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麵食節

山西麵食種類繁多,一般家庭主婦能用小麥粉、高粱面、豆面、蕎面、莜麵做幾十種,如刀削麵、拉麵、圪培面、推窩窩、灌腸等。到了廚師手裡,更被做的花樣翻新,目不暇接,達到了一面百樣,一面百味的境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西麵食節
  • 類別:節日
  • 內容:麵食
  • 地點:山西

  
蒸製麵食
山西蒸製麵食品種繁多,玉米面窩窩是過去最普通的主食。晉南晉中一帶產麥區則多吃饅頭。饅頭分為花捲、刀切饃、圓饅、石榴饃、棗饃、麥芽饃、硬面饃等。雜糧蒸食有晉北晉中呂梁的莜麵烤佬佬;忻州五台原平的高粱面魚魚,另外還有包子、稍梅等等。
★饅頭
饅頭是我國麵食家族中的最大一支。它分為兩種,一種是無餡的白饅頭,一種是有餡的花色饅頭,又稱作包子。《事物紀原》里說諸葛亮為了代替人頭祭瀘水而發明的饅頭,饅頭開始成為宴會祭享的陳設品。晉以後有一段時間,古人把饅頭也稱作“餅”。唐以後,饅頭的形態變小。宋時饅頭成為讀書人經常食用的點心後,就不再是人頭形態了。唐宋後,饅頭也有無餡者,無論有餡無餡,饅頭一直擔負的是祭供用處。一直到清代,饅頭的稱謂出現了分野:北方謂無餡者為饅頭,有餡者為包子,而南方則稱有餡者為饅頭,無餡者也有稱作“大包子”的。饅頭之稱謂,今天仍很混亂。如北方之無餡者,有稱作“饃”、“卷子”,也有稱作“包子”的。南方之有餡者,也有稱作“面兜子”、“湯包”的。饅頭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用發酵麵粉為主料入籠蒸製而成。饅頭製作簡單、攜帶方便,鬆軟可口,還可根據所需製成各種風味。在山西,尤是晉南人,每頓飯都必有饅頭下菜方才覺得肚子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