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由重慶市鹽業(集團)有限公司和重慶電視台科教頻道共同出品的大型文化紀錄片《巴鹽》在彭水縣萬足鎮茶林坪古建築群舉行了開機儀式。彭水自治縣委常委、副...
《巴鹽與鹽巴》是2007年重慶出版集團圖書發行有限公司(重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白九江。...
巴鹽筋子,井鹽包裝器具。竹製。圓形,多孔,似背兜。四JII場用以盛裝巴鹽。《四川鹽法志》:“編竹為之,高一尺八寸,上闊下狹,口橫徑一尺,下徑四寸許,一...
炭火煮巴鹽四川富榮廠煎制巴鹽的生產工藝。主要包括:兌滷煮母子鹽、鑲鍋砌鹵邊、洗渣、放子水、熬乾成鹽。《四川鹽法志》:“煮巴鹽者,亦用黑水三成、黃水...
此後,巴鹽又逐漸失去了成都平原這個巨大市場。蜀守李冰帶領蜀人開鑿鹽井,汲取地下鹽水煎煮食鹽,這就是四川地區獨有的井鹽。如此一來,蜀鹽已基本能自給。內憂外患...
羅漢鹽, 井鹽產品。四川巴鹽的一種。四川所產巴鹽按色澤劃分,色白者稱為白口巴,色灰黑者稱為青口巴,其色有黑色和白色混合者稱為“羅漢鹽”。 ...
黑鹽井,鹽井名。位於四川鹽源縣黑鹽塘獅子山腰。相傳,蒙古族牧羊人於元世祖至元年問發現鹽泉,始鑿井煎鹽。明初鹽業日漸興旺。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封禁。清...
仁岸又可稱為“仁邊岸”。是銷岸名。係為行銷富榮鹽場所產巴鹽的貴州仁懷、遵義、大定、貴陽各府口岸的總稱。 ...
巴鹽和鹽巴 順化散記 活著的與逝去的:會安古城與美山聖壇 山海勝境第巴薩 《天方夜譚》中的古村差一點錯過——途經阿伊·本·哈杜堡村 文明與血腥的結晶——...
黔邊永岸,銷岸名。清代及民國時期四川富榮、犍樂兩場所產巴鹽行銷貴州的銷區之一。因其鹽舟運鹽至瀘州,上運至納溪,卸載改換小船,入永寧河,逆運至敘永,再...
納萬岸,銷岸名。四川犍廠巴鹽銷往四川納溪、古宋、瀘縣、涪陵、忠縣、豐都、石柱、萬縣和湖北利川、建始、鶴峰、長樂、宜恩、恩施、鹹豐、來鳳,其銷地為納萬岸...
和尚灶,井鹽煎鹽灶具。四川犍樂地區專用以制巴鹽的敞口灶。掘地為坑,坑壁砌石,外糊沙泥,坑底置爐橋,橋上為火膛和火門,後置煙囪。以煤炭作燃料。以火燒三...
永邊岸,簡稱“永岸”。銷岸名。川鹽引岸之一。即富榮與犍樂場所產之巴鹽行銷貴州的大定、安順、興義各府與普安廳等口岸。富、犍鹽斤船運納溪,折入永寧,再...
板寮村,在湖北西部山區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縣深山裡,一方難得的平川上坐落著“川鹽濟湘”“巴鹽古道”中的一個驛站——板寮村。國家民委最新發布《關於命名...
綦邊岸簡稱“綦岸”。川鹽銷岸之一。其地為川省的綦江、南川,黔省的遵義、貴陽、都勻各府及平越州之口岸。行銷富榮鹽場所產之巴鹽。 ...
洗渣,四川鑲鍋制巴鹽工藝。鹵邊砌好後,將子水放入鍋內,待火炙泥結後,將母鹽鹽渣(鹽種)均勻地摻入鍋內。加入滷水時水位控制在鐵邊上限,注意控制滷水流量,...
土稅加釐清代鹽稅之一。光緒三十四年(1908),部議川鹽每斤加厘四文,以二文解部,二文劃歸產鹽、銷鹽省份。四川總督趙爾巽奏準,本省計岸減銷省一文,湖北八...
加厘,清代鹽稅之一。光緒二十一年(1895)中曰甲午戰爭爆發,為籌海防軍餉,川鹽每斤加價二文。後因籌備四國賠款,繼續徵收。計每引巴鹽8 000斤征銀十兩,每引花...
黔邊仁岸,銷岸名。清代及民國時期四川富榮鹽場所產巴鹽行銷貴州的銷區之一。運商運鹽至合江,將鹽售與黔商,改換小船,每船載鹽一百二十包,溯赤水入黔,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