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即對話

差異即對話

《差異即對話》是2019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金惠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差異即對話
  • 作者:金惠敏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ISBN:9787520347174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差異即對話》主推“差異即對話”命題,一方面意在反對某些後現代和後殖民理論家之固執於的不可言說,以文化差異和特色拒絕異質文化的進入,拒絕文明互鑒、文明對話,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解構價值觀上的西方霸權主義,將西方價值地方化、語境化、文化化,而其*終目標則是期以形成“價值星叢”或“文化星叢”。其他篇章多是對文化理論、文學理論以及美學等領域的一些新現象和新問題的探討,追求學科內、學科間與超學科之價值。

圖書目錄

自序
上編
差異即對話――一份研究綱領
一 差異的思想史旅程
二 20世紀西方差異思想的四大板塊
三 差異的政治學:抵抗與對話
結語 差異即對話
價值星叢――超中西二元對立思維的一種理論出路
一 民族主義:利益與想像的可見連結
二 世界主義:利益與想像的遙遠連結
三 世界主義是難的
四 價值是一種符號,其所指是現實
五 價值星叢
結語
全球化時代的真理與方法――期待方法間性或方法互鑒
後殖民與全球化時代的中國――序羅如春《後殖民身份認同話語研究》
中西二元對立與全球化時代的文化自信――《中國圖書評論》欄目主持人語
當代世界問題與三種對話主義――在洛陽“二程理學現代價值”高端論壇上的發言
中編
什麼是文化研究?――商務印書館《文化研究叢書》總序
文化研究不等於研究文化,而是文化地研究――《視像?媒介?文化權力叢書》總序
文化研究與美學復興――20世紀西方美學的“文化研究轉向”與美學研究的前景問題
漢學文化理論――一個有待開發的學術領域
理解媒介的延伸――紀念麥克盧漢《理解媒介:人的延伸》發表50周年
作為一個美學概念的“地球村”――“麥克盧漢:媒介與美學”專題主持人語
開闢“媒介美學”新學科――“麥克盧漢與媒介生態學研究”欄目主持人語
關鍵字何以關鍵?――“麥克盧漢關鍵字”欄目主持人語
新聞原本就是一種形式的文學――序宋立民先生《新聞評論視域中的“魯迅風”》
下編
論“內通”非“通感”――道家通感論與錢鐘書的誤讀
一 “內通”非“內視”,亦非“通感”
二 “內通”即“大通”
三 關於通與不通的問題
小結
黑格爾主張“為藝術而藝術”嗎?――兼朱光潛先生疏之商榷
民間文學與現代性的建構和反思――讀戶曉輝先生《現代性與民間文學》
回不去的鄉村美學――“天福”《返鄉》與“在”鄉
時間、自然與現代性工程――於會見繪畫藝術的生態對話主義
一 “停留”的時間與永恆
二 人法自然與自然法人
審美現代性及其相關理論研究的三個誤區
一 “審美”反對“現代性”
二 “人文主義”反對“科學主義”
三 “日常生活審美化”亘古就有,沒什麼新意
闡釋的政治學――從“沒有文學的文學理論”談起
附錄
走向消費倫理――致金惠敏(2007年9月21日)
再現?後結構主義?文化研究――克萊爾?科爾布魯克教授訪談錄
美學:從現代到後現代――《國際美學前沿譯叢》總序
對話自我理論:反對西方與非西方二元之爭
一 對話自我對西方個人主義的批判
二 對話自我理論:自我作為心靈的社會
三 全球立場與地方立場之間的緊張關係
四 對他者性和異在性的承認
結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