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短腿蟾

川南短腿蟾

川南短腿蟾,角蟾科短腿蟾屬物種,生活于海拔800~1400m植被茂密的山區的流溪或泉水凼及其附近。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成長特徵,第二性徵,頭骨特徵,卵,蝌蚪,分布範圍,生活習性,生長繁殖,物種識別,

形態特徵

體型大、寬扁而肥碩,雄蟾體長91~109mm。頭極寬扁,頭寬大於頭長,吻端圓,瞳孔縱置;鼓膜隱蔽,有耳柱骨;上頜齒髮達,犁骨齒兩小團。背麵皮膚較光滑,頭頂皮膚與頭骨緊密相連;上眼瞼外緣有疣粒,只有一個錐狀長疣似角狀;枕部不隆起,其後無枕溝;背部、體側及四肢有小圓疣,體側疣大而明顯,腹部和四肢腹麵皮膚光滑。前肢較粗壯,前臂及手長不到體長之半;後肢粗短,前伸貼體時脛跗關節達肩至口角,左右跟部相距較遠;股後腺不顯;內跖突約等於第一趾長度,無外跖突;指、趾端圓;趾側緣膜顯著,趾間略顯蹼跡。體背面顏色變異大,多為棕黃或棕褐色,頭部色略淺或為黃白色,眼間有褐黑色三角斑,背部有褐色斑紋;上頜緣和體側疣粒為乳黃色;四肢背面黑色橫紋明顯或不顯;體腹面淺褐色,咽喉部有褐色斑,中部和兩側各有一大斑。雄性第一、二指有黑褐色婚墊,有單咽下內聲囊,無雄性線。卵徑4.0mm左右,乳黃色。第26~27期蝌蚪全長33mm,頭體長11mm,尾長為頭體長的192%左右;口部漏斗狀,無唇齒及角質頜;頭體背面為棕褐色或暗紫色;體腹面只有一條淺紫色橫紋,此橫紋達腹外側端部,腹部有淺紫色碎斑;尾肌淺紫色,有深淺相間的縱行帶紋,尾末端鈍圓。

成長特徵

第二性徵

雄蟾第一、第二指上有黑褐色婚墊;有單咽下內聲囊,聲囊孔短;無雄性線。

頭骨特徵

頭骨寬扁,枕髁不超過左、右方骨的連線;額頂骨上的棱脊不明顯,位於額頂骨兩側,其間不凹陷。

卵群呈片狀;卵粒直徑4mm左右,呈乳黃色。

蝌蚪

第26—27期蝌蚪全長33mm,頭體長11mm左右,尾長几乎為頭體長的2倍,其他部位量度數據見表110。體較寬厚,頭部較窄,眼位於頭兩側,眼間距寬,約為頭體長的34%;鼻孔距眼甚近。口在頭前方頂端,漏斗狀唇寬大,其兩側間距幾乎為頭體長的80%,唇上有棒狀唇突;出水孔小,位於體左側;肛孔小,開口於尾基部中央之肛管末端。尾肌發達,尾鰭較窄,上尾鰭前端低而厚,尾末端鈍圓。生活時背面棕褐或紫褐色;漏斗狀唇色淺;頭體腹面深褐色,僅有一條淺紫色寬橫紋達腹部兩極側,其側端向上至出水孔部位,腹部散以淺紫色碎斑;尾肌色較淺,自尾的前端到尾近末端有深褐與淺黃色相間的縱帶紋,其下側的淺黃色縱帶紋尤為醒目;上尾鰭米黃色散有不規則的深色斑點,下尾鰭無斑點。液浸標本體尾背面灰棕色,各部深色斑紋仍清晰,呈灰褐色,淺紫色變為灰藍或灰白色。

分布範圍

四川(合江、筠連)。

生活習性

5—6月可聽見雄蟾發出“喔(é)—,喔—”的單聲洪亮鳴聲;白天多隱匿於溪邊或溝邊的石縫、土洞深處,偶爾鳴叫;傍晚至深夜,頻繁地鳴叫,高峰期在夜晚21時左右,此時雄蟾常蹲於洞口或近洞口處,遁聲即可找到。該蟾行動遲緩;深夜之後,鳴叫逐漸減少。

生長繁殖

在四川筠連縣,5月中旬左右為其產卵盛期;卵產於流溪或流水溝邊的石洞或土洞內,卵群浸沒於流水之中,成片地貼上於洞壁或石塊底面。蝌蚪棲於兩岸植物茂盛的山溪緩流及回水灣處,常以漏斗狀唇部浮於水面而體尾斜懸在水中緩慢遊動,稍受驚擾,即迅速潛入水中的石塊下、枯枝腐葉層或水草叢中。此外,在四川合江縣,當地一農民曾於11月下旬,在距流溪約30m遠的向陽坡地鬆軟而濕潤小土丘(高、寬約為20cm×30cm)中挖到一隻入蟄的成蟾,說明該蟾有掘土冬眠的習性。

物種識別

川南短腿蟾與費氏短腿蟾Brachytarsophrys feae相近似。但它眼後不呈肥腫隆起;額頂骨棱脊弱,位額頂骨兩側;內蹠突約等於第一趾長度;體側有分散的大疣。蝌蚪體腹面的淺色寬橫紋較長,其側端達出水孔部位;尾部有深淺相間的縱行帶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