帷幕(米蘭·昆德拉著文藝評論)

帷幕(米蘭·昆德拉著文藝評論)

《帷幕》是作家米蘭·昆德拉創作的文藝評論,首次出版於2005年。作為《小說的藝術》和《被背叛的遺囑》的延續,《帷幕》概述昆德拉在前兩者中的思考,並以更自由的筆觸探索與歷史和生活現實交混的小說藝術世界。

《帷幕》在法國的《讀書》雜誌評選的2005年度20種最受歡迎的書籍中排名第五。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帷幕
  • 外文名稱:Le rideau
  • 文學體裁:文藝評論
  • 作者:米蘭·昆德拉
  • 首版時間:2005年4月
  • 字數:98000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與昆德拉的其他著作一樣,《帷幕》也分為七個部分。《帷幕》的大部分觀點在《小說的藝術》和《被背叛的遺囑》中都已有闡述,昆德拉只是將那些觀點換了一個新的開放式的視角加以深化、完善和發展。
《帷幕》還穿插了對媚俗的批評,關於笑話的小評論,關於青年的思考,關於中歐的歷史,關於笑的存在意義,關於遺忘的各種表現,愚蠢的定義,還有其他一些內容。其中有思考,有讀書心得,有提出的問題,行文自由,不拘形式,有不少感嘆和題外的話,這些話題賦予文本以一種變化有致的節奏。

作品目錄

第一部分 對延續性的意識
第三部分 進入事物的靈魂
第五部分 美學與存在
第七部分 小說,記憶,遺忘
第二部分世界文學
第四部分 小說家是什麼
第六部分 撕裂的帷幕

創作背景

繼《小說的藝術》(1986)、《被背叛的遺囑》(1993)兩本論小說藝術的專著之後,米蘭·昆德拉於2005年4月又出了《帷幕》。《帷幕》是昆德拉關於小說藝術思考的繼續和深化。

作品思想

小說的作用
在《帷幕》中,米蘭·昆德拉仍然專注於闡述現代生活、現代性和現代主義美學與小說這一文學體裁的關聯。他列舉了偉大的現代小說作者,評論他心目中改變了文學藝術走向的偉大作品,並且向讀者推舉它們的價值。和之前的幾部作品一樣,《帷幕》描述了現代小說從發生到現在的歷史,書中展現的小說發展的歷史,大概與所有文學院中講述的文學史都不會相同:作為一個作家,米蘭·昆德拉推舉小說寫作技術的沿革與小說成為現代價值一部分的過程,是水乳交融的。迄今為止,學院派的小說歷史很難將小說的技術層面和價值層面同時做出如此清晰的描述。小說是塑造歷史的力量,對米蘭·昆德拉來說,西方小說家對西方現代生活的塑造作用,必定超過了元帥和商人。這一點很難為大學教授和今天的小說讀者們所理解,更不用說認同。這也催生了米蘭·昆德拉在《帷幕》中的一句激憤之辭:“今天,真正配得上現代主義一詞的,是一種反現代的現代主義。”反現代的現代主義,這種不識時務的判斷,是米蘭·昆德拉作為現代主義者值得驕傲的地方。作為這個探索未知土地的旅行者中的一員,米蘭·昆德拉第一次在《帷幕》中談到了自己的年齡,這是前所未有的,如果熟悉他就會發現,《帷幕》中散發出一種淡淡的老年的氣息。老年米蘭·昆德拉在論述小說的歷史時,同時在遙看自己將置身其中時的位置。
帷幕
小說的獨特性
《帷幕》重申了小說藝術的獨特性。昆德拉認為,當今小說藝術的發展處於危險的境地:要么小說的藝術被引向純技巧的思考,似乎小說如果不在技巧上繼續花樣翻新、朝著追求純技巧的方向發展,就沒有意義了;要么,以“復古”為特徵,所謂吸取十九世紀小說創作的經驗—這使人覺得小說的創作藝術在走回頭路。還有,在“小說”的名義下,編年(歷史)小說、懺悔小說、論文小說泛濫。昆德拉認為這些都否定了拉伯雷和塞萬提斯時代出現的真正的小說藝術,違背了小說發展原有的規律。應該回到小說的本質上來,正確認識小說自身特有的屬性。他要把小說還原為可獲最大自由的唯一文學場所,一塊專用於分析、諷刺、明辨是非的領地。為什麼要寫小說,是為了“走進事物的靈魂”,福樓拜回答說。而昆德拉卻說“是為了與遺忘的力量抗衡”,小說應成為“一座防止遺忘的堅不可摧的城堡”。由於政治的有組織的遺忘和個人主動抹殺記憶,現實世界因存在的普遍被遺忘而成了陷阱,生活變得“比你想像的還要複雜”,它是人人都“不可避免的失敗”。小說存在的理由,就是為了理解這“人們稱之為生活的不可避免的失敗”。小說是人們面對世界、面對藝術、生活和文學的一種方式,小說如果不是為了更好地理解生活,那么小說的藝術就沒有存在的理由。在《帷幕》中,通過對一系列作家和他們的作品充滿激情的分析和闡述,昆德拉明確指出,自半個世紀以來當知識被細分為無數個專業以後,小說是“能夠縱覽整個人類生活的最後一個觀察點”。
在這本由七個部分組成的論著中,沒有深奧的理論術語,也沒有厚重的批評工具。他追問小說史的方法,既不是人類發展史學的方法,也不是世界文學史的方法,更不是哲學美學的方法。他感情充沛,或心花怒放,或暴跳如雷,把對尖銳問題的凝重思考融入輕鬆的調侃之中,通過對人物性格的分析,尤其是小說人物,讓讀者感到一般論著所沒有的藝術氣息。然而他所提出的關於小說藝術的思想,卻具有普遍的美學意義。
小說的民族主義
受民族主義的影響,人們缺乏將一部文學作品放入世界範圍內進行考察的自覺。昆德拉在《帷幕》一書中提出“小民族的地方主義”和“大民族的地方主義”這兩個概念:都是“無法做到(或者拒絕)將它的文化放在大環境下來看”。大民族認為自己的文學己經足夠成熟與豐富多彩而拒絕承認其他民族的文學價值;而小民族雖對世界文明採取一種崇敬可是卻敬而遠之的態度,且小民族時常會處於一種民族難以自保的危機之中,於是人們很容易把對文學的態度上升到一種道德評判的高度,文學被與政治緊密綁在了一起。在經歷過“布拉格之春”之後,作為改革的急先鋒而流亡法國的捷克作家昆德拉,在對自身經歷基礎上的反思中得出這樣的思考與結論,這些思索無疑對有著類似經驗的中國產生借鑑。
小說的歷史是各個民族共同創造的歷史。受不同文化、風俗的影響,小說在各個地方有著不盡相同的發展歷程。一直以來,昆德拉都將他的小說定義為“歐洲小說”並反覆強調這一概念。它並不局限於地域因素,也不是直接等同於“歐洲人寫的小說”。要進入這一範疇的小說應該滿足“作為進入現代以來的歐洲歷史之組成部分的小說”這一條件,即要對“人的存在”這一問題有所探索和發現。從薄伽丘,拉伯需和塞萬提斯到20世紀的中歐小說、北美小說與拉美小說,均莫非如此。可以說,昆德拉對進入現代的中歐小說與小說家們抱有一種猶為特殊的感情,卡夫卡、穆齊爾、布洛赫、貢布羅維齊等七人構成他心目中“偉大的七星詩社”,在他的作品中反覆提及並加以分析。在昆德拉小說作品中展現出來的對存在的沉思與幽默精神,正是與這些現代中歐小說家所展示的是一脈相承的關係。

作品影響

《帷幕》原作以法文寫成,在法國一出版,所有全國性的報紙、雜誌,比如《世界報》、《解放報》、《費加羅報》、《快報》、《新觀察家周刊》、《觀點周刊》均以專文評論,而且在法國的《讀書》雜誌評選的2005年度20種最受歡迎的書籍中排名第五。

出版信息

米蘭·昆德拉的隨筆集《帷幕》法語版於2005年4月出版,此後其他語種的版本也陸續面世,中文版上市時間是2006年9月。

作者簡介

米蘭·昆德拉(1929~ ),小說家,出生於捷克斯洛伐克布爾諾;自1975年起,在法國定居。長篇小說《玩笑》、《生活在別處》、《告別圓兵舞曲》、《笑忘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和《不朽》,以及短篇小說集好笑的愛》,原作以捷克文寫成。最近出版的長篇小說《》、《身份》和《無知》,還有隨筆小說的藝術》、《被背叛的遺囑》和《帷幕》,原作以法文寫成。《雅克和他的主人》,系作者戲劇代表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