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外形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生長繁殖,物種分類,心顱跳鼠亞科,長耳跳鼠,五趾跳鼠,三趾跳鼠,保護級別與措施,
外形特徵
跳鼠體中、小型,頭大、眼大、吻短而闊、須長;毛色淺淡,多為沙土黃或沙灰色,無光澤,與棲息地的景色接近;後肢特長,為前肢長的3~4倍,後肢外側2趾甚小或消失,落地時中間3趾的落點很接近,適於跳躍,一步可達2~3m或更遠。有些種類如三趾跳鼠、櫛趾跳鼠等的後足掌外緣生有1~2列硬密的白色長毛,即可在跳躍時保持後足在鬆散土地上不致下陷,又可在挖洞時藉以將土推出洞外;尾甚長,在跳躍時用以保持身體平衡,並能以甩尾的方法在跳躍中突然轉彎,改變前進方向,以躲避天敵的捕捉;多數跳鼠尾端具扁平形的由黑白兩色毛組成的毛穗,跳躍時左右晃動,以迷惑天敵,使之無法判斷其準確落點。
生活習性
另外它沒有汗腺。在冬季寒冷,黑暗而又漫長的地方,它們找一個安全、溫暖的棲身之地入睡眠狀態。這是克服這種嚴酷的自然條件,求生存的一種辦法。
跳鼠一年冬眠6~9個月,但每兩星期會醒來一次,可能是要小便。冬眠時,跳鼠的體溫下降到稍高於冰點。
分布範圍
原產地非洲西南部。有10屬27~28種,廣布於亞、非、歐三大洲的乾旱與半乾旱地區。其中以三趾跳鼠亞科種類最多,有7屬21~22種。
生長繁殖
每年4月開始發情交配,一般年產仔2窩,於7~8月間停止生育,但有些種類年產3窩,於9月結束繁殖,每胎產1~6仔,多數為2~4仔。
物種分類
心顱跳鼠亞科
心顱跳鼠亞科為跳鼠科特徵最原始的一類動物。體型皆小,體長均不到7厘米;耳小,前翻不到眼;尾或細長,覆以稀疏長毛,或在其近基部1/3處具膨大的脂肪積聚部位,尾端均無尾穗;後足3趾(三趾心顱跳鼠屬),或具5趾(五趾心顱跳鼠屬);聽泡異常膨大,其長度達頭骨長之半。現有2屬5種,均為珍稀種類。
長耳跳鼠
形態較為特殊,而構成單種的亞科。體長8~10.5cm,尾長15~19cm,尾端具尾穗;與其他跳鼠相比,吻尖,眼小,耳極大,長3.8~4.7cm,占體長的40~50%,後足5趾。分布區狹窄,基本上為中國特有種。見於中國內蒙古西部、甘肅北部、青海的柴達木盆地以及新疆的東部和南部。國外僅見於蒙古人民共和國的外阿爾泰戈壁。
五趾跳鼠
五趾跳鼠,頭圓、吻鈍、耳大似兔耳,長度與顱的全長近似。後肢特長,約為前肢的3~4倍,用以跳躍,前肢的爪堅強,用於攝食和挖洞。尾長超過體長的1.5倍,末端具有由黑白長毛組成的扁平毛束,在跳躍時有平衡作用。後足具有5趾,故稱五趾跳鼠。
五趾跳鼠的身體比較小,全身大部分都是沙黃色,這樣的體色與沙漠環境極相似,能很好地隱蔽自己,起著保護作用。五趾跳鼠的耳朵比較寬大,個別種類跳鼠的耳朵甚至有身體一半長,與兔子的耳朵一樣,也能豎立起來,聽覺非常靈敏。其喜歡棲息在靠近丘間低地周圍的沙梁斜坡上,常常在寸草不生的明沙中建窩築巢,故又有“沙跳”之稱。
五趾跳鼠的四肢生得極不均稱,後肢要比前肢長很多,走路時只有後腳著地。它有一條比身體還要長的尾巴,尾槌扁平又有長毛。尾巴富有彈性,跳躍時上下甩動,能使身體保持平衡狀態。這種強健的後肢,成了跳鼠能迅速跳躍的最有利武器,再加上尾巴的密切配合,跳鼠就成了沙漠裡的跳遠健將了。
入秋以後,由於日照縮短,氣溫降低,食物變少以及五趾跳鼠自身生理變化等內因的影響,它們開始進入冬眠。通常是從9月末開始蟄眠,一直到翌年4月初才出蟄。五趾跳鼠蟄眠還有一定順序,先是老年雄鼠,其次是老年雌鼠,最後才是幼鼠,可見它們冬眠還與性別及年齡有一定的關係。出蟄後開始交配繁殖,雌獸每年產2~3胎,每胎產3~5仔。
三趾跳鼠
外形似五趾跳鼠,體長大於110mm,頭圓吻鈍、眼大、耳殼發達,耳前方有一排白色硬毛,成柵狀但貼頭前折不達眼前緣。尾長,其長約為體長的1/3,前肢短小,具五趾,二、四趾爪發達,爪細長而銳利。後肢約為前肢的三倍,具三趾,各趾下被有梳狀硬毛。門齒前面橙黃色,中央有縱溝。背毛及後肢外方深沙黃色、微沾黑色,毛基部灰色,中段深沙黃色,毛尖黑色;少數毛深沙黃色的一段為黑色所代替;體側淺沙黃色,毛基白色;腹面、前肢、後肢內側均為白色;白毛區繞過臀部向後一直延伸到尾基部;耳殼外方棕黃色,內面為稀疏白毛;耳後有一白斑,頰部至眼上方色淺,毛基白色;鼻上方小部分被以短而硬的純沙黃色毛覆蓋;尾上下兩色,背方為純沙黃色,腹方白色,尾末端有黑褐色和白色毛相間而成的毛束,但其黑褐色環在腹方為白毛隔斷。頭骨寬而短;額骨在肋骨後緣部分最窄;顴弓雖細,但向上分支很寬;眶下孔大,呈卵圓形;鼻骨與額骨相接處有凹陷,但較羽尾跳鼠的凹陷淺;頂間骨大,聽泡中等,兩聽泡前端距離寬,乳突部不膨大。門齒孔後緣一般不超過前臼齒。齶孔兩對,較小。
保護級別與措施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 )附錄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