帨

帨是中國漢字,拼音是shuì ,總筆畫是10畫,意思有佩巾;巾帕;拭擦;蒙,覆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帨
  • 筆畫數:10
  • 部首:巾
  • 字形:左右結構
基本信息,詳細解釋,古籍解釋,組詞,

基本信息

帨[shuì ㄕㄨㄟˋ]
[《廣韻》舒芮切,去祭,書。]
[《廣韻》此芮切,去祭,清。]
筆畫數:10;
部首:巾;
筆順編號:2524325135
字形:左右結構;形聲;從巾、兌聲

詳細解釋

1.佩巾。古代女子出嫁時,母親所授。用以擦拭不潔。在家時掛在門右,外出時系在身左。《·召南·野有死麕》:“無感我帨兮,無使尨也吠。”毛傳:“帨,佩巾也。”《儀禮·士昏禮》:“母施衿結帨曰:‘勉之敬之,夙夜無違宮事。’” 揚雄法言·寡見》:“今之學也,非獨為之華藻也,又從而繡其鞶帨。” 洪升長生殿·舞盤》:“日影耀椒房,花枝弄綺窗,門懸小帨赭羅黃。”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八回:“這方粗布便叫作‘帨’,濕了用洗傢伙的。”
2.泛指巾帕。 司馬光《上皇太后疏》:“今既正位中宮,得復奉膳羞盥帨以事殿下。”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七回:“二門旁擺了盥盆,盥帨。”
3.拭擦。禮記·內則》“盥卒授巾” 鄭玄註:“巾以帨手。”《新唐書·禮樂志七》:“皇帝帨手取觶,以柶祭醴。”
4.蒙,覆蓋。 張岱陶庵夢憶·龍山放燈》:“父叔輩張燈龍山,剡木為架者百,塗以丹雘,帨以文錦,一燈三之。”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舒芮切《集韻》《韻會》《正韻》輸芮切,並音稅。《玉篇》帨,巾也。《儀禮·士昏禮》母施衿結帨。《注》帨,佩巾也。《禮·內則》女子設帨於門右。《注》帨,事人之佩巾也。
又《集韻》此芮切,音毳。
又須銳切,音歲。
又《類篇》欲雪切,音悅。義並同。

組詞

帨巾】拭手的巾帕。 孔平仲孔氏談苑·宣醫喪命敕葬破家》:“勅葬之家,使副洗手帨巾,每人白羅三疋,他物可知也。” 余懷板橋雜記·珠市名妓附見》:“ 微波 繡之於帨巾,不去手。”
帨帉】揩物佩巾。 蘇軾 《沉香山子賦》:“幸置此於幾席,養幽芳於帨帉,無一往之發烈,有無窮之氤氳。” 陸游丈人觀》詩:“物怪齾齾冠丘墳,仙人佩玉雜帨帉。”
帨縭】佩巾。古代女子出嫁時的裝飾。《·豳風·東山》:“親結其縭,九十其儀。”《儀禮·士昏禮》:“母施衿結帨。”後遂以“帨縭”並稱作為嫁妝的代稱 韓愈 《寄崔二十六立之》詩:“長女當及事,誰助出帨縭。”
帨鞶】佩巾與鞶帶。 張惠言祭金先生文》:“﹝先生﹞酒酣執手,曰學實難,瞢不知道,繡其帨鞶。”
帨纓】指妝奩。 黃宗羲《劉太夫人傳》:“太傅有孤女未嫁,夫人分孫女之簪珥,助其帨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