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武果梅

平武果梅

平武果梅,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平武果梅的種植髮展,開始於唐,鼎盛於明清,迄今有1000餘年的歷史。平武果梅果實中等大小,圓形或短橢圓形;果面黃綠色,有絨毛,陽面略帶紅暈,縫合線淺,兩半對稱;平武果梅的果肉綠黃色、脆、粘核;種子中等大小,風味酸,有香氣。

2015年2月10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平武果梅”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平武果梅
  • 產地名稱: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
  • 品質特點:平武果梅的果肉綠黃色、脆、粘核,種子中等大小,風味酸,有香氣
  • 地理標誌: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 批准文號:國家農業部公告第2231號
  • 批准時間:2015年2月10日
產品特色,產地環境,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色

  • 外在感觀品質
平武果梅果實中等大小,圓形或短橢圓形;果面黃綠色,有絨毛,陽面略帶紅暈,縫合線淺,兩半對稱;果頂平,梗窪中等深度;果肉綠黃色、脆、粘核;種子中等大小,風味酸,有香氣。
  • 內在品質指標
平武果梅的內在指標中總酸≥6.8%,可溶性固形物≥8.9%。
平武果梅
平武果梅

產地環境

平武果梅產區位於四川盆地西北部,地形以坡地為主,平均海拔730米,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占90%,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海拔600米至1400米區域均有栽植。土壤pH值5.5—7.5,有機質含量高,含鉀量高,排水良好,是最適宜果梅生長發育的地區之一。平武果梅產區涵蓋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暖溫帶、溫帶3個氣候類型,氣候溫和,降水豐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具有雲多、霧少、陰天多等特點。年均氣溫14.7℃,最高值15.1℃,最低值13.9℃,極端最高溫37℃,極端最低溫-7℃。年均降水量866.5毫米,最高值1161.4毫米,最低值397.3毫米,年平均日照時間1376小時,無霜期252天,有利於平武果梅產量提升和品質形成。

歷史淵源

平武果梅栽培歷史悠久,平武傳統飲品梅線,在明代已屬貢品,被譽為“金絲銀線浸瓊漿”。清嘉慶年間修的《龍安府志》中有梅的正式記載。
2014年,平武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申報的“平武果梅”通過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審查和組織專家評審,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生產情況

2015年,平武果梅種植保護面積21000公頃,產量36000噸。
平武果梅
平武果梅

產品榮譽

2015年2月10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平武果梅”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平武果梅
平武果梅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平武果梅的地理標誌保護的區域範圍包括平武縣平通鎮、豆叩鎮、大印鎮、鎖江羌族鄉、徐塘羌族鄉、平南羌族鄉、響岩鎮、南壩鎮、壩子鄉、古城鎮、高村鄉、水田羌族鄉、龍安鎮、闊達藏族鄉、木座藏族鄉、木皮藏族鄉等16個鄉(鎮)。

質量技術要求

(1)產地選擇:選擇坡向向南或向東南,緩坡或坡度25°以下的山坡地,土層深厚,土質疏鬆,土壤pH值5.5—7.5,有機質含量1.5%以上,地下水位1米以下。
(2)品種選擇:選擇抗病性和抗逆性較強、符合加工要求的本地優良品種。適宜於果梅的砧木有:毛桃、梅。
(3)生產過程管理:平武果梅生產嚴格按照《無公害食品 落葉核果類果品》(NY 5112—2005)要求執行。其栽植關鍵技術包括:
①苗木質量
要求無檢疫性和危險性病蟲害、無根癌病和根結線蟲、無枝幹病蟲害(蚧殼蟲等)。
②栽植時間和密度
果梅正常開始落葉後到芽萌動前均可栽植,以秋末冬初栽植為佳。在土層深厚肥沃的緩坡地,栽植行株距為5米×4米;在坡度為6°—25°的山坡地,栽植行株距為4米×3米。
③栽植技術
栽植穴長、寬、深均為80—100 厘米,每穴施腐熟有機肥50—100 千克、磷肥1—2 千克。將肥料與土混勻填入地平面30厘米以下,回填後定植墩高於地平面30厘米。清除苗木上的嫁接膜,剪去過長主根、短截傷根後,對苗木根系用1%硫酸銅溶液浸5分鐘後再用2%石灰液浸2分鐘進行消毒。將苗木根部放入穴中央,舒展根系,扶正,邊填細土邊輕輕向上提苗、踏實。填土後以樹苗為中心做直徑1米的樹盤,澆透定根水,覆細土。定植後1月內需灌水2-3次,乾旱季節或地區可在灌水後對樹盤進行薄膜、秸稈覆蓋保墒。
④土肥水管理
A、土壤管理:
深翻熟化、擴穴:一般在9-10月進行,從樹冠外圍滴水線處開始,逐年向外擴展0.4—0.5米,深0.4—0.6米。回填時混以有機肥,再灌透水。
果園間作:果梅園宜種草或間作,間作物應與果梅無共生性病蟲,以淺根、矮稈的豆科植物和牧草為宜,適時刈割翻埋於土壤中或覆蓋樹盤。忌藤蔓、高稈作物。
培土:每年春季結合中耕除草,利用行間的土壤進行培土。培土厚度5厘米-10厘米。
B、施肥
採用環狀溝施、條溝施、放射狀溝施、穴施等方法。在樹冠滴水線外側挖溝(穴),深度20—40厘米、溝寬40—50厘米。挖溝時要注意避開粗根,每次應變換位置以擴大施肥面。年土壤施肥3次:12月花前肥以氮為主,輔以磷肥,施肥量占全年的20%;4月下旬、5月上旬果實膨大肥以磷、鉀肥為主,輔以適量的氮肥,施肥量占全年的30%;8—9月秋梢停長後的基肥以遲效性的有機肥為主,輔以適量的磷肥和氮肥,施肥量占全年的50%。苗木定植後的第一年、第二年,每666.7 平方米果梅園施氮8千克、磷4千克、鉀3千克。結果樹按每生產100千克果梅,施氮1千克、磷0.5千克、鉀1.2千克。
C、水分管理
在花芽膨大期、春梢旺盛生長期、高溫季節、秋施基肥時,根據土壤水分狀況,及時灌溉。
D、病蟲防治
農業防治:實施翻土、合理修剪、清潔果園、樹幹刷白、排水等農業措施,減少病蟲源;加強栽培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樹體自身抗病蟲能力。物理防治:套用頻振式殺蟲燈等燈光設施誘殺具有趨光性的害蟲,在糖、酒、醋液中加入農藥誘殺趨化性害蟲,套用黃板誘殺蚜蟲。物理防治:改善果園生態環境,人工引進、繁殖釋放天敵,集中種植害蟲中間寄主誘殺害蟲,使用性誘劑防治害蟲。化學防治:主要病蟲害有炭疽病、穿孔病、瘡痂病(黑星病)、褐腐病、蚜蟲、梅葉蜂、象鼻蟲等,化學防治以生物農藥為主,選擇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農藥使用遵循《無公害農產品農藥使用準則》要求。
(4)生產記錄:記載使用肥料、農藥等農藥投入品的名稱、來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病蟲害發生和防治情況;產品收穫、銷售等項目的日期、方式、數量等。生產記錄保存2年。
(5)果實採收:採收期應根據果實的用途不同來確定。加工青梅乾、糖青梅等宜綠熟期採收;加工烏梅乾、梅酒、梅醬及留種,在果實充分成熟時採收。採收宜在晴天早晨露水乾後至中午以前進行。忌用竹竿打落。
平武果梅執行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有關標準要求。

專用標誌使用

地域範圍內的平武果梅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已獲登記保護的農產品地理標誌,須向登記證書持有人提出申請,並按照規範生產和使用標誌,統一在其產品或其包裝上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平武果梅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組合標註形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