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住血線蟲

廣東住血線蟲

廣東住血線蟲 (學名 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 ),可引起廣州管圓線蟲病 。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廣東住血線蟲
  • 別稱: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 
  • :真菌界
  • 分布區域:整個大洋洲
  • 學科:生物工程
  • 英文:Nematode cantonensis
簡介,形態,生活史,致病,實驗診斷,流行,生活歷程,第一期幼蟲,第二、三期幼蟲,臨床症狀,診斷與治療,預防,地區,

簡介

廣州管圓線蟲(廣東住血線蟲, 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本蟲隨鼠的糞便排出時為第一期幼蟲。此期幼蟲侵入其中間宿主——蛞蝓,蝸牛等體內,發育至第三期幼蟲。此期幼蟲隨中間宿主被終宿主—鼠吞食後,在鼠體內幼蟲移行致肺,於肺動脈內發育為成蟲。此第三期幼蟲亦可使人感染。

形態

1.成蟲線狀,兩端略細,體表具微細環狀橫紋。頭端鈍圓,頭頂中央有一小圓口,無口囊。雄蟲體長(11~26)m×(0.21~0.53)mm,尾端略向腹面彎曲,交合傘對稱,腎形。雌蟲體長(17~45)mm×(0.3~0.66)mm,尾端呈斜錐形,陰門開口於肛孔之前子宮雙管型,白色,與充滿血液的腸管纏繞成紅(或黑褐)白相間的結構,頗為醒目。
2.第三期幼蟲無色透明,大小(449±40)μmx(28±3)μm,頭部稍圓,尾部末端驟然變細,食管、腸管、排泄孔、生殖原基及肛孔均易看到。

生活史

成蟲——蟲卵——一期幼蟲——二期幼蟲——三期幼蟲——四期幼蟲——五期幼蟲(成熟前期)。
終宿主:主要為嚙齒類;
中間宿主:淡水螺類;
轉續宿主:蟾蜍、蛙、魚等;
感染階段:三期幼蟲;
感染方式:經口。

致病

廣州管圓線蟲幼蟲在人體移行,侵犯中樞神經系統引起嗜酸粒細胞增多性腦膜腦炎或腦膜炎,以腦脊液中嗜酸粒細胞顯著升高為特徵。病變集中在腦組織,除大腦及腦膜外,還包括小腦、腦幹及脊髓等處。

實驗診斷

本病診斷的依據有:
①病史;
②症狀與體徵;
③腦脊液壓力升高,其中嗜酸性粒細胞超過10%,多數在20%~700'/0;
④免疫診斷;
⑤病原學檢查。

流行

廣州管網線蟲主要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我國已有13個省、市、自治區有本病群體暴發流行和散在發病的數百例報告。而且本病大有“南病北移”的趨勢,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生活歷程

第一期幼蟲

螺螄蛞蝓肺動脈所產下的卵,於微血管中孵化成第一期幼蟲,經氣管食道在糞便排出體外。

第二、三期幼蟲

軟體動物 (例如: 非洲大蝸牛 )可攝食入第一期幼蟲,在體內發育成第三期幼蟲,人或老鼠(尤其是大鼠)吃下軟體動物或受污染的飲水或生菜而得病。 在嚙齒類,幼蟲穿過腸管進門脈循環後,移至宿主腦部經脫皮兩次,回到宿主肺臟。 在人體中,幼蟲進入腦部不再發育。

臨床症狀

在動物的臨床症狀:輕度感染不顯性,大鼠可見肢體無力,步伐障礙、呼吸促迫,發紺、流鼻血; 血樣淚水。 嚴重時,會昏睡、腦僵直、麻痹、死亡。 在人臨床症狀常見有腦炎、腦膜炎、噁心、嘔心、發燒、角膜炎、虹膜炎、視網膜水腫、嚴重會昏睡及死亡。

診斷與治療

MRI定位儀雷射可觀察患部;腰椎穿刺抽取 腦脊髓液 、檢測 嗜酸性球 增加數量亦可作為診斷,用血清以及腦脊髓液進行ELISA抗原-抗體測試。

預防

除了 撲滅鼠類外,應該要移除其第一中間宿主,像是 螺獅非洲大蝸牛 等,食物應該確實煮熟,及在-10℃下冷凍保存達24小時以上。
不食未熟之螺獅、 蛞蝓 、 淡水明蝦 等中間宿主還有生菜;要注意非洲大蝸牛的接觸史,以防其糞便或是黏液中帶有蟲卵,並且應全面清除;也需要注意儲蟲宿主的大鼠是否造成排泄物污染食物的可能。 此防治措施施實背景以台灣地區為主,其他地區應參考當地可能的野生動物,而修正公衛策略。

地區

人類感染髮生於整個大洋洲(特別是 夏威夷薩摩亞群島索羅門群島巴布亞紐幾內亞 、 印尼 、 菲律賓 和 北澳洲 );東南亞(特別是 泰國台灣日本 ,以及 印度 );一些感染曾報告於 非洲 和 中南美洲 ,亦有報告存在 美國紐奧良 和 路易斯安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