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半島

廈門半島

廈門半島(1955年——2010年)廈門全市既是半島也是島嶼,廈門本島為海島四面環海,廈門半島視為廈門市的三個半島和三個主要海島。

為改善廈門海域海水水質、修復廈門海洋生態環境,廈門市政府於2010年啟動拆堤建橋工程,集美—杏林海堤被拆除改為橋樑取代、2012年建成通車,集杏海堤不復存在。2011年高崎—集美海堤拆除工程啟動、預計2014年大橋建成通車。廈門島通過幾座跨海大橋、海底隧道與大陸相連,廈門海堤退出歷史舞台,廈門半島不復存在,廈門島恢復海島性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廈門半島
  • 外文名:Amoy
  • 國語:Xiàmén Bàndǎo
  • 面積:132平方公里
  • 主要民族:漢族
  • 所屬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
  • 地理位置:福建省東南部
廈門半島,自然地理,歷史,

廈門半島

廈門半島1955年之前是一天然島嶼-——嘉禾嶼,嵌入廈門灣中、海島面積約132平方公里、南北長13.7公里,東西寬12.5公里,在福建省南部海岸,向東南伸入廈門港。東對金門島,南有大擔島,屬廈門市。終於在1955年和1956年先後建成高崎—集美、集美—杏林海堤,令廈門成為半島,鷹廈鐵路和324國道福建段(福州、經過莆田泉州至廈門段等)得以連入廈門,對廈門的國防和經濟都有巨大貢獻。在1990年以前,海堤是廈門對外聯繫的唯一通道。其中高集海堤堤長5公里,鐵路、公路過堤跨海通省內各地,為廈門島的經濟發展起到積極因素。

自然地理

廈門島是福建省的第四大島,1955年建成海堤後成為半島。廈門島的地形南高北低,南部多丘陵,最高峰雲頂岩海拔339.6米。北部為海拔200米以下的低丘和階地

歷史

1953年6月17日 國內第一個連線海島的填海工程——廈門高(崎)集(美)海堤動工。
1950年,陳嘉庚建議修建廈門海堤,得到省市領導人贊同,毛澤東主席批准。隨後,市人民政府制定的高集海堤工程計畫書獲政務院批准。1953年6月17日正式動工興建。由市長兼任工程指揮部主任,同時調集520名幹部和3000多名民工參加建設。翌年1月,民工增至萬人。施工過程中,台灣當局屢派飛機輪番向工地轟炸掃射,建堤幹部民工先後死難150多人。1955年10月27日完成第一期工程,12月10日實現全線通車。海堤長2212米,堤頂寬19米。海堤將廈門島與陸地連在一起,廈門從此成為半島。
高集海堤緊張施工的場面(1954~1955年)高集海堤緊張施工的場面(1954~1955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