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崧洋山
- 地理位置:惠安螺陽鎮五音村
- 占地面積:不詳
- 著名景點:禱雨處石
簡介,文人雅客,著名景點,崧洋石洞,崧洋石壁,康朗書齋,飛爐古地,磐峰石磐,詠飛爐古地,蟹眼石空,禱雨處石,猛虎展翅,金睛虎眼,文房四寶,八仙圍棋,震動風石,休憩站石,疊石奇觀,雄師鎮關,兩鵬朝天,匡胤練武石,金雞孵卵,神蛙含露,松樹護林,詩詞歌賦,詠崧洋洞老藤,詠崧洋別業,詠康朗書齋,詠飛爐古地,《五音勝跡》,
簡介
”山之絕頂呈弧形隆起,全由花崗岩構成。石坡“飛爐古地”的石磐上,有圓形巨石二塊,相距30米,從遠處眺望, 宛如“蟹眼”,晶瑩如生,俗呼蟹目嶺。雙眼之間,有一直徑50厘米之圓洞,深不可測,泉水源源自內溢出,名曰“蟹眼吐涎”,據傳直通東海,為古時祈雨之處。磐石宮的兩側兩塊大石頭對峙,謂之“蟹谷”。
五音石塔在康朗家廟南側水溝邊。此塔四方形,高約4米,底寬2米左右,四周用條石砌成,塔頂橫置五條以“金龜石”開採來的石板。當敲打這些石板,石板便發出宮、商、角、征、羽五種不同聲音。原康朗宗祠(後改為家廟)有“燕子穴”和“金龜石”,古人傳說:“金龜塞水口,紗帽九十九。”明·嘉靖年,康朗受黎太爺之騙,雇用工人打金龜石造了五音塔。五音村因此而得名。
唐末著名詩人韓偓入閩居泉避亂,嘗隱崧洋山,賦有一詩,後人把這首詩刻於崧洋洞石壁:
“微茫煙水碧雲間,拄杖南來渡遠山。
冠履莫教親紫閣,衲衣且上傍玄關。
青邱有地榛苓茂,故國內堦麥黍繁。
午夜鐘聲聞北闕,六龍繞殿幾時攀?”
《惠安縣誌·石刻志》載:該詩刻位於惠安縣崧洋山崧洋洞。然所尋無所獲,崧洋洞未發現石刻痕跡,且《全唐詩》亦未收本詩,故僅存疑。
崧洋山峰巒疊翠,奇石嶙峋,景點殊多,人稱五音二十四景,如“文房四寶”、“八仙圍棋”、“兩鵬朝天”、“神蛙含露”、“金雞孵蛋”等。
文人雅客
唐末著名詩人韓偓入閩居泉避亂,嘗隱崧洋山,賦有一詩,後人把這首詩刻於崧洋洞石壁:
“微茫煙水碧雲間,拄杖南來渡遠山。
冠履莫教親紫閣,衲衣且上傍玄關。
青邱有地榛苓茂,故國內堦麥黍繁。
午夜鐘聲聞北闕,六龍繞殿幾時攀?”
《惠安縣誌·石刻志》載:該詩刻位於惠安縣崧洋山崧洋洞。
崧洋山峰巒疊翠,奇石嶙峋,景點殊多,人稱五音二十四景,如“文房四寶”、“八仙圍棋”、“兩鵬朝天”、“神蛙含露”、“金雞孵蛋”等。
著名景點
崧洋石洞
崧山山,北接九峰山,乃咱縣東南沿海之最高者。有一個洞,洞口僅容一人,側入其中廓然,可容二三百人。洞口石罅,有老藤直垂三丈余,入者縋以下,不枯亦也不萌。宋元之際,民常避亂於此。《縣誌》古蹟 三十四卷P145 《縣誌》山川 卷六P39 《星洲惠安公會五十年紀念特刊》P219
崧洋石壁
唐末韓偓入閩避亂,登崧洋山,居崧洋洞,賦詩。後人把這首詩刻於崧洋石壁。詩云:
惠安縣淨峰寺弘一法師“紀念室”負責人、軍休幹部陳炎興同志提供弘一法師於一九三八年在惠邑內惠贈墨寶給高文顯先生的中堂,題寫韓偓在崧洋石壁的詩文原稿,係為遺珍。(圖略)
康朗書齋
崧洋別業,在邑南九峰之陽,大中丞康朗書齋也。崧洋山在諸山中,別號巨鎮。中丞兄弟之侄,就山築室讀書。初甚陋,宦後,乃辟而大之。傳聞中丞未及第時,襄惠公讀禮家居,嘗到崧洋山曰:“此山磐迂迴環,當出明賢”。及至中丞書齋,齋頭對聯:“庭戶舞雲煙,咫尺天衢萬里,山中飛紅紫,分明春色一家”。襄惠公見之,遂心大折,然,細研聯句,似與中丞文翰有殊,或多事者為之也。
曠地無過五畝闊,看山不盡一亭,低,則書齋大概也。《縣誌》三十四卷P146
《族譜》記載:康朗書齋還有一對聯:“懶築坦牆,恐天地笑人迂拘,大開門戶,放山川入我胸懷”。
康朗書齋,距離他家裡兩華里多,可惜書齋早已倒塌。如今,只剩牆基遺址和旗桿石。
飛爐古地
在縣治南,十二餘里的崧洋山,山上有宮仔一間,傳宮內香爐飛入康家,而康郎生。後磐峰歿。爐仍飛去。不知所之,至今宮仔石楮鐫字猶存。縣誌卷十一P118 《星洲惠安公會五十周年紀念特刊》P451
磐峰石磐
崧洋山,是咱縣東南沿海的最高峰。山峰上,有一片大石頭磐,石磐後面,(中間)有一間宮仔,叫“飛爐古地”。石磐天生兩個眼,曰“蟹眼”。宮仔兩側兩塊大石頭對峙,(數百萬斤)曰:“蟹谷”,勝景傳奇。康朗,字用晦,號磐峰,就是以崧洋山,山峰大石磐而號的。
詠飛爐古地
康榮法
攀登崧山遊覽來,秋高氣爽心懷開,飛爐高地今尚在,傳奇古蹟留萬代。
蟹眼石空
崧洋飛爐古地宮仔門口,大石頭磐(磐峰石磐),天生蟹眼兩個,用七八尺長的竹竿插下去,還不到低,不管是春、夏、秋、冬都有水。傳說:“蟹眼石洞”水有味道,石洞深度與東海連線著。當要下雨,“蟹眼”高山,(崧洋山)會發出預兆,遐邇村農民還說:在每年村、夏季節,看崧洋山,(蟹眼山)若蓋霧,是象徵要下雨。
禱雨處石
“崧洋山飛爐古地”宮仔門口,有兩個“蟹谷”天生兩塊大石頭對峙,又一樣大,高有兩丈左右,(數萬斤)左“蟹谷”鐫字“禱雨處”三個大字。在舊社會科學不發達,每逢旱災的時候,各地的農民就到那裡“乞雨”,據說:到“蟹眼石空”乞到“蟹”是有雨,乞到“蝦”是沒雨的。乞雨,如今當地農民念著:黃天呀!乞雨,穿白衫白褲。三伐跪一步,田園做草埔,蕃茹曬落褲,孩子餓腸銳肚,大人真無步,到處都叫苦,乞求天公落雨。(方言)
猛虎展翅
崧洋山上的西南方,一隻猛虎,威武勇猛,名曰:虎將,自稱山中之王。但是強有強中手,卻被對面的雄獅制服。
金睛虎眼
崧洋山,西南有一隻老虎,經常下山傷害人畜,人們非常害怕,沒法治之。傳說:幸得,崧洋山對面有一座西球山,一隻雄獅制服猛虎。因此,猛虎就不敢輕舉妄動。遇到雄獅。猛虎金睛虎眼就變呆了。
文房四寶
崧洋山右側,有一塊大石頭高兩丈左右,是硯台,硯台上面有一塊墨。左邊一塊大岩石,形似毛筆。還有一塊大石頭,四方平面如紙,名曰:“文房四寶”。據說,此山,地靈人傑。才能天生“文房四寶”實景。
由於,崧洋山,山明地秀,因此,人才輩出。
八仙圍棋
文房四寶的東側,有一片大石頭磐,天生八個石空,每個石空距離不遠。據說:呂洞賓,李鐵拐等八個仙,到此石頭磐聚會下棋,因此,名曰:“八仙圍棋”。
震動風石
崧洋山西南面,在休憩站石後面,有一塊數丈高的大岩石,大石被風吹動,石頭石頭縫裡會發出轟轟的聲音。人們參觀,親歷其景,稱他為:“震動風石”。
休憩站石
據傳,宋朝趙匡胤的父親避亂,挑兩個兒子,登崧洋山,精疲力盡,非常疲憊,放下擔子。躺在石頭上休息,怨嘆世亂,民不聊生,苦不堪言。盼望來日,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在睡夢中,囈語:“一擔兩天子,豈無太平日。”他醒後,非常高興!把兩個兒子撫養長大,後來匡胤與其弟,都當上了皇帝。後人,把此石磐,(在路旁)稱為休憩站石。
疊石奇觀
明嘉靖年間,有一次,朗公返鄉省親,把坑柄北門口的淫寺廟也剷平。有一個野僧爬上高三丈余的疊石頭頂坐禪。人們好奇圍觀。
雄師鎮關
崧洋山上,西南一側,有隻雄獅,百獸之王,吼聲洪大,震動山谷,鎮住關口,懲治野獸,人民安泰。
兩鵬朝天
崧洋山上,山川秀麗,山景如畫。山南一側,兩隻鵬鳥,鵬舉朝天,鵬程萬里。它象徵著歷代名人,層出不窮。
匡胤練武石
據傳說:宋朝趙匡胤避亂,隨其父親在崧洋山東側,生活一段時間,他懂事的時候,每天早上,用一小拳頭打在一塊大石頭上,時間長了,石頭被打幾個石空。後人,把此大石頭,命名為趙匡胤練武石。
金雞孵卵
崧洋山西南方,有一隻金雞母,展開翅膀,正在孵卵。聽傳授:八仙圍棋以後,肚子餓了,就來吃金雞蛋,金雞有下蛋。八仙有吃不玩的金雞蛋。
神蛙含露
孩兒山上,有一隻神蛙,口裡含露。據傳,如果旱災。她口裡噴出露。據傳,如果旱災。它口裡噴出露,就成雨水,噴灌周圍天地,五穀豐登,人們稱他為神蛙。
松樹護林
崧山,松鼠繁多,它可以捉住松樹的害蟲,保護松樹,萬古長青!
詩詞歌賦
詠崧洋洞老藤
杜印陶
(一)不枯也不萌,入洞自支撐,此物人間少,崧洋口特坐。(二)何處老藤擎,不枯也不萌,引人來入勝,壅墮兩無驚。
(三)易行縋何補,多年終塞戶,不枯也不萌,洞口真千古。
(四)有花皆驟傾,有草盡爭榮,安得三餘丈,不枯也不萌。
詠崧洋別業
杜即陶
峰猶卓立春能笑,石不愚頑叩亦鳴。愧我崧洋空對宇,後生何日踵先生。
詠康朗書齋
《惠安古蹟新詠》 康立德旭日東升照書軒,遍地紅花各爭艷,對窗靜坐談經典,立志成才為明賢。
詠飛爐古地
五音 康榮法
攀登崧山遊覽來,秋高氣爽心懷開,飛爐高地今尚在,傳奇古蹟留萬代
《五音勝跡》
璀璨閩南(方言)
康朗家廟京兆派,五音石塔斷穴蓋,書齋倒塌不應該,崧洋石洞有記載,
崧洋石壁生青苔,飛爐古地今尚在,磐峰石磐數百代,蟹眼石空很奇怪,
禱雨處石很難解,猛虎展威怕雄獅,金晶虎眼就變呆,文房四寶依山建,
八仙圍棋步步改,震動風石日夜唉,休息站石行人愛,疊石奇觀坐禪台,
攀枝古樹前人栽,師公髻頂產荊芥,雄獅鎮關人安泰,兩鵬朝天出人才,
匡胤練武石頭開,金雞蛋八仙愛,神蛙含露水灌溉,松鼠護樹除蟲害,
八卦封山除蛇妖,龜蛇把關除禍害,登崧山頂看東海,大船小船順風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