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丑年

己丑年,是古代黃曆乾支紀年中六十甲子中的一年,屬於牛年。黃曆所採用的是十與十二為基數的六十進制。最近的己丑年份為農曆2009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己丑年
  • 性質:年份
  • 隸屬:甲子
  • 來源:黃帝歷
基本信息,己(jǐ)醜,己丑月,年曆,紀年方式,簡介,天干*地支,六十甲子,天干地支,排序法,六十甲子順序,乾支紀年,天干--地支,己丑年郵票,

基本信息

己(jǐ)醜

己丑是古代4逃避把法中的,屬於丑年。己丑為乾支之一,順序為第26個。前一位是戊子,後一位是庚寅。論陰陽五行,天干之己屬陰之土,地支之醜屬陰之土,土多火晦。 風水先生曾經說過:風水羅盤論陰陽五行,天干之己屬土,地支之醜也屬土。
第一千年
第二千年
第三千年
29
1049
2009
89
1109
2069
149
1169
2129
209
1229
2189
269
1289
2249
329
1349
2309
389
1409
2369
449
1469
2429
509
1529
2489
569
1589
2549
629
1649
2609
689
1709
2669
749
1769
2729
809
1829
2789
869
1889
2849
929
1949
2909
989
2969

己丑月

天干戊年和癸年,小寒立春的期間,就是己丑月

年曆

1974年1月小寒到2月立春,1979年1月小寒到2月立春,1984年1月小寒到2月立春,1989年1月小寒到2月立春,1994年1月小寒到2月立春,1999年1月小寒到2月立春,2004年1月小寒到2月立春……

紀年方式

簡介

黃帝歷》(即黃曆乾支紀年法中的一年。(甲子為一,乙丑為二,丙寅為三)。
黃曆所採用的是十與十二為基數的六十進制,是世界上最古老(有爭議)、最完善的六十進制之一。具體到基數,十二源於朔(即一年的十二次月圓月缺),十源於旬(一月又有上中下三旬),華夏族最早不是以星期(七天)記日,而是以旬(十天)記日,一日又有十二個時辰。以時辰推日,以旬推月,以月推年,六十為一循環。其中最小單位為時辰,最大單位為甲子(六十年為一甲子,如此循環)。

天干*地支

十個天干:甲、乙、丙、丁、戊、、庚、辛、壬、癸;此為天干。
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此為地支,日本又稱十二支。

六十甲子

天干地支

排序法

天干地支紀年是用一個天干加一個地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稱為“十天干”,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
天干地支:也稱"乾支",是"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十天干與"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的合稱。
六十甲子:用十乾的"甲、丙、戊、庚、壬"和十二支的"子、寅、辰、午、申、戌"相配,十乾的"乙、丁、已、辛、癸"和十二支的"醜、卯、巳、未、酉、亥"相配,共配成六十組,稱為《六十甲子》。
古人用天干地支、來表示年、月、日、時的次序,周而復始,循環使用。 乾支最初是用來紀日的,後來多用來紀年,2013年農曆的年份仍用乾支

六十甲子順序

己丑年己丑年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排序法為一一對應:即甲子為一,乙丑為二,丙寅為三,丁卯為四……到癸酉為十,此時天干進入下一個循環,甲戌(十一),之後相應發生錯位。如以天干為準歸納,則甲X年會以十年為周期再次出現,而X(地支)的出現規律是圓周逆推,即子到亥順時針為序排一圓周,隔開一個逆時針推算。子跳亥為戌,所以,甲子後十年為甲戌,以此類推,為甲申,甲午,甲辰,甲寅,再來又回到甲子,六十年循環。(注意:乾支不是隨機配對,一甲只能對應奇數的地支,所以甲醜,甲卯都是不存在的!切莫鬧笑話。)
而以地支為準歸納,則完全同理。不同的是周期變成了十二(就是生肖循環);還有就是X申中(以申為例,鬼眼庚申嘛),X的出現規律變成了圓周順推。(順時針,正好與上面相反。)所以,庚申之後十二年,庚跳辛為壬,出現的是壬申,之後為甲申,丙申戊申,再回到庚申,也是六十年。(同理,乙申之流也是不存在的。)

乾支紀年

中國農曆採取天干地支作為計算年,月,日,時的方法,就是把每一個天干和地支按照一定的順序而不重複地搭配起來,用來作為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的代號。把“天干”中的一個字擺在前面,後面配上“地支”中的一個字,這樣就構成一對乾支。如果“天干”以“甲”字開始,“地支”以“子”字開始順序組合,就可以得到六十對乾支,天干經六個循環,地支經五個循環正好是六十,就叫做“六十乾支”。按照這樣的順序每年用一對乾支表示,六十年一循環,叫做“六十花甲子”。如1989年是己巳年,1990是庚午年;從1984年的甲子年,到2044年又是甲子年。這種紀年方法就叫做“乾支紀年法”。

天干--地支

(tiān gān dì zhī)
天干地支簡稱“乾支”。《辭源》里說,“乾支”取 義於樹木的“乾枝”。
十二地支:子(zǐ)、醜(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及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為紀曆之符號。根據《五行大義》中記載,乾支是大撓創製的。大撓“采五行之情,占斗機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謂之乾,作子醜以名月,謂之枝。有事於天則用日,有事於地則用月。陰陽之別,故有枝幹名也。”

己丑年郵票

本年出的郵票本年出的郵票
2009年發行的《己丑年》生肖郵票為一套一枚,面值1.2元,並同時發行《乙丑年》大版、小版郵票,是中國發行的第三輪生肖郵票中的第六套。郵票圖案為一隻歡奔的火牛,寓意奔騰紅火和“牛年興旺”之意。
郵票設計者陳紹華特意將牛蹄畫成馬尾狀,以中國傳統的寫意手法,做了大膽、誇張性的藝術處理,意在表現飛馳的速度、煙塵滾滾的視覺效果,火牛雙目直視前方,充滿牛勁,預示了新一年的希望。
公曆:1986年1月23日3時16分 真太陽出生時間:1986-1-23 3:05:00
農曆:農曆乙丑年(牛)臘月十四[海中金]
胎元:庚辰
旬空:年空[戌亥] 月空[午未] 日空[戌亥] 時空[辰巳]
偏印 食神 日元 正官
坤造:乙丑 己丑 丁卯 壬寅 (戌亥空)
七殺 癸七殺 乙偏印 甲正印
辛偏財 辛偏財 丙劫財
己食神 己食神 戊傷官
納音:海中金 霹靂火 爐中火 金箔金
神煞:華蓋 華蓋 詞館 紅鸞
披麻 披麻 災煞 孤辰
將星 亡神
起運:命主於出生後 4 年 1 個月 9 天 20 小時開始起運
交運:命主於公曆 1990 年 3 月 4 日 23 時交運
正財 偏財 正官 七殺 正印 偏印 劫財 比肩
大運: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04歲 14歲 24歲 34歲 44歲 54歲 64歲 74歲
始於:1990 2000 2010 2020 2030 2040 2050 2060 2070
流年:庚午 庚辰 庚寅 庚子 庚戌 庚申 庚午 庚辰
辛未 辛巳 辛卯 辛丑 辛亥 辛酉 辛未 辛巳
癸酉 癸未 癸巳 癸卯 癸丑 癸亥 癸酉 癸未
甲戌 甲申 甲午 甲辰 甲寅 甲子 甲戌 甲申
乙亥 乙酉 乙未 乙巳 乙卯 乙丑 乙亥 乙酉
丁丑 丁亥 丁酉 丁未 丁巳 丁卯 丁丑 丁亥
戊寅 戊子 戊戌 戊申 戊午 戊辰 戊寅 戊子
己卯 己丑 己亥 己酉 己未 己巳 己卯 己丑
天干地支tiāngāndì zhī
天干地支簡稱“乾支”。“辭源”里說,“乾支”取義於樹木的“乾枝”。
十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十二地支:子(zǐ)、醜(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註:十二地支對應十二生肖——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 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十乾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古人以此作為年、月、日、時的序號,叫“乾支紀法”。
兩者按固定的順序互相配合,組成了乾支紀法。天干地支在我國古代主要用於紀日,此外還曾用來紀月、紀年、紀時等
早在公元前2697年,於中華始祖黃帝建國時,命大撓氏探察天地之氣機,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
我國曆法以月球繞地球一周的時間(29.5306天)為一月,以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 365.2419 天)為一年,為使一年的平均天數與回歸年的天數相符,設定閏月。據記載,公元前六世紀中國開始採用十九年七閏月法協調陰曆和陽曆。
天干地支,是古人建曆法時,為了方便做60進位而設出的符號。對古代的中國人而言,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阿拉伯數字般的單純,而且後來更開始把這些符號運用在地圖、方位及時間(時間軸與空間軸)上,所以這些數字被賦於的意思就越來越多了。
古人(一說黃帝)觀測朔望月,發現兩個朔望月約是59天的概念。12個朔望月大體上是354天多(與一個回歸年的長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個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記法(十天干),產生陰陽合曆,發展出現在的天干地支;較為成熟時應該是在夏商周三代。
乙丑 乙丑乾支之一,順序為第2個。前一位是甲子,後一位是丙寅。論陰陽五行天干之乙屬陰之木,地支之-{醜}-屬陰之土,是木克土相剋。
中國傳統紀年農曆的乾支紀年中一個循環的第2年稱“乙丑年”。以下各個公元年份,年份數除以60餘5,或年份數減3,除以10的餘數是2,除以12的餘數是2,自當年立春起至次年立春止的歲次內均為“乙丑年”。
乙丑月
天干戊年和癸年,小寒到立春的期間,就是乙丑月:
1974年1月小寒到2月立春 。
1979年1月小寒到2月立春
1984年1月小寒到2月立春
1989年1月小寒到2月立春
1994年1月小寒到2月立春
1999年1月小寒到2月立春
2004年1月小寒到2月立春
2005年1月小寒到2月立春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