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遙縣編修志書的歷史大概是:自金代(1115-1234)首纂《平遙圖經》始,至明嘉靖年間(1522-1566)方有志書之修。明萬曆初年,以嘉靖志頗多闕略,雖經增修,仍未能完善,歷經四十餘年,至萬曆四十五年(1617),楊廷謨來掌斯邑,集縣內文士,歷時數月,成《平遙縣誌》十二卷。清初政局初定,於康熙十二年(1673)由陳以恂、梁雉翔纂修《重修平遙縣誌》二卷,內容過於簡略,下至康熙四十六年(1706),邑令王綬鑒於舊志簡略,乃邀學者康乃心,共同商榷纂修,記平遙的山川、田賦、文物、風俗,歷時七月而成《重修平遙縣誌》八卷。這部康熙四十六年纂修的八卷本縣誌,洋洋灑灑,十幾萬字,為我們展現了三百年前康熙盛世時的平遙古城,已是物阜民康、人文薈萃;展現了古城平遙城池巍峨、衙署森嚴、街市井然、商鋪繁陳、民居鱗盜櫛比。亭台樓閣、河橋古柳、祠廟、道觀、佛寺星羅寺星羅棋布;顯示了平遙作為具有明清時期特色的縣城的歷史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