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堂(廣州市白雲區崇德堂)

崇德堂(廣州市白雲區崇德堂)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崇德堂,屬客家圍屋建築,坐落於廣州市白雲區長湴村廣新街99號的崇德堂,又稱廣安堂,是典型的方形圍屋建築,其占地面積1070平方米,坐東北朝西南,分上廳、下廳,布局以祠堂為中心,左右各建兩排橫屋,呈上下、左右對稱的建築風格。其中,第一進、第二進的中心部分為宗祠,正廳是供奉祖先遺像、節時祭祀、舉行紅白喜事的地方。

2010年被白雲區公布為區級登記保護文物單位。

基本介紹

簡介,歷史沿革,建築格局,

簡介

崇德堂始建於1915年,坐落於嘉禾街長湴村廣新街99號,占地面積1070平方米。陳氏先人耗時3年花重金才建成這座方形圍屋。2010年被白雲區公布為區級登記保護文物單位。

歷史沿革

長湴本地居民多屬客家人,300多年前,客家陳氏族人的祖先從梅州五華縣遷移而來,在廣州北部的水田定居,家族不斷壯大富甲一方,隨之建起了5座圍屋,除了崇德堂外,還有懷德堂、大遠堂、聯義堂、儀福堂,大都是長湴陳姓族人的宗祠兼聚族而居的傳統客家民居,崇德堂是其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

建築格局

崇德堂坐東北朝西南,分上廳、下廳,布局以祠堂為中心,左右各建兩排橫屋,呈上下、左右對稱的建築風格。五口天井並排設計,猶如平放在圍屋上的五口大碗,人字瓦面結構的屋頂將雨水往“大碗”邊緣滴落,形成藏風聚氣格局。
崇德堂
崇德堂
崇德堂採用“金包銀”建造結構,即該房屋外為青磚鑲嵌,內為泥磚堆砌,三合土牆木結構,建造起這座具有客家圍屋格局的家族大宅。三合土即黃泥、石灰、沙子製成的材料,石料則從流溪河畔的江村碼頭用手推車運來。
上下廳間隔著一個天井,這正是客家建築的特色之處。天井上方不蓋瓦,在老一輩族人的回憶里,下雨的時候,天井上方雨水淅瀝淅瀝流下來,仿佛掛起四方水簾,流下來的水在銅錢型的排水口形成細細的溪流。
在正廳的一處天井兩側,各設有一個銅錢型設計的排水口,至今仍保留完好。古時認為水為財,把排水口設計成銅錢造型,有聚財的寓意。嘉禾均禾一帶只有兩處地方有銅錢印排水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