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災再保險

巨災再保險是一種證券化的再保險產品,通過發行巨災債券、巨災期權、巨災期貨等金融手段,實現風險在資本市場的分散,由保險人、再保險人、投資者共擔風險。分出人須有相當份額的風險自留,分入人僅承擔有限責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巨災再保險
  • 名詞類型:再保險產品
  • 名詞領域:投資學、保險
  • 性質:實現風險在資本市場的分散
中國巨災再保險市場的發展現狀,再保險供求格局失衡,保險公司自留風險過大,再保險市場主體數量少且不健全,再保險法規及監管缺乏,全球巨災再保險市場分析,

中國巨災再保險市場的發展現狀

目前,中國共有9家再保險公司, 其中,中資公司共有3家,分別是中國人壽再保險有限公司、中國財產再保險有限公司、太平再保險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原中國國際再保險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另有6家外資再保險公司, 分別是瑞士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2003年9月27註冊成立)、慕尼黑再保險公司北京分公司( 2003年9月5日註冊成立)、科隆再保險公司上海分公司( 2004年7月30日註冊成立)、勞合社再保險(中國)有限公司( 2007年3月15日註冊成立, 有北京、上海2家分公司)、法國再保險公司北京分公司( 2008年2月3日註冊成立)、漢諾瓦再保險股份公司上海分公司( 2008年5月15日註冊成立) 。中國再保險市場發展還很慢,面臨較多問題。

再保險供求格局失衡

從再保險需求來看,中國保險費和保險額的連續多年來的增長直接增大了對再保險的需求。尤其是中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嚴重的少數國家之一,頻發的自然災害也增大了對巨災再保險的需求。從再保險的供給看,中國再保險市場規模很小,承擔巨災風險的能力有限,再保險供給嚴重不足。中國商業再保險市場是世界上最小的市場之一,僅占全球市場份額的0.1%。據中國保監會估計數據,2008年初的大規模雪災帶來的損失將近1111億元,但保險業的理賠僅約10.4億元,不足1%。再保險的比例則更低,而已開發國家這一比例平均約為36%。可見,中國巨災保險的覆蓋率和投保率是極其低下的,急需大力發展巨災保險、再保險。

保險公司自留風險過大

從自留比率看,中國直接保險公司的自流比率偏高。一些保險公司甚至超過最低償付能力標準規定的最大可接受保費進行承保。高自留比率說明我國直接保險公司普遍存在超額自留即超承保能力承擔風險責任現象。此外,我國一些商業保險公司開展了洪水保險和少量的地震附加保險,有研究表明,目前國內有效保單中,洪水、風暴的累積責任約為13000億美元,其中至少有80%至90%風險累積在國內,未向國際市場再保險(同上)。這說明,目前我國國內保險公司在自然巨災等方面存在的責任累積數額巨大。

再保險市場主體數量少且不健全

一個完整的再保險市場必須配備一定數量的保險公司。就目前中國再保險市場上的四家再保險公司——中國再保險、慕尼黑再保險、瑞士再保險、科隆再保險來說,經營主體單一,缺乏競爭。另一方面,我國的再保險總體承保能力偏弱且分散,在巨災風險方面對國際再保險市場高度依賴,境內商業分保業務占全部商業分保業務的比例還較小。

再保險法規及監管缺乏

保險、再保險監管的不充分容易帶來巨災保險的高價格及低數量的風險轉移。中國沒有專門的再保險法規,其監管主要是依據《保險法》對自留保費收入、每一危險單位自留額及國內優先分保等幾條原則規定。總體來看,我國現有的關於再保險的規定主要集中於對再保險業務的規定,沒有對再保險組織等的管理規定。缺乏獨立的再保險立法,對於再保險制度的規定不健全,與國際再保險立法存在很大差距。這也可能是由於再保險市場主體數量的不足、再保險理念缺乏及再保險業務數額偏低帶來的。

全球巨災再保險市場分析

全球巨災再保險市場在2007年的發展趨於穩定,大部分國家的巨災保險費率都在降低。如果說2006年全球再保險市場的主題是擴大了的再保需求,那么2007年的主題則變成了擴大了的再保供給。
全球巨災再保險市場在2005年經受了巨大的挑戰。再保險人當年巨災賠付損失估計達到了400億美元,占到全球保險巨災損失賠付的48%。卡特里娜颶風被保險損失的50%以上都被轉分保給了再保險人,而根據往年的經驗,再保賠付損失所占總賠付損失的比例一般是在三分之一以下。
由於受 2004和2005連續兩年巨災損失的影響,巨災建模和評級機構在2006年紛紛調高了潛在最大損失的評估。對一旦發生巨災時的財產損失悲觀估計,使得各種機構產生了對未來財務穩定性更高的保障需求,對巨災保障需求也大幅增加。與此形成反差的是,在巨大的賠付之後,各大再保險機構開始仔細修正自己對巨災損失的估計,減少在巨災風險方面的業務投入。需求的增加和供給的減少,共同推動了巨災風險的保險費率大幅上漲。
2007年,巨災再保險市場的資本實力已經大大增強。這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面促成的:一是人們對於巨災風險的恐慌開始緩和;二是現有再保險人對巨災保險市場資本投入的增加;三是資本市場資金的注入。
由於實際發生的巨災損失大幅降低,2006年,各大保險和再保險公司都賺得盆缽滿盈,開始從2005年的災害中恢復元氣。相應地,各大再保險公司開始加大在巨災保險業務上的投入,提供更多的巨災再保險保障。雖然如此,為了保持公司經營的穩定性,以及對自己做百年品牌的堅持,使得各大傳統再保險公司不可能在巨災保險市場有太大的投入。在這種情況下,巨災債券(Catastrophe Bonds)、側掛車公司(side-cars)以及新成立的再保險公司等,成了支撐全球再保險市場的重要力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