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庾楷
- 所處時代:東晉
- 去世時間:402年
- 籍貫:潁川鄢陵(今河南鄢陵北)
人物生平,出鎮西府,王恭舉兵,反覆被殺,史書記載,
人物生平
出鎮西府
庾楷在政治上與王國寶一黨,附於會稽王司馬道子。太元二十一年(396年),晉孝武帝新死而晉安帝初繼位,司馬道子輔政,王國寶得以掌權。青兗二州刺史王恭當時入赴山陵,痛恨王國寶亂政,有打算趁機以兵誅除王國寶,就是因為畏懼庾楷兵強等因素而沒有行事。
王恭舉兵
隆安二年(398年),司馬道子因在上一年怯於王恭起兵而誅除王國寶,令王恭威震全國,司馬道子亦十分畏懼他,於是在心腹誰王司馬尚之的勸說下多樹外藩,以王愉出任江州刺史,並割了原由庾楷都督的豫州四郡給王愉都督。當時庾楷上疏表示江州並非險要之地,相反豫州北接北方外族政權,反對由王愉與他分督豫州,但不被接納。庾楷於是怨恨朝廷,更派兒子庾鴻勸說王恭舉兵討伐司馬尚之。王恭同意並聯結了荊州刺史殷仲堪等人,亦得殷仲堪同意並舉王恭刻期共赴建康,於是王恭、庾楷、殷仲堪、廣州刺史桓玄及南郡相楊佺期皆於該年七月舉兵。司馬道子知道庾楷舉兵時,曾試圖勸說庾楷不要支持王恭,但庾楷反指責司馬道子不能抵抗王恭,為求與其和解就殺害王國寶,令人不敢再支持他。
面對王恭舉兵,司馬道子委軍事給兒子司馬元顯,由其統領司馬尚之等領兵抵抗。庾楷先遣汝南太守段方出戰,在慈湖與司馬尚之交戰,段方大敗被殺。至九月己亥日,庾楷又於牛渚大敗給司馬尚之,唯有逃奔桓玄。王恭不久因部將劉牢之叛歸朝廷而兵敗被殺,殷仲堪與桓玄等人在尋陽結盟對抗朝廷,當時朝廷因不知荊州軍隊的虛實,故此十分畏懼,唯有下詔慰撫他們,請求和解,殷仲堪等人亦接受朝廷任命,各自返回方鎮。不過,當時朝廷下詔並沒有赦免庾楷,庾楷唯有依附桓玄,並被當時被任命為江州刺史的桓玄任命為武昌太守。
反覆被殺
隆安五年(401年),桓玄以孫恩叛軍逼近建康,於是上請討伐,並以庾楷為右將軍。不過其實是想趁機侵凌朝廷。司馬元顯於是借孫恩退兵的時機制止桓玄,桓玄下令解嚴,庾楷亦解職。庾楷知道桓玄有入據朝權的野心,怕桓玄一旦失敗會牽連到自己,於是暗中與司馬元顯聯結,答允自己會成為其內應。
史書記載
《晉書 卷八十四 列傳第五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