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簡介
巴彥淖爾鎮位於
蘇尼特左旗南部渾善達克沙地,東鄰阿巴嘎旗,南與正藍旗、鑲黃旗和正鑲白旗、西與蘇尼特右旗交界,北接滿都拉圖鎮。土地總面積為6108.8平方公里,大部分地形屬於沙漠地帶,沙地為半固定和固定沙丘,沙區面積為4400平方公里,占土地總面積的73.7%,在沙區居住的牧戶有1170戶,占牧戶總數的78%。地下水位高,湖泊多,屬中溫帶大陸性氣候。巴彥淖爾市,蒙古語意思是“富饒的湖泊"。
巴彥淖爾鎮位於蘇尼特左旗南部渾善達克沙地,東鄰阿巴嘎旗,南與正藍旗、鑲黃旗和正鑲白旗、西與蘇尼特右旗交界,北接滿都拉圖鎮。土地總面積為6108.8平方公里,大部分地形屬於沙漠地帶,沙地為半固定和固定沙丘,沙區面積為4400平方公里,占土地總面積的73.7%,在沙區居住的牧戶有1170戶,占牧戶總數的78%。地下水位高,湖泊多,屬中溫帶大陸性氣候。全鎮轄14個嘎查,總戶數為1773戶,總人口為5948人,其中牧業戶1558戶、牧業人口5392人。
滿都拉圖鎮是巴彥淖爾鎮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鎮裡居住著巴彥淖爾鎮1/3的人口,分新、舊兩址,相距7公里。錫賽公路經過鎮區、東達
錫林浩特,西至集二鐵路賽汗塔拉鎮,交通方便。
巴彥淖爾鎮大搞草原基本建設,磚木結構的棚圈,水、草、機、料、棚五配套的草庫倫以及打草基地相繼建成,畜牧業正在向集約化方向發展。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巴彥淖爾鎮礦產資源豐富,目前發現有鐵、銅、金、褐煤、石油等二十餘種礦物,現已探明的礦種有10餘種。個別礦種儲量豐富,品位極高,為巴彥淖爾鎮發展煤電工業、化學工業、建材工業提供了基本原材料,已成為振興巴彥淖爾鎮經濟的重要支柱。
巴彥淖爾鎮自然資源豐富,石油、煤炭、金、水晶、
石、
鐵、鎢、
石膏、
芒硝、原鹼、
食鹽、
雲母等三十幾種礦產儲量較大。
巴彥淖爾鎮是一方富饒的熱土,
自然資源和歷史文化資源豐富。 巴彥淖爾鎮腹部呈東西走向穿過,北部為烏拉特草原,是富饒的天然牧場。國家一類陸路口岸,甘其毛道口岸位於烏拉特草原的烏中旗境內,是連線蒙古國、
俄羅斯、獨立國協等國家對外貿易的重要通道。草原上盛產
牛、
馬、
駝、
羊,其中二狼山白絨山羊和戈壁紅駝、白駝,是國內外少有的珍奇畜種。
巴彥淖爾鎮礦產資源豐富,目前發現有鐵、
銅、金、
褐煤、
石油等二十餘種礦物,現已探明的礦種有10餘種。個別礦種儲量豐富,品位極高,為巴彥淖爾鎮發展煤電工業、化學工業、建材工業提供了基本原材料,已成為振興巴彥淖爾鎮經濟的重要支柱。
草原資源
巴彥淖爾鎮位於錫林郭勒盟西北部,面積0.4萬平方公里,其中草場面積占90%以上,大部分為荒漠草原和半荒漠草原型,植被多為草木科、大百合科植物為主的優良牧草,如多節植物蒿、鹼蔥、沙蔥、冰草等。這種特定的自然環境,適於駱駝的生長;這裡的羊因常年吃鹼蔥等優質牧草,形成了一個獨特的優良品種—蘇尼特羊。這種羊肉質鮮美,肥瘦相間,歷來是宮廷供肉。北京的“東來順”涮羊肉創牌子選用的就是蘇尼特羊肉。目前,巴彥淖爾鎮駱駝總數20000峰,其中有草原上少見的珍品—白駝。草原人珍愛白駝,把它視為吉祥物。
動植物資源
甘草、麻黃、銀柴胡等藥用植物達百種以上。名貴藻類植物“髮菜”以產量多,質量好,聞名遐邇。報春花、山丹、乾厥菜等幾十種野生植物,既是野生觀賞花卉,又是經濟價值很高的植物資源。這裡野生動物頗多,珍稀動物天鵝、大鴇、羚羊常在這裡出沒,
黃羊、
狍子、
羚羊、
旱獺、
猞猁、
狐狸、
狼、
灰鶴、
鴻雁、蒼鷹、
野鴨、百靈鳥、
野兔、貓子等更是常見不鮮。
水產資源
南部沙灘有一萬多畝淡水湖泊,適於發展養魚業。哈那哈達阿日善、格根圖阿日善、哈登胡少阿日善等溫泉水、含有多種礦物質,洗浴或飲用均有明顯的醫療效果。特別是哈那哈達阿日善,四季涌流,群丘環繞,芳草萋萋,是建立療養院的理想之地。
旅遊資源
長期以來,各族人民共同開發建設巴彥淖爾,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融合,造就了巴彥淖爾人民勤勞勇敢、樸實豪放、團結向上、海納百川的個性。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加快,巴彥淖爾鎮的旅遊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已開發出烏拉特草原風情游,烏梁素海觀鳥游,河套農業生態游,烏拉山森林探秘游,黃河樞紐工程觀光游,
古長城、陰山岩畫懷古游,
荒漠草原邊關探險游等旅遊產品。形成了湖光山色旅遊線、西部大漠風情旅遊線、牧區邊關民族風情旅遊線、河套田原風光旅遊線。沿著四條線路您將會領略烏蘭布和沙漠的浩瀚飄渺;傾聽母親河脈搏的跳動;飽覽烏拉特草原的遼闊與廣袤;體驗河套田原的優美恬靜;感概黃河水利樞紐的壯觀雄偉;品味草原高爾夫運動的高貴典雅;感受藏傳佛教的莊嚴與凝重;驚嘆陰山岩畫的質樸與生動。以
烏梁素海、阿拉奔草原、烏拉山森林公園布和
沙漠、
阿貴廟為主的黃河大漠風情 沿中蒙邊境一線,涉及甘其毛道邊境中蒙跨國旅遊區(千人僧人廟遺址、蛤蟆石、成吉思汗套馬桿洞和發財洞)、烏後旗恐龍化石區、烏拉特梭梭林一蒙古野驢生態旅遊區、希熱廟宗教旅遊區、烏蓋佛教文化旅遊區、小九寨溝旅遊區、小廟溝地質旅遊區、小佘太歷史文化觀光區等旅遊景區。以後旗、杭後工業園區及河套田園風光為主的工農業旅遊觀光。主要景點有隆勝星月國家級農業旅遊示範點、鏡湖休閒度假旅遊區、河套酒文化博物館、維信羊絨製品有限公司後旗青山鎮馬奴莊園、青山鎮工業園區、杭後大順城工業園區。
經濟建設
2007年牧業年度全鎮牲畜總頭數達320059頭只,其中:牛32302頭(占全旗牛總頭數的54.2%)、馬1460匹、駝682峰、綿羊171478隻、山羊116279隻。現有畜棚993座(其中標準化暖棚360座),畜圈1306處,圍欄草場2264處693.4萬畝,青貯點391處3911畝,筒井1622眼,塑膠管井576眼,機井32眼;牧民擁有大車51輛、小汽車614輛、機車778台、四輪拖拉機229台、通網電牧戶69戶、風力發電機901台、太陽能發電機106台、汽柴油發電機143台,電視機1074台、衛星接收器912台。 鎮黨委政府下設黨政綜合辦公室、經濟發展辦公室、社會事務辦公室,下屬農牧業服務中心、人口與計畫生育服務中心、文化體育廣播電視服務中心、
司法所、國土資源管理所、畜牧獸醫站、草原監理站等服務機構;核定總編制67人,其中:行政編制33人、事業編制34人;在職全體幹部職工62人,其中:鎮黨委政府工作人員32人、農牧業服務中心12人、人口與計畫生育服務中心6人、文化體育廣播電視服務中心2人、司法所3人、國土資源管理所1人、畜牧獸醫站3人、草原監理站3人,全體幹部職工中行政幹部(公務員)31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包括工勤人員4人)31人。
民情風俗
春節
草原上的蒙古族很講究過春節,每到
春節來臨時,牧民們都要隆重地慶祝一番。 蒙古族把正月稱為“
查乾薩日”(漢語意為“白月”);草原上的春節活動主要有祭火、
祝壽、
拜年等,並且從農曆臘月二十三開始,到正月(查於薩日)達到高潮。
祭火
祭火 蒙古族很早以來以祭火的習俗迎接春節,因為燃燒的火焰象徵著一年裡一切幸運吉祥。祭火在過去比較盛行,每家祭火的日期和方式也不同。“哈日楚戶”(貧戶)一般在臘月二十三日祭火,而“台吉”(貴族)在臘月二十四日祭火,有的牧戶把系有五色彩綢的五小捆蘆葦插在門外樹上,將劈成細條的柞樹放在燃旺的火撐於上方的四條腿上,戶主穿好禮服跪在正門處的墊子上,把用油網包好的羊胸骨奉獻給聖火。婦女們則將美酒、黃油灑進聖火,並按順序站立,叩頭;富裕的牧戶則搞大型祭火,祭祀時用整羊,並將左鄰右舍請來喝茶吃酒。有的將聖火點燃後三天不熄,三天中不許遷場,不許在聖火上烤腳。目前,傳統的祭火活動在新一代牧民已很少舉行了,但是在草原旅遊點和慶祝的喜慶日子,人們還是點一堆簧火助興。
祝壽 是春節期間牧民活動的主要內容之一。祝壽的對象為正當“本年”的長者。祝壽開始時,先為85、73高齡者祝壽,時間一般在臘月25或26日,臘月27到除夕的幾天裡,則為61、49的本年者祝壽。給長者祝壽時,晚輩除要行禮祝賀外,還要贈送壽禮以示尊敬。
祝壽禮的輕重多寡,一般視祝壽對象的年齡大小而定。
除夕
除夕 是草原上春節的高潮、附近的牧民們都要相互喝茶,然後人們扶老攜幼聚集在年長者的家裡,進行除夕“乃日”(宴會)或家人聚集在一起看電視節目。接著牧人們要到邀請自己的每家去作客,有時因戶多宴會往往通宵達旦。
除夕時,牧民家家都要擺放“花盤”即將
點心、
奶食、
糖果等整齊地擺放在一個大盤子裡,擺放的形式大部分呈圓柱體也有方形的,每層一種,很有規則。這一習俗,不僅在牧民家中一直保留,而且在城市的蒙古族家中,也沿襲著這傳統。
拜年
拜年 是草原上春節最隆重的活動,拜年在正月初一晨曦微露時候開始,牧民們先
祭敖包,然後開始家庭內部拜年,先是晚輩向長者問安跪拜,然後由長者祝福晚輩幸福長壽。拜年時,晚輩要衣帽端正,手捧哈達進行。
家庭拜年後,是牧民之間互拜,形式基本同家庭拜年相似。互拜時,先到年長者的家裡,隨著互拜的進行,人們自動結伴而行。每到一家,要以同行者的年齡大小依次而入。拜年時,牧民們一般要獻上一兩首頌辭或頌歌。對出色的歇手,戶主會棒起放有哈達的奶食盤頌祝辭。草原上的春節富有濃郁的
民族特色,是牧民們辛勤勞動一年後歡慶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