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陰縣

山陰縣

山陰縣,歷史文化名城,為山西省朔州市轄縣,位於山西省北部,介於東經112°25′-113°04′,北緯39°11′-39°47′之間。東鄰應縣,南毗代縣,西交朔城、平魯二區,北與左雲、右玉、懷仁接壤。

全縣轄4鎮9鄉,總面積1657平方千米,總人口22萬人(2002年)。縣人民政府駐岱嶽鎮。年均氣溫7℃左右。

山陰縣境內自然資源較為豐富,其中以煤炭為主,是產煤大縣,有“煤鄉”之稱。

2018年9月7日,山西省政府正式批准山陰縣“省定貧困縣”退出並向社會公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山陰縣
  • 外文名稱:shanyinxian
  • 別名:山陰
  • 行政區類別:縣
  • 所屬地區:山西省 朔州市
  • 下轄地區:轄4鎮9鄉
  • 政府駐地岱嶽鎮
  • 電話區號:0349
  • 郵政區碼:036900
  • 地理位置:山西省北部
  • 面積:1657平方千米
  • 人口:24萬(2010年)
  • 方言:晉語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廣武邊塞文化旅遊區
  • 機場朔州機場
  • 火車站山陰站岱嶽站
  • 車牌代碼:晉F
  • 行政代碼:140621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地貌,水文,氣候,自然資源,人口民族,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城市建設,環境事業,教育科技,醫療事業,社會保障,飲水工程,交通,風俗民情,居住,飲食,風景名勝,著名人物,名優特產,

歷史沿革

春秋時期為北狄所居,戰國時期為趙雁門郡樓煩縣屬地,秦屬雁門郡,漢歸 陶縣、陰館縣。後經歷代沿革更名。
唐屬應州金城縣。
金大定七年(1167)始名山陰,意地處復宿山之北。
金貞佑二年,升山陰為忠州,屬西京道大同府。
元後期復置山陰,屬山西道大同路應州。
明稱山陰縣,屬山西布政司大同府應州。
清雍正八年(1730)直隸於大同府。
1927年直隸于山西省。
1946年6月24日,全縣解放,屬冀晉專署。建國初期屬察哈爾省雁北專區。後隨雁北專區劃歸山西省。
1959年至1961年屬晉北專區,後復歸雁北專署。
1989年劃歸朔州市。
2001年,撤銷岱嶽鎮;撤銷苑家辛莊鄉,併入北周莊鎮;撤銷偏嶺鄉,併入馬營鄉;撤銷凍牛坡鄉,併入下喇叭鄉;撤銷甘莊鄉,併入岱嶽鄉;撤銷泥河鄉,併入安榮鄉;撤銷黑圪塔鄉,併入薛圐圙鄉。
2011年4月19日,《山西省政府關於同意山陰縣撤銷岱嶽鄉設定岱嶽鎮的批覆》(晉政函〔2011〕51號)同意撤銷岱嶽鄉,設定岱嶽鎮,以原岱嶽鄉的行政區域為現岱嶽鎮的行政區域。

行政區劃

截止2019年1月,山陰縣轄全縣轄4鎮9鄉(玉井鎮、北周莊鎮、古城鎮、岱嶽鎮、吳馬營鄉、馬營鄉、下喇叭鄉、合盛堡鄉、安榮鄉、薛圐圙鄉、後所鄉、張家莊鄉、馬營莊鄉),縣人民政府駐岱嶽鎮。玉井鎮 村委會(26):玉井、水頭、東莊、王老溝、水泉、南祖、北祖、王坪溝、口前、沈莊窩、青楊溝、董莊窩、老莊窩、米莊窩、盤道、千井、窩棚溝、史家屯、吳家坪、楊家嶺、范家屯、宋家溝、一堵牆、馬家窪、東石人坡、西石人坡。縣人民政府駐岱嶽鎮。
古城鎮 村委會(26):山陰城、四里莊、王莊、胡疃、上河西、西鹽池、南鹽池、快樂村、蘆嶺、安居坊、洪濟屯、小圪塔、馬梁村、湯村、西小河、東小河、中小河、東辛莊、北鹽池、李珠莊、後射躲、前射躲、羊圈頭、羊圈鋪、前皇台、後皇台。
北周莊鎮 村委會(21):北周莊、棋道地、鄭莊、二鋪、辛留村、安岸莊、新岱嶽、下神泉、永靜城、李家窯、白家堡、王家堡、郭莊、楊莊、柏坡、張莊、賀莊、白殿溝、上神泉、燕莊、苑家辛莊。
岱嶽鎮 村委會(28):南大道、先進、化家嶺、蘭園、梁山、花園、堡子巷、閻家巷、安祥寺、小快樂、麻疃、劉家嶺、解莊、北王莊、七里溝、夏家窯、上岱嶽、王家澗、關岱嶽、上沙河、下沙河、新大灘、甘莊、面文山、鴛鴦會、郭家窯、蘭家窯、北賈家窯。
吳馬營鄉 村委會(15):吳馬營、大窪、屯港、東短川、大坪、南屯、尖山、西郭家窯、閻家窯、馬家河、前榆林、黃草梁、後榆林、包家嶺、西短川。
合盛堡鄉 村委會(16):合盛堡、河頭、來遠、楊莊、康莊、黃巍、東雙山、西雙山、上小河、大蟲堡、北郭莊、常辛村、高山疃、興盛堡、賀家堡、陳家嶺。
張家莊鄉 村委會(14):張家莊、舊廣武、新廣武、陸莊、水河鋪、山陰莊、天圪老、油坊、南寺、西察罕鋪、東察罕鋪、泉子溝、羊十二莊、林橋。
馬營莊鄉 村委會(23):馬營莊、八里莊、下疃、雲水莊、蘇家場、沙家寺、吳家鋪、許家窪、荊家莊、東寨、小柴棚、大柴棚、何莊、新馬營、陳莊、西安峪、東沙堆、南口前、高莊、南辛寨、胡峪口、故驛、南李莊。
薛圐鄉村委會(19):薛圐、南羅莊、西寺院、盧嶺、辛興鋪、小村、豆莊、白坊、沙嶺、龐家堡、河曲堡、老羊寨、西李莊、黑圪塔、雙寨、雙寨鋪、曹莊、大營、老羊寨鋪。
後所鄉 村委會(19):後所、南辛莊、辛立莊、馮家窯、西沙堆、後張堡、前張堡、辛興莊、安樂莊、南洲莊、蘇莊、水峪口、廟家窯、盤道窯、賈家窯、北萬莊、南萬莊、元營、帳頭鋪。
下喇叭鄉 村委會(19):下喇叭、蓿麻溝、榆樹窪、榆坪、羅莊、上喇叭、口子梁、凍牛坡、後山、雙井、黑龍池、小莊窩、劉家窯、吳莊、吳兒城、上立羊泉、下立羊泉、柳溝、織女泉。
安榮鄉 村委會(14):安榮、西溝、賀家窯、八步堰、安良鋪、四鋪、岳莊、泥河、大羊村、小羊村、下寨、西鄯河、河陽堡、東鄯河。
馬營鄉 村委會(22):馬營、上石井、下石井、觀音堂、五家溝、張家堡、後石門、張家溝、南河、東水泉、腰寨、陸家窯、龍泉寺、偏嶺、芍藥溝、梁家店、山峽村、莊窩、戈道、青楊嶺、魏家溝、梁頭。

地理環境

位置

山陰縣位於東經112°25′—113°04′,北緯39°11′—39°47′之間,地處山西省北部,東鄰應縣,南毗代縣,西交朔城、平魯二區,北與左雲、右玉、懷仁接壤。南北長66.7公里,東西寬36.5公里。
山陰縣

地貌

山陰縣境內山脈,有恆山山脈,洪濤山脈以及黃花嶺。境內南北高,中間低。西北有洪濤山、高漢梁,其中以洪濤山最高,海拔1947米。南為恆山支脈翠微山,其主峰饅頭山海拔2426米,中部為大同盆地的一部分,地勢平坦,桑乾河、黃水河貫穿其間,渠道密布,灌溉方便,但部分低洼區土壤鹽鹼化較嚴重。

水文

有較大的河道4條,桑乾河木瓜河黃水河元子河(吳馬營大河槽河)。

氣候

山陰縣年均氣溫7℃左右,一月-9℃至10℃,七月23℃至24℃,年降雨量410毫米。初霜期為九月下旬,無霜期130天。

自然資源

山陰縣是產煤大縣,有“煤鄉”之稱。境內自然資源較為豐富,其中以煤炭為主,煤田總面積355.2平方公里,總儲量114億噸,煤質品種以氯煤和弱粘煤為主,為優質煙煤;鐵礦石儲量約4000萬噸,系赤鐵礦;鋁礬土約900萬噸;粘土粉砂岩預測儲量達億萬;石灰石約3000萬噸;方解石約40萬噸;大理石約1000萬立方。此外還有石英石、鉀長石、黑雲母、玄武岩等。
山陰縣

人口民族

總人口22萬人(2002年)。
有漢族、回族、蒙古族、滿族、俄羅斯族、藏族、維吾爾族等民族分布,其中漢族人口最多,回族次之。

經濟

綜述

2011年上半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GDP)69.49億元,現價總量比2010年同期增加16.09億元,再次創下歷史同期新高,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17.2%。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2.04億元,增長11.1%,第二產業完成40.07億元,增長21.7%,第三產業完成27.38億元,增長12.4%。
山陰縣

第一產業

2011年上半年,山陰縣春播面積完成52853公頃,同比增長30.48%,其中糧食播種面積46062公頃,同比增長27.02%,甜菜播種面積1300公頃,同比增長169.15%。
畜牧業發展形勢喜人。上半年,牛期末存欄為75768頭,其中奶牛75466頭;羊期末存欄13.89萬隻,豬期末存欄7.08萬頭,家禽存欄52.8萬隻,同比有不同程度增加。
截止上半年山陰縣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99億元,同比增長13.08%,完成農林牧漁業增加值2.04億元,同比增長11.1%。

第二產業

2011年上半年,山陰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85.53億元,現價增長48.5%,其中輕工業完成產值7.98億元,重工業完成產值77.55億元,分別比2010年同期增長117.02%和43.83%。山陰縣共完成工業增加值36.45億元,同比增長27.7%,完成年度任務52.83%。
2011年上半年山陰縣共生產原煤853.1萬噸,比2010年同期增長31.32%。煤炭開採和洗選業共完成總產值70.66億元,比同期現價增長43.05%。乳品行業共完成總產值5.77億元,同比現價增長133.71%。氮肥製造行業,完成產值8112萬元,增長57.76%,石墨及碳素製品製造行業共完成產值8151萬元,增長308.18%,肉製品加工行業共完成產值16233萬元,增長118.81%。

第三產業

1-6月份山陰縣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7820萬元,同比增長17.80%,完成全年任務的51.23%。城鎮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98526.2萬元,同比增長18.00%;鄉村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9293.8萬元,同比增長16.79%。

社會

城市建設

2009年完成投資7258萬元,鋪設了43公里供氣主管網。
縣城集中供熱進一步擴面。新建換熱站2座,鋪設管線2公里,新增供熱面積近15萬平方米,縣城供熱覆蓋率達到74%。為切實解決縣城供熱和環境污染問題新上的熱電聯供項目建設,總投資2.4億元,先利用永皓電2×5萬機組供熱,此後,隨著昱光電廠2×350MW發電機組的建成,全部完成熱電聯供任務。項目可研、環評、立項已審批,落實資金1.4億元,管材等部分材料開始招標。
山陰縣
2009年完善改造了縣城自來水供水管網配套,完成分戶供水改造1300戶。
2009年,總投資1.8億元的鐵東區“一橋兩街三路建設工程,完成了選址、測量、定樁放線、地勘初設、道路成型等前期準備工作。

環境事業

2009年投資50萬元完成了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生產工藝改造;新鋪設污水收集管網12公里,極大地提高了污水收集量。縣城生活垃圾處理工程,總投資3500萬元,已立項並通過初設評審,正在編制施工詳細設計和預算。正在進行道路建設、打機井。
2009年完成小街小巷硬化9條;主要街道綠化5000平方米,栽植各種花草157株,樹木27株;新安裝地下投光燈730盞;購置了大型道路清掃車、下水疏通車和三輪保潔車,新增各類垃圾清運機動車輛30多部,保潔人員180多人,保潔面積達到1067平方米。

教育科技

2012年新建校舍2.6萬平方米。山陰二小改建主體工程的基礎部分已經完工,秋季開學即可投入使用,項目總投資1000多萬元,新建校舍7103平方米。投資2.5億元的山陰一中建設前期工作正在積極推進。高中招生形勢喜人,招生總數達到1500多人,全縣271名600分以上的中考學生,僅在山陰中學就讀的就有197人。留在山陰中學就讀的高分學生,在全市歷次統考中均名列前茅。舉辦“圓夢大學”助學行動,倡導社會捐款25萬元,幫助了62名家庭困難學生順利步入大學校門。

醫療事業

2012年,21所鄉鎮衛生院國債項目全部竣工,新建和改擴建面積8157.76平方米,完成投資791.5萬元;新建改建村衛生室41個,完成投資169萬元,消滅了衛生室空白村。為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配備了必要的醫療設施和醫務人員。山陰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3.62%,較上年提高了8.18個百分點,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62個百分點,朔州市排名第一。截止2009年11月底,累計為9000多名農村患者報銷醫療費用1200多萬元,當年基金使用率達到了97%以上。積極應對甲型H1N1流感疫情,對確診的13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及時進行了精心規範治療,患者全部治癒,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社會保障

社會保障進一步擴面提標。截止2009年11月底,養老、失業、醫療等八項保險參保人數達12.5萬人,同比增長26%。征繳基金1.35億元,同比增長22%;支付社會保障基金5559萬元,保障率達100%。累計滾存結餘基金1.96億元,同比增長41%。農村養老保險列入全國和全省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試點縣。全縣807名下崗職工實現了再就業,2213名農村剩餘勞動力實現了就業轉移,304名困難大學生實現了就業,其中招聘公益性崗位84名。金縣失業率控制在了3.8%以內,低於全省平均水平。城鄉低保對象納入29107人,做到了應保盡保。

飲水工程

2009年完成投資861萬元,解決了46個村2.46萬口人1.07萬頭大牲畜的飲水安全問題,實現了農村安全飲水全覆蓋。

交通

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健全,境內北同蒲鐵路、大(同)—運(城)二級公路、(大)同—太(原)公路縱貫全縣,交通條件便利。陽方口至集寧、應縣至山陰、山陰至朔州等幹線公路南北貫穿縣境,還有多條支線公路有縣城通往各鄉鎮。
2012年新建、改建公路42條334.5公里,總投資13943.9萬元,全縣通車裡程達到1444公里,實現了農村通水泥(油)路全覆蓋。

風俗民情

居住

山陰縣居民歷代都喜歡住北房,房屋多為土木平房和土、石碹窯,一堂兩居、火炕朝陽。舊時桑乾河以南和下濕鹽鹼區以土房為主,山區貧苦人多住靠崖掏窯,有錢者住石碹窯。川、坡區窯淺,山區窯深,有時深約二丈多。地面多為土質,少數人家鋪磚;屋頂多數抹膠泥,有瓦者極少。家庭富有者蓋四合院。四合院為四面蓋房,多以北房為上,祖宗神位置其中,作為客廳。東西房為廚房、寢室,哥東第西,由上而下,南房放置雜物,少數住人。大門多為東南走向,西南角為廁所,門內砌照壁,或寫朱子治家格言,或畫猛虎,或寫一大“福”字。室內一般掛中堂和大字匾。
山陰縣

飲食

歷史上,山陰飲食以雜糧為主,飲食變化多隨農事季節。川坡區以小米、黍子、白面為主食。副食主要是馬鈴薯(山藥蛋)、豆角、白菜、倭瓜、葫蘆、圓白菜,常年醃菜(以胡蘿蔔為主)不斷;山區以莜麵、豆面、山藥蛋為主,每日三餐。1949年引進玉米。歲時節日,飲食具有傳統習俗。如有親朋好友客人,包餃子或捏包子,其餡因季節而異。夏季以韭菜為主,冬季則以蘿蔔為主,和以豬肉或羊肉。婚喪嫁娶壽誕擺酒席,有六六席、八八席、十冷十熱(指菜餚數),製作別具風格。
蔬菜除各種時令菜外,秋季家家用蘿蔔、蔓菁、白菜等醃製鹹菜,大蔥一般生食。

風景名勝

山陰在古代是一個多戰之地,縣境西南有古蹟、遺址多處。已發現有古遺址、古建築35處(座),古墓葬5處,列為國家二級文物12件,三級文物72件,其中廣武漢墓群、廣武古墓、廣武明長城等古蹟均頗負盛名。雁門關下的兩座廣武城,一建於遼金,一建於明代,均為防敵軍事據點,是研究軍事史的重要實物資料。縣城南30公里廣琥漢墓群,保持著豐富而珍貴的地下文物。
山陰縣
萬里長城——山陰段
萬里長城依陰山、恆山。太行山呂梁山之勢,分為內、外兩支,內長城建於恆山之陰,外長城建於陰山之陽。山陰縣境內的長城屬內長城,是山西境內保存較為完整的一段。它東起新廣武,西接代縣分紅嶺,依恆山之陰連線著內長城東段18個重要隘口,全長5.3公里。
雁門咽喉——兩廣武
廣武,位於山陰雁門山的長城腳下,緊依雁門關,扼守關內勾注陘之咽喉,是長城線上的重要軍事防衛據點。依塞傍關,地處要衝,與長城緊密相連在一起,素有北門鎖鑰之稱,歷史上為兵家必爭之地。
戍邊亡魂——漢墓群
新廣武城北一片廣闊平原上,散布著一座座大小不等的墳土堆,墳土堆連綿起伏,當地民眾稱為“謊糧堆”。整個漢墓群占地7.5平方公里,現已標定墓冢294座。236號是最大的墓冢,占地4畝,高約20米。這是中國發現的最大漢代墓群,對研究漢代政治、經濟、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1988年被正式確定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著名人物

庚岳
沙彥恂
崔增瑞
安明本

名優特產

燕麥
山陰燕麥是山陰特色農作物。燕麥,又名雀麥、野麥。禾亞科,燕麥屬。燕麥一般分為帶稃型和裸粒型兩大類。世界各國栽培的燕麥以帶稃型的為主,常稱為皮燕麥。我國栽培的燕麥以裸粒型的為主,常稱裸燕麥。裸燕麥的別名頗多,在中國華北地區稱為莜麥;西北地區稱為玉麥;西南地區稱為燕麥,有時也稱莜麥;東北地區稱為鈴鐺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