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叢書:川劇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叢書:川劇

《川劇》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叢書”之一,是著重反映川劇的基本面貌、表現形態、美學或工藝上的主要特點、歷史,以及目前有代表性的主要傳人,同時也簡要介紹了當地政府為繼承與保護這一文化遺產所做的工作和未來的計畫。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叢書:川劇
  • 類型:藝術
  •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03952741, 9787503952746
  • 作者:杜建華 王定歐
  • 出版社:文化藝術出版社
  • 頁數:300頁
  • 開本:16
  • 品牌:文化藝術出版社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川劇,是中國漢族戲曲劇種之一,流行於四川東中部、重慶及貴州、雲南部分地區。川劇臉譜,是川劇表演 藝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歷代川劇藝人共同創造並傳承下來的藝術瑰寶。川劇由崑曲、高腔、胡琴、彈戲、燈調五種聲腔組成。
杜建華、王定歐編著的《川劇》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叢書”之一,從田野考古調查的角度入手,通過對歷史資料的分析,全面探索川劇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形成、傳承、保護及開發利用。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梨園奇葩
第一節 川劇生成的地理條件與人文環境
第二節 川劇發展的歷史行程與流播地域
第三節 川劇形態的綜合特徵與藝術個性
第四節 川劇藝術的文化意蘊與傳承價值
第二章 歷史沿革
第一節 唐宋元明時期的巴蜀戲劇
第二節“湖廣填四川”與多種聲腔入川
第三節 高腔的本土化與川劇的形成
第四節 戲曲改良與時裝戲的興起
第三章 戲台戲班
第一節 廟台、會館與民間演出的興盛
第二節 戲園、劇院與劇場藝術的發展
第三節 川劇史上的著名班社與科班
第四節 新中國川劇表演團體與機構
第四章 劇目特色
第一節 多源一流的劇目體系
第二節 涵蓋古今的歷史畫卷
第三節 貫通表里的鄉土氣息
第四節 幽默機趣的語言技巧
第五節 獨創一格的喜劇藝術
第六節 雅俗共賞的文化品位
第五章 作家作品
第一節 晚清及民國時期的川劇作家
第二節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川劇作家
第三節 改革開放時期的著名劇作家
第六章 表演藝術
第一節 完備、成熟的角色行當
第二節 豐富、系統的功法程式
第三節 奇思妙構的表現手法
第四節 精絕獨到的表演技藝
第七章 名伶名戲
第一節 清代的名伶及名戲
第二節 民國年間的名伶及名戲
第三節 新中國成立之初的名家及名戲
第四節 改革開放時期的名家及名戲
第八章 聲腔音樂
第一節 五腔同台的聲腔音樂
第二節 典雅曼妙的川劇崑腔
第三節 一枝獨秀的川劇高腔
第四節 咿晤如語的川劇胡琴
第五節 以梆為板的川劇彈戲
第六節 俚俗活脫的川劇燈調
第七節 造勢代言的嗩吶笛譜
第八節 傳情狀物的川劇鑼鼓
第九章 舞台美術
第一節 舞台的規範性與開放性
第二節 臉譜的寓意性與裝飾性
第三節 服飾的傳承性與獨創性
第四節 切末的象徵性與多義性
第五節 獨具匠心的人物造型
第六節 川劇舞台的現代發展
第十章 當代發展
第一節 推陳出新與川劇發展的鼎盛期
第二節 振興川劇與川劇的現代化探索
第三節 進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第四節 科學地開展傳承保護工作
第五節 演出市場開拓帶來良好發展前景
後記

後記

《川劇》一書於2009年由“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編委會初版於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後,受到業界同仁和川劇愛好者的熱情鼓勵,認為它對川劇內部結構和外部條件、歷史行程和當代發展認知體系的構建比較具有科學性,系統、全面、準確,有較強的立體感和劇種特色,值得肯定;同時,也提出了一些有待改進和完善的寶貴意見。恰好,該叢書編委會通知我們本書將由文化藝術出版社再版。趁此機會,我們對本書的文稿作了一次全面修訂和某些必要的補充,書中採用的圖片也作了一些局部的充實和調整,以期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為讀者了解川劇奉獻一本更加嚴謹、更具可信性的參考書。
本書能得到修訂再版的機會,並以新的面貌問世,得力於叢書編委會和主編王文章先生的厚愛,文化藝術出版社以及業界同仁、川劇愛好者的支持,在此一併致以深深的敬意和謝忱。由於修改出版時間緊迫,加之我們學識水平有限,掌握了解的信息也有所不足,疏漏、錯誤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教。
作 者
2011年11月20日

序言

王文章
伴隨著新世紀的開始,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已走過了十幾個年頭。短短的十幾年時間,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總體上呈現出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局面。
首先是符合我國國情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體系初步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理念逐漸深入人心。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下,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會的廣泛參與下,在各級文化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體制、機制從無到有,逐步建立起來,並已發展為比較健全的四級名錄保護體系和傳承人保護制度。在進行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普查的基礎上,國務院已公布了三批共1219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文化部公布了三批1488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各省、市、自治區也公布了省級保護名錄項目8566項,代表性傳承人9564名。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已從十多年前的單個的項目性保護,走上了整體性保護、科學保護和依法保護階段。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價值和保護的意義越來越被人們所普遍認知和理解,人們越來越珍視優秀傳統文化,全社會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關注程度、參與熱情越來越高,全社會已經逐步形成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化自覺。
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的頒布實施,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提供了堅實的法律保障。圍繞著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法制建設、規章制度建設得到了進一步加強。現在,全國已有十多個省、市、自治區出台了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
三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式方法和方針、原則逐步完善和確立。在總結保護工作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我們逐漸認識到非物質文化遺產所具有的恆定性和活態流變性的基本衍變規律。並在此基礎上,認識到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科學保護,既不是使它凝固不變,也不是人為地使之突變,而是要讓它按照自身的規律去自然衍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要遵循其本體規律。近些年來,我們提出的搶救性保護、整體性保護、生產性保護等多種針對不同類型項日實施的保護原則與方法,在保護實踐中取得明顯成效。同時,在準確認識、總結和把握非物質文化遺產本質特徵的基礎上,確立了保護工作的十六字方針:“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確立了保護工作的原則:“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明確職責、形成合力;長遠規劃、分步實施,點面結合、講求實效:”保護方針和原則的確立,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健康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四是資金投入進一步加大,機構隊伍基本建立。截至2011年,不包括地方財政資金投入,僅中央財政已累計投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經費14.3876億元;2012年,中央財政轉移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經費增長至6.2298億元。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均成立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葉l心,16個省、市、自治區文化廳(局)成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處(室)。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機構和隊伍基本建立。
五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展示活動豐富多彩。近十年來,北京和全圉各地陸續舉辦了一系列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展演及保護成果展,對於社會公眾認知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保護的意義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近兩三年來,主要的展演活動如2009年文化部在北京農展館舉辦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大展”,2010年在北京展覽館舉辦的“巧奪天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百名工藝美術大師技藝大展”,2011年在中華世紀壇舉辦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師徒同台展演”,2012年年初文化部等部門在北京農展館舉辦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成果大展”等都引起轟動,增強了公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關注和參與意識。
六是國際合作和交流不斷加強。2004年,經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我國第一批加入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我國在四川成都成功舉辦了三屆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截至2011年11月底,我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總數達36項,成為世界上人選項目最多的國家。2012年初,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國際培訓中心在中國(北京)正式成立,這表明了國際社會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充分肯定。
在充分肯定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成績的同時,也必須看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仍然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後繼乏人、生存瀕危的境況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仍存在傳承人年老體弱,人走歌息、人亡藝絕的現象;在保護工作中,重開發、輕保護、輕傳承的問題仍不同程度地存在,過度開發、盲目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的現象仍有發生;一些地方對保護工作認識不到位,保護工作不落實的情況依然存在。因此,我們應該頭腦清醒,思想明確,進一步增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認真研究解決保護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真抓實幹,從而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持續、紮實、深入的開展。
最近,文化部主要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規劃的實施及保護措施落實情況,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傳承情況,以及保護專項資金使用情況三個方面,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督促檢查,以便找準問題,有針對性地採取有效措施加以調整。我相信,只要我們堅持求真務實的態度,把各項保護措施落到實處,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就會越做越好。
在概要回顧總結近年來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基本情況和經驗的同時,我們也在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保護工作的基礎,或者說我們科學把握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規律,不斷取得保護工作成績的基礎是什麼,我想,首要的就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科學認知。今天,我們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全面整體性保護的情況下,更需要繼續對具有代表性的項目進行認真、科學的梳理和分析,進一步探究它的文化淵源,揭示它的價值,總結它的存在形態和演變歷程,以及研究如何在把握本質規律的基礎上對其進行科學保護。這樣的調查、分析和梳理,可以充分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讓更多的人了解、認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精粹性及其傑出的文化、藝術、歷史和科學價值,由此引導人們正確認識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保護工作,逐步形成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文化自覺,關注、重視或主動參與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來。正是基於此,我們組織專家學者或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實踐者編撰出版了這套“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叢書”。2005年,浙江人民出版社也曾邀我主持編撰一套“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迄今已出版二十多本。這次經作者重新修訂後納入現在這套叢書,由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其項(書)目的選擇,則是根據國務院公布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確定,每個項目獨立成書,分批出版。第一輯收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20項,內容涉及傳統音樂、傳統戲曲、傳統工藝、傳統技藝等多個領域。它們形式各異,但都以其厚重的歷史、鮮明的特徵在中華文明的深厚積澱中留下了鮮明的烙印,並長久地影響著中華民族文化基因、精神特質乃至生活方式;如同一朵朵奇葩,千姿百態、絢麗斑斕,與其他文化遺產共同構成中華文化的悠久博大、輝煌壯麗。
這套叢書的作者來自全國各地,都是該項目研究的專家學者或項目的傳承人,其中不少作者是項目相關領域的權威學者。他們根據自己多年的實地調查和深入研究,本著嚴謹的態度和專業精神,詳盡梳理每一個項目的歷史淵源和沿革流變、分布區域和存續狀況,細緻描述它們的呈現形態,包括風格流派、技藝特徵及其代表性傳承人和代表性作品,並對其歷史、文化、藝術、科學等價值進行深入的闡發。這套叢書力圖以學術的權威性、敘述的準確性和可讀性成為廣大讀者全面了解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優秀讀物,它的出版不僅有助於中國瀆者認識和了解祖國優秀的文化遺產,也為世界人民認識和了解中國文化打開一扇視窗。
是為序。
2012年5月6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