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陝蘇區將帥碑林

川陝蘇區將帥碑林

川陝蘇區將帥碑林位於四川省巴中城南部南龕山,1993年經四川省政府籌劃批建,是中國最大的紅軍碑林、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目前已建有:紅四方面軍主要將領紀念像園,劉伯堅烈士紀念像園,碑林長廊,紅軍將士英名紀念碑,吳瑞林將軍紀念碑,紅軍陵園,奉獻碑,標牌碑,觀景台,安放飛機一架,三七高炮二門,共嵌碑2288塊,刻紅軍英名8.5萬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川陝蘇區將帥碑林
  • 地理位置:四川省巴中城南部南龕山
  • 著名景點紅四方面軍主要將領紀念像園,劉伯堅烈士紀念像園 等
  • 始建:1993年

1、將帥碑林
川陝蘇區將帥碑林
內有2066名將士立單碑。他們分布在29個省、市、區。其中四川494人,北京338人等。中有:元帥1人,國家領導13人,大將3人,上將24人,中將71人,少將209人,省軍職584人,地師職1063人;有女紅軍148人,夫婦紅軍108人,刻入英名紀念碑的8.3萬人中有省軍職948人,地師職2898人,27-37年犧牲的師團職烈士1124人,紅軍烈士7.7萬,知名女紅軍138人。同時編印“碑林專刊”一至五期,“碑文集”(上、中、下)、“紅軍將士作品選”、“碑林大事記”4萬冊,先後有70多家新聞單位報導。
將帥碑林全稱為川陝蘇區將帥碑林,位於四川省巴中市南郊南龕山頂,碑林的建造旨在紀念和緬懷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將士的豐功偉績。將帥碑林占地120多畝,現已建有紅四方面軍主要將領紀念像園、碑林長廊、紅軍將士英名紀念碑、紅軍陵園、楹聯長廊、標誌碑、觀景台、劉伯堅烈士紀念像園、吳瑞林將軍紀念碑、將帥碑林紀念館、紅軍紀念碑、思源湖共十四大景點,是現在中國最大的紅軍碑林。  洪學智、楊汝岱、楊國宇、陳宏、胥光義、張志堅、耿全禮、羅表長、蘇毅然王定國徐向前之子徐小岩陳昌浩之子陳祖濤等近百名高級將領、重要領導和全國各地的千多名紅軍將士與親屬及社會各界數十萬人次陸續前來參觀。 編輯本段建設歷程 1993年,經四川省政府批准,在川陝省委、省蘇維埃政府所在地——歷史文化名城巴中市南郊南龕山 頂,建立了川陝蘇區將帥碑林。之後,為建設這座將帥碑林,十六年來,參加籌建碑林的的全體同志,在倡建者張崇魚的帶領下,歷經漫漫征程,克服重重困難,在沒有專人、專款、專門辦公室和電話的艱苦條件下,先後122次,行程60餘萬公里,拜訪了1000多個單位和3000多名紅軍將士及親屬,徵集到中央領導和解放軍高級將領江澤民、喬石劉華清、張震、張萬年遲浩田洪學智李德生張愛萍等的題詞500餘件,收集紅軍將士名錄10415人,紅軍烈士名錄121585人,紅軍史料近2000冊共三億多字,紅軍將士的簡歷、照片、手跡8000餘件,收集紅軍將士捐獻的紀念物品3000餘件;籌集建碑資金1400餘萬元。  經過艱苦努力,目前已建有:將帥碑林紀念館、紅四方面軍主要將領紀念像園、碑林長郎、紅軍將士英名紀念碑、劉伯堅烈士紀念像、紅軍陵園、奉獻碑、標牌碑,安放飛機一架,共嵌碑2288塊,刻紅軍英名8.5萬。內有1932名將士立單碑,他們分布在29個省、市、區。其中四川494人,北京338人等。其中有:元帥1人,國家領導13人,大將3人,上將24人,中將71人,少將209人,省軍職584人,地師職1063人;有女紅軍148人,夫婦紅軍108人,刻入英名紀念碑的8.5萬人中有省軍職948人,地師職2898人,27—37年犧牲的師團職烈士1124人,紅軍烈士7、7萬人,知名女紅軍138人,同時編印了《碑林專刊》兩期、《碑文集》(上中下)、《紅軍將士作品選》、《碑林大事記》總計3萬冊。現在,將帥碑林已成為重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成為中國碑林史上又一宏大景觀。 編輯本段主要看點 1、紅四方面軍主要將領紀念像園 川陝蘇區將帥碑林建在南龕山頂,在上山途中,可以看到山壁上有不少當年紅軍的石刻宣傳標語。
川陝蘇區將帥碑林川陝蘇區將帥碑林
紅四方面軍主要將領紀念像園位於碑林長廊西端,用紅色花崗石雕塑了十位紅四方面軍主要將領的半身像,他們是:張國燾徐向前陳昌浩王樹聲李先念倪志亮張琴秋周純全傅鐘、曾傳六。
塑像像座用黑色的花崗石鑲嵌,設計構思簡潔明快,寓意深刻。長寬比例按造型藝術中具有美學觀點的“黃金分割”法設計。紀念座下的三級U型階梯,代表一、二、三、四個方面軍,後邊合為一線,表示三個軍會師後為一體。像高1.5米,通高4米。像座正面鐫刻個人簡歷和捐款單位、題字。
紀念像園平台的正面正中,是徐向前(時任紅四方面軍總指揮,1901-1990年,元帥)、陳昌浩(時任紅四方面軍政治委員,1906-1967年)、王樹聲(時任紅四方面軍副總指揮,1905-1974年,大將)、李先念(時任紅四方面軍第三十軍軍政委,1909-1992年)。在這四人的右側是倪志亮,時任紅四方面軍參謀長。倪志亮,1900-1965年,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左側是一位女紅軍,這就是紅四方面軍政治部主任、紅軍歷史上惟一的女性將領——張琴秋張琴秋,1904-1968年,是我黨第一代革命新女性中的突出代表,是中國共產黨第一代女黨員,留學莫斯科五年回國,先後成為紅軍中唯一的方面軍女政治部主任、惟一的女師長,解放後又是共和國第一代女部長。張琴秋原來的丈夫是沈雁冰(即著名作家茅盾)的弟弟沈澤民,1932年。四方面軍離開鄂豫皖根據地後,沈澤民留下堅持游擊鬥爭,不幸在第二年犧牲。1936年7月,在紅四方面軍第三次過草地之前,張琴秋與紅四方面軍總政委陳昌浩結婚。後來因為陳昌浩的原配妻子劉秀貞找到延安,所以她和陳昌浩的婚姻名存實亡,之後,她與紅四方面軍的老戰友蘇井觀結婚。新中國成立後,她長期擔任紡織工業部副部長。面向這6人的右面,是周純全(1905-1985年)。四方面軍到達川陝邊區後,張琴秋先任方面軍總政治部主任,後因反對張國燾的錯誤,遭受打擊報復,被調任總醫院政治部主任。1936年2月,周純全才擔任紅四方面軍總政治部主任,3月,調任紅三十一軍政委,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張國燾塑像左面是傅鐘、曾傳六,他們都是紅四方面軍政治部副主任。傅鐘(1900-1989),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曾傳六(1904-1983年),中國湖北黃安(今紅安縣)人,中國工農紅軍將領,後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部副部長。 而張國燾的塑像則是放置在比放上面9人塑像的平台低1米多的地方,這表示他後來結局。而且他的塑像與其他塑像面面相對,表示他們的意見相左。但是,張國燾的位置卻是在碑林長廊的始端,這又象徵他曾是紅四方面軍的主要領導人。他是塑像下正面刻著:紅軍總政委、中共一大代表;背後刻有生平簡介。
2、碑林長廊
緊挨紅四方面軍主要將領紀念像園的,就是碑林長廊。碑林長廊是將帥碑林的主體工程,共三處。主要為紅四方面軍將士鐫立個人紀念單碑。長廊以紀念像園為中心,向左右起伏蜿蜒,依山就勢而建,全長 碑林長廊
近800米,廊寬6米。金黃色琉璃瓦廊頂,轉角處建八角亭。紀念碑鐫刻紅軍將士的個人簡歷、頭像,還有配偶及子孫的姓名或捐建者姓名。整個長廊,十分壯觀。目前止,在長廊內已嵌個人紀念單碑3280多塊。  碑林長廊外,還安放有“殲六”戰鬥機一架,“三七”高炮二門。
3、標誌碑
在碑林長廊曲彎處,有一座標誌碑。碑高10米,頂端是熊熊燃燒的革命火炬,下端由三棱六面的梭標頭造型而成。一、二面由張愛萍上將題寫“川陝蘇區將帥碑林”碑名和紅四方面軍的軍旗組成;三、四面是江澤民總書記題詞:“長征·豐碑永存”和毛澤東對川陝革命根據地的評價:“川陝蘇區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第二大區域”;五、六面是“紅四方面軍戰鬥歷程路線圖”(1927—1937),它包括從七里坪出發,到川北建立川陝革命根據地以及從1935年紅軍開始長徵到星星峽所走過的路程。
4、“紅軍魂”雕塑
“紅軍魂”雕塑是通江籍老紅軍趙明興之孫、北京田華四公司第七工程處處長趙新平捐資5萬元所建。它是似山非山,似景非景,似人馬而非人馬的雕塑。它以抽象和想像、動與靜相結合的造型,採用逆光投影的方式建成。紅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前身。寓意:“軍”是一隻勇往直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人民軍隊。“魂”不僅是軍人之魂,而且是軍隊之魂,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靈魂”。表達了人們對為國捐軀、功不可滅的紅軍將士的無限敬仰和哀思。它象徵這支軍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堅強柱石,是保衛祖國的鋼鐵長城。
5、劉伯堅烈士紀念像 
“紅軍魂”旁邊,是劉伯堅烈士紀念像。劉伯堅,1895—1935年,是我國早期的革命活動家,四川平昌人。曾任贛南軍區政治部主任,中央軍委秘書長。1935年在江西大余被敵殺害。有著名的遺作《帶鐐行》。“劉伯堅烈士”系鄧小平同志所書。塑像造型,身著西裝,左手握書,右手插於褲袋,站在高山之巔,兩眼凝望遠方,寓意他對革命事業高瞻遠矚。時刻為革命的發展而勤奮學習,為革命鬥爭形勢的艱巨而凝思。該像園繫上海市擁軍優屬基金會秘書長李永貴先生,捐款8萬元建成。 紅軍將士英名紀念碑
6、紅軍將士英名紀念碑
劉伯堅烈士紀念像再往前,是紅軍將士英名紀念碑。紅軍將士英名紀念碑位於碑林園內北側,主碑呈四面體,高9.7米。寓意創建川陝革命根據地是紅四方面軍,碑系97年香港回歸祖國時所建。“川陝蘇區紅軍將士英名紀念碑”的碑名,分別由李真將軍、張志堅將軍題寫。紀念碑通高12.23米,寓意通、南、巴、平四縣的12萬人參加紅軍並建立了1省2道23個縣(市)的蘇維埃政權(巴中共有12萬兒女參加了紅軍,其中有4萬人犧牲)。第一圈直徑12.3米,寓意紅四方面軍解放巴城時間是1933年1月23日。整個碑區的直徑為27米,寓意為1933年2月7日在通江縣成立川陝省委、省蘇維埃政府。主碑的下方有張震、張萬年遲浩田耿飈秦基偉羅青長童小鵬廖漢生劉志堅肖克萬海峰王平等領導的題詞。碑身及四周嵌花崗石碑268塊,碑中刻有紅軍名錄10萬人,該碑繫上海市擁軍優屬基金會秘書長李永貴先生幫助捐款10萬元建成。 7、將帥碑林紀念館 碑林園內,還有川陝蘇區將帥碑林紀念館,該館是2005年7月15日建成並對外開放的。紀念館與“川陝蘇區將帥碑林”相呼應,按川北民居風格設計,占地4000餘平方米,共分三個展廳。館內展出了300多位老紅軍將士捐獻的2000餘件紀念物品,以及100多名中央領導和我軍高級將領的題詞題字、視察影照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