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張惠言(1761—1802),字皋文,江蘇武進人。1799年(嘉慶四年)進士,任實錄館篡修,後官編修。著作有《
周易虞氏義》、《茗柯詩文集》等。他在文學觀點上很看重作家的品德修養,他說:“文章末也,為人非表里純白(言行純潔一致),豈足為第一流哉!”
張惠言在散文和詩詞方面,都有較大的建樹。他是
陽湖派古文和
常州詞派的創始人,對於清代中葉以後文學的發展,有相當廣泛的影響。
作品概況
作品名稱:祭金先生文
作品版本一
此為《續修四庫全書》所收《國朝常州駢體文錄》中的版本。
版本信息:《續修四庫全書》第1693冊第505頁,《國朝常州駢體文錄》卷十一第十五頁,清光緒十六年廣東刻本。
祭金先生文
嗚呼!
六經同歸,其指在禮,誰歟明之?北海鄭氏。
經唐涉宋,大論日蕪,天鑒大淸,篤生巨儒。
乾隆之初,婺源江公,刊榛兌途,灑流就東。
厥有繼者,休寧之戴,先生起歙,並黻聯佩。
戴君閎通,眾流並泳,志修年短,厥緒未竟。
先生精研,思約理積,掉頭庌廡,壺奧獨辟。
既啟其室,遂周其藩,桴杗楶栭,既固既完。
箋禮九篇,以鄭正鄭,惟其匡救,是謂篤信。
一義之發,邇於睫眸,先生不言,千載其幽。
較其所成,於戴蓋多,婺源之傳,岱華比峨。
古人著書,感發不遇,先生不然,頤志養素。
早年獻賦,入贊機衡,對策鑾坡,聲震殿廷。
帝嘉其文,冠之上第,再命持衡,慎簡俊乂。
翩然高蹈,有遁若飛,不事之功,其成則巍。
杜門養疴,二十一年,既定禮堂,其人未傳。
景行實行,高山惟仰,昊天弗遺,後學誰放。
伊蒙寡味,一言獲褒,春風所噓,不遺薪蕘。
三年在門,莫窺美富,既困馳驅,乃始自咎。
獨持緒論,以當眾跂,端策恐驟,瞻途識夷。
丙辰之春,再謁幾席,先生欣然,曰子可益。
則理其穢,則淪其清,恢之拓之,以崇以閎。
閔其饑寒,恤其生事,割宅以居,推食以食。
歲在己未,孟春北征,光生餞之,餚核既盈。
酒酣執手,曰學實難,瞢不知道,繡其帨鞶。
前賢后生,氣求聲應,弗章弗傳,孰美孰盛?
挹河知源,測景知光,今我老矣,非子曷望?
疇昔之歲,殷勤與書,問子所學,今則何如?
勉子舊聞,告我新得,使我暮年,快睹奇物。
惶恐再拜,負慚此言,匪敢怠荒,乃為俗牽。
逝將歸來,返我矩矱,庶幾籍湜,果不畔去。
恭聞易簀,命簡作椷,寫不成章,筆絕意嗛。
嗚呼微言,遂絕於茲,哭寢此日,傷心曩時。
具存者書,莫繼者事,命我以意,曷敢以二。
尚羈塵鞅,罔遂駿奔,輇紼不親,奠斝弗存。
南望一慟,告茲哀衷,言有弗宣,哀其可窮?
先生之靈,其曷不鑒,未知後死,斯言勿玷?
嗚呼哀哉!
作品版本二
祭金先生文(1)
嗚呼!六經同歸,其指在《禮》,誰歟明之?北海鄭氏(2),經唐涉宋,大論日蕪,天鑒大清,篤生巨儒。乾隆之初,婺源江公(3),刊榛兌途(4),灑流就東(5)。厥其繼者,沐寧之戴(6),先生起歙,並黻聯佩(7)。戴君宏通,眾流並泳,志修年短,厥緒未竟(8)。先生精研,思約理積,掉頭庌廡(9),壺奧獨辟(10)。既啟其室,遂周其藩,桴杗楶栭(11),既固既完。箋《禮》九篇,以鄭正鄭。惟求匡救(12),是謂篤信。一義之發,邇於睫眸(13),先生不言,千載其幽。較其所成,於戴蓋多,婺源之傳,岱華比峨(14)。
古人著書,感發不遇,先生不然,頤志養素(15)。早年獻賦,入贊機衡(16),對策鑾坡(17),聲震殿廷。帝嘉其文,冠之上第。再命持衡(18),慎簡俊義(19)。翩然高蹈,有遁若飛(20)。不事之功(21),其成則巍。杜門養疴,二十一年。既定禮堂(22)”,其人未傳。景行實行(23),高山推仰。昊天弗遺,後學準放(24)?
伊蒙寡味(25),一言獲褒。春風所噓(26),不遺薪蕘(27)。三年在門,莫窺美富。既困馳驅,乃始自咎。獨特緒論(28),以當眾歧。端策恐驟(29),瞻途識夷。丙辰之春(30),再謁幾席。先生欣然,曰子可益。則理其穢,則瀹其清(31)。恢之拓之(32),以崇以閎。閔其饑寒,恤其生死。割宅以居,推食以食。歲在己未(23),孟春北征。光生餞之,餚核既盈(34)。酒酣執手,曰:“學實難,瞢不知道(35),繡其帨鞶(36)。前賢后生,氣求聲應,弗章弗傳(37),孰美孰盛?挹河知源,測景知光(38),今我老矣,非子曷望?”疇昔之歲,殷勤與書,問:“子所學,今則何如?勉子舊聞,告我新得,使我暮年,快睹奇物。”惶恐再拜,負慚此言。匪敢怠荒,乃為俗牽。逝將歸來(39),返我矩矱(40),庶幾籍、湜(41),果不畔去(42)。
恭聞易簀(43),命簡作緘(44),寫不成章,筆絕意嗛(45)。嗚呼微言(46),遂絕於茲。哭寢此日(47),傷心曩時。具存者書,莫繼者事。命我以意,曷敢以二。尚羈塵鞅(48),罔遂駿奔(49),輇紼不親(50),奠斝弗存(51)。南望一慟,告茲哀衷,言有弗宣,哀其可窮?先生之靈,其曷不鑒,未知後死(52),斯言勿玷?嗚呼哀哉!
作品注釋
(1)。
(2)鄭氏:鄭玄,字康成,東漢時北海高密(今屬山東)人。漢代經學集大成者,世稱其學為鄭學。
(3)江公:
江永,字慎修,婺源(今屬江西)人。清代經學家、音韻學家。其學為考據見長,開皖派經學研究的風氣。
(4)刊榛:砍除雜草。榛:樹叢雜草。兌:通。
(5)灑:清灑,蕩滌。
(6)戴:指
戴震,字東原,安徽休寧人。曾問學於江永。清代著名思想家,音韻學家,考據大師。
(7)黻(fú)禮服上的花紋。代指衣服。這句意謂並列,不相上下。
(8)緒:前人未竟的功業。
(9)庌(yá):廊下的小屋。廡(wǔ):堂周的廊屋,庌和廡都是屋子的外部結構,比喻學術領域的邊緣。
(10)壺(kǔn)奧:室內深處,喻深隱。
(11)桴(fú):房屋的次棟,即二梁。杗(máng):棟,正梁。楶(jié):柱頂上支撐屋樑的方木,即斗拱。栭(ěr)斗拱的另一名稱。
(12)匡救:糾正挽救。
(13)邇:近。
(14)岱:泰山。華:華山。
(15)頤:養。素:素業,清高的操守。
(16)機衡:重要的政權機關。金榜在1765年(乾隆三十年)召試舉人時,授內閣中書,軍機處行走。
(17)鑾坡:
翰林院的別稱。這句指
殿試,以第一名及第。
(18)持衡:主持評量人才。金榜曾任山西副考官。
(19)簡:選擇。俊乂(yì):賢能,有才德。
(20)遁:隱去。指辭官不仕。
(21)不事:不事王侯。指不仕。
(22)禮堂:進學習禮的處所。
(23)景行(xìng):崇高的德行。《
詩經·小雅·車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24)放:通“仿”。效法。
(25)伊:句首語助詞,無義。
(26)噓:吹。此喻老師的教誨。
(27)薪蕘(ráo):柴草。
(28)緒論:理論。
(29)策:馬鞭。驟:馬賓士。
(30)丙辰:1796年(嘉慶元年)。
(31)瀹(yuè):疏通河水。
(32)恢:擴大、弘揚。
(33)己未:1799年(嘉慶四年)。
(34)餚核:菜餚和果物。
(35)瞢(méng):目不明,喻愚昧。
(36)帨鞶(shuì pán):帨,佩巾。鞶,皮製的束衣帶。比喻重文藻,過於瑣碎。《法言》:“今之學也,非獨為之華藻也,又從而繡其帨鞶。”
(37)章:彰明。
(38)景:同“影”。
(39)逝:通“誓”。
(40)矩矱(huò):規矩,尺度。
(41)籍、湜:
張籍,
皇甫湜,唐代人,都是
韓愈弟子。這裡是作者以張籍、皇甫湜自比,比金先生為韓愈。
(42)畔:通“判”。
(43)易簀(zé):簀是華美光澤的竹蓆。《
禮記·檀弓》載,曾子將死,要人把他床上的簀換掉,後稱病重將死為易簀。
(44)命簡:猶“命筆”,寫作。緘:書信。
(45)嗛(xián):原意是銜在口中。此喻滿懷悲慨而說不出。
(46)微言:含義深遠精微的言辭。
(47)哭寢:《禮記·檀弓》:“孔子曰:‘師吾哭諸寢,朋友吾哭諸寢門之外。’”這是悼念老師的意思。
(48)塵鞅:塵欲的牽絆。鞅,套在馬頸或馬腹上的皮帶。
(49)罔:通“惘”,迷亂,迷惑貌。遂:進。
(50)輇:無輻條的車輪。紼(fú):下葬時引柩入穴的繩索。
(51)奠斝(jiǎ):祭奠的酒。斝,酒器。
(52)後死:作者自稱。
作品賞析
金榜是清代學者,從江永學經文,與戴震友善,專治《禮記》。這篇祭文稱揚了金榜的學術成就和辭官治學的人品,回顧了師生友情。作者在結尾說“命我以意,曷敢以二”,也有經學繼承人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