.3~0.7mm,尾斜錐形 雄蟲:11~26x0.2~0.5mm,交合傘對稱,呈腎形 基本介紹 廣州管圓線蟲病是在鼠類體內發現並命名的...
該病為食源性寄生蟲病的一種,又名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性腦膜炎。該病主要是因進食了含有廣州管圓線蟲幼蟲的生或半生的螺肉而感染。如今已被列為國家新發傳染病。這是一種以病原名稱命名的疾病。病因 廣州管圓線蟲主要寄生於鼠類肺動脈...
廣州管圓線蟲成蟲是後圓線蟲科、管圓線蟲屬微生物。形態特徵 雌蟲頭端略圓,尾端呈斜錐形,無明顯口囊,腸內充滿血液。雄蟲白色,尾端有一呈扇形的交合傘。生態習性 寄生於鼠肺動脈內,不斷產卵並孵出幼蟲,Ⅲ期幼蟲侵犯中樞神經...
管圓線蟲(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是1933年陳心陶教授發現的一種寄生蟲。 管圓線蟲蟲體活時白色線狀,透明,兩端略細,長42mm×0.5mm,可見一條明顯的充滿血液的腸管。鏡下,角皮層透明光滑,具微細環狀橫紋。頭鈍圓,前端無明顯口...
廣州管圓線蟲一期幼蟲是管圓科、管圓線蟲屬微生物。形態特徵 第1期幼蟲蟲體細長(0.25~0.29)mm×(0.014~0.018)mm,尾端逐漸變尖,咽管約為蟲體長的一半,蟲體無色透明。生態習性 幼蟲主要侵犯中樞神經系統,如大腦髓質,...
廣州管圓線蟲三期幼蟲是管圓科、管圓線蟲屬微生物。形態特徵 第3期幼蟲外形呈細桿狀,大小為(0.46~0.53)mm×(0.022~0.027)mm,蟲體無色透明,體表具有兩層鞘,頭端稍圓,尾頂端突變尖細,活蟲在水中運動活躍,呈“Q”...
廣州血管圓線蟲屬線蟲綱,圓線蟲目,血管圓線蟲科。系中國陳心陶(1933)首先在廣州的鼠類體內發現。雌雄異體,蟲體纖細,雌蟲長30mm上下,雄蟲稍短;成蟲寄生於鼠類的右心或肺動脈內,蟲卵隨血流入肺在毛細血管造成栓塞,並在肺內孵出...
廣州管圓線蟲(廣東住血線蟲, 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本蟲隨鼠的糞便排出時為第一期幼蟲。此期幼蟲侵入其中間宿主——蛞蝓,蝸牛等體內,發育至第三期幼蟲。此期幼蟲隨中間宿主被終宿主—鼠吞食後,在鼠體內幼蟲移行致肺,於肺...
廣州管圓線蟲病 《廣州管圓線蟲病》是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潘長旺
廣州管圓線蟲病診斷標準 《廣州管圓線蟲病診斷標準》是2010年12月1日實施的一項行業標準。起草人 張儀、呂山等。起草單位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福建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
RNAi技術與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和功能蛋白質組學密切相關,因此,RNAi本身可作為一項實驗技術為生物工程及製藥業等相關行業服務,從而在更深更廣的領域發揮其作用。危害 管圓 食源性寄生蟲病的一種,又名嗜酸粒細胞增多性腦膜炎,是...
哥斯大黎加管圓線蟲移行症是由寄生於鼠類的本蟲幼蟲侵入人體後所致的疾病。本病多見於中美洲、南美洲,非洲也有本病患者。內容介紹 哥斯大黎加管圓線蟲成蟲寄生在鼠類迴腸小動脈內,蟲卵沉積在腸壁組織並發育為感染期幼蟲隨糞便排出體外...
管圓屬 管圓屬(Angiostrongylus)是屬於管圓亞科下的一個屬。下級分類 廣州管圓線蟲: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 (Chen,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