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17世紀初葉,清兵進駐岫巖,大批滿族人在岫巖定居,由於滿族人供奉祖先的習俗,掛旗以及由掛旗演變出的窗花、棚花、燈花等藝術作品開始在岫巖民間形成、發展,並在滿族婚、喪、嫁、娶等習俗中廣為利用。
18世紀中葉,許多山東漢人到岫巖謀生,岫巖人向他們學習剪紙藝術,使得岫巖滿族剪紙在古樸、渾厚的基礎上有了進一步的提高,產生了不少既粗獷又精緻而且帶有漢族味的新作品,並逐漸形成了有自已獨特語言的剪紙藝術。
民國時期,岫巖滿族剪紙的創作者群體不斷擴大。
岫巖滿族剪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家文化行政部門注重岫巖滿族剪紙的發展,開始有組織有計畫地開展民間剪紙活動,岫巖當地上至八旬老人,下至少年孩童,都有從事剪紙活動的。這個時期的岫巖滿族剪紙表現形式多樣,不僅有傳統題材的作品,而且出現了具有時代氣息的作品。
改革開放以後,岫巖滿族剪紙創作隊伍不斷發展,岫巖滿族剪紙參加了中國滿族民間剪紙大展等展覽並多次獲獎,其作品逐漸脫離了狹隘的局限性而愈發大氣,出現了如劉吉英、趙秀芝等民間剪紙藝人。
20世紀80—90年代,岫巖滿族剪紙活動活躍,岫巖地區多次舉辦剪紙大賽、剪紙展覽以及剪紙創作班、研究班等,岫巖滿族剪紙創作者每年都創作出大量剪紙作品。
文化特徵
藝術風格
岫巖滿族剪紙具有渾厚樸實、粗獷洗鍊的藝術風格,其造型以祖輩相傳的“底樣”為依據,構圖豐滿規正,造型誇張傳神,紋線條剛健明快,剪刻鏤空成片。岫巖滿族剪紙比較注重主體的外貌神態,手法上不拘一格,隨意性強,藝人在保持物象大輪廓的基礎上,內部只是剪出必要的紋路和花紋,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即可。同時,由於“闖關東”時關內剪紙的流入,岫巖滿族剪紙的風格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部分藝人學習關內剪紙,剪刻時運用鋸齒紋、月牙紋等藝術元素,使作品於樸拙之中蘊蓄工巧。
造型技法
同中國其他地區剪紙一樣,岫巖滿族剪紙的主要造型技法離不開陰刻(陰剪)、陽刻(陽剪)和陰陽剪刻結合這三種表現形式。
岫巖滿族剪紙 陽刻在岫巖滿族剪紙中比較多見,陽刻就是按照畫稿的圖案造型,保留並剪出大形的外輪廓線條和形內各種變化的結構線條,剪掉主要整體造型輪廓線以外的空白部分,鏤空形內線條之間較大的塊面,從而造成線線相連而不斷,玲瓏剔透而秀美的藝術形象,尹淑蘭就是一位擅長陽刻的民間剪紙家,她的《鬥雞》《花仙子》等都是岫巖滿族剪紙陽刻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