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劇》是2011年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川劇
- 作者:杜建華、張守清
- 出版社:中國文聯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05970212
《川劇》是2011年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川劇,俗稱川戲,主要流行於中國西南地區川渝雲貴四省市的漢族地區,是融匯高腔、崑曲、胡琴(即皮黃)、彈戲(即梆子)和四川民間燈戲五種聲腔藝術而成的傳統劇種。川劇是漢族戲曲劇種之一,流行於四川東中部、重慶及貴州、雲南部分地區...
川劇變臉是川劇表演的特技之一,用於揭示劇中人物的內心及思想感情的變化,即把不可見、不可感的抽象的情緒和心理狀態變成可見、可感的具體形象——臉譜。川劇變臉是運用在川劇藝術中塑造人物的一種特技。是揭示劇中人物內心思想感情的一...
重慶市川劇院共有 12 個內設機構,分別為: 行政辦公室、黨委辦公室、人力資源辦公室、博物館、資產財務管理科、宣傳經營科、藝術室、創作辦公室、演員一團、演員二團、民樂團、舞美工程部。截止2023 年 12 月31 日,重慶市川劇院...
川劇《秋江》是從崑曲《玉簪記》中《追別》一出獨立發展而來的。《玉簪記》寫的是南宋年間書生潘必正和女尼陳妙常的戀愛故事。該劇為明萬曆年間高濂所作,後來經改編為各種地方戲,不僅在說白方面,豐富了許多;在唱詞方面,也有了很大...
內容包括川劇滾燈、川劇木偶、峨眉武術、川劇變臉、雜技、茶藝等等。川劇滾燈起源 燈戲,是源於川東北的地方劇種,它是由廣大勞動人民創建,經長期發展不斷完善和豐富的民眾喜聞樂見的藝術瑰寶,也是一代又一代的無數民間藝人心血與智慧的...
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關於對《重慶市川劇保護傳承條例(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公告 川劇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川渝地區最具地域代表性的本土傳統文化。為保護、傳承、發展好川劇,根據《中華人民...
2023年4月7日晚,由成都市川劇研究院創排的鄉村振興題材川劇《沃野炊煙》,在成都新聲劇場首演。所獲榮譽 以曉艇、劉芸、陳巧茹、孫普協等“梅花獎”演員為代表的表演藝術家,以蔡少波、王玉梅、王超、馬麗等優秀演員為骨幹的成都市...
2023年四川省首屆川劇匯演於4月18日至5月14日在四川成都舉行。本屆匯演由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四川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四川省戲劇家協會、四川省劇目工作室、四川天府演藝集團承辦。來自19家省內外川劇院團(...
川劇(樂至川劇)川劇(樂至川劇),是資陽市樂至縣的傳統戲劇。傳承保護 2022年11月,入選四川省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2023年4月,入選四川省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名單。
國內首家川劇博物館成都川劇藝術博物館2001年12月28日撩開神秘面紗。館內珍貴的資料、照片、實物等向觀眾展示川劇的歷史沿革、藝術成果等。成都川劇藝術博物館是在成都川劇藝術陳列館的基礎上重新組建的。博物館由“梨園簇錦”、“蜀曲流芳...
《臥虎令》由四川省川劇院演出的經典川劇大幕戲,在四川大劇院上演。故事劇《臥虎令》源於《後漢書·董宣傳》,描寫漢光武帝期間,洛陽縣令董宣,不畏皇權,甘心以身殉法,帶著堅定信念和凜然正氣上殿面君的故事。演出安排 2023年5月...
巴渝川劇具有300年歷史,屬中國戲曲四大劇種之一,流行於中國川、渝、黔、滇、桂、鄂等地,首批列入中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重慶市川劇院始建於1951年,擁有大批新老輩川劇藝術表演家,現任院長沈鉄梅三次奪得中國戲劇最高獎“...
《川劇》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叢書”之一,是著重反映川劇的基本面貌、表現形態、美學或工藝上的主要特點、歷史,以及有代表性的主要傳人,同時也簡要介紹了當地政府為繼承與保護這一文化遺產所做的工作和未來的計畫。內容簡介 川劇...
成都川劇藝術中心是由政府出資主持修建的國內第一家以川劇命名、以戲曲演出為主的綜合性文化娛樂場所,是成都市川劇院文化產業基地和川劇表演、研究、保護、傳承發展中心。建築總面積為20500平方米,悅來茶園從錦江劇場西側搬往東側同時增建...
川劇(巴渠河川劇)巴渠河川劇是四川川劇河道的重要分支。是川劇河道不可分割的有機組成部分。傳承保護 2023年4月,入選四川省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禧來蜀韻園位於最具老成都特色的老式街道——寬窄巷子,總面積1200平米的使用場地,擁有兩層樓的使用空間,一樓大廳設定表演舞台專業的燈光音響,提供各種傳統川劇劇目表演或根據會議需求提供表演項目和舞檯布置,可容納150人用餐、看戲、品茶...
第五屆川劇節,由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指導,中共重慶市委宣傳部、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重慶兩江新區管理委員會主辦 ,重慶市川劇院承辦 。第五屆川劇節2022年6月29日在重慶啟幕。此次...
資陽河川劇藝術是川劇四大流派之一。主要分布在沱江流域及附近地區,以自貢為中心,包括內江、資陽、資中等地。資陽河川劇藝術以演唱高腔聞名,曾被譽為“川劇高腔正宗”。通過長期發展演變,大量吸收四川曲藝揚琴、清音,川江號子,民間秧歌...
川劇(巴中川劇)川劇(巴中川劇),是巴中市巴州區傳統戲劇。傳承保護 2023年4月,入選四川省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 錄。
自貢市川劇藝術中心(自貢市川劇團),位於自貢市自流井區自由路255號,五十年代為“藝鋒劇社”,後更名為“自貢市川劇實驗改進社”,是川劇“資陽河”流派的中心,擅長高腔,譽滿全川、雄踞川南,與成都、重慶川劇齊名,形成川劇界的三...
《川劇》是2011年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川劇是在巴山蜀水的土壤中形成和發展的、是中國西南地區影響最大、流傳最廣的地方劇種。被公認為巴蜀文化藝術的傑出代表。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對象。《中國國粹藝術讀本:川劇》...
瀘州河川劇是一種以高腔特色為主的藝術表演形式,具有地域特色的川劇流派,其器樂打擊在川劇界獨樹一幟,是四川省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瀘州河川劇表演地為瀘州市江陽區北城街道大河街劇社。其中,瀘州河川劇藝術博物館處於聯一大樓舊址...
樂山市川劇團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市中區東大街123號,始建於1935年,前身系享譽全川的“新又新科社”,是嘉陽河川劇藝術流派的代表。社團簡介 樂山市川劇團始建於1935年,1951年秋由政府接管正式建團,更名為樂山人民川劇團,1985年建市...
《川劇臉譜》是位於自貢彩燈公園東方廣場大門的燈組,由《川劇山》和《川劇門》組成。燈組用藝術誇張的彩燈表現手法,展示了川劇這一藝術瑰寶的魅力。高達40米的川劇大門氣勢恢宏。燈組首次將川劇變臉特技和彩燈技術有機結合,巨型臉譜造型...
過去,大木偶無獨立音樂,一直以川劇曲調為主,人們往往稱川北大木偶戲為木偶川戲。木偶川戲由崑曲、高腔、胡琴、彈戲、燈調五種聲腔組成。其中,除燈調系源於本土外,其餘均由外地傳入。這五種聲腔和為五種聲腔伴奏的鑼鼓、嗩吶曲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