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幸德秋水(こうとく しゅうすい)(1871-1911)日本明治時期社會主義者。原名傳次郎,號秋水(其師以《南華》之“秋水”篇,號之,故名)。生於沒落商人家庭。高知縣人。幼年聰明好學,能讀中國古籍、作詩文,才華出眾而聞名鄉里。
幸德秋水於明治四年九月二十三日(舊曆)出生在日本
高知縣幡多郡中村町(今高知縣
四萬十市)。幸德家以造酒和種藥為生,其祖上本為
陰陽師世家幸德井氏。此外,幸德秋水妻子師岡千代子的父親是日本國學家師岡正胤,在
江戶時代末期支持
尊王攘夷,是足利三代木像梟首事件的主謀。
1887年去東京參加自由民權運動,同年遭政府鎮壓,被驅出東京回鄉。後又計畫到中國,因貧困而中途折回。後到大阪,作了
中江兆民的學生。獲得中江門人“麒麟兒”之美稱。1898年入萬朝報社工作。這時日本的工人運動風起雲湧,《萬朝報》對罷工深表同情,這對幸德的思想產生很大的影響,使他開始傾向於社會主義,並加入社會主義研究會。1901年,他和
片山潛(1859~1933)等人創建日本第一個社會主義政黨──社會民主黨。1903年,日俄戰爭爆發前夕,他因為在
反戰問題上與萬朝報社意見不合而脫離該社,同
堺利彥等人創辦《平民新聞》周刊,宣傳反戰和社會主義思想。1904年,他在這家周刊上發表他和堺利彥共譯的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產黨宣言》,這是日本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這時幸德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他還曾翻譯過孫中山的《革命潮》一文,刊登在《平民新聞》上。1905年《平民新聞》被迫停刊,幸德被捕,坐牢 5個月。他在獄中讀書,受了無政府主義的影響。出獄後,他去美國訪問約半年,在同一些國家的無政府主義者接觸過程中,他的無政府主義思想有所發展。1907年《平民新聞》復刊,改為日報,幸德發表《我的思想變化》一文,主張與
片山潛等所採取的議會主義合法鬥爭相對立的“直接行動”。認為組織工人總罷工,是一種最有效的鬥爭。1910年,日本
反動政府為了一網打盡社會主義者和無政府主義者,炮製了一個所謂圖謀暗殺天皇的“
大逆事件”,他被捕入獄,1911年被處死,年僅40歲。
幸德秋水是日本四國
高知縣(舊
土佐國)幡多郡中村町(今中村市)人。1871年(明治4年)舊曆9月22日出生在一個世代讀書、擔任村長等地方公職、從事藥材兼營釀酒等業的沒落商人家庭。因屬商人之子,他曾以出身低微為憾,喜自稱平民出身。
幸德秋水生來體弱多病,終生受胃腸病和結核病折磨。他不滿周歲,父親幸德篤明病故。母親多沼子出身於鄉士之家,因不忍拋棄多病的幼子,拒不再蘸。寡母弱子相依為命,度著苦難重重的歲月。他曾自嘆是“天下第一不幸兒”、“天下第一不孝兒”。
幸德秋水自幼聰明好學。1876年冬入中村國小,1879年入漢學家木戶明的私塾修明舍,讀《孝經》等中國古籍。在這裡,他習作詩文,初露頭角。1881年夏入中村中學後,更以文筆流暢、才華出眾而名聞鄉里。1885年夏,他剛讀完中學第三年,學校併入縣城中學,因無力遠出就讀被迫中輟。次年到縣城,寄寓老師木戶明的游焉義塾,走讀高知中學,卻又因患結核性肋膜炎而從此棄學。他沒能取得畢業資格,感到這是命運不平的恨事,後來他說這是他成為社會主義者的原因之一。
幸德秋水很早就對政治發生了興趣。1881年10月,自由民權運動的激進派成立自由黨,主張主權在民。幸德很快就以自由黨的同志自許。當改良派改進黨人在中村集會時,他曾約集少年兒童在會場外示威,高呼“自由黨萬歲”的口號,迫使改進黨人無可奈何地中止集會。成年長者對這位少年的行動大為驚嘆。1885年冬,他結識了原自由黨的活動家林有造。次年早春,原自由黨黨魁
板垣退助到中村,幸德曾出席歡宴會,並在席上朗讀《歡迎板垣大先生祝辭》。
1887年9月,幸德初次離家遠走,到東京投在林有造門下充書僮。12月自由民權運動進入最高潮,
伊藤博文政府猝然採取鎮壓措施,12月25日公布《保全條例》,驅逐自由黨人等民主鬥士出東京。剛滿16歲的幸德秋水亦蒙其難,固有《為逐客歸》之作,其中《歸家》一首為: “撫劍辭鳳闕,拋書歸故鄉,女兒多樂事,春日為花狂。”表露了他第一次遭受政治迫害時坦然自若、蓄芳待來年的少年豪情。
幸德秋水歸家後,遭到親友長者的叱責和冷落。他不甘自暴自棄,遂決定渡海遠遊中國。1888年6月到
宇和島後,因路費無著,計畫受挫。11月到大阪,經親友介紹,做了自由民權運動的理論家
中江兆民的學仆。從此開始,到1893年8月,他三次直接師事中江。據說中江開辦“法學塾”,有弟子兩千人,幸德秋水最能得其精髓,因而獲得中江門下“麒麟兒”的美稱。
幸德受中江政治思想影響,尤其受他的名著《三醉人經綸問答》的影響,確定了做一個徹底的民主主義者。 在中江指導下,他研讀儒家著作,深受孟子的“民貴君輕”思想和仁政、非戰等觀念的影響,奠下了匡時濟世、積極進取的思想性格,因而後來他說“我是由儒家進入社會主義的”。受中江薰陶,他學習漢文,熟讀
司馬遷等人著作,研究文章作法,練就一支雄勁有力的文筆,成了有名的政論家。 中江授他英語。1891年6月,讓他入國民英學會深造,在翻譯科畢業後,1892年12月又在正科畢業,不但彌補了他沒有學歷的遺憾,更掌握了英語這一重要工具,為後日的工作和鬥爭創造了有利條件。
中江兆民對幸德秋水的一生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幸德對中江也是終生敬重,結下了非同一般的師生情誼。例如秋水這個號,本為中江壯年所用,1893年特贈給自己得意的門生,幸德遂終生以秋水為號。再如中江最後在病中草成的名著《一年有半》正續兩冊,全賴幸德代為整理出版,得以在生前問世。中江臥倒病榻,自知不久於人世,曾以詩贈愛徒,幸德步韻和詩三首以答,其中《題一年有半》最能表現他對中江的深知與敬重:“卅年罵倒此塵區,生死岸頭仍大呼,文章意氣留萬古,自今誰道兆民無。”更為不凡的是,中江臨終前,從箱底翻出他同岡壅谷共同完成的《譯常山紀談》10卷,在病榻告秋水““此乃文學之至寶,今授汝,我死後切加愛護,見之猶如見我。”1901年中江病故後,幸德接連發表紀念演說和文章,1902年3月出版了他的名著《兆民先生》,以血淚文字寄託追慕之情,更以中江的坎坷一生評說日本政治的變幻,成為日本傳記文學中的不朽之作,至今為人愛讀。
幸德秋水是以新聞工作開始他的戰鬥生涯的。他主要參加過三家報社工作:《自由新聞》(1893年8月—1895年2月)、《中央新聞》(1895年5月—1898年1月)、《萬朝報》(1898年1月—1903年10月),這三次都是中江兆民介紹的。在《萬朝報》,他結識了
堺利彥,並成為終生同志。
他從事新聞工作初期,正值自由民權運動陷於潰滅時期。他曾一度想從事文藝,並以“伊呂波庵”為筆名寫作小說,還曾為《團團珍聞》編輯《茶說》副刊。不久,隨著日本資本主義的急劇發展,資本主義的種種弊端接踵而來,這又把他的注意力吸引到政治時事和社會問題方面,先後寫了《治宗教治歷史》、《社會墮落的本源》、《社會人權之認識》等評論文章,站在革命民主主義者的立場,抨擊軍閥官僚政府的專制橫暴,揭露官僚政客的腐敗墮落和社會黑暗,有著明顯的儒家思想和人道主義的色彩。
中日甲午戰爭後,隨著社會主義運動登上日本歷史舞台,大體在1897年前後,幸德秋水開始了向社會主義轉變的思想歷程。1898年11月18日,他在《萬朝報》發表《社會腐敗的原因及其救治(方法)》,主張對社會組織實行根本改革,明確指出解救之策唯有社會主義。這受到村井知至和
片山潛的注意,他們聯名約他參加“社會主義研究會”。1900年12月“研究會”實行整頓,以片山潛、幸德秋水等為核心改組為“社會主義協會”,成為日本第一個社會主義團體。
在這期間,幸德秋水發表《現今的政治與社會主義》、《胃腑問題》等名作,積極宣傳社會主義。他還參加“普選期成同盟”(1899年10月)和“四國非增租同盟”(1899年11月)等組織,同小資產階級民主派攜手,共同開展爭取普選權等民主鬥爭。1900年8月30日,他發表《祭自由黨》(《自由黨死矣!》),指出民主革命任務已不能寄希望於資產階級,要由社會主義者來完成,正式宣告同資產階級政黨分手。
1901年4月,他發表《我是社會主義者》,公開宣告信奉馬克思的社會主義,成為由自由民權運動轉入社會主義運動的典型人物。5月20日,他與片山潛等發起成立日本第一個社會主義政黨“社會民主黨”,當天被專制當局解散。幸德堅持鬥爭,6月發起成立“平民社會黨”,又遭禁止。 7月20日,他與黑岩周六等在《萬朝報》社內成立“理想團”,從此,社會主義者以“社會主義協會”和“理想團”為陣地,開展啟蒙宣傳活動。
在這前後,幸德秋水出版了三部重要著作:《廿世紀之怪物帝國主義》(1901年4月)、《長廣舌》(1902年)、《社會主義神髓》(1903年7月)。 在《廿世紀之怪物帝國主義》中,他以愛國心為經,軍國主義為緯,借用世界史上的大量事實,揭露帝國主義的侵略野心,指出它必然滅亡的悲運。這是日本人民反帝反戰史上最早的文獻。《長廣舌》集納了他近三年內發表的評論文章,是他反對專制暴政、宣傳社會主義的戰鬥成果,也是他在社會主義運動中思想發展的紀錄。
他的代表作《社會主義神髓》與片山潛的《我的社會主義》同時問世,都是宣傳和普及社會主義知識的重要讀物,被稱為“雙璧”。幸德在這部著作中,用唯物史觀作武器剖析社會,觸及到生產的社會性與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根本矛盾問題,開始把空想的與科學的社會主義區別開來。由於日本無產階級還處於幼年時期,他還不理解無產階級的歷史作用,而把社會主義的實現寄希望於有新思想的“志士仁人”團結共起。他的貢獻在於,用流暢的筆法介紹了社會主義,使人易懂愛讀,在半年內6次再版,擴大了社會主義影響,成為日本社會主義運動史上的重要文獻。
1903年,日俄兩個帝國主義在遠東爭奪勢力範圍的鬥爭加劇。日本掀起主戰論的宣傳。社會主義者反對戰爭。以《萬朝報》為重要陣地,幸德秋水發表了一系列非戰、和平的言論。11月15日,幸德秋水與堺利彥成立“平民社”,同時出版日本第一張社會主義報紙《平民新聞》周刊。“社會主義協會”本部也隨之由片山潛處遷到“平民社”。“平民社”成了社會主義運動的中心。 “平民社”在機關刊《平民新聞》發刊辭中,提出自由、平等、博愛三大口號,舉起平民主義、社會主義、和平主義三面旗幟,宣布在合法範圍內開展反戰、和平運動,表示“言其所可言”、“行其所可行。”
日俄戰爭爆發後,幸德秋水先後發表《戰爭來》、《我們決不承認戰爭》、《社會黨的戰爭觀》等一系列評論,抨擊政府的戰爭政策,闡述社會主義者的立場。同時,在報上開闢英文欄,介紹國內外反戰運動、社會主義運動情況,促進國際團結。幸德撰寫的《致俄國社會黨書》以社論形式在《平民新聞》發表,其後,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在《火星報》作了答覆。11月,幸德秋水與堺利彥合譯《
共產黨宣言》,在《平民新聞》創刊周年紀念號上發表,第一次把《共產黨宣言》用日文介紹到日本。 日本政府十分害怕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以危害社會安寧等等罪名進行迫害。1905年1月,《平民新聞》被迫停刊,社會主義者改出《直言》作為輿論陣地。 2月,幸德以《嗚呼!增稅》等事件被判處5個月徒刑,直到7月刑滿出獄。他在獄中讀了恩格斯的《論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等著作,也讀了
克魯泡特金的《田園、工廠、手工場》。出獄後,他說,“我是以馬克思的社會主義者入獄,以無政府主義者出來的”。這說明他的思想正在發生變化。 幸德雖然出獄,卻沒有多少活動餘地了。10月,“平民社”被解散,他於11月離日本去美國。
1906年1月,日本政局發生變化,
西園寺公望組閣,堺利彥等乘機組成
日本社會黨,取得合法存在權利。幸德遂於6月間回國,在社會黨舉行的歡迎會上,發表題為《世界革命運動的潮流》的長篇演說,反對議會主義,提出直接行動策略。1907年2月,在社會黨第二次代表會上,他的主張占了上風,這在黨內引起了直接行動論與議會政策論的分歧以致分裂。在這之前的2月5日,他發表《我的思想變化》,明確指出,“用普選及議會政策畢竟不能完成真正的社會主義革命,要達到社會主義的目的,只能依靠團結一致的工人的直接行動。”他一再解釋,所謂直接行動就是組織工人總罷工,他認為這是一種最有效的鬥爭。
社會黨被禁後,幸德主要從事譯著工作,出版了《平民主義》,這是他在《平民新聞》時代的論文集,立即被禁售。1908年他回到故鄉,翻譯了克魯泡特金的《爭取麵包》。1909年3月,出版《自由思想》,不但被禁且遭到罰款。專制當局的迫害已使他不可能活動。
1910年5月25日,
桂太郎內閣以陰謀暗殺天皇的罪名,逮捕了工人宮下太吉等4人,以後搜查範圍擴大到全國。6月幸德被捕,被視為“大逆事件”的首犯,先後牽連被捕者26人,被監視者1,989名。“
大逆事件”完全是日本專制當局虛構的假案,其目的在於扼殺日本人民的革命運動和社會主義思想的傳播。
1911年1月18日,在秘密審判下,專制當局判處幸德秋水等24人死刑(第二天有12人改為無期徒刑)。1月24日晨,幸德秋水昂首闊步走上絞刑架,年不滿40歲結束了他戰鬥的一生。他在獄中最後完成了《基督抹殺論》,聞知判決的當天,寫下了絕筆:“區區成敗且休論,千秋唯應意氣存,如是而生如是死,罪人又覺布衣尊”。他大義凜然,表現了革命者的本色,成為近代日本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越來越受到人民的稱讚、青年的景仰。
人物作品
飛鳥井雅道編、解說《幸德秋水集》(《近代日本思想大系》第13卷),築摩書房,1975年(昭和50年)11月。
伊藤整編《幸德秋水》(《日本之名著》第44卷),中央公論社,1970年(昭和45年)9月。
大逆事件の真実をあきらかにする會編《大逆帖-堺氏藏》,大逆事件の真実をあきらかにする會,1981年(昭和56年)1月。
塩田莊兵衛編《幸徳秋水の日記と書簡》增補決定版,未來社,1990年(平成2年)4月。
中島及《幸德秋水漢詩評釋》,高知市民圖書館,1978年(昭和53年)3月。
山泉進編、解題《幸德秋水》(平民社資料中心監修《平民社百年コレクション》第1巻),論創社,2002年(平成14年)10月。ISBN 4-8460-0353-1
《幸德秋水文集》(《解放群書》 第7編),解放社,1926年(大正15年)。
《幸德秋水集》(《改造文庫覆刻版》第1期),改造圖書出版販賣,1977年(昭和52年)2月。
幸德秋水全集編集委員會編《幸德秋水全集》,全9卷、別卷2卷、補卷,明治文獻,1968年(昭和43年) - 1972年(昭和47年)。
山泉進校注《帝國主義》(《岩波文庫》青版125-1),岩波書店,2004年(平成16年)6月。ISBN 4-00-331251-1
絕命詩
區區成敗且休論,千古惟應意氣存。 如是而生如是死,罪人又覺布衣尊。
人物影響
幸德的處女作是《二十世紀之怪物帝國主義》(1901)。這本書在日俄戰爭爆發前 3年出版,成為反對帝國主義和戰爭的思想先驅,在日本有一定的歷史意義。在這本著作中,幸德高舉反帝
反戰的旗幟,列舉帝國主義的罪惡,並闡明為了消滅帝國主義要實行社會主義。但是,他當時沒有從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規律,只從一般狹義的“愛國心”去尋找帝國主義的根源。這個缺點不久在他寫的《社會主義精髓》(1903)一書中得到了克服。這時幸德對於科學社會主義已經有所認識,論證了資本主義社會崩潰的必然性,認為社會主義社會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高階段。幸德的這本書暢銷一時,作為社會主義啟蒙著作起了巨大的宣傳作用,被公認為當時日本社會主義理論研究的最高成果,其中他從志士、仁人中去找社會主義革命的動力和主體。
幸德雖然自1905年因筆禍坐牢後由社會主義者轉變為無政府主義者,但是他對
唯物主義的研究並沒有停止。他的遺著《基督抹殺論》(1911)一書,大部分是在獄中寫的。書中否定上帝的存在,主張徹底抹殺基督。這也是他對天皇制度的最後的鬥爭。幸德對基督教的批判是比較徹底的。他的
無神論著作還有《社會主義和宗教》(1903)一文。不過,在這篇文章中,他雖然否定上帝的存在,但沒有否定宗教本身,反而認為社會主義是一種新的宗教。儘管由於時代和階級的局限,幸德的思想還存在不少錯誤和缺點,然而他的社會主義理論和無神論思想在日本明治時期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對當時中國的思想界也有一定的影響。他的《二十世紀之怪物帝國主義》、《社會主義精髓》等書早在20世紀初就有漢譯本。他還擔任過中國留學生在東京組織的“社會主義研究會”的講師,曾到該會舉辦的社會主義講習會講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